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體面地養老
交的養老金哪兒去了?
廢話少說,關于養老保險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常識:
1. 繳費基數最高為統籌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最低為統籌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2. 養老保險分為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
3.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低于銀行定存利率,免征利息稅。
4. 個人死亡,個人賬戶余額可繼承。
5. 享受基本養老保險的條件: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②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
追問:那如果繳納養老保險累計不足15年會咋樣?你個人賬戶里的錢還是你的,但統籌賬戶那部分你就拿不到咯!
另外注意:是累計達到15年就可以,不是必須連續繳15年哦,但是,上述第5條的①和②必須同時滿足才可以。
說了半天,我們交了半輩子養老保險,退休了到底一個月能拿多錢?告訴你們啊,養老金是這么算的:
看懂了嗎?未來你領的養老金是來自兩大塊兒,分別對應上面提到的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圖解一下就是:
解釋幾個詞: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是指職工本人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乘以職工退休時上一年統籌地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
(在實踐中一般按照地方規定執行)
繳費年限
履行繳費義務的具體期限;即個人的權益記錄;繳費12個月=1個繳費年。
計發月數
與員工退休年齡相對應,是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依據(通常根據城鎮人口平均壽命等因素計算得出)。具體如下:
舉個例子:假如你55歲退休,退休那年你個人賬戶里有80,000元,你的統籌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你的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為1,截止到退休你的繳費年限為30年,那么你退休后第一個月領到的養老金=
(5000+5000×1)/2×30×1%+80000/170=6,205.88元
接下來,再來說幾個大家最為關心的社保的使用問題。
推薦閱讀
- 中歐商業評論(2021年11月刊)
- 《商界》2022上半年合集(全6冊)
- 雪球專刊216期:化工股投資攻略
- 雪球專刊198期:投資“抄作業”指南
- 哈佛商業評論(增刊):特朗普時代的全球化戰略——2017年麥肯錫獎必讀文章
- 對話:寶盈基金基金經理張仲維(《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29期)
- 她理財專刊(第51期)
- 哈佛商業評論(2022年第7期):選好CEO
- 雪球/島ISLAND2:小白投資美股指南
- 公募三季報調倉全解析(《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41期)
- 哈佛商業評論:拯救職場小情緒(全6冊)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03期)
- 《商界》2017年第7期:創新者的方法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1年第10期)
- 哈佛商業評論(增刊):經濟學泰斗的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