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陽歷鬧的亂子[1]
- 齋夫自由談(大家書齋)
- 陶行知
- 1043字
- 2016-05-19 19:20:22
黛玉《葬花詩》里說:“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中國普通人對于一年的觀念。泰西[2]人民從埃及以及到現在,都說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其實,這種通常的口頭語都是不正確的。地球繞太陽一周所需之時間是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六秒。我們現在已改陽歷,對于這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六秒的零頭自然不可再像從前那樣忽略。埃及人和羅馬人當初只算一年為三百六十五天,把零頭略去,弄得差之毫厘、失以千里。因為每年差這個小零頭,四年便差一天,四十年便差十天,四百年便差一百天,日積月累起來,連四季都弄顛倒了。到了該撒[3]的時代,時令差了八十天光景。他在公元前四十六年把它糾正過來。這年他定了十四個月,四百四十五天,是歷史上最長的一年。這是補足從前缺欠的辦法。從這年以后,他定了每四年閏一天,把這一天加在二月的日數上。羅馬風俗二月只可有二十八天,雖該撒之專制也不敢擅改,所以平常年份的二月總是二十八日。其他月份:月大三十一日,月小三十日。閏年照現在看來是二月有二十九天。但是照羅馬人的說法,這增加的一天,是稱為三月前一日,不稱為二月二十九日,所以羅馬人的二月二十八日的風俗便被該撒驅過去了。該撒之后。歷書為主教Pontiff所管。他們把歷法弄錯,三年一閏。三十六年中多閏了三天。奧古斯都(Augustus)[4]為他糾正過來。他是一位好名的人,見著七月(July)是因該撒(Julius Caesar)得名,而且是月大,便也要用自己的名字稱呼八月(August),且改月小為月大,致使月份大小次序受他搗亂。但是該撒所定四年閏一天的辦法,未免長了一點。因為四個五時四十八分五十秒只有二十三時十五分二十秒。每年多算十一分十秒,在一百二十八年內便要多算了一天。一天一天的堆積起來到了格列高里第八(Gregory Ⅷ)[5](一五八三年)已經是多算了十天。他于是把一五八三年的十月五日定為十月十五日一直推到年終。為了使以后不致再發生這種錯誤,他規定凡世紀年(century year)如一九〇〇、二〇〇〇、二一〇〇、二二〇〇,刪去最后兩個圈,用四除得凈的閏一天,除不凈的不閏。這樣一來,四百年中便減了三個閏年。但是格列高里第八的改正還不能算徹底,因為在一萬年中還有兩三天的錯誤咧。
[1] 本篇原載1931年9月8日《申報·自由談》。
[2] 舊指西洋(主要指歐洲)。
[3] 通譯愷撒。
[4] 原名蓋約·屋大維。
[5] 通譯格列高利。改儒略歷而頒行格列高利歷(即目前世界所通用的公歷)的應是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y Ⅹ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