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傳第二十九
夫繁霜既降,彰后凋於貞松。疾風加嚴,志不屈於勁草。匪惟君1子,抑亦婦人。然則易筮女貞,詩歌誓死。清芬載馳,香名永劭矣。雖順逆殊遇,而恭懿同軌。倘其從容禮閫,笄珈永偕。舅姑勸奉乎特豚,琚璜式節其步矩。佐讀糠燃,挑燈帶斷。梁鴻有妻,文伯有母。既昭婦則,亦擅母儀。故於篇首,冠以名媛。亦以處順者夥,而稱賢者寡。以之2楷模,廣程巾幗。至於羅幃既卷,素幬泣寒。非鐵石之宅衷,詎胭脂之頓屏。然或眷戀雛遺,勤翹烏哺。持熊丸而有憑,亦鸞鏡之任空矣。其有璋瓦未卜,鴛鴦早分。又素壁之徒居,競霜操之不改。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允宜懸諸日月,褫氣須眉矣。然此猶夫婦之恩深,而結發之盟重也。至若十年甫字,百兩待歸。尚遲凰飛,倏爾鳧寡。即使志於改弦,誰復責以膠柱。而乃完其太璞,守其太素。視婚書堅於鐵券;重一諾,逾於千金。蓋堅奇性生,匪因教至。宣之內則,不可以廉頑立懦乎?宋明以前尚矣。自有清至於民國初年,以貞烈節孝著錄者,六百五十八氏,遂乃次第,著之於篇。
【校】1.君:原本作“古”字,今據改。
2.之:原本作“以”字,今據改。
列女
名媛
宋
羅令人,宋左司郎中張維妻,沙縣人。生二十有二年歸維,事姑羅恭人,以孝謹聞,姑愛之如己女。維故貧,初仕。將遣其女弟,而無資,羅悉出橐中裝以奉之,無吝色。事維二兄,旦暮率諸幼稚,以次問起居,無一日闕禮。子侄就學歸沐,輒具湯餅。會諸娣姒男女,語次從容,問所學業。勞勉諸侄,以勵其子,油油如也。姑嘗疾,氏靜夜露香致禱,愿捐已壽,以延姑年。如是者數月,姑疾頓愈。后三年氏卒,姑哭之慟!至老念之不能忘。與人言,必稱其孝。至於泣下。氏儉約謙下,好禮法,有識度。嫁時篋中黲色絺衣,忌日輒被以奉祭,稱慰如儀。常所服禮衣橫帔,如民間法。或告以張公且通朝籍,蓋改用命服。氏曰:“此非拜恩,何敢服也。” 卒以禮終。
明
朱氏,名多穌,字長林,江藩石城王孫拱女,林有妻。幼習詩書,長能文字。遍覽諸內府六藝之科,雌黃三校。自謂女子居質柔菲,線蹊鍼孔,槧鉛不了,自甘戔鄙。如非心志高古,聰善烝澄,雖有姬姜,出諸孔孟,吾未見等員殊方智鑰一操也。善夫宋若昭曰:“女子而修文尚武,非關輔弼功。”自是無為化言此道,初不因誘掖,蓋自達固耳。與夫侄婦黃氏唱酬,有“風流誰得似,廣殿說逢迎”之句,可以想其意趣。
黃氏,名唯,字無違,林翔鵡妻,沙縣孝廉黃幼山孫女。幼山善詩畫,氏性娟慧,學其筆墨惟肖。嘗作女三字經;又以蘇氏璇璣圖,包宇宙精英,括人情機巧,特為屬和。兼標原圖讀法。諸母朱氏,為點定作序。崇禎癸酉元旦,語家人曰:“我夢太元夫人召我往會。”於上元前一日,果如其言而脫。所著有《汐1梅閨集》,曾孫昌麟刻於瑞雀樓。
【校】1.汐:原本作“汝”字,今據改。
清
某氏,王臺溪后人。姑先沒,事舅惟謹。家貧,饔餐取辦臨時。一日,晨飲無米。舅坐臥小樓,食頃寂然,問曰:“飯熟未?”孝婦婉詞以應,已浙米矣,更緩須臾耳。其實夫出易米,尚未歸也。恐傷舅心,火炊甑。即此委婉,其平日之孝養可知矣。
陳氏,廩生應廷對妻。廷對生三歲而孤,母謝氏教之成立。陳德性幽閑,庭內有如賓之目。常以艱嗣,勸夫置妾,廷對未忍也。陳曰:“君年逾壯,不亟圖嗣續,負吾姑矣。”乃出奩資,屬夫門人張在魯於會城選宜男女子,得吳氏歸,待之如姊。逾年舉子,掄魁。陳保提抱攜,甚於已出。妻妾相得,終身無間言。
應氏,盧端樹妻。年十七于歸,其時舅姑無恙,氏事之唯謹。越三年,夫卒。舅續娶張氏,甫五年,張氏得癱瘓疾,手足不能持行。應氏晨起,為張梳洗畢,乃操井臼。奉餐則飫之,起臥則抱持之,日率如常。至張卒,氏事之八年矣。且舅老,體羸多疾。子烘幼勞瘁,無少勖,氏委曲畢備無難色,年未五十而卒。
朱氏,魏朝恕妻。自幼婉娩,及適魏,赤貧處之自若。姑年邁多病,護侍無難色,一日,姑病篤,思食肉。氏以已買慰之,實無錢買也。乃割股以進,姑疾亦漸愈。里人傳其事,有聞而泣下者。年五十有六卒。
劉氏,謝麟妻,歲貢純鑣,進士純欽母也。年十六歸麟,麟以武職出防。氏持家教子成立,日事堂上,內外賢之。幼能詩,未以示人。至四十時,有“隨雨隨風到白頭”之句,年八十有五,人以為詩語之驗云。
貞烈
宋
小常村婦,失其姓名,農民妻。叛卒楊勍寇亂,道出小常村劫掠。執婦欲污之,死不從,遂遇害,棄尸道傍。賊退人為收瘞,尸所枕藉處,其跡宛然不滅。每雨則乾,晴則濕,削去則復見,覆以他土,其跡愈明。
明
縻氏,延平衛戎籍仲華女,名曹婢。早失怙恃,依父妹居。年十九,許聘王文珍。正統十三年,未嬪而珍卒。越三日,知珍將葬,柩必過其門。取受聘衣飾之,屬付所依者,乃沐浴更衣登樓,隙中目送其喪過,即自縊。邑人尚書劉璋挽以詩,郡守孫衍,通判金蘭各相與倡和美之!舊志謂為“女中卓行”。劉璋詩。玉顏未嫁痛夫亡,潛上高樓目送喪。淚灑西風輕一死,芳名直與日爭光。
徐氏,黃瓊妻,名冬使。少艾,適瓊,蕩子也,欲鬻徐於富商。徐涕泣不從曰:“即見逼,有死耳。”富商駭愕而去。瓊又誘惡少娶之,徐度不能脫,奔母家與訣。母曰:“若夫誠無賴,惡少固不足托,豈無他匹乎?何自苦為!”徐不聽,懊惋歸其室,是夕自縊死。嘉靖十七年,知縣伍偉上其事,郡守裴椿為之斂葬。題其墓曰:“貞節”。
林氏,郭茂賢妻。嘉靖四十年,為流賊所擄,欲污之,唾罵不從。賊以刀斷其舌,猶罵不絕口。肢解而死,備極慘酷!
黃氏,林鳴鳳妻,名怡姐,天竺里人,嘉靖壬戌,流賊猝至。氏年十七,扶其姑出走,為賊所獲。氏以頭搶地,鮮血迸流,不得死。執至高樓,即奮身墜樓下死。賊退,夫收其尸時,已七日矣,顏色如生。
無名氏,不知何許人。某歲水暴漲,女偕母附水漂流,由建溪達延津,舟子援焉。悅其美,欲污之,堅執不從。乃溺其母,以駭女,女亦急赴水以死。事詳羅明祖貞女賦。
吳八姑,錪女。甫及笄,許字某。未婚而卒,終身守節。
葉金姑,蓼地里人,文足女。有兄八人,遭明初世亂,諸兄離散。八兄孔明,抽當潼關軍。金姑義不忍嫁,與孀嫂相守。年七十七,以貞女終。
清
朱氏,施二酉妻。善事舅姑,婉娩將順,家人皆稱其孝。二酉業儒,有潔癖,烈婦事之唯謹,卒無忤色。順治戊子春,郭天才兵入吉田擄掠,二酉夫婦逃竄相失,烈婦為賊所獲,欲污之。烈婦不從,賊怒而殺之。二酉踉蹌奔覓,見其手握裙帶猶堅也,亦痛哭罵賊而死。
張氏,桔溪吳華壽妻,順治己丑,山寇肆虐遷喬諸鄉,華壽病不能逃,縊死廠中。張氏見夫自縊,恐為賊辱,投繯夫側。賊見之,亦稱烈氏。南平訓導張應麟之女,閩清人。
魏氏,生員李光啟妻。啟避賊出走,氏為賊執,誓不受污。賊刃交下,遂見殺。
管氏,性貞淑。配李某,終年游蕩,衣食不繼。久而貧窶益甚,遷徙無定。遂有餌以錢帛,而思穿屋墉者,氏厲色正容以拒之,不得已歸依母兄。李以貧故,屢欲嫁氏以茍活,甚或強以不堪,氏皆堅決不從。后見夫性行,終不悛改。一日辰起,盥櫛如常,從容自刎。合郡人士,或為立傳,或作歌詩。事在康熙四十七年閏三月十七日。鳳山之母
梅氏,名桂第,邑人。梅云彩之女。幼喪母,年十九,許配丁鴻緒,未嫁而鴻緒卒。氏思既受其聘,即為丁家婦矣,何忍再適他姓。俟父外出,即毅然自縊,云彩奔救無及矣。鳴諸府縣,嘉其節烈,準送入九烈祠。
章氏,蓮妹,儒童陳宏謨妻。結褵一載,而宏謨卒,氏亦投繯從殉。附祀九烈祠。
鄭氏,克有女。年十七,適洋洧村林志光,未期志光歿。婦痛事夫之日短,而身為未亡人不忍,遂閉戶自經,家人驚救不能活。乃納含佩,一腕獨失其釧,及殯志光,釧在臂。蓋氏矢同穴,早撫尸而約之矣。事在乾隆十七年七月十五日。
廬氏,寶龜山世英女。年十六,適峽陽梁某次子思顯,年幼,翁令獨宿,為新臺之要,氏弗從。一日,弟往省視,氏脫首飾付曰:“汝善啟母,見物如見女。”弟歸,遂自縊。
蔡氏,尤邑芝田蔡禹積之女,字漳湖坂陳道貢。未婚而道貢沒,氏年十五,聞訃自經。氏母胡,送尸夫家,同殯葬焉。
王氏,庠生鄧法天妾。氏年二十歸於鄧,相從五載,法天疾卒,誓不獨生。念嫡孀守,隱忍相依。閱三載,嫡又卒。氏營喪既畢,遂投繯自盡。
李氏,正黃旗延平知府周元文子兆熊之妻。事上孝,待下慈。夫亡,日夜哭不絕聲。擇日,移夫棺郭外,托言晝寢,從容易服,閉門自縊。
陳氏,張昌云妻。年二十三,夫亡殯殮畢,遂歸房自縊,人稱其烈。
施氏,折竹魏武燦妻。年二十而燦亡,僅遺一子。氏哀痛迫切,誓不欲生。時親族有勸以保身撫孤為重,氏不答,及夫殯殮畢,閉門自盡,人咸稱其從容就義云。
吳氏瑩,王臺廩生吳宮磌女。許字林思廣請期矣,廣病疽卒。瑩年十七,聞訃不欲生。家守護焉,瑩乃黜妝毀容,獨居一樓,與廣墳相對,朝夕望而墮淚。見父母未嘗有戚容,數遣弟問姑安,如是者二十年。姑命之歸,恪恭婦職,得姑歡心!閱今又七載,君子以為難焉,時嘉慶十三年。
衛后坊民人某妻,未婚,失其姓氏。五歲抱養夫家,舅姑早世。其夫游蕩,無以存活。逼之改嫁,顛連撻楚,堅執不從。未合巹,以餓終,年十有五。嘉慶十一年事,咸豐九年匯請咨題。
彭氏,儒士李壽臣妻。李疾卒,氏服毒自盡,與夫同時殯殮。光緒元年,匯請咨題。
張氏,大壩鄉生員陳國松妻。咸豐九年恩科,松鄉試回梓,卒於舟。氏以火藥自焚死,衣裳膚發,全不毀傷。學憲徐,以“寒冰貞石”匾額獎之,已請咨題。
黃氏,太平鄉儒士張光才妻。年十九歸才,逾年才故。俟夫喪六旬后,痛哭三日,房中自盡。時道光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五日也。經保元社報請咨題。光緒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同陳烈婦奉敕旌表,建坊入祠。
許氏,儒士何上桐妻。年二十,桐故,欲殉烈,繼母守之,與同寢。至首七夜,扼吭而卒,時臘月廿六也。
朱氏,馀東生員陳守詳妻。詳病痔,兼嘔血,事之維謹。詳故,七七后營葬,遂自縊,時氏年二十八歲。
民國
郭氏,鳩源鄉生員陳式妻也。同治三年,初入泮,年方十四,氏與同庚,適定聘,而未完婚。不料成名隨卒,氏聞訃,痛不欲生,告父愿赴陳門守節。陳族備輿迎接至家,髽絰守靈。自后深閨不出,節凜冰霜,親族罕見。以侄×為嗣,其節烈出於天性云,卒年六十一。
葉氏,武生盧志成妻。二十六歲守節,嗣因子夭,受姑凌辱,恐夫之異母逼嫁,遂自盡而死,時年三十二。
蕭氏,安豐橋民人劉世才之妻。馬站雞公隴,蕭道川之女。幼配與才,至十七歲,清光緒二十四年七月歸寧,於十六夜突遇匪攻,女力拒奸,被刺而亡,情甚慘烈!詳奉督憲核準,附祀節烈祠,以伸幽憤。
高氏,民人蕭德金之妻,道川之媳。翁家雞公隴地僻,光緒二十四年七月十六夜,遭匪徒數人攻劫入,連斃八命。氏方寢覺,拒匪逼奸,被刺身亡,時年二十歲,僅遺幼子一人。獲匪正法,案結,蒙縣詳奉督憲核準,移學,附祀節烈祠,以伸幽憤。
節孝
宋
朱氏,晦翁侄女,楊守緘妻。年二十六,夫逝,遺孤六尺,誓不改適。貞靜自守,卒年八十四。隆武丙戌,以節聞,錢按院旌之。
明
翁氏,贈工部尚書劉通妻,尚書璋母也。幼嫻內則,歸劉以孝謹聞。年二十九,通卒,長孤旭,方髫齡,次璋在襁褓。翁辛勤紡績,教育二孤,脫簪珥遣之入學。郡守雷誠欲上其行,辭曰:“守節,婦之恒,豈愿有聞。”卒后八年,而璋第進士。游志舊志皆作翁氏、郡省志作愈非是。
何氏,名妙玉,劉雄妻。年十八,歸甫三月,雄詣京襲父福指揮秩。卒於邸。訃聞,守節自誓。閉門事女紅,養姑。姑卒,殯葬以禮。煢煢乎孑立,持身益嚴,足未嘗出戶限。雖親屬鄰婦,罕見其面,鄉人咸重其節。
劉璋詩
良人早云歿,茹苦世間無。家窘將誰托,姑衰只自扶。
乾坤雙鬢短,風雨一燈孤。萬古綱常系,人憐孝節俱。
葉氏,黃勝寶妻。寶疾亟,語曰:“修短命也,第親老子幼,汝能守,瞑目矣。”氏曰:“敢忘君言?”時年二十五,勵志守節。事老育孤,以孝節名。卒年七十一。兵部尚書孫原貞節鎮八閩,輓以詩有:“想見地下夫,無愧生前好。”之句。
梁氏,延平衛指揮僉事張瑄妻。瑄病篤,梁方娠三月,仰天誓曰:“縱非男嗣,此生決不作他人婦。”瑄歿,梁年二十七,卒如其言,生子勝,襲父職。梁年六十馀,卒。
林氏,國子生歐瀾妻,宿州學正金梁母。梁生甫期,瀾卒。林年十八,誓志靡他。撫孤終身,清白無愧,推官徐階為序旌之。
林氏,王鼎妻。年十八適鼎,生一女,而夫卒,年甫二十一,舅姑早逝,家貧,林勤苦,撫夫弟南山如子,遣讀書,俾克成立。年五十一以節終。郡同知吳彥親吊其家,匾旌之。
薛氏,楊文厚妻,名玉瑄。年十七適楊。未期楊卒。遺娠七月,及生子赦,父母欲易其志,氏斷右鬢自明。朝夕紡績,撫子成立。孀居四十年,內外賢之!年五十六卒。嘉靖元年詔修先朝大典,部使上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