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澤東說過:“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名醫經驗就是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寶庫,名醫經驗的總結整理,是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重要形式,是傳承中醫藥學術思想經驗和專長的有效途徑,對推動中醫藥發展,提高臨證治療效果,提升人民保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朱西杰教授從事臨床工作多年,特別在脾胃病的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提出通降止痛治標,保護胃黏膜治本,同時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病證注重酸斂柔肝脫敏、增強胃腸動力;對膽汁反流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提出分期施治;對胃酸過多則以烏梅、山楂、白芍等以酸制酸;采用寧夏密點麻蜥為主的復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組合劑胃腸同治等等,在臨床上取得良好的療效。
本書收集整理了朱西杰教授發表或未發表的醫學論著、醫話等文章及多年臨證醫案,分為臨證經驗、臨床醫案、臨證醫話三部分,是朱老師多年臨證一理、一論、一病、一方之經驗結晶,聚腋成裘。朱西杰教授常引孫思邈之言:“學者必須博及醫源,精勤不倦。”在教學、科研、臨床三大任務迭壓其肩之際,仍對本書進行審閱修改,充分體現了他對工作一絲不茍,對振興中醫事業鍥而不舍的精神。
漢代王充在《論衡》中指出:“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但愿本書之問世,于醫之后學者能有所裨益,有所啟迪,則朱師之愿足矣!
編者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