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 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
- 佚名
- 1552字
- 2015-12-30 09:34:17
正月十三日
法船到臺
茲聞法國「刁士渣富」戰船由鳥加理都尼亞埠啟行,業已到臺援助哥拔,以聽調遣云。夫孤拔屢敗于劉軍,業已膽戰心寒。茲以區區一戰船援助,其亦奚能為力哉;其不至于兵敗船沈也,幾希!
訛傳未確
日間港中傳說紛如,謂中、法兩國戰船曾在福州海面交綏,有中國戰船二艘被法國「卑也」炮船用水雷轟壞等語。惟本館并未接有信息,想是子虛之談耳。
基隆戰事詳紀
去臘中、法兩軍在基隆開仗,其中軍情詳細,傳聞不一。茲有西人于兩軍交綏之日親履行間,目擊戰陣;因為言之,歷歷如繪。據云:客冬十二月十六、七、八、九——一連四天,中、法兩軍鏖戰于基隆之地。法兵全隊約有一千八百人,十六日拔寨啟行,直向中國大營前進。華軍遍札要隘,營盤棋布,戈戟森嚴;當聞法兵驟至,整暇以待。比及法軍將近之時,號炮一聲,旌旗四出;于是擂鼓前進,兩軍接仗,槍炮雷鳴、彈如雨下,惟見煙焰漫空,撼搖山谷。苦戰數時之久,華軍銳氣百倍,奮勇爭雄;而法兵勢漸不支,情同狼狽。況是時日已銜山,法人乃急令收兵而退:此十六日兩軍鏖戰之情形也。聞是日之戰,法弁欲乘其不備,潛攻中國大營;被華軍運籌帷幄者先料此著,預為之備,不致墮其計中。倘法銜枚略早,或可捷足先登;則勝負之機,未可以逆料也。十七日晨,法弁復率彼眾鼓噪而前,始則槍炮齊施,繼而兵刃相接。華軍大刀闊斧,如虎如貔;法兵則用鴨舌槍尖,沖鋒抵敵。未幾,華軍倏退,法兵遂駐札此地,權宿一宵。惟是處地勢低洼,潦水泥濘;法兵于沮洳之中,恒沒脛膝,惱悶不堪。十八、九,連日法弁復移營進兵,與華軍開仗,互有勝負。是役也,陣亡華弁兩員,法弁亦被殺斃一員;法兵先后死傷者五十有奇,華軍歿于王事及受創回營之兵約百有余名。該西人謂:觀華軍之精銳、隊伍之整齊,戰陣間,步伐有方;雖兵事無常,而不能以成敗論之也。然則有勇知方,華軍其庶幾乎!
又云:日前基隆有華人二十五名,因傳遞文書馳報法人軍情者,當被法弁偵知,跴蹤弋獲;解至哥拔帳中,盡行殺戮。至法人曩由越南招募之越人數百名,初哄其來華開礦,許以厚給工值;其言甚甘。及至基隆,其勞逸苦樂,與前所言不啻天淵之別;日則驅同屢次所獲華船之人數百名,隨營負載軍裝、行李,如役牛馬。開礦之言,實無其事。噫!法人何多食言爽約耶!
辨明封口照會
大清欽命按察使銜、二品頂戴、分巡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音德本」巴圖魯、加十級、紀錄十次劉,為照會事。
照得法人違背公法,虛聲封禁臺灣口岸,專礙通商;業經敝司道將請咨各國理論緣由,稟請大憲據情代奏在案。
查公法:封港非密設兵船以阻之,祗派數船在洋面逡巡而無定所者,不作封堵論。封堵敵國口岸,其勢衰弱而不實力辦理,即作為廢弛等語。今法人于臺南安平、旗后二口自中歷十二月二十九日——即公歷十二月十五日以后,迄今十余日并無一船巡泊;所謂定所者何在?實力者又何在?法人何得不遵例速告弛封,轉自蹈使詐局外之咎!況公法獨于封港一款不行禁止,轉若允準,殆以被封之國一經封堵,立見危困;可以力屈求和:不致長出戰爭;用意最為深厚。今法靦踞臺北,屢敗于官軍,再挫于民團;封港以后,全臺軍民安之若素、守御自如,若不知為封港也者。試問憑何圍困?此固不能掩各國耳目,何忍久累各國商人!公法既應作為弛封,商船即應通行。若非明白宣告,恐各國內地商輪不知以為尚在封堵,致仍望洋裹足,令各國在臺通商者日受其累;是于中國戰事尚無損傷,而于各國商局大有違礙,敝司道為通商大局起見,故未敢緘默不言也。
除分別詳移外,合亟照會各商。為此備文照會各領事,請煩查照電呈貴國外務駐京各大臣參酌事理,此次法人應否作為弛封?以持公論而扶商局;并祈查覆施行!須知照會者。
法兵來華
星架波遞來信息云:風聞法國不日有運兵船數艘,共載兵士一萬五千人;另有戰艦若干舶,將由法國至星架波,蓋將前往東京、臺灣等處。聞其船共有十艘之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