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 有一種使命,是繼往開來

2003年年初,廣東省首先暴發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隨后,廣西、山西、北京等地也陸續發生非典疫情。位于西北內陸的寧夏,各處也是風聲鶴唳,銀川市面上的米糧供應一度吃緊,零售價格陡增。

銀春面粉公司寬敞的院子里,一改往日的寧靜,擠滿了銀川、內蒙古、陜西等地前來運糧的拖掛貨車。一時間,面粉公司庫存告罄,為了供應市場,車間晝夜生產。

是時,面粉廠的管理人員紛紛提議,根據目前米面市場上的行情,每袋面粉的批發價完全可以略微上調。

30歲的董事長梁軍,年輕氣盛,正是充滿理想與豪情的年紀。他當即側目,態度堅定地說道:“現在,別人漲價我管不著,但我們銀春人絕不發這國難財!”

人心惶惶的兩個月過后,管理人員估算,沒有隨波逐流上調面粉價格的“銀春”,減少盈利不下500萬。

銀春面粉公司,是銀川市德勝工業園區林立的廠房樓海間,一座看似尋常的食品深加工企業。沒有人清楚,她曾萌芽于民國建元,開辦于抗戰的烽火硝煙里;沒有人清楚,新中國成立后,她曾一度承擔著整個銀川市的面粉供應重任;更沒有人清楚,她走過百年風雨時的種種傳奇。

她曾引領著寧夏邁入了近代工業的門檻。

風雨兼程,銀春面粉公司已經走過了整整100年的歷程。

回眸過去的100年,我們驚嘆前人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水,感受著開拓者的艱辛足跡。

1912年,一代儒將馬福祥就任寧夏鎮總兵,鏵出了民國建元以來開發寧夏的第一犁。寧夏偏居西北一隅,落后閉塞,當時還沒有一家民族工業企業。馬福祥就職后不久,出于銀川的條件限制,他忍痛與友人鄧隆選擇在當時的省城蘭州,集資開辦了甘肅第一家火柴廠,使得甘肅、寧夏、青海的老百姓用上了相對便宜的“大鹿牌”火柴。

身在寧夏鎮總兵任上的馬福祥,當時也曾萌生過在銀川籌辦面粉加工廠,發展近現代寧夏民族工業企業,以備軍需民用。然而,這個愿景在當時并沒有得以實現,在馬福祥的時代里,銀川城僅僅出現了米面粗加工的作坊。馬福祥身后,他把這一未竟的事業甩給了自己的兒子馬鴻逵。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蔣介石率領國民黨大員來到銀川視察。在一次席間,蔣介石對時任寧夏省主席的馬鴻逵說:“寧夏是塞上江南,憑借著黃河水的灌溉,農業發展前景好,你要把寧夏建成西北糧食供應的大后方。”

1935年,馬鴻逵為了徹底解決當地駐軍與省城居民吃面粉的問題,整合手工作坊,下決心投資創辦了“普利”面粉廠。

1943年,馬鴻逵以自己特有的權勢和地位,與回族巨商李鳳藻等人在普利面粉公司的基礎上,集資籌辦了第一個官商合辦的“寧夏面粉公司”。“寧夏面粉廠”在銀川市南關選址成立,馬鴻逵為之取名為“利民機器面粉公司”。

1949年11月16日,利民面粉公司工會籌備委員會成立,人民政府接管了南關利民機器面粉公司。

1954年,在利民機器面粉公司基礎上組建的銀川電面米油廠,被改為公私合營銀川面粉廠,由回族巨商李鳳藻出任廠長,時任寧夏省主要領導人之一的李景林,垂直管理廠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大宁县| 信宜市| 鄱阳县| 慈利县| 武隆县| 吴旗县| 和顺县| 阿合奇县| 巩留县| 定州市| 甘孜| 沽源县| 吴桥县| 崇礼县| 宣威市| 北流市| 常宁市| 奉贤区| 南皮县| 马山县| 沅陵县| 巩义市| 百色市| 尉犁县| 巴东县| 平凉市| 内黄县| 舒兰市| 酒泉市| 虎林市| 巴塘县| 乌拉特前旗| 永昌县| 甘洛县| 曲阳县| 庐江县| 错那县| 聂拉木县| 宁国市|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