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4章

雜揵度無義品第七上

諸他修苦行  當知無義俱

畢竟無有利  如陸地船箄

如此章及解章義。此中應廣說優波提舍。問曰。何故作此論。答曰。雖一切阿毗曇盡皆說佛經然此品偏多。所以者何。此論品多以經為論。復次所以作此論者。此是佛經。佛經中說。佛在優樓頻螺村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成佛未久。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遠離苦行。于此苦行。快得解脫。以自愿力故。今得第一菩提。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深生愛樂。一心不亂。攝耳聽法。爾時惡魔波旬。作如是念。沙門瞿曇。今在尼連禪河邊優樓頻螺村菩提樹下。坐為弟子說法。乃至攝耳聽法。我今應往為作留難。爾時惡魔。化作婆羅門摩納婆像。往詣佛所。到已說如是偈言。

汝今舍苦行  眾生清凈道

若更行余道  畢竟無有凈

此偈義者。時魔語世尊言。汝舍古先苦行之道所依耶。不能令人凈而生凈想。魔以無是凈。種種苦行是凈道。佛語惡魔。非我不能行于苦行而舍之也。我諦觀察此道。不能斷煩惱。以無所能故。而我舍之。以是事故。而說此偈。

諸他修苦行  當知無義俱

畢竟無有利  如陸地船箄

諸修苦行。有何義耶。答曰。或有說者。此法之外所行。盡言為他說法者。謂八圣道。及圣道方便。除此余是也。以道是邪道故。與無義俱。以是事故說。諸他修苦行當知無義俱。復有說者。他者言下賤。非他言妙勝。諸外道所行苦行。是下賤法。所以者何。以計我故。是故說諸修苦行當知無義俱。復有說者。他言不死。不死者惡魔也。是故世尊。告不死者。諸他修苦行當知無義俱。復有說者。諸為生天修苦行者。是苦行皆言不死苦行。以是事故。而作是說。諸他修苦行當知無義俱。必竟無有利如陸地船箄。無用邪見所行苦行。不能斷結。無用亦如是。時魔復語佛言。若種種苦行是邪行者。汝以何道。而自凈耶。爾時世尊。即說此偈。

我修戒定慧  如是究竟道

今已逮清凈  無有上菩提

佛經雖作是說。而不廣分別。此論即是佛經優波提舍。佛經是此論根本諸佛經中所不說者。今欲說故。而作此論。

問曰。世尊何故說諸他修苦行當知無義俱。答曰。此是老死道。近老死法。隨順老死法。不能以是法得盡老死道。所以者何。眾生欲度老死海。行此苦行。此諸邪見。所行苦行。還令眾生沒老死海。尊者瞿沙說曰。一切增長法是無義。一切寂滅法是有義。邪見苦行苦行。是隨順增長法。以隨順增長故。不能生寂滅法。眾生欲度老死海故。修諸苦行。而此苦行。必令眾生墮老死海。所以者何。以行邪方便。邪方便者。為生天故。行此苦行。是故言墮老死海中。

又世尊言。正身結跏趺坐。系念在前。乃至廣說。問曰。如一切威儀盡中行道。何故但說結跏趺坐。答曰。或有說者。此是舊所行法所以者何。過去恒河沙諸佛。及佛弟子。盡行此法。復有說者。能生他人恭敬心故。若結跏趺坐起于惡覺猶生他人恭敬之心。是故欲生他人恭敬心故。復有說者。此法非是世俗愛欲法故。余威儀者。世俗用之。復次此法能生三種菩提道故。聲聞辟支佛佛菩提。不以余威儀得。但以是得。復次此法行道時。隨順安隱。非余威儀故。復次此法能壞魔軍。如佛世尊結跏趺坐能破煩惱及天魔軍。復次此法能適可天人心故。復次此法不與外道共故。余威儀與外道共。云何名結跏趺坐。尊者波奢說曰。跏趺坐者。累兩足正觀境界。則得隨順定。跏趺坐。云何系念在前。面上故名系念在前。復次背煩惱在后。正觀寂滅在前。故名系念在前。復次背生死在后。正觀涅槃在前。故名系念在前。復次背色等境界在后。正觀所緣在前。故名系念在前。復次系念在眼中間。故名系念在前。復次以勝慧力。正觀境界。念念不散故名系念在前。復次念與不貪。俱緣于境界。故名系念在前。復次系念在眉中間。故名系念在前。

觀青想等。乃至廣說。問曰。何故系念在面上耶。答曰。無始以來。男于女身起欲心。女于男身起欲心。多因于面。復有說者。以面是七入所依處。行者欲觀察諸入故。復有說者。面是隨順不凈觀。所以者何。面上有七孔流出不凈。以此處多出不凈故。行者偏觀。復有說者。非因照不于自面而生于愛。以不生愛故。系念在面。復次以面上能生猗樂。然后遍身。猶如受欲時。男女根邊生樂。然后遍身。復次面上速能生欲心故。如見眼耳鼻口好相即生欲心。問曰。系念在面者。為是初行。為是已行。為是久行人耶。答曰。是久行人。行人有三種。謂初行已行久行。初行者。往至冢間。善取死尸相。謂若青若脹。若爛若壞。若骨若瑣。若骨瑣。善取如是相已。復觀腳骨踝骨膞骨膝骨腦骨臗骨腰骨脊骨臂骨手骨腕骨肩骨項骨額骨齒骨髑髏骨。于冢間。善取如是相已。憶而不忘。速還住處。洗足坐繩床上若草敷上。憶念所見死尸。我身亦爾。如是名為初行。行者于所觀境界。能令廣亦能令略。云何名廣。如觀自身骨。觀所坐床。亦復是骨。次觀屋舍所住之坊僧伽阿藍村落田地所有國土人民乃至大海內所有大地。皆觀是骨。是名為廣。云何為略。舍大海內所有骨。觀一國土所有骨。舍國土內骨。乃至舍觀外骨。唯觀己身骨。能作如是廣略觀。是名已行。舍自腳骨。觀自踝骨。舍踝骨。乃至觀髑髏骨。髑髏骨有二種。有左分右分。若舍左分。觀于右分。若舍右分。觀于左分。舍于二分。系念眉間。是名久行。是時名為始入。身念處觀。不凈觀。或有緣少自在多。或有自在少緣多。或有緣少自在少。或有緣多自在多。初句者。謂能數數觀自身。于所觀境界。不能令轉廣。第二句者。謂能觀大海內骨。不能令此觀數數現在前。第三句者。謂唯觀自身。不能令此觀數數現在前。第四句者。謂能觀大海內骨。復令此觀數數現在前。不凈觀。或有緣無量非自在無量。或有自在無量非緣無量。或有緣亦無量自在亦無量。或有緣亦非無量自在亦非無量。初句者。謂行者能觀大海內骨。不能令此觀數數現在前。第二句者。謂能觀自身骨。數數現在前。不能令此觀廣。第三句者。能觀大海內骨。數數現在前。第四句者。能觀自身骨。不能令此觀數數現在前。是名行者觀于骨想。云何觀揣食。不凈想行者。觀手中若器中食。此食為從何處來。知從倉中種種谷中來。觀倉中谷。復從何來。知從田中種種種子中來。復觀以何長養種子。知以糞水。糞復從何來。知從屎尿糞掃聚中來。如是觀時。見不凈物。還增益不凈物。行者或時入村乞食。或在僧中。欲入村時。所受用水。而作尿想。所嚼楊枝。作臂骨想。所取衣。作人肉想。帶作腸想。缽作髑髏想。杖作髀骨想。行石道上時。作髑髏骨想。若至村時。見墻壁屋舍。作骨聚想。見男女大小。作骨人想。其所得食麨。作骨麨想。鹽作碎齒想。種種菜。作發想。[麩-夫+并]作皮想。飯作蟲想。羹作膿糞穢想。生酥乳酪作腦想。酥油蜜石蜜。作人肪想。蒱桃漿。作血想。肉作人肉想。若入僧時。所受凈草。作人發想。得麨等。作骨麨想。余如前說。問曰。行者何故作如是想耶。答曰。彼行者作是念。無始已來。不凈為凈念。應觀此物。不凈即作不凈想。能作如是想者。能對治欲愛。復次欲對治欲愛故。作如是觀。義言行者作師子吼。語不凈分。我無始已來。取汝凈相。今欲廣取汝不凈相。

問曰。何以說不凈觀系念在前。不說阿那波那念觀界方便耶。答曰。或有說者此說初起方便。如說不凈觀系念在前。亦應說阿那波那念觀界方便。而不說者。當知此說有余。復有說者。隨多分故。諸比丘。多修不凈觀。少有修阿那波那念者。是故說不凈觀。不說阿那波那念。尊者瞿沙說曰。隨其入法時。所用系念在前。不必以不凈觀也。尊者迦旃延子。解佛經故。佛經說。正心系念在前。除世貪心住無貪法中。乃至斷疑蓋亦如是。五蓋之中。何者最重。謂貪欲蓋。不凈觀。是貪欲蓋近對治。不凈觀。次第亦能斷余蓋。亦能起禪。是故以不凈想系念在前。問曰。不凈觀體性是何。答曰。是無貪。若取其想應共有。則體是五陰。諸阿練若。說體是慧。所以者何。佛經說若能善攝諸根。是名見不凈觀。復有說者。不凈觀體。是厭厭名想。應心數法在如是等。是名心數法中。評曰。不應作是說。說是不貪者好。若取相應共有體。是四陰五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台南市| 肥西县| 乃东县| 沿河| 曲周县| 乌拉特前旗| 桓台县| 突泉县| 富裕县| 板桥市| 旬阳县| 公安县| 吉林市| 贵德县| 常宁市| 兴宁市| 黎川县| 古蔺县| 松原市| 城口县| 永康市| 都匀市| 南汇区| 孟州市| 聂拉木县| 林州市| 商南县| 深水埗区| 大邑县| 广河县| 朝阳区| 怀宁县| 白玉县| 鲁甸县| 资源县| 桂东县| 句容市| 石狮市| 宜宾市|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