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 國際刑事司法中的程序與正義
- 史立梅
- 1108字
- 2016-03-25 16:34:08
2002年7月1日,《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經超過60個國家的批準而生效,國際刑事法院在海牙正式成立。作為第一個國際性常設刑事審判機構,國際刑事法院的誕生對于懲治和威懾嚴重的國際犯罪,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該機構運行迄今已整整十載。十年間,國際刑事法院針對包括民主剛果情勢、烏干達情勢、蘇丹情勢等在內的涉嫌危害人類罪、戰爭罪的犯罪行為,展開了一系列調查、追訴和審判活動,宣示了其在懲治國際犯罪方面的能力和決心。
國際刑事法院的司法實踐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雖然中國目前仍未加入其中,但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一直密切關注國際刑事法院的運作,并且對其懲治國際犯罪的正義活動給予了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我國學者針對國際刑事法院的理論和實踐開展了大量的學術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研究成果。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國內學者的研究絕大多數集中在實體法層面,形成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國際犯罪的罪名、量刑和刑事責任承擔問題上,對國際刑事法院訴訟程序方面的研究則較為缺乏。實際上,國際刑事法院的獨立、公正和有效不僅取決于其能否貫徹、落實《羅馬規約》中的實體規則,更取決于其所遵循的訴訟程序是否科學、公正和高效。對國際刑事法院的訴訟程序進行研究,不僅能擴大國內學者的研究視野,健全我國國際刑法學研究的學科體系,而且能深化我們對國際刑事法院的職能目標與實際運作效果的理解,從而在推動國際刑事法院訴訟程序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我國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基礎上,縮短我國與國際刑事法院之間的距離,為我國在適當時機加入這一國際組織奠定基礎。因此,本書選擇以國際刑事法院的訴訟程序為研究對象,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國際刑事司法中的程序與正義——國際刑事法院訴訟程序專題研究》一書以專題的形式對國際刑事法院的訴訟模式、審前羈押與釋放制度、缺席審判、被害人的程序參與權等關系到訴訟程序公正與效率的八個基本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全書結構合理,邏輯清晰,觀點明確,論述充分,內容新穎,研究方法多樣。該書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彌補我國有關國際刑事法院研究的不足,推動中國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和國際刑事法院的發展,促進我國沉著應對國際刑事法院的挑戰。本書作者史立梅副教授是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刑事訴訟法學科的青年才俊,她多年來集合教學科研工作一直筆耕不輟,本書即是她的又一項新成果。由于本書選題新穎、研究深入而得以納入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的“京師法律文庫”出版。在該書即將付梓之際,我欣然應邀為之作序,并期待作者能夠以本書出版為契機,再接再勵,將國際刑事法院訴訟程序的研究繼續深入進行下去,取得更好的成績。
是為序。
趙秉志
2013年1月于北京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