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8章

  • 南平縣志
  • 吳栻
  • 4698字
  • 2016-01-04 09:59:23

循吏傳第二十三

古之君子,贊襄於朝,則嘉謨嘉猷,入告爾后;宣力於外,則已饑已溺,痌我民。故其在職也,民畏之如神明,愛之如父母;其去位也,則尸祝之,久而勿喧。漢書循吏,所居無赫赫名,所去嘗見思。又云:“安靜之吏,悃愊無華㈠。日計不足,月計有馀。”若吳公之守河南,文翁之治蜀,黃霸之守潁川,龔遂之治渤海,皆以廉平見稱,民俗大化,謂之循吏,不亦宜乎?夫羔羊之詩,以美節儉正直,周之所以盛也;大車之詠,以畏刑政威嚴,周之所以東也。故吏以奉公守法為良,不以苛察勇敢為能。昔真彝齋宰南平,有悍吏逐之歌。海剛峰為學師,著教職之論。皆賢吏之卓卓者也。舊志首自邑令,以及教職。典史,固有可稱者焉。今民國裁郡,前自嘉慶以降,道府有循聲可稽者,并錄之,以著於篇。

【注】㈠ 悃愊無華:至誠而不浮華。

循吏

真寶,字朝用,號彝齋,蒙古人。由崇安主簿,擢政和達魯花赤㈠,律己嚴,而待物恕,郡縣疑獄,行省必以屬之,廉訪使按縣至松溪輒返,曰:“不須往政和,真君在也。”改調南平,政和士民紀其政績,為《泰和善政錄》。既蒞南平,民歌之曰:“真彝齋,早不來,田棄稼穡,家棄孩。天之腹從民欲。彝齋下車悍吏逐,風雨適時歲成熟。”閩中學校頹廢,憲使檄行修舉之,乃清積蠢隱田,以廩多士。士民愛之如父母,僚吏敬之如神明。后官至監察御史。

【注】㈠ 達魯花赤:蒙古語,長官之意。

王益子,元貞中為南平簿,持身廉潔,以文學飾事,士民敬愛之。

劉居信,揚州人。洪武初,知南平縣。廉慎勤敏,撫恤凋瘵。凡百建置,俱有條理。尤急於興學勵士,清譽播於列郡。

朱孟常,字守常,馀姚人。洪武中鄉貢,知南平。性愷悌,為政不事苛刻,有古循吏風。劇寇趙子貴為民患,捕置之法。西芹河泊魚課,歷歲逋負,奏蠲之。江西民兵采木南平,饑餓瀕死,賑之以粟。時遣中官至縣督催木尚未備,苛急駭擾,常服力安撫。中官夜夢神告曰:“若第去,朱令在,何憂?”中官覺,悉以付常,常從容處置,事集,而民不擾。

徐中,鄞縣人,正統間,知南平縣。慈惠廉明,不事棰楚。一毫不取於民,民甚悅服。

歐陽興,安福人。景泰間,知南平。性行簡靜,先德化,而后鞭撲。蒞任四載,致仕歸。

王貫,南海人。成化初,以舉人知南平,政務德化。民有爭訟者,反覆開諭,使自感息。貧民逋租,更為規措以償。政聲籍籍,以疾卒,民哀思之。

蘇昭,宜都人。童時日記千言。成化中,知南平,有政聲,致仕歸。人以“厚德”名其里。

陸嵩,字如嵩,歸安人。弘治丙辰進士。由羅源令,調知南平。政務便民,義所當為,不避艱難。憫南邑沖疲,申革祗候庫子重役。興學校,創齋舍以造士。政暇登高,時傳佳什,稱為儒林良吏。值歲旱,偕守孫衍禱雨龍湫。雨至,徒步卻蓋行十馀里,與守同時感疾卒。民如喪考妣,祀名宦祠。又與孫合祀永慕祠。嘉靖間,嵩孫穩以刑部郎來閩恤刑拜祠下,人榮慶之。

江良貴,字汝思,貴溪人。弘治乙丑進士,知南平。振作有為。縣治舊在西關外,貴內遷之,以便守御。召為監察御史,民立祠祀之。

鄭貴濂,字宗周,歸善人。正德中,由舉人知南平,興利除弊,不務炫耀,政善而民安之。升南昌通判,去后民思不置。

伍偉,漢陽人,舉人。嘉靖中知南平,樂易近民,鄉民有避役逃匿者,逮至不加鞭撻。溫言諭之,遂樂趨恐后。表徐貞婦墓,雪順昌民冤。政教大行。擢潞州守。

張燾,南昌人。嘉靖間任南平令,沖曠和易,諸務節省,刑罰不苛。當事責之,燾曰:“吾寧去矣,不以百姓膏脂承上旨。”政暇吟詠自暢。

符希曾,字日唯。感恩人。萬歷辛卯知南平,有吏才,批決如流,悉中情理。編審豁丁均役,不避權勢。一切羨馀,毫無所取,士民誦之。

段然,江夏人。起家進士,為南平令。首加惠青衿,獎孝義,旌節烈,禁車剝,捕訟師。尤長於辦疑獄,緝訪賭盜,大書榜其門。親自省耕勤課。察軍黃二冊弊藪。竭慮條畫兩臺,刊式八閩。政成,調常熟,攀臥者遮道。

堵維垣,無錫人。由進士,知南平,萬歷甲午歲大祲,多方義賑。全活者眾。革饋遺陋規,興起斯文。入覲,斧資不給,鬻家產充費。內艱歸,邑人思其德,祠祀焉。

陳夢麟,歸安人。由鄉選知南平,清操自勵。卻饋送,斥羨馀。值吳建以白蓮教惑眾。露夜巡警,不時啟門,納鄉民奔竄者。及平,躬詣巢穴,撫集逃亡。奉檄會審,被誣者,咸與昭雪。以勞卒官,檄祀陸公嵩祠。

徐久德,上饒人。由選貢授府推,署邑篆。值歲荒。發粟賑貸。勤於課士,所刻有《劍水錄》。遷南京工部主政。郡人建祠,置田祀之。

王道焜,杭州人。天啟辛酉舉人,令南平,廉明敏給。善理煩劇,考最升同知。聞李自成陷北京,縊於家。

祁熊佳,字文載,興人。崇禎庚辰進士,令南平,博學有吏才。追徵嚴革火耗,令民自封投柜。雨旸不時,隨禱輒應。月申鄉約,朔望與諸生講明道學。見時事孔棘,招募鄉勇,習騎射,嚴武備。仕宦往來江干,舊例撥夫守宿,索夫價,名為折乾,百姓苦之!熊佳悉行汰去。及行取士民遮道泣送,不忍去。

何鼎,鄞縣人。成化中為南平偷,勤於訓迪。六載卒於官。生徒哀慟。櫬歸,相送百馀里。

黃淑,廬陵人。由胄監,教諭南平,善啟迪,明義利。尤工於詩,與尹陸嵩倡和,以憂去。

韓源,慈溪人。舉人,正德中教諭南平。謹厚自持,師模端重。不屑較徵利,而常周諸生之急。啟迪時勤,士無不率教者。升南國子監學正,多士思之。

李日芳,從化人。正德中教諭南平,文藻富贍。多題詠,善草書。訓士勤篤。升長汀知縣。

張存誠,饒平人,舉人。嘉靖中教諭南平,性質直,無町畦。與諸生講論不厭,有不率,從容誨諭,無忤色,人稱長者。遷國子助教。

夏汝礪,融縣人,舉人。司教南平,和易可親。待諸生以誠,賢愚皆獲其益,或有過,輒嚴飭之,能改,即禮遇如初,士心悅服。

海瑞,字汝賢,廣東瓊山人。嘉靖己酉舉於鄉。入都,即伏闕上《平黎策》。欲開道置縣,以靖鄉土,識者壯之。署南平教諭,御史詣學宮,屬吏咸伏謁,瑞獨長揖曰:“堂謁,當以屬禮。此堂師長教士地,不當屈。”因著論曰:“孟子言為貧仕者,非也。抱關擊柝㈠,委吏乘田,無在非道。而尤莫如教職,蓋人才所由造,而世運所由理。其職亦何尊且難,乃稱為貧哉!自世沿此說不察,故居此官者,多娖娖不舉其職。士習蠱,而吏治媮,所從來矣。”平居教士,揭申棖剛者之辨,鄉愿忠信廉潔之似。古人不見諸侯之守,以砥礪之。學使者臨學,諸生講書中,有借美言以獻媚者,加倍獲賞。瑞斥之曰:“以圣賢書,曲說媚人。他日容悅之臣,必若矣。”即奪其賞,遷淳安令,入為戶部主事,抗疏直諫,世宗下之獄。隆慶初,累官南京右都御史。卒,贈太子少保,謚忠介,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

【注】㈠ 抱關擊柝:看門,打更守夜比喻職位低微。

鮑承堪,樂清人。嘉靖中教諭南平,有師嚴道尊之概。

黃榜,烏程人。萬歷間,任南平諭。性孝友,迎母於官舍。每食,必具甘脆。撫諸弟,無私蓄。代巡李樂,榜友也。嘗駐節於郡,榜絕無私謁。在任三年,以親老乞休。郡守管大勛書“孝廉風遠”四字贈之。諸生惓惓,臨別多下淚者。

余光辰,福清人,順治辛卯舉人,教諭南平。模范端整,啟迪不倦。嘗修飾先師廟齋廡,甲寅之變,嘔血而卒,康熙十六年祀名宦。

方夢龍,宣城人,隆慶間司訓南平,豪爽能文。月課諸生,孜孜不倦。品題甲乙,皆厭眾心。屢署他篆,毫無所染。歷湖州通判。

黃元采1,寧德人,司訓南平,勤慎寡言笑。謂釋菜菲薄,非尊祀先師禮,捐俸為倡。約諸生賓興者,割坊價,共置田。增設春秋祀品。復於學宮后山,培植材木,以庇宮墻。遷壽寧諭,庠生立碑頌德。

【校】1.采:原本脫“采”字,今據補。

袁希白,福寧人,司訓南平,每月課士,自辦供具。所獎拔,咸得人,不問修脡。而食貧有行者,力造就之,祀先師必求豐腆,出橐金以佐。每有頒賜,悉加封貯,以購學田。左遷歸,猶解裝,助建雙塔。諸生勒碑頌之。

劉哻,萬州人。天順間任南平丞,寬惠謙謹,禮遇賢士。創廟學,修壇壝,區畫有法。蒞官六載,致仕。

湯恩,武進人。嘉靖,中任南平典史。廉能有聲,獲上得民,艱於嗣息,嘆曰:“吾無子也,錢何為?但令南邑后世,知有湯典史耳。”及歸,民立碑,以志去思。

楊忠,青州人。洪武間,任南平簿,廉靜質直,不茍同於人。而加意恤民,禮士,輿論高之。

姚泰,泰州人。天順間任南平簿,廉介公平,催科不擾,愛民如子。饋遺,一無所受。去之日,行李蕭然。

覃彬,馬平人。弘治間,由監生為南平簿,剛明果斷,不避權要。遇事敢為。吏畏民服。郡守旌以聯云:“清慎持身,與百姓秋毫無犯;公勤蒞政,以一人數事常兼。”三載乞休云。

王士和,字端育,號味艾,江西金溪人。父丞,年六十,以端午日舉公,竊喜曰:田文、賈充俱以是日生,相傳謂高大於父,吾門其以是兒興乎?公幼即奇穎,書無不記,慨然以節義文章自命。中崇正庚午舉人。歷兩都之變,哀慟幾失明。丙戌七月二十六日以兵部主事,屢疏為監國嘉納,授知延平府。當國事播遷,紛囂決裂。公勞瘁粗定,約以六事進陳,皆國計民隱,八月二十二日,征南將軍貝勒孛師薄城下,時百寮已爭先擁衛去。獨公留守,欲背城借一,而諸軍皆亡。己而登陴力守,士民復逃竄殆盡。公歸署題壁云:朔風烈烈搗虛城。正氣從來履險貞。一月守延甘殉難,孤忠千載有誰明。遂衣冠懷印,北面再拜,從容縊死。南下將卒悉驚嘆稱忠。執公長子宗翰見貝勒,官以父官。翰泣辭,愿扶櫬歸。賴郡人鴻臚鳴贊練國本,生員國采為具殯殮。延民感其忠,合祀之於大忠祠。生平所著有:《率意錄》、《喬木居集》及《秋興紀事》諸刻。

汪蘅,字倪懷,湖廣人。順治己丑進士,知南平縣。博學工詩文,作興學校立耕瑤社,勤會課,故事,子衿謁見,皆持手版。蘅第令投刺,以揚士氣。才長政敏,士民德之。

章世德,池州人。康熙壬戌進士,知南平縣。時久困大當,雖經憲禁,猶未盡革。世德至,力為奉行,積害遂除,編審虛丁,悉豁免之。縣當四沖,往來輻輳,皆躬親支應,不令擾民。以勞,卒於官。卒之日,獄中累囚,有號哭失聲者。

朱夔,字舜一,奉天鑲白旗人。康熙五十六年三月蒞任,廉敏明察,寬嚴互濟,吏畏民懷。待百姓如赤子,拊循燠咻,惟恐或傷。而鋤強懲暴,不少寬假。然當其罪而止,無多求也。每折一獄,闔邑頌明允焉。積谷舊多浮額,胥隸中飽,為數不資。於村落愚民,苛索尤甚,鄉里苦之!俟於常額十八石外,無所取於民間。歲免徵谷以千石計。至於絕包苴杜請1托。案無留牘,役鮮奸貪。緝盜禁賭,中夜巡行,雖嚴寒不輟。善政難以悉數。於“清慎勤”三字,洵無忝云。

許廷璠,臨桂人。由舉人知南平縣,為治息事寧人,訟獄一清。邑苦虛糧,廷璠查出逃絕空田一百四十馀頃,魚課米七十馀石,具詳豁免。又因就糧勻丁,南邑丁多田少,不敷勻派,仍攤通縣壯丁完納,貧民不堪。會編審之期,往復請命,詳免浮丁銀三千二百一十八兩。續復請豁缺額田內無徵丁銀三百六十五兩。士民戴德,立碑頌之。

【校】1.請:原本作“詩”字,今據改。

劉辰駿,武進人。以庠生薦舉賢良方正,授將樂縣,調繁閩縣,轉補南平。潔己愛民,尤慎於獄,多所平反。尋以艱解任,巡道張坦延為道南山長,師模端肅,郡名宿多往從,書院之興,蓋由之始。

蘇渭生,新平人。由舉人以軍功,選授南平知縣。勤於政治,率多振興,廣修學宮。自祠廟以及道路橋梁,悉捐金葺治。李文靖、朱文公特祠,未有祭項,詳請動支地租,春秋致祭。建育嬰堂,區畫款項,以贍褓母。量移海疆,值賓興猶寄金為諸生卷費。勤勤於愛士如此。

李浚源,山陰人。由舉人令南平,寬和愛士,恬淡恤民。在任六載,邑人德之!

王裕增,仁和人。乾隆中以進士令永安,丙戌夏署南平。蒞治精明,庭無留獄。

張為鈞,安鄉人。由副貢令長樂,乾隆丁亥秋署南平。勤儉自持,加意學校。清出禮門基址,以復舊規。未周,回任長樂,送者遮道。

倪慶,成都人。由舉人令南平,甫下車,課士問俗,禁賭鋤強。廉獲盜賊,以六畜涂其面,奸邪斂跡,民賴以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涡阳县| 靖州| 泗洪县| 甘泉县| 洪洞县| 城步| 普定县| 台中县| 靖安县| 聂拉木县| 久治县| 崇左市| 苗栗市| 民乐县| 宁夏| 静海县| 阿拉善右旗| 酒泉市| 通江县| 上蔡县| 江津市| 昌平区| 商城县| 监利县| 遵义市| 理塘县| 登封市| 资溪县| 阿城市| 晋州市| 贺兰县| 泸溪县| 叶城县| 乌鲁木齐市| 合山市| 苍溪县| 凤台县| 大渡口区| 滁州市| 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