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今日陸戰隊

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總兵力約19萬人(另有后備役約9萬人),海軍陸戰隊總兵力約占美國武裝部隊總數的10%,相當于美國海軍總兵力的25%。陸戰隊的現有兵力中軍官約2萬人,士兵約17萬人,軍官與士兵比例約為1:8.5。女軍人約1萬人,男女軍人比例約為1:18。在全部19萬員額中,司令部人員1500人,作戰部隊約14.5萬人(其中勤務支援部隊約3萬人),支援機構員額約4.5萬人,這三者占陸戰隊總兵力的比例分別為0.7%、76.3%和23.6%,此外還有近2萬名文職人員。

200多年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實力總體是向著逐步發展的趨勢進行的,但也有幾起幾落,這些起落變化都是緊隨美國對外政策變化而變。1775年組建時,陸戰隊不過百十來號人,司令長官不過是個區區上尉,后來也不過發展到2個營,總兵力也只有300來人。1798年重建陸戰隊后,實力雖稍有擴充,但也從未超過5500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陸戰隊總兵力約為1.3萬人,戰爭期間陸戰隊初步淬煉成形,戰斗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僅出現了陸戰隊歷史上最大編制的部隊—陸戰旅,而且成立了陸戰隊航空兵,還第一次出現陸戰隊女隊員,最高峰時總兵力達到了7.5萬人。戰爭結束后,由于美國逐步開始向海外擴展,不斷介入亞洲、美洲一些國家的沖突,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馬前卒,陸戰隊積極參與了這些“小型戰爭”,從中陸戰隊也積累了大量在兩棲作戰的本職任務之外例如反游擊戰之類的非傳統作戰經驗,甚至陸戰隊戰術專家還于1939年出版了一本《小型戰爭手冊》。而60年后,陸戰隊在反恐怖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那時又是何其相似。正因為陸戰隊不斷進行對外干預行動,其實力在戰爭結束后一直沒有遭到大的削減,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陸戰隊還保持著約7萬人的規模。

今日陸戰隊女兵的比例越來越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陸戰隊大顯身手的時候,陸戰隊參與了美軍在歐洲和太平洋上的一系列登陸作戰,陸戰隊的規模也因戰爭的需要而急劇膨脹。鼎盛時其作戰部隊達到6個陸戰師和5個陸戰隊航空聯隊的驚人規模,總兵力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52.3萬人,陸戰隊總司令的軍銜也在戰爭后期的1945年4月升到了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陸戰隊歷史上發展的頂峰,不過漲得快、落得也快,戰爭結束后,陸戰隊就沒有一戰結束后未遭削減的好運,立即在大裁軍的浪潮中進行了精簡整編,1946年作戰部隊規模就立即縮減到了2個陸戰師和2個陸戰隊航空聯隊,總兵力也銳減到15.5萬人。1950年,陸戰隊總兵力更是降到了7.4萬人,幾乎又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水平。1950年朝鮮爆發后,陸戰隊再次為美軍高層所器重,實力迅速得到回升,至1952年其作戰部隊規模上升到3個陸戰師和3個陸戰隊航空聯隊,總兵力也恢復到了23萬人,朝鮮戰爭最高潮時,陸戰隊總兵力一度達到了26萬人。也正是在朝鮮戰爭進行的195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安全法修正案,明確規定了海軍陸戰隊的作戰部隊必須保持不少于3個陸戰師和3個陸戰隊航空聯隊的水平。朝鮮戰爭結束后,由于有了法律保障,陸戰隊得以保持在3個陸戰師和3個陸戰隊航空聯隊的規模,總兵力則稍有下降,保持在20萬人左右。1964年美國介入越南戰爭,陸戰隊的實力又再次獲得擴充,作戰部隊達到了4陸戰師和3個陸戰隊航空聯隊,戰爭高潮時期總兵力甚至超過了朝鮮戰爭,達到了31.7萬人。越南戰爭結束后,美國軍事上采取了全面收縮的戰略,加之陸戰隊在冷戰時期原子彈和核潛艇當紅的情況下,頗有幾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意,實力也縮減到20萬人以下,勉強保持在法律的最低規定線上。

1975年,是陸戰隊成立200周年。到那年為止,陸戰隊累計參加過陸戰隊的人已有300萬人之眾,而當時陸戰隊的總兵力卻只有17萬人,而且再次面臨著是否能在現代戰爭中發揮作用的困惑與疑問。但是隨著冷戰的結束,以及美國軍事改革的推進,陸戰隊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快速而有力的反應。陸戰隊充分發揮發揮自身的海空機動優勢,憑借著反應靈敏、前沿部署、編制靈活、一專多能的諸多優勢,成為應付“較小規模突發事件”的最佳部隊。由此,開創了陸戰隊歷史上又一段最為忙碌的時光,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可以這么說,只要牽涉到美國利益的地方,就能看到陸戰隊那個鷹、地球和鐵錨的軍徽,還有那些彪悍官兵的身影。

21世紀,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成為一支深受美國政府重視、時刻保持高度戒備隨時能出動、并可以承擔各種各樣任務的應急應變之軍。


海軍陸戰隊最大的海外基地:沖繩島基地


沖繩島是琉球群島中的第一大島,位于日本九州島和中國臺灣島之間的西太平洋上,面積1200余平方公里,將我國的東海與太平洋隔開,也是日本西南方向的重要屏障,東鄰美國西太平洋最大的海空基地關島,北瞰千島群島和朝鮮半島,南探巴士海峽,西窺中國臺灣海峽及中國沿海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軍事價值。因此,在美軍眼里,沖繩無疑是其“亞洲戰略的基石”。以沖繩為中心環視亞太地區可以發現,與中國臺灣省之間距離僅有640公里,與東京、漢城和馬尼拉的距離基本相等(約1400公里)。從沖繩到朝鮮半島,戰斗機飛行時間不到2小時,艦艇航行也只要1天半時間。沖繩島嘉手納機場是美國在本土外具有快速反應作戰能力的最大空軍基地,從該基地起飛的戰略轟炸機的空中作戰半徑4000公里,可以覆蓋東南亞、中國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美國駐沖繩第3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唯一常駐海外的部隊,被美軍稱作可以“在夏威夷到好望角之間的廣大地域內作出快速反應的部隊”。有軍事專家稱:“能在4-7天內派遣到亞洲任何一個地方的美軍機動部隊只有駐扎在沖繩的海軍陸戰隊。”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80%左右的燃料和彈藥都是由駐日美軍基地提供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軍就下大力氣興建沖繩島基地,經過多年經營,沖繩島現已是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集中的基地群,既是美國戰略空軍的前進基地,海軍的重要港灣,陸戰隊與空降兵的集結地域,又是美國在遠東最大的補給基地。美軍1950年宣布要把沖繩建成永久性基地。1965年3500名海軍陸戰隊員由此出發參加越南戰爭。1992年美軍被迫關閉其駐菲律賓基地后,沖繩在美駐西太平洋基地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如今,沖繩島已經成為美國在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美軍沖繩島駐軍約3.4萬人,占美軍在亞洲駐軍的30%,占駐日美軍總數的60%。美軍在日本共有133處設施,在沖繩島上就有41處。沖繩面積僅占日本全國面積的0.6%,但美軍在沖繩軍事基地的面積卻占整個駐日基地面積的75%。沖繩島現有主要基地設施30多處,分布在金武灣南北兩大地區。北部地區主要是機動、兩棲和空陸軍訓練基地,如面積最大的北部訓練場、機降訓練的伊江島輔助機場和最大的實彈訓練場漢森軍營等。南部地區主要是作戰、通信和后勤補給基地,如嘉手納空軍基地、中城灣海軍基地、楚邊通信站、嘉手納彈藥庫和牧港勤務區等。

在沖繩島的3.4萬美軍中,陸戰隊就占了約2萬人,陸戰隊基地設施總面積占沖繩島面積的10%,統稱為“巴特勒軍營”。

陸戰隊巴特勒軍營,位于沖繩島西南海岸,嘉手納空軍基地西南5公里的川崎市,面積80平方公里。基地內有科特尼軍營、施瓦步軍營、漢森軍營、福斯特軍營、全瑟軍營。1945年啟用,1957年成為美海軍陸戰隊基地。在巴特勒軍營中,駐有第3陸戰遠征部隊司令部,第4、第12陸戰炮團,第1航空聯隊司今部,第17陸戰航空支援大隊,第3部隊勤務支援大隊等單位。

普天間軍用機場由美海軍陸戰隊航空隊使用,機場跑道長2743米,寬152米。此地駐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航空大隊、第36航空大隊等飛行部隊,裝備有AH-1攻擊直升機、CH-53E運輸直升機等,未來還將裝備MV-22傾轉旋翼機。

沖繩附近的白灘軍港,因基地西南邊的一片潔白沙灘而得名,是陸戰隊重要的作戰和訓練基地,也是駐沖繩美軍重要的后勤補給基地。該軍港位于勝連半島的東南岸,占地面積1.58平方公里,可進泊驅逐艦、兩棲艦等大型水面艦船和核動力攻擊潛艇等。除陸上設施外,建有一個大型港池和A、B兩座棧橋式碼頭。現有駐軍:空軍第18聯隊、第3陸戰隊遠征部隊、第3陸戰師、第1陸軍海軍聯合部隊。白灘能作為美海軍陸戰隊基地,除了沖繩島本身的地理因素外,還由于該基地附近的水文條件、碼頭設施、地理環境等,更適于兩棲兵力集結。

在沖繩島基地以南平安座島基地則是美國海軍第3遠征部隊的勤務支援大隊所在地。這個大隊負責各種軍需物資、軍事裝餐的補給和維修。通常情況下儲備500萬噸油料和可供1.65萬人使用的軍需物資,可以保證第3遠征部隊兩個月作戰的補給。

作為參與美國歷次對外戰爭的急先鋒,海軍陸戰隊卻出乎意料地很少在本土以外擁有海外基地。縱觀整個陸戰隊的海外基地,最大的也就是日本沖繩和古巴的關塔那摩2處,其他幾乎全部都在美國本土,這也反過來可以看出,陸戰隊的快速反應和兵力投送能力確實是相當出色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珲春市| 旬邑县| 沁源县| 昔阳县| 巴彦淖尔市| 镇康县| 紫云| 互助| 高碑店市| 彩票| 台山市| 册亨县| 防城港市| 遂平县| 太白县| 郓城县| 江源县| 宝鸡市| 富锦市| 华宁县| 武义县| 永寿县| 土默特右旗| 郎溪县| 光泽县| 湾仔区| 宿迁市| 万山特区| 漳州市| 墨脱县| 郓城县| 武隆县| 昌江| 晋江市| 荣昌县| 乌恰县| 祁门县| 武宁县| 五莲县|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