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爸爸別讓你的孩子長大為錢所困
- (美)羅伯特·清崎
- 8178字
- 2018-12-29 19:09:04
第一章 積木1:你孩子的財商高嗎
?高財商會為你帶來自由
當我們說一個人的IQ很高時,這意味著什么呢?如何衡量IQ的高低呢?如果IQ很高,是不是就能保證你一定會取得成功呢?或者意味著你一定會很富有呢?
在我讀四年級的時候,老師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我很高興在你們當中發現了一個天才。他是一個相當有天賦的孩子,他的IQ非常高。”接著,她告訴我們,我最好的朋友——安德魯是她有幸教過的最聰明的學生之一。那時“小螞蟻安迪”,也就是安德魯,還只是班上的一個小孩子。我們之所以會叫他“小螞蟻安迪”,是因為他個子矮小,而且還戴著高度近視眼鏡,看起來就像只小螞蟻。現在,我們不得不喊他“聰明的小螞蟻安迪”。
當時我還不知道IQ是什么意思。于是,我舉手問道:“IQ是什么意思?”
老師有點氣急敗壞地答道:“IQ就是智商。”接著,她給了我一個讓我閉嘴的眼神并怒氣沖沖地問道:“現在你明白IQ的意思了嗎?”
問題是,我還是不明白IQ是什么意思,所以我又舉起了手。老師努力克制著自己不要答理我,但最后她還是轉過身來,拉長聲音說:“嗯,這次你又想問什么?”
“喔,你說IQ代表‘智商’,但這是什么意思呢?”
她再次氣急敗壞地說:“我告訴你,如果你不知道某個詞的定義,你就應該去查字典。現在拿出字典來,自己查。”她的語氣中充滿了不耐煩。
“好的。”我咧開嘴笑了笑。我意識到,其實她也不知道IQ的定義。如果知道,她肯定會非常自豪地告訴全班同學。我們都明白,即使她不了解某些事情,也不會在我們面前承認這一點,而是讓我們去查字典。
終于,我在字典里找到了“智商”這個詞語,我把它的定義大聲地讀了出來。我直接按照字典上的解釋讀道:“名詞,用來表示某個人相對智力的數字,計算方法就是用標準化的測試所測量出來的心智年齡除以生理年齡,再乘以100。”讀完后,我抬頭說道:“我還是不懂IQ是什么意思。”
老師都快崩潰了,她提高嗓門說道:“你不明白的原因在于你根本不想明白。如果你還是不明白,你就應該自己去研究研究。”
“可是,你不是說IQ非常重要嗎?”我反問道,“如果你覺得它很重要,至少你應該告訴我們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為什么它很重要。”
這時,“小螞蟻安迪”站起來,說:“我來向大家解釋一下吧。”他離開座位走向教室前方的黑板,然后在黑板上寫出下面的公式:
“我雖然只有10歲,但我的測試分值相當于一個18歲的人的智商,所以人們才說我是天才。”
同學們都靜靜地坐著,慢慢地消化著安迪剛才在黑板上寫下的知識。
“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你的學習能力沒有提高的話,那么你的IQ就會下降。”我說道。
“這就是我想說的。”安迪說道,“現在,我可能是個天才,但是,如果我不再補充新知識的話,我的IQ就會下降。至少,這個公式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我大笑著說:“這么說,有可能你今天還是個天才,明天就成笨蛋啰?!”
安迪說:“這種說法雖然滑稽,但也很準確。然而,我根本不必擔心會被你擊敗。”
“放學后再跟你算賬。”我對他吼道,“咱們棒球場上見。到時我們再看看到底誰的IQ比較高。”
說完,我就大聲笑了起來,班上其他同學也跟著笑了。“小螞蟻安迪”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他非常聰明,但他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好的棒球運動員。不過,即使他擊不到球,他仍然是我們球隊中的重要成員。說到底,朋友之間就應該如此。
什么是財商
那么,人們的財商該如何衡量呢?是用薪水的多少來衡量,還是用資產凈值來衡量?是用他們座駕的牌子來衡量,還是用他們房屋面積的大小來衡量?
關于“小螞蟻安迪”是否是個天才的討論過去很久之后,我問我的富爸爸:“你是怎么理解‘財商’這個詞的?”他飛快地答道:“財商不是指你掙了多少錢,而是指你擁有多少錢,以及你讓錢為你工作的能力。”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財商有了新的定義。后來,他這樣說道:“要知道,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可以用錢買到更多自由,更多幸福,更多健康,甚至在生活中買到更多的選擇,那就說明你的財商一直在提高。”接下來他又解釋了為什么許多人在長大后掙的錢越來越多,但他們的自由卻越來越少,原因就在于他們要支付更大金額的賬單。一個人負債越多,意味著他需要為之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多。在富爸爸看來,這就是缺乏財商的表現。有的人掙了很多錢,但這些錢并沒有讓他們更快樂,這也意味著他們缺乏財商。“為什么我們賺了錢卻感到不快樂呢?”他告訴我,“如果你必須為了賺錢而工作,就要學會從工作中尋找快樂。這就是財商的力量。”
談到健康的時候,他說道:“許多人為了賺錢而拼命工作,這其實是慢性自殺。因為拼命工作會消耗掉你與家人的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這也是缺乏財商的表現。沒有什么事情會像突發心臟病那么嚴重。心臟病和其他疾病(例如癌癥)都是慢慢積累起來的。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包括缺乏鍛煉、飲食不調,以及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缺少足夠的快樂。我覺得,在這三個原因中,缺少快樂是導致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最重要的原因。成天想著拼命工作,而不考慮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更快樂,怎么做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接下來提到生活中的諸多選擇時,富爸爸說:“我知道,飛機的頭等艙和經濟艙會同時到達目的地。這并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問題的關鍵在于你有選擇頭等艙和經濟艙的權利嗎?大多數坐在經濟艙的乘客其實并沒有選擇權。”接著,富爸爸解釋道,“財富讓人在生活中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金錢就是力量,因為更多的金錢會帶給你更多的選擇。”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強調“幸福”這個話題。在他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在他擁有的金錢遠遠超出他的想象的時候,他一次次地重申:“錢并不能讓你感到幸福。千萬不要以為在你富有之后你就會感到幸福。如果在實現富有的過程中你并不快樂,那么等你變得富有之后,你也不會感到幸福。因此,不要總想著你是否有錢,還是多想想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快樂吧。”
富爸爸并不是用傳統的財務手段來衡量他的財商。他從未真正搞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錢,有多少資產凈值,以及有多少股份。如果要說財商給他帶來什么好處的話,那就是自由。
他可以自由地選擇是否工作,以及選擇跟誰一起工作,還可以隨心所欲地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用考慮價格。對于這一切,他都非常享受。與此同時,他還享受著健康、幸福及他能負擔得起的各種選擇,這些都源于他的自由。他有這些自由也就有能力向慈善機構捐款,資助那些他堅信的事業。對此,他非常樂意那樣去做。對于政客,對于無力改變現行體制,他不會抱怨,因為會有政客來找他,傾聽他的建議(因為政客希望他能為競選提供資金支持)。他喜歡這種可以影響政客的生活方式。“通常是他們給我打電話,而不是我打給他們。每位政客都希望贏得貧困選民的選票,但他們并不會聽取窮人的意見。因為窮人根本負擔不起競選費用,多么可悲啊!”富爸爸這樣說道。
然而最讓他高興的還是金錢給他帶來的自由時間。他有足夠的時間陪在孩子們的身邊,他有足夠的時間去開展吸引他的項目,無論這些項目是否會帶來收益。對于這樣的生活,他簡直樂不思蜀。因此,富爸爸是用時間來衡量財商,而非金錢。晚年生活是他度過的最快樂的時光,因為大多數時間他都在捐出金錢,而不是試圖儲存金錢,或者緊緊抓牢金錢。作為一名慈善家,捐出金錢帶給他的快樂幾乎和作為一名資本家瘋狂賺錢所帶給他的快樂不相上下。他過著富裕、幸福、慷慨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擁有無限的自由。這就是他衡量自己財商的方式。
什么是智商
我真正的爸爸是一位教育主管,也是一位非常有天分的老師,他后來成為“小螞蟻安迪”的輔導員。安迪非常聰明,以至于他可以直接從小學五年級跳到高中。很多人都勸他的父母讓他跳級學習,但他們還是希望他能和同齡人待在一起。我爸爸在學術上也是一個天才,他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大學學業,因此,他非常了解安迪的狀況,也很尊重他父母的意愿。在許多方面,他與安迪父母的意見是一致的。他們都覺得與學習能力相比,情感發展和生理發展更重要。我爸爸也認為,應該先讓安迪的情感和生理發育成熟,而不是馬上去和那些年長他兩倍的學生一起讀高中或者讀大學。因此,“小螞蟻安迪”白天會跟同齡的孩子們一起讀小學,放學后再去我身為教育主管的爸爸那里補課;而我則去富爸爸的辦公室接受財商教育。
我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爸爸們似乎都喜歡花時間去教育別人的孩子。更有趣的是,直到今天仍有許多父母自愿花時間去教體育、美術、音樂、舞蹈、生意經等課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所有成年人都成了老師。他們大都用行動而非語言來教育他人。
當我們老師宣布“小螞蟻安迪”是個IQ很高的天才時,她其實也在說我們其他人都不是天才。回家后我問爸爸“智力的定義是什么”。他的回答非常簡單,只有一句話:“智力就是辨別事物之間差別的能力。”
我還是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所以一直站在原地,等他作進一步解釋。因為他是一位真正的老師,我知道他不可能讓我帶著一副不知所以的表情一直站著。終于,他意識到我并不明白他的解釋。因此,他開始用一個10歲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來解釋這個詞語。
“你知道‘運動’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嗎?”我爸爸問道。
“我當然知道,”我說,“我很喜歡運動。”
“很好。”他答道,“那么足球、高爾夫及沖浪,這三種運動有什么不同嗎?”
“當然有。”我興奮地說,“這些運動之間有非常大的不同。”
“很好。”爸爸用老師的口吻繼續說道,“這些不同都叫做‘區別’。”
“你是說‘區別’和‘不同’的意思一樣嗎?”我問道。
爸爸點點頭。
“那么,我能說出某些東西之間的不同之處越多,就說明我越聰明嗎?”我又問。
“沒錯。”爸爸答道,“在運動方面,你的IQ比安迪的IQ高;但在學術方面,他的IQ則比你的IQ高。這就意味著,安迪最好通過讀書來學習,而你最好通過行動來學習。因此,安迪在教室里學習時會感到更輕松,而你在某個運動場上學習時會感到更輕松。安迪學習歷史和科學知識比較快,而你學習棒球和足球技能比較快。”
我爸爸是個好老師,他讓我一直站著,直到我體會到其中的區別。最后,我終于清醒過來,說道:“因此,我通過運動來學習,而安迪通過讀書來學習。”
爸爸點了點頭。他停頓了一會兒,接著說:“我們的教育體制強調學術方面的智力發展。因此,當人們說某人的IQ很高時,他們指的則是他在學術方面的智商很高。現在的IQ測試主要衡量人們在語言方面的IQ,衡量他們的讀寫能力。因此,從學術上說,高智商人群就是那些在讀書方面學習很快的人,但它并不能衡量一個人各方面的智力。IQ測試并不會衡量人的藝術IQ、物理IQ,甚至是數學IQ,而這些應該包含在智力中。”
“那么,老師說安迪是天才,是說他在讀書方面比我好,而我在運動方面比他強。”
爸爸又點點頭。
我站在那兒想了一會兒。我開始慢慢地明白怎么把這些新信息用在我身上。最后我說:“那么,我應該尋找最適合我的學習方式去學習了。”
爸爸再次點了點頭:“你仍然需要學習如何去讀書,但是對于你來說,通過實踐來學習似乎比單純通過讀書來學習要更快一些。從很多方面來講,安迪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他雖然可以讀書,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把知識應用于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可能會發現,他比你更難適應這個真實的世界。但是,只要他沉浸在學術或是科研世界中,他就會做得很好。這就是為什么他會覺得把棒球打好很難或是跟其他小孩子交流很困難。這也是我認為你們允許他加入你們的棒球隊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的原因。你們教給他的是教科書上絕對學不到的東西,而要想在真實的世界中獲得成功,這些知識和技能是相當重要的。”
“安迪是個非常好的朋友。”我說,“但他寧可學習,也不愿意去玩棒球;而我寧可玩棒球,也不愿意去學習。這就意味著,在課堂上他比我聰明,因為他學得更好;但這并不等于他比我聰明。他的高智商只能說他在學習方面是個天才。因此,我應該尋找一種能更快發現更多差別的方式,這樣,我就可以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更快地學習知識。”
通過分解來實現成倍增長
我的教育家爸爸笑著說道:“尋找一種能很快發現區別的方式,這樣你學習起來就會非常輕松。一定要記住,自然界是通過分裂來繁殖的。”他繼續說道,“就像細胞會通過分裂來繁殖一樣,智力也是如此。當我們可以把一門學科分解成兩門學科的時候,我們的智力也就相應提高了。如果接下來我們又把這兩門學科各自分解為兩門學科的話,我們就掌握了四門學科,我們的智力就在成倍增長——通過分解來實現成倍增長。這是量子學習方式,而非線性學習方式。”
我點了點頭,因為此時我明白了:只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就可以學習得更快。“我第一次玩棒球的時候,幾乎什么都不知道。”我繼續說道,“但是我很快就知道了三振出局、全壘打及打點(RBI)之間的區別。你的意思是說,通過找不同或者是發現更多的區別,我的智商就會提高?”
“沒錯。”爸爸說道,“你玩得越多,就越容易發現新的、更明顯的區別。你有沒有發現,你學到的知識越多,你的進步也就越大?”
“是的。”我說,“第一次玩棒球的時候,我甚至連球都擊不中。現在我學會短打、打地滾球,甚至是全壘打。你知道嗎,我今年已經打了三個全壘打。”我非常自豪地說著,笑得很開心。
“我當然知道。”爸爸說,“我也為你感到自豪。你知道嗎,其實很多人都不清楚‘短打’和‘全壘打’有什么區別。他們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什么。當然,他們也不會去做你所談論的那些事情。”
“所以,我在玩棒球方面的IQ很高。”我笑著說。
“非常高。”爸爸說,“就像安迪在學習方面的IQ很高一樣,但他卻擊不中棒球。”
“你是想告訴我,安迪可能知道短打和全壘打的區別,但如果他以此為生的話,他兩種球都打不出來。”
“這也就是為什么只用學術方面的IQ來評價一個人會存在問題。”我的教育家爸爸說,“擁有高智商的人通常在現實世界中都做得不太好。”
“為什么會這樣?”我問道。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到目前為止,我也沒有找到真正的答案。我覺得,這是因為教育家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心智技能上,而不關注如何把文化知識轉化為有形資本。此外,教育家們還會在人們犯錯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懲罰。但是,人們可能會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愿意去做任何事情。我們的教育太過于強調去做正確的事情,并造成人們對犯錯的恐懼。正是因為人們害怕犯錯,害怕被視為笨蛋,以至于阻礙了人們的行動。但最終我們是通過行動來學習的。我們都知道,我們會從失敗中學習到新知識。但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卻總是懲罰那些經常犯錯誤的人。教育界都是一些只會告訴你‘關于棒球你應該知道哪些知識’的人,但他們自己并不會玩棒球。”
“所以,我們老師說安迪是個天才,她的意思是說他比我聰明?”我問道。
“不是。”爸爸說,“在學校,他學習起來要比你更輕松,因為他的閱讀技巧處于天才的水平;然而在運動場上,你比他學習得更快。這才是你們老師要表達的全部意思。”
“因此,高智商可能只意味著他讀書學習比我要快,但這并不是說我學到的知識就一定比他少。”我想再明確一下,“也就是說,如果我想學什么東西,我就能學會。是不是這樣?”
“是的。”爸爸說,“教育是一種態度,如果你對學習持有一種積極的態度,那么你就會做得很好;相反,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覺得自己會被學習打敗,那么你永遠都學不到任何知識。”
我從衣服后兜兒拿出一本非常破舊的棒球雜志,說:“我很喜歡讀這本雜志。我可以說出每個球員的得分、打擊率,甚至是他們的薪水。但是我在教室里讀這本書時,老師就會沒收它。”
“她這么做也無可厚非。”爸爸說,“但她應該鼓勵你在課下閱讀。”
我點點頭。我終于明白了安迪IQ很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怎樣才能更好地學習知識。那天我了解到:對我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先行動,然后再學習相關的知識。以棒球為例,我玩棒球的次數越多,我就越想閱讀相關的內容。但是,如果我沒有參加棒球運動,我就不會有興趣去閱讀相關的內容。這就是最適合我的學習方式。而這也會成為伴隨我一生的學習方式。如果我先去嘗試著做一件事,然后發現它相當有趣,那么接下來我肯定會興奮地去學習與它相關的知識。但是,如果從一開始我沒有被它吸引,或是我被迫去讀與它相關的書,我對它產生興趣的可能性會非常小,當然也就不會主動學習相關的知識。對于一個年僅10歲的小孩來說,那天我學了太多的知識,幾乎達到了我能理解與接受的極限。我有一種筋疲力盡的感覺,注意力再也無法集中了。然后我抓起棒球手套和球棒,去尋找棒球運動更多的特點。我的某部分棒球智商正在提高,鍛煉是促進這一智商提高的最佳途徑。此外,我也知道,如果我不堅持鍛煉的話,“小螞蟻安迪”可能會在球場上取代我的位置。
我的教育家爸爸給出的這一解釋,是我完成高中學業并且在艱苦的聯邦軍校修讀完嚴苛課程的主要原因。正是這一解釋讓我明白,雖然我在學術方面的IQ并不高,但這并不意味著我不聰明,只是我應該尋找一種最適合我的學習方式。如果不是這一無價的知識的話,我可能連高中都沒有讀完就輟學了。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在學校學習太慢了,而且很無聊。雖然我對大多數必修課都不太感興趣,但是我找到了一種學習這些課程并且能順利通過考試的方法。我之所以能夠堅持下去,是因為我知道,等我拿到大學學位離開學校時,我才會開始接受真正的教育。
提高你孩子的財商
雖然某些教育工具(比如說游戲)并不能教給一個孩子所有他(她)應該學習的知識,但是這些工具卻可以為他們進一步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游戲中包含了大部分的學習模式——視覺模式、聽覺模式和動覺模式。游戲為孩子們提供了成為天才的機會,因為游戲中涉及的IQ遠不止一種。
孩子們玩《現金流》游戲的次數越多,他們所發現的區別就越多,遠遠多于僅僅閱讀相關書籍而學到的區別。我們知道,自然界的生物是通過細胞分裂來繁殖的。因此,一個人在某領域發現的區別越多、越明顯,他的智商也越高。
家長或老師的“趣商”
有多高
如今的年輕人在校內外會面臨眾多考試。家長或老師也應該測試一下他們在兒童教育方面的趣商。身為教育主管且擁有高學歷的爸爸常說:“家長也應該測試一下他們在個人興趣和愛好方面的分值。”在家長會上,他推薦家長們通過問自己一些問題來進行測試,可以每周測試一次并記錄每次的得分。
下面就是他的“趣商”測試模板。
1.你每周會問孩子多少次“你做家庭作業了嗎”,并且檢查他們的作業,甚至幫助他們復習功課?或是問孩子“今天在學校表現如何”,然后花時間了解他(她)的表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許多家長只是問問這些問題,但其實他們并沒有興趣去了解答案。)
2.你每周花幾個小時手把手地輔導孩子做功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問題并不是指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對他們進行引導。)
3.你每周花幾個小時與孩子一起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玩游戲、做運動,更重要的是一起享受歡樂時光。)
4.你每周花幾個小時陪孩子娛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看電視、看電影、看體育賽事或全家一起度假。)
5.你每周花幾個小時向孩子傳授你認為對他們的人生發展非常重要的知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心靈、道德、財務、公民責任、幫助不幸的人、領導力培養等。)
6.你每周花幾個小時接受作為家長應該接受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閱讀非小說類書籍,在社區大學進修,閱讀專業書刊等。我爸爸認為,有太多的家長常常告訴他們的孩子“教育有多么重要”,但他們自己卻從不接受繼續教育。我爸爸相信行動比語言更有效。)
7.①你對孩子的老師了解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重視老師的為人及其專業嗎?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③他們足以成為你孩子未來成長的榜樣嗎?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這個問題并不是想批評誰,而是測試你對那些可以像你一樣對待孩子的人是否感興趣。)
8.①你對孩子的朋友們及其家長的了解有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重視他們身為家長的表現嗎?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③他們(你孩子的朋友及其家長)可以成為你孩子未來成長的榜樣嗎?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9.你是你孩子未來成長的榜樣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10.你這周和孩子擁抱了幾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這周對孩子說了幾次“我愛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這周告訴孩子幾次“我為你感到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家長因為孩子在學校表現得不好而怒氣沖沖時,或是因為孩子的失敗而責罵老師時,我爸爸常常把這個簡單的測試——他所謂的“家長趣商測試”——拿出來。他堅定地認為:對孩子來講,家長才是他們最重要的老師,無論好壞。
總之,孩子對終生學習和教育的態度是在家里培養出來的。只要這一過程不終止,孩子的財商就一定會提高。
那么,你孩子的財商高嗎?可能高,也可能不高。我認為,今天孩子們的財商有多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是否生長在一個可以鼓勵他們終生學習,并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財商也可以不斷提高的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