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院史上,清初順治、康熙二朝,迄于雍正初的八九十年間,是書院教育由衰而復盛的一個轉變時期。康熙十二年,李颙的重舉關中書院講會,三十五年,顏元的主持漳南書院講席,都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這一時期書院教育的歷史特征,朦朧地呈現出清初書院教育的演變趨勢。
宋明書院,以講心性之學為特色。但是到了明末,由于社會危機的日益加劇,伴隨著王陽明心學乃至整個宋明理學的瓦解,沉溺心性之學,無視國家安危的風尚...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書院史上,清初順治、康熙二朝,迄于雍正初的八九十年間,是書院教育由衰而復盛的一個轉變時期。康熙十二年,李颙的重舉關中書院講會,三十五年,顏元的主持漳南書院講席,都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這一時期書院教育的歷史特征,朦朧地呈現出清初書院教育的演變趨勢。
宋明書院,以講心性之學為特色。但是到了明末,由于社會危機的日益加劇,伴隨著王陽明心學乃至整個宋明理學的瓦解,沉溺心性之學,無視國家安危的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