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孩——和男孩有著不一樣的世界(3)
- 一本好書培養一個優秀女孩
- 張易山
- 3287字
- 2016-03-09 11:02:08
一只小猴子不幸掉進了獵人的陷阱。它不愿意束手就擒,就拼命地往上爬。那時,井口聚集了很多小動物,大家都對小猴子的遭遇表示同情。于是,大家議論紛紛:“獵人的井這么深,它怎么可能爬上來呢?”“小猴子不可能爬上來的……”“是啊,不可能,不可能……”在大家的否定和打擊下,小猴子的勇氣被一點一點地打消了,它越來越覺得自己真的不可能爬出去。最后,小猴子心灰意冷、筋疲力盡,手一松,掉了回去。就在那只小猴子掉進深井的一個月后,又有一只小猴子失足掉了進去。這一次,小動物們更是斷言:“一定是沒有希望了。”“不可能了,可憐的小猴子……”鑒于上一次的經歷,這一次再沒人相信小猴子能爬出來了。然而,這只小猴子卻非常執著,不管大家怎么說,都不能影響它向上爬的決心。一步,兩步……終于,小猴子爬出了陷阱!小動物們大吃了一驚,它們難以相信發生在眼前的事實。
原來,這個小猴子是一個聾子,它什么也沒有聽到!相反,它還以為大家在上面鼓勵自己呢。于是,小猴子就憑借著自己的信心和毅力,一步一步爬出了陷阱。對于掉進井里的小猴子來說,掉進井里并不可怕,可怕的卻是那些消極的聲音。因此,那個有聽力的小猴子被消極的聲音打敗了,而沒有聽力的小猴子卻成功地爬出了陷阱。
這個故事也告訴父母們,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打擊。那樣自己的女兒才會像后面那只小猴子一樣,一步一步地走出自己的成功。
一個母親這樣說:“很多年前,我給女兒靈靈買了一個漂亮的芭比娃娃。接下來的日子我發現,靈靈經常給娃娃做新衣服。她做的衣服剪裁還不夠細致,針腳也不夠整齊,可是非常有創意。她也很善于搭配色彩和花紋。現在她正在讀服裝設計專業。”
另一個母親也說:“一天晚上我在廚房做晚飯,聽到客廳傳來并不是很好聽的歌聲。我走進客廳,看到我10歲的女兒在隨著伴奏的音樂唱歌,我馬上對她說,‘寶貝,你唱的簡直太棒了。’現在她已經出了自己的專輯,我是她忠實的歌迷。”
每個女孩都是一粒期待開花的種子。也許她是嬌艷的牡丹,也許她是清雅的荷花,但只要它們可以擁有一個適宜的生長的環境,她們就一定可以開出絢麗的花朵。因此說,女孩天賦的發揮,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和鼓勵。
對于女孩子來說,她們更具有語言天賦、心靈手巧的天賦和人際交往的天賦。所以父母更應積極鼓勵女孩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個時期,父母的鼓勵,決定了女孩是否敢于發揮自己的語言天賦。父母也要給予女孩自己的“創作空間”。對于小手靈活的女孩,家長不妨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女孩盡情施展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另外,如果父母對女兒的交際能力表示認可和贊同時,那么女孩就更容易開發并利用這種天賦,讓其更好地為自己和他人服務。
有句話叫,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都是在為自己的女兒著想,但是千萬不要以自己的眼光來衡量女兒的喜好,也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安排女兒未來的道路。關注女兒的愛好,培養女兒的興趣,引導女兒走自己的道路,那樣,你的女兒就會更出色。
7.永遠不要暗示女孩“你是弱者”
很多女性在辛苦創業的時候都或多或少遭遇過這樣的質疑:一個女人何必要那么辛苦的工作呢?他們對女人說,你再怎么打拼也不會取得很大的成就,這是男人的社會。于是,很多女性在這樣的質疑面前停步了。她們接受了自己是“天生弱者”的命運,還會轉過頭來質疑另外一些渴望創業成功的女性。這是社會上的一個怪圈,千百年來女性都被它壓迫著,始終不能抬起頭來自由地呼吸。
其實,這個怪圈的開始,最早來自于家庭。很多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女兒時,都會這樣告訴她們,不讓她們去做那些比較辛苦的工作,不讓她們涉足那些歷來屬于男人馳騁的領域。因此,女人的軟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甚至還故意人工制造著病態的美,比如,古代女子裹腳的習俗。直到現在,還有一些領域是女人不得進入的禁區。事實上,女孩和男孩的潛能都是無限的,只是很多家長在開始的時候就在有意無意地強化女孩的“弱者意識”。久而久之,在女孩的潛意識里,她就會同樣認為“我是女孩我就是弱者”或者“我是女孩所以我不行”。因此,在做事情遇到困難的時候,女孩的潛意識就告訴自己她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從而她就喪失了激發自己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潛能。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當一個女孩子也想像男孩子那樣爬到樹上玩時,她的父母就會過來阻止并教訓女兒:“那都是男孩子做的事,你一個女孩子家,爬那么高摔下來怎么辦啊?”當一個女孩子和男孩子一塊追逐賽跑時,她的父母會說:“一個小女孩沒有小女孩樣,你看看你,天天就知道瘋跑,你能跑得過他們嗎?”有的女孩子在小學和初中學習成績都非常好,但是到了高中就退步了,這時父母就會憂心忡忡地說:“女孩啊在智力上就是差一點。”
……
這樣的話還有很多,也許父母只是隨口說說,但是這看似隨意的一句話不僅傷害了女孩敏感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也在女孩的心中灌輸了這樣的一個觀念:我是女孩子,我是不可能超過男生的,我所有的努力都只不過是白費力氣而已。因此當女生和男生在同一個領域里爭鋒的時候,女孩首先就在信心上敗給了男生,女孩在起跑線上就已經落后了。
自信是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一個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人,他就不可能有勇氣去克服各種困難,不可能取得成功。在工作合作中,他也不可能讓別人對她充滿信心。而當一個人充滿自信的時候,他的潛能也可以得到很好地發掘。
很多名人都很注重對自己女兒的教育,居里夫人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居里夫人的大女兒伊雷娜于1939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小女兒艾芙也在日后成為杰出的音樂教育家和傳記作家。
在伊蕾娜和艾芙還很小的時候,居里夫人就注意像對待男孩子一樣對待她們。居里夫人積極地鍛煉女兒的勇氣,不許女兒怕黑,不許她們在雷聲轟隆時把頭藏在枕頭下,也不許她們懼怕盜賊與流行病。即使是在一戰那些戰火紛飛的日子里,居里夫人也堅持讓女兒暑假到國內外旅行,并讓她倆給戰士織毛衣。居里夫人還要求她們姐妹加入收獲隊,代替男子冒著危險去搶收麥子。通過這些,居里夫人培養了女兒勇敢正直的品德。另外,每天功課結束之后,居里夫人都要求她們鍛煉身體,她們都要走很遠的路,而且居里夫人還在自己家的花園里安裝了吊桿、滑繩等運動器材,以供女兒鍛煉身體時使用。
居里夫人從來沒有因為伊蕾娜和艾芙是女孩就給予特殊地照顧,相反,她更注重培養她們正直勇敢、堅強的意志和強健的體魄。
所以說,女孩并不是天生的弱者。相比較來說,女孩和男孩的確有很多差別,但是這些差別是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努力來達到平衡的。女孩和男孩的差距更多的應該是在后天形成的,更多的應該是父母的態度決定的。
因此,當你的女兒再與男孩比賽的時候,你不妨告訴她“你行的”,當你的女兒在競爭中取得勝利時,你大可以告訴她:“你真棒。”簡單的三個字卻蘊含了更多的相信和鼓勵,傳達了更多的勇氣和支持。她的這一次成功就會引發起強大的動力,使她在下次、下下次,都可以取得成功。這也就像是連鎖反應,一個成功會給下個成功帶來動力,而一次的失敗也會給下次的努力帶來陰影。
人生而平等,在權利和自由上如此,在人生的奮斗中也是如此。所以,身為父母者,如果你想自己的女兒更堅強、更自信、更出色,那么就多鼓勵她們,告訴你的女兒,“你其實很棒”,“你是最優秀的”。
8.為女孩“減負”
有一位母親和丈夫離婚之后帶著女兒獨自生活,她的女兒是一個可愛聰明的小姑娘。因為母親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兒的身上,所以對女兒是煞費苦心。讓女兒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輔導班、補習班,花多少錢都不在乎。她每天都逼著女兒練鋼琴,如果女兒稍微流露出不想練的意思她就會罵女兒不爭氣。女兒是個孝順的孩子,為了不惹媽媽生氣,即使自己再不喜歡也要強迫自己去練。直到有一天女兒生病了,母親仍然沒有發覺。
這是一個用心良苦的母親,可是這又是一對可憐的母女。
近年來,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和競爭壓力的加大,很多父母都意識到讓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可是與此同時,孩子卻又從“沒有書讀”的困境陷入了另一種困境之中。只要稍微注意小學生背負的那個看起來特別厚重的書包,看一下小學生那副厚厚的眼鏡,看一下他們書桌上成堆的練習題,還有那數也數不清的培訓班、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