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對自己的婚姻深感失望,因為他們對婚姻生活期望過高。他們在想象中勾勒出一幅完美的生活圖景,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困難和煩惱使他們突然間從自己的美夢中驚醒。當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原來對方完美的形象并不完美時,他們的信念就在頃刻間垮掉了。
人性不是完美的,生活也不是完美的,其中存在許多瑕疵和不足之處,如果能用愛和包容去對待這些不足,將會使婚姻關(guān)系更加緊密、更加堅固。
◇在愛情面前,我們都需要長大
林徽因是一個令春風(fēng)失色、令百花換顏的女子,仿佛只有她可以在滔滔不盡的塵世里淡定自若,讀林徽因的文字,永遠沒有疼痛之感,永遠那般清新美好。她也曾和至愛的人生離死別,也曾落下一身病骨,也曾遭遇戰(zhàn)火,歷經(jīng)顛沛,嘗盡苦楚,可她從來不埋怨命運,也從來不展現(xiàn)消極悲觀的愁腸。
這就是林徽因的聰明之處,永遠不會在愛人、朋友面前喋喋不休、抱怨不已。
有一句話說:“如果上帝要毀掉一個男人,就會讓他遇到一個嘮叨、抱怨的女人。”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女人總喜歡抱怨。工作不順心時,她們抱怨自己不是富家子弟;在男人面前不受歡迎時,她們就抱怨自己生得不漂亮;人際關(guān)系不好時,她們就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婚姻不如意時,她們就抱怨老公沒出息……愛抱怨的女人看什么都不順眼,并且永不知足。她們看不到希望,抱怨命運不公,抱怨別人,生活十分痛苦。
據(jù)說,金庸的武俠小說改版了,電視上當記者問金庸改了哪些內(nèi)容時,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金庸提到了《天龍八部》里段譽和王語嫣的這一段。金庸說段譽癡癡地戀著王語嫣,費盡千辛萬苦最后終于贏得美人心。原先的版本就點到這里為止,但新修改的版本是,王語嫣為自己容顏老去而苦悶于心,對段譽喋喋不休并讓他去尋找“不老之術(shù)”。段譽意識到王語嫣也是執(zhí)著于生老病死的凡人,而非他心目中的“神仙姐姐”,于是,解開了心魔,最終與王語嫣分道揚鑣。
童話故事都是唯美的,永遠只寫到王子與公主結(jié)婚那一刻就停住,至于結(jié)了婚以后怎么樣,真的很難繼續(xù)美下去。婚后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生活,可能更多的是無奈。
王子與公主結(jié)婚后,并不一定從此就能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特別是現(xiàn)代的速食愛情,這樣的婚姻可能隨時走到盡頭。戀愛時的甜言蜜語很可能在婚后變成嘮嘮叨叨;戀愛時的你濃我濃,也禁不起婚后朝朝暮暮的考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現(xiàn)實取代了花前月下的浪漫,于是越來越多的女人開始抱怨,越來越多的男人開始厭煩。然而,一味抱怨的女人總是沉浸在消極情緒中,從沒想過自己應(yīng)該努力改變命運。聰明的女人從來不抱怨,她們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新生活。
抱怨只是一種情緒發(fā)泄,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還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里。與其如此,倒不如積極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作為女人,應(yīng)該明白:抱怨命運,命運就會越來越不公平;抱怨生活,生活就會越來越糟糕;抱怨男人,男人就會離你越來越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我們應(yīng)該坦然面對生活,不能一味抱怨,否則會在抱怨中失去很多珍貴的東西。
泰戈爾說:“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么你也要錯過群星了。”所以,停止抱怨,做一個開心、快樂的女人。
第三課:為自己留一塊“禁地”
◇留點屬于自己的小秘密
林徽因是從徐志摩的詩里走出來的女子,然而她始終明白,徐志摩只是她生命中的驚鴻一瞥,只是一次美麗的錯誤。于是,她用女人特有的心智,結(jié)束了和徐志摩一段無望的愛戀,在嬌艷如花的四月過后,迎來了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男人——梁思成,成就了一段“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佳話。
三毛曾說過,自己與丈夫坦誠相待,但無論如何也會在自己的心里開辟一塊地方,這是完全屬于自己的地方。是的,對女人來說,即使在婚后也不要讓丈夫占據(jù)你的全部生活,為自己留一塊專屬的地方。這對現(xiàn)在的夫妻生活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生活中的很多女人在結(jié)婚以后便把全部重心轉(zhuǎn)移到家庭中來。她們把丈夫當成傾訴的垃圾桶,比如講自己過去結(jié)交了幾個男朋友,他們離開后,自己是如何傷心難過;每天在家里做了什么,和鄰居為了什么事情吵架,等等。本來幸福美滿的婚姻,因為這一場訴說,便無疾而終了。
一個成熟的女人不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告訴丈夫,她們懂得為自己留一塊“禁地”,為自己建立一個秘密花園,從而更好地經(jīng)營婚姻。就像林徽因,她再信賴梁思成,也不會天天把徐志摩、金岳霖掛在嘴上,和他無休無止地講康橋之戀、心底戀人、藍顏知己,等等。
為自己留一塊“禁地”并不是指你需要瞞著丈夫做一些事情,而是指屬于你的過往,尤其是那些可能影響到你們夫妻關(guān)系之間的事情。很多女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因為沒有讓過去成為過去。
夫、妻始終是兩個不同的人,即使在身體上沒有距離,但是精神上卻始終無法完全融為一體。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與境遇,所結(jié)交的人也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隱私,戀人、夫妻也不例外。兩個人的世界,一直都是兩道不同的風(fēng)景,可以分享但是卻不能毫無保留。沒有哪一個男人愿意聽你講你和你的前男友如何深愛、如何分手。因此,女人千萬不要為了“坦誠而坦白一切”,一旦“精神全裸”,兩個人之間美好的感覺也會被籠罩上一層陰影,夫妻之間的適當保留不是為了破壞信任,恰恰相反,是關(guān)愛的另一種善意的延伸。有時候隱藏比坦誠更好,更有利于你維護你們的婚姻。
適當?shù)乇A簦菫榱俗尵癫恢劣凇叭恪保菫榱俗尵嚯x產(chǎn)生美感,是為了避免兩個人身上的刺顯得過于鋒利,無意之中將對方扎傷。保留一些彼此都不知道的事情,不是為了要對當前的愛進行扼殺,而是讓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受的“颶風(fēng)”變成一縷“春風(fēng)”,不再帶來恐怖的災(zāi)難。
婚姻中,留點秘密給自己,會讓生活少一分猜疑,多一點快樂。但是,一定要記住:所謂的“保留”,應(yīng)該出于善意的原則,而不是故意做出傷害彼此關(guān)系的行為。否則,那就不是“保留”而是“欺騙”。
◇保持本色,做完美的自己
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熱戀才會刻骨。有時候,一抹清淡,更能歷久彌香;一種無意,更能魂牽夢縈;一段簡約,更可以維系一生。
個性是一種本色,堅持做你自己,不要在路上被別人修改得面目全非。世間每個女性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天生麗質(zhì)不可惜,沒有魔鬼身材也不值得遺憾,發(fā)現(xiàn)自我的個性之美,同樣能使女性輕輕松松做個幸福的女人。
林徽因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美女,她的美不在于矯揉造作,也不在于賣弄風(fēng)情,而是毫無修飾的自然本色。也許很多人不能想象,即便是當時貧窮落后的中國,也有很多名媛穿“Chanel”了。但林徽因卻不追求所謂的時尚,跟那些人比起來,她的確算得上簡潔大方,她偏好利落短裝打扮,要說刻意裝扮,最多就是著件旗袍。
后來,在自身疾病和惡劣生活的雙重影響下,林徽因很快就失去了美貌。可是,現(xiàn)在人們記得最多的不是海灘高級飯店或者花園洋房里的那些錦衣玉食、光彩照人的女人,而是打扮簡潔、重病纏身之下談話仍舊神采飛揚,面對權(quán)貴依然傲骨錚錚的林徽因。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人散發(fā)出來的特質(zhì)都是一種專屬于自己的味道,因為上帝太愛你了,所以才賜予了你別人沒有的東西。我們誰也不要試圖去將其改變,保留并堅持下去,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那是促使你邁向輝煌的資本!
作為一個女人,應(yīng)該保持本色,做你自己。如果為了模仿他人而削足適履,那是愚者所為;為了追隨時尚而趨之若鶩,那匯聚在一起的是成堆的商品而非藝術(shù)。我們只有做回自己,才能成為永不凋謝的玫瑰。
做自己,因為你就是你,在你的身上有獨一無二的個性。莎士比亞曾說:“你是獨一無二的,這是最大的贊美。”內(nèi)涵美與深刻的智慧都是自覺的產(chǎn)物,并且?guī)в忻黠@的個人特色,與眾不同才是脫穎而出的基礎(chǔ)。
一個女性,一個美麗的女性,如果離開了個性,即使她外表再漂亮也是暫時的。所以,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性格去發(fā)掘自己的氣質(zhì)所在,抓住自己的特長使自己更為自信、大方、機智。我們身上與眾不同的東西是上帝賦予的最珍貴的財富,不要為了迎合別人的口味或模仿他人的成功而放棄它。有智慧的女人一定要細心地把自己身上與眾不同的東西找出來,加以放大,并堅持到底,這雖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決定了你一生的幸福。
◇做一個有主見的女人
林徽因是百年一遇的女人,是女人中的精品:有美貌、有修養(yǎng)、有智慧、有愛情、有家庭、有事業(yè)、有理智、有主見。她是一個傳奇的女子,連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都說:“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復(fù)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
男人不喜歡那種唯唯諾諾凡事都毫無主見的漂亮女人。而林徽因與一般女人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她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有理智、有分寸的女人。她對事、對情的把握恰到好處,不過不失,從沒有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
如果以上諸多人的贊譽,可以肯定林徽因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人,那讓無數(shù)知識名流心之向往的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廳”,則極大地展現(xiàn)了林徽因的女性魅力。20世紀30年代,在北京林徽因的家里,常常聚集著一些在中國文化界舉足輕重的人物,聚會的核心人物便是林徽因。她用她的熱情、她的聰慧、她的博學(xué)、她的敏銳、她的善辯、她的詼諧、她的滔滔不絕、她的侃侃而談,讓許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成為她的聽眾。林徽因是一個魅力四射、光彩照人的女人。她獨樹一幟的思想、別出心裁的見解讓所有走進林徽因家的人都為之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