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導言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發展倫理學。主要從兩個向度展開:一是范式與理論研究,對發展倫理學的范式與基本理論問題進行哲學反思,力圖呈現、拓展發展倫理學的主要范式、基本構架、基本視閾等的構成特點及創新可能;二是現實與問題反思,以經過反思的發展倫理學為視閾,對一些重大現實與理論問題進行哲學反思,力圖呈現、拓展發展倫理學關注現實、反思現實、切入現實的可能張力。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對發展倫理學進行“范式與理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發展倫理學的范式轉換與建構問題

目前的發展倫理學主要由問題范式、理想范式構成,側重對發展目標與發展手段及發展理論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倫理反思,對理想的發展目標與理想的發展手段進行價值確認。本研究倡導對發展倫理進行綜合研究,提出了“確立發展倫理學的規律范式、哲學范式”,“以揭示發展的歷史規律、現代性的歷史本質為基礎,對發展進行更為深層、具體的把握”,“建構直面問題的深層發展倫理學”,“建構具有選擇論意蘊的發展倫理學”等觀點。

2.發展倫理學的思想資源問題

目前的發展倫理學主要是運用啟蒙運動以來的近代價值觀對現實中存在的發展問題進行倫理學批判,思想資源相對單薄。拓展思想資源,對確立發展倫理學的理論基礎,深化發展倫理研究意義重大。本研究以哈維蘭的人類學、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哈維等的空間生產理論、本特利等的新全球史為象征性的具體比較對象,對發展倫理學與文化人類學、新全球史、風險社會理論、空間生產理論等進行了比較研究,對這些理論中的發展倫理學意蘊進行了挖掘;在比較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回到歷史本身建構發展倫理學”,“以現代性的深層批判為基礎建構深層發展倫理學”,“走向資本批判的深層發展倫理學”等觀點。

3.發展倫理學的基礎創新問題

如何推進基礎創新,不僅是發展倫理學面臨的問題,也是當代社會發展理論面臨的問題。推動基礎創新需要問題研究、歷史研究、原理研究、比較研究等的統一,尤其需要具有直面當代發展重大問題的對話意識。在這個問題上,本研究通過與建設性后現代性、奧爾森的制度經濟學、索賈等的空間與城市理論的對話,對發展倫理學的基礎創新問題進行了思考。提出了“借鑒集體行動的邏輯,推動發展倫理與發展理論創新”,“以進化論、傳播論與空間論的對話為基礎,推進發展倫理學的基礎創新”,“從社會發展總體邏輯的高度理解發展倫理與發展理論創新”等觀點。

4.發展倫理學的價值基點問題

目前的西方發展倫理學相對缺少自覺的理論基點意識,沒有對發展倫理學的理論與價值基點進行自覺的理論澄清,存在西方中心論、倫理中心主義、發展中心主義及自由主義悖論等問題。本研究通過與文化人類學、新全球史、芬伯格的可選擇現代性理論等對話,對目前西方發展倫理學何以存在以上問題、如何理解與超越以上問題進行了反思。提出了“確認現代性的多樣性、可選擇性,重構發展倫理學的價值基點”,“以重新理解啟蒙精神的全面性、辯證性,重建發展倫理學與發展理論的理念基點”,“以深層理解發展本身的全面性、辯證性為基礎,推動發展理論與發展方式創新”等觀點。

下篇為“現實與問題研究”,對當代發展及和諧世界構建的重大基礎問題進行發展倫理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資本與風險問題的發展倫理反思

能否全面、辯證、歷史地認識資本的本性及其問題,對認識當代社會發展的諸多問題意義重大。本研究的相關部分對資本的歷史本性、資本的辯證作用等進行了反思。資本是一種歷史性的辯證力量,與現代性具有深層關聯,與當代社會的風險性、復雜性、世俗性等內在相關。提出了“對資本邏輯進行發展倫理約束”,“現代性的深層風險是資本邏輯的失控”,“社會團結與社會責任是應對復雜現代性、重大災難的發展倫理選擇”等觀點。

2.空間與城市問題的發展倫理反思

城市化、都市化日益成為當代社會的重大問題。發展倫理學需要也完全可以對都市化問題做出自己的解讀。本研究的相關部分對當代中國城市化的空間生產問題特殊性、中國城市秩序的意義與倫理建構、城市正義的集體行動原因與集體意義建構等進行了發展倫理反思。提出了“空間與倫理是一種雙向建構的關系”,“中國城鎮化需要深層意義與倫理支持”、“通過合理的集體行動推進城市正義建構”等觀點。

3.現代性價值基點的發展倫理反思

建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需要對現代性本身,尤其是其價值基點進行理論澄清。本研究的相關部分,對現代性運行與理解中的三大核心幻象、核心問題——私有幻象、財富幻象、消費幻象——進行了反思。認為應該樹立歷史辯證的財富觀、權利觀、消費理念。提出了“財富的深層本性是能力與社會關系”,“財富是一種現實世俗性力量,其作用具有兩面性”,“在追求權利的同時應該防范泛化的私有制”,“消費社會的深層問題是生產問題,應該辯證歷史地理解消費的合理性與問題”等觀點。

4.全球發展公正性的發展倫理反思

和諧世界的重要基礎是全球發展公正性。本研究相關部分對和諧世界與可選擇現代性的關系,資本批判與和諧世界建構,全球發展公正性的范式、問題與建構等進行了反思。提出了“沒有多樣可選擇的現代性,也就沒有和諧世界”、“制約資本邏輯是構建和諧世界的重要內容”、“全球發展公正性是權利倫理與責任倫理、現代倫理與歷史倫理、主體倫理與生態倫理、個體倫理與整體倫理的具體統一”,“有限全球權利與有限全球責任相統一是建構全球發展公正性的重要原則”等觀點。

在寫作方式與敘事策略上,本書在努力追求對發展倫理學進行系統研究的同時,比較自覺地選擇了一種問題式、問題導向的進路,希望把系統研究具體化為對重要問題、核心問題、基礎問題等的系列性、開放性反思。每一章都圍繞一個理論或現實問題展開,這樣,全書在總體結構上就是一個由諸多問題研究構成的“大問題鏈”。這個大的問題鏈又由兩個“子問題鏈”構成。一是以反思發展倫理學本身為目標的“理論問題鏈”;二是以反思現代性、和諧世界、全球發展公正性為目標的“現實問題鏈”。之所以采取這種研究與敘事策略,是希望獲得課題研究的雙重開放性。

一是發展倫理學理論構架的開放性。希望通過范式研究、比較研究、基礎研究、反思研究等,增加發展倫理學本身的理論開放度,使發展倫理學超越簡單的倫理學視閾,獲得更加廣闊的思想資源,更加深入的生長基礎。本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對發展倫理學本身進行理論研究。為了避免把理論研究抽象化、空泛化,筆者努力把對發展倫理學的反思內化進“理論問題鏈”與“現實問題鏈”,并具體呈現為對范式轉換、基礎探索、思想資源開放等問題的反思。

二是發展倫理學研究對象的開放性。希望通過對資本、風險、財富、空間等現代性重大問題的反思,使發展倫理學對發展問題、發展世界的研究更加具體、深入、多樣、多層次,努力拓展、開放發展倫理學切入現實的多樣路徑、生長空間。本書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對“和諧世界”進行倫理反思。為了避免對和諧世界進行空泛的概念研究,筆者努力把這個研究內化進“理論問題鏈”與“現實問題鏈”,并具體呈現對資本、現代性、財富、私有、消費、全球史、全球發展公正性等問題的反思。

發展倫理、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等研究有待于進一步深化、開放、具體化,而“從問題出發”應該是增加研究開放度、縱深度的一個重要選擇。面對日益復雜的世界發展格局,面對中國發展的巨大成就,面對中國發展模式、道路和問題的特殊性,尤其需要從理論上對“什么是好的發展、如何實現好的發展”進行深刻的歷史與倫理反思。始終保持清醒的問題意識、理論反省意識,對推進發展研究及發展倫理研究的深層化,具有基礎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太原市| 鄂温| 竹山县| 黔东| 玉林市| 六盘水市| 泉州市| 定陶县| 濮阳市| 渝北区| 南充市| 东莞市| 云南省| 新野县| 五大连池市| 高安市| 塔河县| 章丘市| 内乡县| 乐亭县| 全椒县| 克什克腾旗| 平山县| 融水| 永德县| 宿松县| 满洲里市| 东乡县| 涞水县| 白水县| 绩溪县| 前郭尔| 瑞金市| 清镇市| 神农架林区| 金溪县| 余庆县| 尖扎县| 辉县市|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