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透析中國同性戀(1)

  • 青春在指間流轉
  • 嚴歌苓
  • 3391字
  • 2016-03-09 14:20:02

李銀河

當今中國,3000萬同性戀正浮出水面。公眾如何看待同性戀?是道德沉淪還是心理病態?是先天取向還是時代標榜?同性戀,一個爭議了幾個世紀的話題,在當今社會成為傳媒熱點、影像奇觀,公眾能否接受這種觀念的演進、社會的變遷?同性戀者又該擁有何種權利?

一般來說,我把中國的性史分成三段:古代、中世紀和現代。在古代,中國人的性觀念還是比較正確的。??乱仓v過的,古中國、古日本、古埃及都有性的藝術,而西方只有性的科學。古代中國人會把性看成一件自然的事情,講究陰陽和合,并沒有覺得性是壞事。但是從宋明理學以來,有近一千年了吧,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是中國性的“中世紀”。在這個時期,社會上有一種非常反性禁欲的氣氛。直到最近這三十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社會才開始走出“中世紀”的陰影。我們現在所處的就是這樣一個狀況,所以很多人的觀點非?!爸惺兰o”,我覺得這也是很自然的。

在第一次被記者歪曲報道之后,我感覺到一些壓力。當時是在南京做了一個講演,在一個小時的講演之后有一個小時回答問題。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就一個很簡短的問題做一個不超過五分鐘的回答,所以當時沒有足夠的時間對自己的論點給出足夠的論證和論據。這樣簡短的回答,只把結論拿出來,聽上去可能會比較驚世駭俗吧,讓人們覺得有些難以接受。所以以后我在這方面就注意一些了,在回答問題時,不但要把結論給他們,而且要給他們理由。

同性戀這個問題實際上我在美國留學時就已經關注,然后做了一些文獻的梳理,做了研究的準備工作。我1988年回國,在北大做博士后,當時因為費孝通在北大,所以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文科博士后站,我是全國第一個文科博士后站的第一個文科博士后。我進站后,在1989年的時候做了這項同性戀研究。

這些年我一直在為同性婚姻進行呼吁,我覺得主要就是要灌輸這個理念,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有這么一回事,我們國家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有這個要求。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五個國家批準了同性婚姻法案,我希望中國能成為第六個。當然,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實現。

我在前不久也特別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主張性權利。我覺得與所謂性權利可有一比的,就是吃飯的權利,就是咱們古代圣人說過的“食色性也”。我覺得性權利這個東西實際上是在憲法里,在憲法的人身自由權利里面。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里,并不用寫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吃飯的權利”,但是大家都知道,公民是有吃飯的權利的。所以憲法里也不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性的權利”,而公民是有性權利的,它是隱含在人身自由權利里頭的。具體地說,人的性權利應該包括一個人在不違反三項基本原則的情況下從事性活動的權利,那么這三項原則就是自愿、在私密的場所、在成人之間,應當說是這樣的一個權利吧。

在當代社會,一種對同性戀的全新觀點迅速在公眾中傳播開來。這種觀點的基調是:同性戀不傷害他人,對社會也沒有什么負面的影響,它的性質相當于酗酒或自由戀愛。它既不是犯罪和邪惡,也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一種屬于少數人所有的生活方式。人們對于這種有異于常人的少數人的性傾向有了更大的容忍度。美國一項對321名異性戀者的研究表明,他們對同性戀的態度比許多同性戀者自身及立法者寬容得多。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但不反對同性戀,反而贊成取消對同性戀的種種制裁措施。持這種寬容態度的人們具有下列特征:年輕、無宗教信仰、交過同性戀朋友等??梢哉f,在越來越多的地區和社會中,人們變得越來越寬容,這是一個基本的趨勢。

在美國1977年的一項調查中,只有43%的人接受同性戀;47%的人仍然堅持認為它“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其余10%的人沒有表態。而在1983年的一次民意測驗中,已有65%的人認為同性戀者應當獲得平等就業的機會,有32%的人贊成把同性戀作為一種可供選擇的生活方式看待。根據1996年的一項調查,更有84%的受訪者支持同性戀在就業上擁有平等權利;80%的民眾認為同性戀者在居住問題上應被平等對待;然而,在同性戀結婚合法化的問題上仍有58%的民眾持反對態度,其主要原因是此舉違反他們的宗教信仰。45%的受訪民眾說,他們比較不可能支持贊同同性戀享有各種權利的政治候選人,但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說,他們比較擁護持有這種立場的候選人。

一項題為“同性愛/雙性愛”的問卷調查(N=1000人)的主要結果如下:認為同性愛/雙性愛是個人選擇的占58.5%;是違反自然的占37.6%;是病態的占29.4%;是不道德的占4%;是正常性取向之一的占2%。關于是否同意同性愛/雙性愛者應該有工作的權利,不應因為性取向而被老板辭退:同意者占92.1%;不同意者占7.9%。關于是否同意同性愛/雙性愛者有權申請居屋與公屋:同意者占81%;不同意者占19%。關于是否同意同性愛/雙性愛者有權注冊結婚:同意者占17.4%;不同意者占82.6%。關于如發現身邊朋友是同性愛/雙性愛者的態度:接納她/他者占39.4%;接納但始終保持距離者占48.3%;疏遠她/他者占12.3%。

從前面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對同性戀的態度越來越寬容。然而,盡管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性戀者對自身的評價也有了很大改變,但是不可否認,仍舊有不少人繼續保持著對同性戀傾向的否定態度。尤其在發現了同性戀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這一事實之后,人們對同性戀的反感有所回升。在我國某些雜志上,有人將同性戀與吸毒、賣淫、賭博并列,稱為“社會丑惡現象”。由此可見,人們對同性戀的厭惡和仇視還遠未消除,同性戀恐懼癥(homophobia)還是理性的勁敵,要靠同性戀者和一般公眾的共同的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終克服。

我所做的調查采用電話調查方法,在全國城市中按照隨機抽樣原則,采用隨機抽取電話號碼的辦法進行。樣本量為400人。拒訪率在特大城市是13%,在大城市是12%,在中等城市是7%。我一定要交代這個拒訪率,就是因為調查的結果由于這個拒訪率會有一點偏差,這是因為拒絕訪問的人有可能是最反對同性戀的人。好在這個拒訪率還是比較低的,也就是說,調查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

本次調查為公眾對同性戀的態度設計了10個問題,下面是調查結果:

在你如何看待同性戀行為這一問題上,有兩成中國城市公民認為它“完全沒有錯”;三成人認為它“有點錯”,但是并非完全錯誤;有近四成人認為它是“完全錯誤”的;還有近一成人態度不明。與美國相比,完全接受同性戀的人的比例(43%)偏低,但是完全拒絕同性戀的人所占的比例(47%)也低了10個百分點。換言之,美國公眾的觀點比較兩極化,或者完全接受,或者完全拒絕,而中國公眾的態度比較中庸。

公眾在自己認識的人當中是否見過同性戀者這一指標反映出同性戀在一個社會中的可見度。因為同性戀無論是否為社會中人所見,他們都是客觀存在的,而對同性戀比較寬容的社會可見度就高,對同性戀比較歧視的社會可見度就低。在本次調查中,只有7.5%的人說他們認識的人當中有同性戀者,說明在我國城市生活當中,同性戀的可見度還是相當低的。

第三個問題是,如果您知道一個人是同性戀者,您還會和他做朋友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充分顯示出中國人的善良:有超過六成的人說他們還會保持朋友關系,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拒絕與同性戀者做朋友。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比例大大超過完全接納同性戀的人的比例。也就是說,有相當大的一批人雖然認為同性戀有錯,但是他們還會和這個他們不理解、不贊同他性傾向的人做朋友。此外,這個比例也遠遠超過中國香港的39%。

第四個問題是,如果一個人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您認為他可不可以在學校當老師?從被調查者的態度看,持反對態度的人略高于持接納態度的人。??略谶@個問題上曾經說過:一個同性戀教師對于學生的特殊影響是很小的,他跟一個禿頂的教師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差不多。從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同性戀恐懼癥的嚴重程度,以及人們對同性戀的歧視心態。

第五個問題也是關于同性戀做老師的,這個問題是問如果發現孩子的老師是同性戀者,人們會不會要求學校換老師。在這個問題上,答案與上個問題很接近:稍稍超過半數的人持歧視同性戀教師態度,略低于半數的人持尊重態度。

第六個問題是對同性戀影視作品的態度。您認為以同性戀內容為主題的電影、電視節目,是否應當允許在國內公開播放?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再次分為涇渭分明、勢均力敵的兩個陣營:五成半的人贊成,四成多的人反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泰州市| 龙州县| 拜泉县| 恩平市| 叙永县| 洛南县| 永靖县| 宁晋县| 巴彦淖尔市| 西安市| 泾川县| 南开区| 台湾省| 华坪县| 青龙| 甘德县| 新野县| 双桥区| 涟源市| 邢台县| 亳州市| 柏乡县| 南康市| 临潭县| 苏尼特右旗| 新野县| 鲁甸县| 广南县| 镇康县| 新密市| 绥阳县| 临洮县| 西乌| 苏尼特右旗| 潜山县| 炎陵县| 兴海县| 金湖县| 松潘县|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