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第一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

一、聯合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

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是這樣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約中,只考慮符合現有的國際人權文件,各社區、群體和個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順應可持續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狈俏镔|文化遺產所涵蓋的內容包括:①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②表演藝術;③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④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⑤傳統手工藝。該公約還進一步闡述了“保護”的具體內容,即“指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命力的各種措施,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特別是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

二、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

2005年3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是這樣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這里的“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包括:①口頭傳統,包括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②傳統表演藝術;③民俗活動、禮儀、節慶;④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⑤傳統手工藝技能;⑥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时尚| 松滋市| 溆浦县| 临澧县| 龙岩市| 汶上县| 子长县| 卢氏县| 邵阳县| 依安县| 巩义市| 革吉县| 克东县| 章丘市| 拉孜县| 永登县| 富阳市| 开平市| 福海县| 哈密市| 高邑县| 阿瓦提县| 弥勒县| 博野县| 三河市| 古交市| 黔东| 安泽县| 沙田区| 哈尔滨市| 长兴县| 镇沅| 施秉县| 德格县| 恩施市| 胶州市| 邯郸市| 玉林市| 康乐县|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