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意識形態含義的變化:從馬克思到葛蘭西(8)
- 馬克思主義與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論研究(國外馬克思學譯叢)
- (英)拉雷恩
- 4662字
- 2016-03-25 16:56:22
在隨后的著述中,盧卡奇改正了這一唯心主義觀,但同時也還堅持對機械論的和還原論的(特別是“庸俗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觀采取批判態度。他說:“如果把意識形態看作是經濟過程機械的被動產物,那就根本沒有理解意識形態的本質。”[39]不過他也指出:“對于外部世界的感知,不是別的,只能是對獨立于意識之外的現實存在在人的思想、感知和理智等中的反映。”[40]同時,盧卡奇以恰當的方式重申了他的肯定性的意識形態概...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推薦閱讀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報告(No.4)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經典著作編譯與傳播研究:1919—1949(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庫·第二輯)
- 變革之為責任:恩格斯的生命哲學——以《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為中心的探究
- 思想的傳承與決裂:以“猶太人問題”為中心的考察
- 爭鳴與反思:《資本論》若干問題探析
- 國家意識形態安全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基于社會政治穩定的研究視野
- “苦惱的疑問”及其解決:《萊茵報》—《德法年鑒》時期馬克思文獻及思想再研究
- 21世紀再讀《資本論》
-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馬克思主義觀發展研究
- 基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閾的當代資本主義改良理論與實踐研究
- 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及其中國化探索:中國“五外”和諧新戰略研究
-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第3輯·2013)
- 馬克思歷史方法理論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儒學的關系(馬克思主義與儒學)
- 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現實指向與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