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3章

八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色。內有色想者。觀自身色。修色想。不離色想。觀外色者。觀少外色。若好若惡。少有二種。一境界少。二自在少。好色者。不弊壞青黃赤白色。惡色者。弊壞青黃赤白。色于此色。生勝知見者。斷于欲愛。過于欲愛。緣取前色。皆得自在。是名為勝。猶如大家大家子驅使奴仆皆得自在。彼亦如是。是名初勝處。初者次第數在初故名初。復次次第入彼定時初入故名初。勝處者。若入此定。善色受想行識是名勝處。如初勝處。第二勝處亦爾。異者。先觀少今觀多。多有二種。一境界多。二自在多。余如上說。內無色想觀外色。內無色想者。內不修色想。離色想觀外色少。余廣說如上。是名第三勝處。如第三勝處。第四勝處亦爾。異者。第三觀少好惡色。第四觀多內無色想。觀外色。如上所說。觀青色者。作如是觀解。諸所有色。若略若廣。盡觀是青。如眼識所觀眼識所行。次生意識。觀青色青光青影。如是內無色想。觀外青色青光青影。生勝知勝見者。斷于欲愛。過于欲愛。是名勝于色。緣取前色。皆得自在。猶如大家大家子驅使奴仆皆得自在。彼亦如是。有如是想者。起如是想現在前。是名第五勝處。第五義廣說如上。如青色。黃色赤色白色說亦如是。一一異者。黃勝處。應說迦那迦華喻。赤色者。應說槃頭耆婆迦華喻。白色者應說優師迦星喻。問曰。此四種色。何者最妙。尊者和須蜜說曰。白色最妙。世人亦說是吉色。猶如四方之中東方最勝世人亦稱為吉。彼亦如是。尊者佛陀提婆說曰。觀白色者。心則清凈。不隨順睡眠法。

十一切處。乃至廣說。問曰。十一切處體性是何。答曰。八是無貪善根。對治于貪。若取相應回轉。是四陰五陰性。若是欲界四陰。若是色界五陰。空處識處一切處體性是四陰。此是一切處體性。乃至廣說。

已說體性。所以今當說。何故名一切處。一切處是何義。答曰。以二事故。名一切處。一以不缺。二以廣大。不缺者。無有處所緣地。復緣于水如緣地。若緣水緣火風青黃赤白空處識處不缺亦如是。廣大者。普遍緣地。乃至普遍緣識。尊者佛陀提婆說曰。遍緣一切。無有空缺。名一切處。

界者。八在色界。二在無色界。地者。八在第四禪地空處一切處在空處地識處一切處在識處地。所以者何。凈解脫在第四禪地。能入后四勝處。后四勝處。能入八一切處。凈解脫。緣凈境界。不能分別若好若惡。青黃赤白勝處。能分別不能令無邊一切處。能令青黃赤白無邊。此色為何所依。如依四大。是故次觀無邊地無邊水無邊火無邊風。此廣大誰所生。以覺故知色等依空。是故次觀無邊空處。彼覺何所依。依于識。是故次觀無邊識。識更無所依故。更不立一切處。所依身者。八依欲界身。后二依三界身。行者不行行。緣者。八緣欲界。緣欲界何法。答曰。緣于色入。二緣無色界。念處者八與身念處俱。后二與法念處俱。智者盡與等智俱。三昧者不與三昧俱。根者與一舍根相應。過去未來現在者。是三世。緣三世者八。過去者緣過去。未來必生者緣未來。必不生者緣三世。現在者緣現在。后二者緣三世。善不善無記者。是善緣善。不善無記者。八緣三種。二緣善無記。是三界系不系者。八是色界系。二是無色界系。緣三界系不系者。八緣欲界系。二緣無色界系。是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是非學非無學。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緣非學非無學。是見道斷修道斷不斷者。是修道斷。緣見道斷修道斷不斷者。八緣修道斷。二緣見道修道斷。緣名緣義者是緣義。緣自身他身非身法者。八緣他身。二緣自身他身。是離欲得方便得者。是離欲得是方便得。離欲得者。離欲時得。方便得者。作方便得。佛不以方便起現在前。辟支佛以下方便。聲聞或以中。或以上。是本得。未曾得者。是本得亦是未曾得。圣人內道凡夫。亦是本得。亦是未曾得。余凡夫是本得。問曰。一切處方便云何。答曰。四以眼識為方便滿足時。緣青黃赤白色入。四以身識為方便滿足時。緣地水火風觸入。復有說者。七以眼識為方便。除風一切處。復有說者。八以眼識為方便。問曰。風一切處。云何以眼識為方便。答曰。眼識亦取風色入如是相。謂有塵無塵。滿一切處。毗嵐風等。空一切處。以空為方便。識處一切處。以識為方便。

十一切處。云何為十觀。上下諸邊地無有缺無有量。上者是上方。下者是下方。諸邊者是四方四維。無缺者不雜。無量者無有邊際。是名初一切處。初者次第數在初故名初。復次順次入此定時初入故名初。一切處者。入此定時。善色受想行識。此是一切處。乃至識處一切處說亦如是。異者空處一切處。識處一切處。不說色陰。問曰。八一切處。緣上下諸邊可爾。所以者何。彼所緣有方所故。空處一切處。識處一切處。所緣無方所。云何有上下諸邊。答曰。八一切處。應說有上下諸邊。二一切處。無上下諸邊。若如是說者。有何意耶。答曰。行此定者。在上下諸邊故。如人中修空處一切處。是下四天王天中修。識處一切處是上余方。說亦如是。

問曰。何故第三禪。無解脫無勝處無一切處耶。答曰。非其田器。乃至廣說。復次對治欲界色愛故。初禪立解脫。對治初禪色愛故。第二禪立解脫。第二禪無色愛故。第三禪不立解脫。以第三禪無解脫故。亦無勝處。亦無一切處。所以者何。以解脫入勝處。以勝處入一切處故。復次以遠故不妙故。第三禪于欲界遠。于四禪不妙。復次以如第三無色定故。空處識處。有無邊行。非想非非想處。有滅定。無所有處。無無邊行。亦無滅定。如第三無色定善根減少。第三禪亦如是。復次第三禪。有一切生死最勝受樂。行者多于中著樂故。不能起解脫勝處一切處。問曰。若然者。何故有無量神通等功德。答曰。一切起不必有一切功德。若當彼地。無無量無神通者。彼地便是空無功德地。

佛經說入地一切定者。作如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定與地。無二無別。余一切處亦如是。問曰。若得一切處。必離第三禪欲。若計地是我。必是第四禪地身見。計第四禪地是我。一切處緣欲界。此云何可爾。答曰。此中說不定名定。如非沙門說名沙門非婆羅門說名婆羅門。彼亦如是。復次此說前所得事。譬如國王雖復亡國。富貴之事。猶名為王。此亦如是。先得此定。而退失之。以曾得故。作如是說。復次彼是速入定者。于彼定退。起欲界身見。計欲界地是我。速還離欲。起一切處。復緣欲界。如提婆達多。能速入定。以神足力。自化作小兒。五花剃發。著金瓔珞。于太子阿阇世抱上。宛轉游戲。復現此相。使太子阿阇世知是大圣提婆達多。時太子阿阇世。抱弄嗚之。以唾著其口中。以貪利養故。而咽其唾是故世尊語提婆達多。汝如死尸食唾之人。彼食唾時。退失神足。速入定故。尋得離欲。自化其身。還在太子阿阇世抱上。宛轉游戲。復次身見計第四禪地是我。一切處亦觀第四禪地。問曰。一切處緣于欲界。答曰。亦有緣第四禪者。若作是說者。一切處亦緣第四禪。問曰。若然者。色界諸天純是白色。云何觀青黃赤色耶。答曰。彼作是說。色界諸天身。純一白色。諸非眾生數物。有青黃赤色。不應作是說。若身見與一切處相應者。有如是過。云何相應共有法。或緣欲界。或緣第四禪身見。不與一切處相應。然一人亦名計我。亦名得定。以起身見故。名為計我。以起一切處故。名為得定。身見計第四禪地是我。一切處緣欲界。非一時故。此經善通。

有地定。有地一切處定。乃至有白定。有白一切處定。問曰。地定地一切處定。有何差別。答曰。地定在欲界四禪地。一切處定在第四禪。復次方便是定。滿足是一切處。復次因是定。果是一切處。復次少分。是定遍是一切處地定地一切處定。是謂差別。

問曰解脫勝處。一切處。有何差別。答曰。名即差別。是名解脫。是名勝處。是名一切處。復次下善根是解脫。中善根是勝處。上善根是一切處。復次少善根是解脫多。中善根是勝處無量。上善根是一切處。復次因是解脫。果是一切處。因果是勝處。復次背舍義是解脫。勝緣義是勝處。遍緣義是一切處。復次心解脫是解脫。勝煩惱義是勝處。無缺遍義是一切處。復次若得解脫。不必得勝處一切處。若得解脫勝處。不必得一切處。若得一切處。必得解脫勝處。所以者何。解脫能入勝處。勝處能入一切處。解脫勝處。一切處。是謂差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陇西县| 来凤县| 十堰市| 隆昌县| 永寿县| 遂宁市| 西和县| 西乡县| 离岛区| 新平| 阜平县| 周至县| 大理市| 泾源县| 八宿县| 香格里拉县| 永嘉县| 嘉荫县| 新昌县| 文化| 墨竹工卡县| 灵川县| 九江县| 民和| 界首市| 承德县| 无锡市| 英吉沙县| 广东省| 湖北省| 称多县| 绥化市| 乐昌市| 岚皋县| 安新县| 莒南县| 大足县| 灵武市| 外汇|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