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困難重重并不可怕,在逆境中喪失信心,才是最可怕的。苦難是職場的財富,而困難則是造就在職場成才的學堂。它是一所磨練意志的最好的大學。
在職場中,面對艱難困苦需要堅持精神,堅持的精神是一種即使面臨失敗、挫折仍然繼續努力的能力,也是一種挑戰自我的精神。我們常常能觀察到,正確對待逆境的職場高手能從失敗中恢復并繼續堅持前進,而當遇到職場中的逆境時不能正確對待的人則常常會輕易放棄。
有一位推銷員,為一家公司推銷日常用品。一天,他走進一家小商店里,看到店主正忙著掃地,他便熱情地向店主介紹和展示公司的產品,但是對方卻毫無反應,很冷漠地對著他。這位推銷員一點也不氣餒,他又主動打開所有的樣本向店主推銷。他認為,憑自己的努力和推銷技巧一定會說服店主購買他的產品。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那個店主卻暴跳如雷起來,用掃帚把他趕出店門,并揚言:“如果再見你來,就打斷你的腿。”
面對這種情形,推銷員并沒有憤怒和感情用事,他決心查出這個人如此恨他的原因。于是,他多方打聽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在他以前另一位推銷員推銷的產品賣不出去,造成產品積壓,占用了許多資金。店主正發愁如何處置呢。
了解了這些情況后,這個推銷員就疏通了各種渠道,重新做了安排,使一位大客戶以成本價格買下店主的存貨。不用說,他受到了店主的熱烈歡迎。
這個推銷員面對被掃地出門的處境,依然充分發揮自己的堅持精神,同時不斷尋找突破逆境的途徑,這正是高逆境商者的表現。
克爾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職員,他剛到報社當廣告業務員時,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甚至向經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廣告費抽取傭金。經理答應了他的請求。
開始工作后,他列出一份名單,準備去拜訪一些特別而重要的客戶,公司其他業務員都認為想要爭取這些客戶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拜訪這些客戶前,克爾把自己關在屋里,站在鏡子前,把名單上的客戶念了10遍,然后對自己說:“在本月之前,你們將向我購買廣告版面。”
之后,他懷著堅定的信心去拜訪客戶。第一天,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與20個“不可能的”客戶中的3個談成了交易;在第一個月的其余幾天,他又成交了兩筆交易;到第一個月的月底,20個客戶只有一個還不買他的廣告。
盡管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績,但克爾依然鍥而不舍,堅持要把最后一個客戶也爭取過來。第二個月,克爾沒有去發掘新客戶,每天早晨,那個拒絕買他廣告的客戶的商店一開門,他就進去勸說這個商人做廣告。而每天早晨,這位商人都回答說:“不!”每一次克爾都假裝沒聽到,然后繼續前去拜訪。到那個月的最后一天,對克爾已經連著說了30天“不”的商人口氣緩和了些:“你已經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來請求我買你的廣告了,我現在想知道的是,你為何要堅持這樣做。”
克爾說:“我并沒浪費時間,我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我一直在訓練自己在逆境中的堅持精神。”那位商人點點頭,接著克爾的話說:“我也要向你承認,我也等于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你已經教會了我堅持到底這一課,對我來說,這比金錢更有價值,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買你的一個廣告版面,當作我付給你的學費。”
克爾完全憑著自己在艱難困苦中的堅持精神達到了目標。在職場中,我們往往因為缺少這種精神而和成功失之交臂。
經得起考驗的職場工作者常常以其恒心耐力獲酬甚豐。作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補償,不論他們所追求的是什么目的,都能如愿以償,他們還將得到比物質報酬更重要的經驗:“每一次艱難困苦都伴隨著一顆同等利益的成功種子。”
當我們對眾多成功人士進行考察時,發現那些大公司經理、政府高級官員以及每一行業的知名人士大都來自清貧的家庭、破碎的家庭、偏僻的鄉村甚至于貧民窟。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社會知名人士和領導人物,與他們都經歷過艱難困苦,具有很強的挫折承受能力分不開的。
將成功者和失敗者進行比較,他們的年齡、能力、社會背景、國籍等種種方面都很可能相同,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對遭遇挫折的反應不同。低逆商者跌倒時,往往無法爬起來,他們甚至會跪在地上,以免再次遭受打擊;而高逆商的立體人的反應則完全不同,他們被打倒時,會立即反彈起來,并充分吸取失敗的經驗,繼續往前沖刺。低逆商者的憂慮及失敗感使精神難以集中,絕望的心情也可能會使他們放棄及逃避奮斗,不能在奮斗中體驗滿足,所以缺乏克服困難的持久力。高AQ者卻能從面對挑戰中獲得滿足感,所以更能自發持久地面對困難。
在職場生涯的里程中永遠存在著障礙,不會因為你的忽視而消失,因為某件事而受到挫折時,不妨想想愛迪生在給整個世界帶來光明前,那一萬次的失敗。愛迪生的堅韌不拔在于他知道有價值的事物是不會輕易取得的,如果真的那么簡單,那么人人皆可做到。正是因為他能堅持到一般人認為早該放棄的時候,才會發明出許多當時的科學家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因此,我們不管從事什么職業,都要牢記:艱難困苦都是有意義的,不要逃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