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理財專刊(第48期)
- 她理財網
- 6字
- 2019-01-09 15:39:02
【跳槽必知】
一樣的薪水,怎么發到手最多
又到年底了,有多少親是考慮拿完年終獎要跳槽的?恰好有個學妹準備換工作,向我詢問薪水問題,我恰好以前在第三方機構工作過,薪酬接觸得不少,覺得有必要讓大家在跳槽前搞清楚薪酬福利這件事。
首先舉個例子:
如果現在手上有3個offer,同樣是工資1W/月。你會怎么選?
(1)每月1w的工資;
(2)每月7K的工資,3K的各種津貼報銷;
(3)每月5K的工資,2K的業績獎金,3K的津貼報銷。
在談到薪酬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切記一點——薪酬不光只是工資,還包括各種福利哦!一切撇開福利地聊工資待遇都是耍流氓!所以只知道上面這些是不夠的!你需要全面了解公司到底能offer一個怎樣的package給你。
如果是HR問我,這3個選項你要選哪個?我會在心里先默默打個叉叉,然后開始拿出筆和本本準備開始向HR問問題了!
1. 每月1w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后工資?
每個行業報價的潛規則不一樣,有的是按稅前報給你,有的是按稅后報給你。工資越高,扣稅越多,稅前稅后可能相差幾千。所以請一定先問清楚,不要到簽合同時候,發現跟自己的expectation不一樣,這就尷尬了。這時候,你再去和HR聊薪水,他們只會覺得你是在坐地起價,最后的結果往往不妙。
2. 每年十幾(個月的)薪(水)?
還是那句話,每個行業潛規則不一樣。有的12薪,有的13薪,我聽說過最夸張的是25薪。了解清楚這個沒壞處。
3. 有沒有獎金?獎金是怎么算?
據我了解,很多行業是靠獎金吃飯,工資只有很小一部分,獎金才是每年收入的主力軍。那么,獎金怎么計算,達到什么條件能有獎金,請事先弄清楚。不要到入職之后才發現,有的獎金永遠是老板畫的大餅,怎么也拿不到手。
4. 社保、公積金是按照什么基數交?
社保和公積金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在買房貸款、還貸,還有生病住院的時候真的很有用!如果還不清楚,請注意看下一篇關于社保公積金的講解。
這里詳細說說關于繳納基數的問題。我覺得這部分要在談薪資的時候說清楚,甚至是可以跟公司商量的一塊,聊得好你的整個薪酬絕對會大大加分。
目前我接觸過的公司,有3種繳納社保公積金的方式:
(1)按公司所在地的最低標準作為基數,員工繳納個人部分,公司繳納公司部分——很多人愛這種,覺得到手工資高,但是我要說No! No! No! 不要忘你社保公積金交得少,公司交得更少,賬戶里的總金額也就大大地減少啦。這可不是簡單每月差幾百哦,可能一個月就可以差幾千,長年累月下來金額真的很觸目驚心。到買房或者需要看病時就真的就只能呵呵了。
(2)公司按照你的實際工資/本市的基數上限作為基數,員工繳納個人部分,公司繳納公司部分——這是絕大多數公司會選擇的比較公平的做法。
(3)公司按照你的實際工資/本市的基數上限作為基數,公司幫你把員工和公司部分的社保和公積金都繳納掉——簡單說,這種公司你只要每個月繳納個稅就可以啦。碰到這種公司絕對是好公司中的戰斗機有沒有?其他方面如果也滿意的話,趕緊簽合同吧,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呀!
5. 公司有沒有補充公積金?企業年金?
有很多公司會對部分員工開展補充公積金或者企業年金計劃。談薪資的時候了解清楚,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考慮加入。補充公積金,在買房貸款&還貸的時候真的很好用,有條件的話建議繳納。企業年金,各個企業選用的方案不同,搞清楚不劃算再考慮是否加入吧。
6. 公司的其他福利?
年假多少天?5天和20天的公司,你會選哪家?公司是否有幫員工購買商業保險(意外保險&醫療保險),這是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事項。如果公司有幫你購買醫療保險,可以幫你全額報銷掉醫療費用,真的是能節省一筆很大的開支。另外問清楚:公司是否提供培訓機會?每年是否有體檢?是否有旅游?是否有其他福利?等等。
好!以上問題全部了解清楚之后,在都是相同答案的情況下,我們來考慮上面舉的例子。
3個都是工資1W/月的offer,假設都是稅前工資、12薪、沒額外獎金,按工資作為基數繳納社保公積金,其他福利相同。這里為了計算簡單,我假設業績獎金&津貼是稅后金額,不要繳稅啦。我飛速拉了下公式,見下表:
是不是第一種方案沒想象中拿得少?
第二&三方案中,津貼的發票問題容我提醒一下。你真的每個月都可以輕松找到3K的發票嗎?很多公司考慮到稅收成本,會要求只可以是交通費、汽油費、通信費發票,其他發票不可以哦。那么發票不夠的時候,每個月找朋友親戚收集是不是太麻煩了,考慮下時間成本和人情成本。
第三方案中,業績獎金這塊是未知,還有個potential永遠在天上飛的大餅哦。
好啦,聊了這么多,你現在應該可以在小本本上算好,跟HR簽合同了吧。希望對大家有用哦。
- 雪球專刊293期:雪球達人秀 V——8位基金達人的真實故事
- “復蘇牛”路徑推演(《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50期)
- 商業周刊·中文版:東西之間——土耳其經濟
- 比較(總第120輯)
- 雪球/島ISLAND7:低風險投資十八種武器
- 公募三季報調倉全解析(《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41期)
- 雪球專刊100期:雪球歷年文章精選(2012—2015)
- 創新多樣性管理(《哈佛商業評論》2016年第7期)
- 雪球專刊·特刊:櫻桃之王紀念文集
- 《21世紀商業評論》2021年第6期:財商教育,篤行者致遠
- 全球商業經典(2021年第3期)
- 《商界》2022年第3期:人口“兇猛”
- 《商界》2022年第12期:時代心跳聲
- 《商界》2016年第12期:商業思變2016
- 《商界》2016年第11期:完美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