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天生會理財(財蜜eMook)
- 她理財網
- 3111字
- 2018-12-29 17:08:08
男人能干好,要女人干嗎
女人比男人更適合跟錢相處。
這不是性別歧視或者是已婚婦女試圖搶班奪權編造出來的結論。
一項全球調查顯示,已婚男性約有90%都乖乖交出了財權,這個比例反映出男人在處理家庭財務問題上并不擅長,甚至不自信。
你總能聽到這樣的抱怨:“他和我朝夕相對,可是還不如閨密了解我;總把臟衣服、臭襪子到處亂丟,只要一天不收拾家里就沒地方落腳;身上不能放錢,錢花了多少、花到哪兒了一問三不知……”好像敏感細致、勤快整潔、井井有條這些可貴的特質男人不具備、也不想擁有。
客觀一點表示:不是男人不愿意管錢,而是不擅長管錢,就像他們不擅長生寶寶一樣。
1.男基金經理
我們周圍,有很多喜歡唱反調的人。筆者遇到最多的詰責就是:世界上頂級的投資大師都是男的,每年全球基金經理大排名里幾乎沒有女性身影,全球富豪榜和世界五百強的掌門也是女的占少數……跟金融相關的職業從來就不是女性的地盤兒。
可是很少有人看到問題的另一面:戲曲界100年前還是男人的天下,名角都是男生!到了今天,男旦的數量遠低于女生(老生、小生)。
投資界的大師排名中女性比例少,既有歷史原因更有社會原因,并不是女性不擅長理財的論據。而且從趨勢看,與投資相關的領域中女性從業者的比例在大幅提高。相反,如果我們剔除掉男性職業投資者,就會發現在大眾理財和家庭財務管理中,女性的投入程度和理財效果都是優于男性的。最新的風潮甚至是券商在爭相招聘女操盤手,因為她們忠誠、不自我。
所以,如果是高風險投資,就把錢交給男人——他們普遍承受力更強,高壓之下也比女性更理智;如果是管理財富,還是讓女人來吧——她們細致用心、體察入微、毫無怨言、認真刻苦。
真相是,除了少數職業投資人,很少有家庭或個體愿意涉足高風險投資領域,而我們要談論的正是安全的資產管理。
2.交出家庭財權吧
男性對瑣事的“不擅長”,她理財財蜜(她理財網站的美女用戶的統稱)“點心”深有體會。“點心”有一個被評分很高的老公:不抽煙、不喝酒、朋友多、很和氣。因此,凡有親朋好友聚會,付錢的往往是她老公。剛認識時,“點心”覺得這個男人是好人、傻傻的,如果跟他過一輩子,即使沒有大富大貴也不會遭遇艱苦。后來,這個男人成了準老公,“點心”開始為他這種對朋友義氣、對自己苛刻的做法而心疼。但聰明的“點心”知道,習慣一時難改,要找時機、想辦法。
機會來了,有一次老公單位財務資金緊張,工資沒有按月發,這對習慣月光的他來說非常致命:每月的房租、伙食費、交通費、朋友間的應酬等都需要資金。看著老公仍舊維持著他的生活習慣,“點心”并沒有多費口舌。直到他身上只剩兩塊多錢的時候,“點心”開口了:“你的好兄弟很多,不如去跟他們借點錢應應急。”她找了個下雨的晚上,和他共撐一把傘,把市區的朋友都找了個遍,結果可想而知——沒借到一分錢。
當時“點心”還是學生,老公很自然地認為她不會有錢。二月的雨夜很冷,“點心”說:“明天我回家拿錢。”那天以后,老公做了一個決定:以后他的錢都由身邊的這個女人保管和支配。
就這樣,“點心”不費一刀一槍,不浪費任何口舌就拿到了財政大權,這一管就十幾年。
故事講完了,這一場家庭財政大權之爭一點也不比“杯酒釋兵權”遜色。上天賦予了人類性別,同時也賦予了兩性獨特的DNA。敏感、細致、善于規劃整理等這些男人的“死角”恰恰是女人的專長。在理財的世界里,女人天生比男人更有發言權,她們在理財方面有著與生俱來的“駕馭感”,是家庭的錢袋子。
當然,大多數男人對此并不否認,因為他們更愿意專注在自己的領域里。
3.女人理財的優勢
掃描女性個體360°就會發現,當女人進入理財的世界,無論是上天賦予的特質,還是后天教育而成的思維方式,都讓其就像回到主場,如果再加上一些系統培養,不知不覺就超常發揮了。
第一,近乎于“超能力”的敏感。
說起女人的“敏感”,總讓男人又愛又恨,往往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句無心的調侃,都能讓女人琢磨出它背后的心思,這種“超能力”永遠讓男人望塵莫及。女人對信息極度敏銳的觸感不僅用來對付男人,也用來體察轉瞬即逝的市場機會,如果對理財各領域再進行細微的觀察,就能在很多事情發生前捕捉到氣息的變化,賺錢也就順理成章了,這也就是傳說中女人的“直覺”。
第二,無處不細致。
當男人要買一件襯衣,通常是隨機走進商場,看到熟悉的品牌或者廣告的品牌,挑一款導購強力推薦且價位合適的就搞定了。女人呢?她們會花好幾天的時間收集流行資訊、在各大品牌間穿梭試穿,最后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那一件。不只是購物,女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精打細算,尋找省錢或生錢的契機。在女人眼里,錢沒有大小,當男人們因為瞧不上“那點兒小錢”而對某種理財行為不屑一顧的時候,女人們早已開始默默行動了。
第三,善于安排。
好的理財師都有全局觀,理財規劃需要和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相聯系,實現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等多方面的平衡,這種規劃的思維對女人來說非常熟悉。女人們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就為成為一個家庭的CFO做準備了: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支出和需求,隨時要求建立下一步的目標,時刻關心家庭預算……相較于更在意社會角色的男人來說,女人對家庭更有歸屬感,在理財方面的經驗豐富得令人難以置信。
改善生活、使家庭資產穩步增值是女人最直接的理財目標,務實、明確又純粹。
第四,與生俱來的安全感。
理財本就是一種“以終為始”的行為,只有明確了最終目的,并為此設置風險上下限,才能實現本金和收益的雙保險。而大多數男人理財很大程度是為了獲取高收益,并以此實現自我價值,獲得別人的認可。相較于女人單純的理財目的,男人在理財中則會因為追求認同和超越他人而使風險飆升。
我們更愿意區分這兩種目標:投資是實現家庭財務自由的手段,而不是戰勝他人!
第五,耐心傾聽、愿意尋求幫助。
當女人遇到困難,需要解決問題時,往往會選擇向外傾訴,同時也愿意成為別人信息的接收者。交流、傾聽、適當示弱、尋求建議和幫助是大多數女人愿意采取的方式。對于非專業人士而言,理財規劃師的建議往往有不小的價值。
調查顯示,在向理財規劃師進行咨詢的人當中,女性比例明顯高于男性。這也為女性積累更多的理財知識奠定了基礎。
第六,女人其實不善變
都說女人善變,其實非也。只要確定了未來前進的方向,找到了內心那份安全感,女人反而是“不輕易做改變族”。這種特質不僅適用于生活,也同樣適用于理財。女人天生有耐性,沉得住氣,更會站在家庭高度關注資產的中長期價值,也更容易做“長線交易”。
如果不是專業投資理財者,過于頻繁地變動往往就意味著將風險放大,所謂“長線才能釣大魚”講的就是這件事。
第七,需要承諾。
“我會永遠愛你,把你的未來放心交給我吧。”女人喜歡聽到承諾,即便嘴上說不信,心里也會感到踏實。未來越是不確定,就越要去尋求安全感,我們理財的最終訴求就是為了獲得確定的未來。
4.即使在以高收益為目標的投資領域,男人仍然完敗
看到這里,有些人或許仍然念念不忘“男人創造財富的能力”吧?
雖然看上去是這樣的,但筆者找到一組非常有趣的數據,或許可以讓質疑者們少安毋躁。
一項研究顯示,截至2013年11月底,由女性掌管的對沖基金在一年之內的回報率為9.8%,而HFRX全球對沖基金指數顯示的平均回報率僅為6.13%,女性的投資表現可見一斑。這一數據來自英國《經濟學人》網站上一篇題目為《為何女性投資者的表現優于男性?》的文章,該文分析認為“女性明顯比男性更傾向于規避風險。女性不具備男性身上那種愿意冒險的荷爾蒙,所以她們會盡量避免結構過于復雜的投資——正是這類投資讓世界經濟泡沫四起。”事實上,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更善于創造投資利潤的理念早已產生,如今,數據更證明了這一點。
未來,女性將不僅僅是家庭財富的管理者,她們還將會成為職業投資和風險投資領域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