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張振勛:人行勤儉,擇人任時。備歷艱辛,不負初志。(1)

傳略

張振勛(1840—1916),字弼士,號肇燮。廣東潮州府大埔縣(今梅州市大埔縣)人。近代華僑資本家。

自幼家境貧寒,小時候只讀過3年書,1856年赴荷屬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謀生。在那里,張振勛既缺乏資金又沒有技術,只好在一家米店里打工。由于他干活麻利且有心計,結果被鄰店一位姓溫的老板招為女婿。后來他涉足酒業、種植業、藥材業、采錫業、船運業,生意做到新加坡、馬來亞、泰國、越南、菲律賓,成為當時東南亞的首富。

50歲后,張振勛亦商亦官,先后做過駐新加坡總領事、粵漢鐵路督辦等職。1904年獲光緒帝第三次召見,并被任命為督辦閩粵農工路礦大臣和商部考察外埠商務大臣。就在這年的11月,張振勛給商部寫了一份奏折,將他吸收利用僑資的計劃和盤托出。其主張有這樣三個要點:第一、在工作切入點上,由于“外埠華商,籍隸閩、粵者,十人而九,其擁厚資善經營者,指不勝屈”,所以“振興商務,尤非自閩、粵等省入手不可”。第二、在具體做法上,商部派要員周歷各埠切實開導時,講究的是“動之以祖宗廬墓之思,韻之以衣錦還鄉之樂”,要撥動華僑鄉情那根敏感的神經。第三、在發展順序上,先由督辦在閩粵“湊集華資,認真提倡,選擇要地,筑路一段,開礦一區”,等到“著有成效昭示大信”之后,“再勸華商出其資財,承辦各項公司,極力經營”,并“由南至北,逐步擴充”。張振勛的奏折得到商部贊同,并呈報光緒帝獲得批準。當然,今天的吸收利用華僑資本與清朝末年不可相提并論,不過上述這些見解即便是一百多年后來看,依然能給人啟迪。張振勛不僅提出吸收利用僑資的主張,而且還身體力行回國辦廠。其中值得稱道的是,1894年他出資300萬銀元在山東煙臺創辦的張裕葡萄酒公司。這個公司一直延續至今,該廠生產的上等葡萄酒被列為中國名酒之一。1916年9月,張振勛在印尼巴達維亞病逝,享年75歲。遺體運回家鄉安葬,途中荷蘭及英國殖民當局下半旗志哀,百姓則點香路祭。人們用各種方式來悼念這位曾叱咤風云的商界奇才。

善任

張振勛有個侄孫名叫世知,世知3歲失母,后母謝氏心腸狹淺,從小就把世知看成頑童,經常打罵。世知也有點怪性,脾氣極硬,任你后母打罵都不吭聲,開口的話不多說,一句就頂得后母跳起來。“皇帝你當了是嗎”是他頂后母最古怪的一句話。5歲那一年,后母要他攜油壺到祠堂里觀音娘娘壇前添油點燈,可他卻一路上把油往地上滴呀、澆呀,未到祠堂油已滴光。回家后后母當即問他添了油點了燈沒有,他照直說,氣得后母大打大罵,逼他開口說出為什么?可他偏偏不應,最后頂了一句“皇帝你當了是嗎?”氣得后母鬧嚷要讓5歲的世知去死。又一回,世知已八九歲,把家里的一二十只鴨苗,全部放進水缸里,又一個個抓出來摸呀、捉呀,后母追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就是咬著牙不吭聲,最后開口還是那一句“皇帝你當了是嗎”?后母對他無辦法,逢人便說,世知由此被人們看成了沒救的頑童,孩子們也怕他,暗地里給他一個外號叫知王。有一次,張振勛把世知叫到身邊問道:“知古,阿公封你當個王好嗎?”世知抬頭看了振勛一眼后搖起頭來。“聽說你頂你母親‘皇帝你當了是嗎?’”世知點了點頭。振勛又再問:“聽說你把娘娘添燈的油淋得滿地,黃毛鴨子生蠻地捏死。”世知連連點頭認是,可還不開口。振勛一連三問,見這小侄孫并不傻,也不頑,估計說不定有原因,于是繼續耐心問道:“好,那你大膽講給叔公知,你是想做什么?”世知見叔公問到了所想的地方,就開起口來回答,他說想知道為什么油滴落地會反光,日頭射來會閃閃爍爍?為什么黃毛鴨子會浮水,它肚皮下、肚子里是不是有什么寶貝?我就特地摸呀、捏呀……張振勛問明情由后,斷定這頑童頑得好奇,眼下煙臺的酒公司剛辦,大要人才,這頑童正是可以培養的好苗子。如是把人們看成蠻鬼的世知作為青才,交代當總辦的侄子成孵把世知帶往山東煙臺,送進煙臺的一間法國學校讀書,后來,世知學做酒,20歲出頭便當了山東煙臺張裕釀酒的工程師,為張裕制造白蘭地、味美思、玫瑰香等名酒參加世界比賽得金獎立了功。

厚待

張振勛對才能有限的忠厚老實人也十分看重。有一位忠厚老實的茶陽客來尋工做,見了振勛后老老實實說自己沒有什么本事,只求有份工打,求個三餐一宿就行。振勛見他老實,就交代手下安排一份打什的輕活給他,吩咐他每天把店中收入的一仙(分)二仙(分)的散(硬)幣,點包成一筒筒疊起來。這個人就老老實實地干了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萬萬沒有想到三年后振勛親自來看他。振勛見他實干三年,認認真真、一文不貪,包起的散幣整整齊齊一沓沓一堆堆,很喜歡、很滿意,當即吩咐他返回老家,不必再在南洋呆了。這些成堆成沓散幣,一作工錢、二作獎賞全部歸他所有,帶回老家。

張振勛在南洋好多州埠都有生意,手下的用人算也算不出、識也識不齊。某年,他巡視到一個埠,收到一封家鄉大埔三河壩的來信,信中說寫信人姓林,年老體弱、家中少人侍奉,兒子林某在振勛的店中打工,懇請振勛打發林某早日返鄉。振勛見信后立即召見了這位還未相識過的林某,并吩咐賬房先生付足工錢、盤費并買好船票,打發林某返回唐山。一年之后,振勛又來店中巡視,當他坐車入市后,在街頭似覺前面的人群中有一人好像是林某,即令停車并呼叫,可是那個人聽見后應都不應,直至振勛把車開到他跟前剎了下來。振勛認定此人確即一年前被打發返鄉的林某,而林某見到振勛竟還記得他時,才說出自認為在振勛店中是個打工的,過去從來沒坐聊過,僅僅去年見過一面,加上振勛大人事多未必還牽掛著小人小事,剛才似覺聽見弼公的喊聲,但不敢相信,疑是自己沒聽真。接著他又向振勛稟報了未返唐山的實情。振勛對此全不計較,隨即又吩咐管事的人再幫林某管理一切,終于讓林某返回了唐山。

誠實

1858年,張振勛家鄉遭受嚴重災荒,不少人離鄉背井,外出謀生。張振勛當時18歲,在鄉村竹坊做竹工,少年意氣,只身漂洋過海前往南洋謀生。初在一家米店當雜工,后來又到了一家紙行當幫工。他做事勤懇認真,聰明過人,而且忠厚誠實,深得老板信任。

一次,一位從歐洲來的海員,拎著一箱子貴重東西,找到張振勛的住處,請他驗收。張振勛很奇怪,對這位海員說:“我在歐洲沒有親戚,這東西不是我的。”海員面露難色:“你看,地址和姓名都沒有錯,退回去我怎么交代?”雖然托運單上的收貨人明明是自己,可是張振勛堅決不收。最后,那位海員只好采取了折中的辦法,暫時將箱子寄放在這里,等復查清楚再作處理。臨走時他還說道:“如果一年以后,還沒人領,這個箱子就是您的了。”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箱子依然沒人來取,張振勛也依然未將它打開,他還在耐心等待箱子的主人。此事在當地傳揚開來,紙行老板非常欣賞他的誠實品德,將店里財務交他管理,后來,又將自己的獨生女兒許配給了他。這位賢惠的妻子以后成了張振勛事業成功的助手。

幾年后,老板病逝,張振勛繼承了他的資產。有了一定的資產后,張振勛開始顯示他卓越的經營能力。他先抽出一部分資產,開設了一家經營各國酒類的商行,并承辦了當地的酒稅和新加坡的典當捐務,隨后又承包了荷屬東印度(在印度尼西亞)一些島嶼的鴉片煙稅,資產很快得到了較大的擴充。接著,他把目光投入了墾殖開發。當時,荷屬東印度殖民者為開發與掠奪鞭長莫及的島嶼資源,曾放手讓華僑組織墾殖公司,張振勛抓住這一時機,抽出大部分資產投入這一事業。1866年,他在荷屬葛羅巴埠創辦了裕和墾殖公司,大規模地開墾荒地,專門種植椰子、咖啡、橡膠、胡椒、茶葉等熱帶經濟作物,并在墾殖區間種雜糧,獲取了極大經濟效益。1875年,他又在蘇門答臘的阿齊創辦了新的墾殖公司。1877年和1878年,他在荷屬怡厘創辦的裕業墾殖公司、爪哇日里創辦的笠旺墾殖公司就有橡膠園8處,雇工近萬人。在經營墾殖開發的同時,他積極捕捉機會創辦各類實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他在英屬馬來亞彭亨州文東埠開設東興公司,開采錫礦,賺了一大筆錢;在日里開設日里銀行,專門辦理華僑儲兌和僑匯業務,深受廣大華僑歡迎和依賴,業務得到很大發展;在棉蘭、檳榔嶼興建了大量中西合璧的住宅,大力發展房地產事業;組織了一個聯系海內外的藥材批發網,國內的名貴藥材多經張氏藥行批銷海外,海外名貴藥材及西藥,亦多經張氏藥行批銷回國,溝通了海內外藥材市場等。

1892年,清政府駐英公使龔照瑗奉命考察歐美富國之道,途經新加坡時,曾向張振勛詢及致富之術,張回答:“吾于荷屬,則法李克,務盡地利;吾于英屬,則法白圭,樂觀事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征貴販賤,操奇致贏,力行則勤,擇人任時,能發能收。亦如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若智不足以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終不足以學斯術。吾服膺斯言,本此為務,遂至饒裕,非有異術新法也。”一番高論令龔氏大為嘆服。

創業

1890年,張振勛任巴城商務領事時,有一次參加法國領事舉辦的酒宴,席間,人們對所飲法國三星斧頭牌白蘭地名酒大為贊賞,法國領事為此大談酒經,并對張振勛說:“此酒用法國波爾多地區盛產的葡萄釀造,如用中國山東煙臺所產的葡萄釀造,酒色并不遜色。”

張振勛問:“這話怎說?”

法國領事猶豫片刻后告之說:“當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時,我也是其中一員,法軍駐屯天津附近時,我曾與其他士兵一起,到煙臺采集了大批葡萄回營,用隨軍攜帶的小型壓榨機壓汁釀造,味道香醇,酒質可與法國白蘭地媲美。當時,法國官兵曾議論,瓜分中國領土時,法國要力爭山東,好在煙臺設廠釀酒。”

張振勛聽后大為震驚,將此事牢記心中。

1891年,張振勛應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之邀,到煙臺商討興辦鐵路事宜。張振勛借此機會對煙臺進行了全面考察,了解到此地靠山面海,氣候濕潤,土質肥美,確是種植葡萄的好地方。考察完畢后他立即決定投資300萬兩白銀,開辟3000畝葡萄園,并從德、法、意等國引進120多個優質葡萄品種和120萬株葡萄苗,紅紅火火建造了中國第一個、也是亞洲最大和世界第三大的葡萄酒工業園基地,成立了以其姓氏“張”開頭,以“裕”取意祖國昌隆興裕的“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為了達到一流生產的目的,張振勛特地聘請了美國工程師衛林士、日本工程師小松等參與興建廠房,進口最先進的釀酒設備。他還高薪聘請奧地利駐煙臺領事哇務男爵、意大利酒師巴迪士多奇擔任公司的釀酒工程師,完全按西方辦法釀制葡萄酒。張弼士對哇務進行了認真的觀察和考驗,相信哇務不但釀酒技術精湛,而且為人忠誠老實,于是把釀酒重任托付給他。后來,又請侄孫張世知任總工程師,請精通英語的宗侄張成卿擔任公司董事長,組建了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的班子。

張振勛派侄子張子章(中國第一代葡萄酒釀酒師)到歐洲購買品種優良的葡萄苗。在運輸途中,葡萄苗被暴曬枯萎,損失了十幾萬元。張振勛雖很痛心,卻鼓勵侄兒:“勝敗乃兵家常事。你再到歐洲去買120萬株葡萄苗回來!”

哇務發現煙臺的葡萄質量雖然好,但品種不多,出酒率也不高,便建議張振勛從西方引進“雷司令”、“大宛香”等優良品種,還對原有品種進行改良。

張振勛是個精明的商人,他深知只有金錢資本還不夠,要使“張裕”能夠發展,很重要的是必須打通官場關系。于是,他開始了積極的公關活動:跟紅極一時的盛宣懷和李鴻章來往密切;獻銀30萬兩以賀慈禧太后大壽。功夫不負有心人。1895年,李鴻章親自批示,張裕葡萄酒享有免稅3年、專利15年的特殊待遇。

此前,張振勛已經讓張成卿和親戚朱壽山等到法國等地學習釀造葡萄酒,當廠房建造好后,馬上從法國進口釀酒機械設備。哇務男爵嚴格按法國方式釀制葡萄酒,效果頗佳。張振勛對煙臺葡萄“玫瑰香”情有獨鐘,他讓哇務男爵以此為原料,釀出了有名的“玫瑰香”紅葡萄酒,再以白葡萄為原料,加上一些中藥材釀成了味美思、白蘭地葡萄酒。

經過10多年的艱苦經營,張裕釀酒公司終于成為中國最早采用現代化科學技術釀造葡萄酒的大企業,其生產的張裕酒色澤金黃透明,酒質甘醇幽香,被稱為與茅臺同名的中國八大名酒之一。

1912年8月21日,孫中山蒞臨煙臺,參觀張裕釀酒公司,為了對張振勛資助革命的感謝,也為了對他“實業興邦”理想的贊揚,孫中山特地題贈“品重醴泉”四字給張裕釀酒公司,表示對張振勛品格為人的贊賞。南京臨時政府外交部次長魏宸組也給予張裕釀酒公司很高評價,他說:“本埠張裕公司,設一大造酒廠,制造葡萄酒,其工業不亞法國之大廠……張君以一人之力,而能成此大業,可謂中國制造業之進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兴化市| 岳阳市| 肥乡县| 江城| 凤凰县| 柏乡县| 黄石市| 嘉黎县| 日照市| 桦甸市| 呈贡县| 江川县| 巩义市| 天长市| 苍梧县| 长武县| 镇坪县| 类乌齐县| 中超| 清苑县| 全椒县| 临安市| 西峡县| 贵南县| 正安县| 长顺县| 乌苏市| 唐山市| 丰镇市| 苏尼特左旗| 安庆市| 锡林郭勒盟| 皮山县| 张家界市| 玉环县| 海原县| 长葛市| 五河县| 友谊县|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