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 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
- 佚名
- 1812字
- 2015-12-30 09:34:17
十二月初六日
法船赴臺
法國「威剌士」戰船,三十日由港啟行赴臺灣基隆。夫基隆、淡水,昨聞已有十數艘法船屬聚于此;茲「威剌士」又鼓輪前往,想日間必有戰耗。幸我軍軍火、糧食俱已接足,各營守御甚力,調度有方;法雖敢于再犯,亦無如我何也!
華兵赴臺
「威利華」火船近載中國軍兵分赴臺處防守,輾轉不息。日間載有華兵六百六十人星赴臺灣,藉資援應。聞該船抵埠僅四點鐘久,眾兵已悉數登岸,共慶安瀾;立即展輪回申,洵為敏捷,并無窒礙矣。
越戰問題
客有問于余者曰:『越南戰事,說者紛如。閱上海之日章、據龍舟之電報,所言時日或有不同、所列地名雖有互異;要之,言捷則一也。而近接西報,則云東京開仗,華軍戰死極多。其勝負懸殊,相去何遠哉!眾口悠悠,果衷誰是也』?
余曰:『皆是也。夫法當入越之時,凡據一處、得一城,必先默相地形,扼其險要。其尤關吃緊者,則設炮臺以守之;聲氣相聯,犄角而立。今欲克復,必須直搗其堅;主客之勢既殊、勞逸之形又異,一與接戰,彼已得地,非用入穴取虎之計獎勵三軍鼓奮而前、冒死而進,誠未易破也。而幸也,華之兵將有勇知方,奮不顧身,為國紓難;所以屢攖其銳,屢挫其鋒。岑、劉諸軍,蘇、王各將,皆能克捷,竟奏膚功;而三軍之輿尸坐視,不知凡幾矣。所以每戰則捷而死亡較多者,職此由也』。
客曰:『兵法云:「存軍為上,破軍次之」。今驅兵將于鋒鏑之中,尸橫馬革,殆司命者謀有未工耶』?
余曰:『為將之道,不愛士者則亡;然第為輕試敵鋒,魯莽從事者言耳。若夫兩軍對壘,勝負在呼吸之間;倘嫗煦為仁、鳴金圖免,既隳軍實,又長寇仇。身佩虎符,其何以對朝廷而主軍政!若曰知難而退,別用良謀;避其所長,攻其所短;臨事而懼,審慎而圖;伺敵人之瑕疵,惜軍兵之性命;蹲虎待飼,一舉得之:則必謀定盤中,能制死命而后可也。否則,徘徊觀望,與老師糜餉者相去幾何哉!「一將功成萬骨枯」,伊古以來,固有無可如何者在耳』。
客曰:『東京之戰,彼守我攻,死亡較多;既得聞命矣。然臺灣非中國為主,而彼為客耶;胡我攻彼則如此其難,而彼攻我則如此其易也』?
余曰:是不可膠柱鼓瑟也。臺灣之險在海,故鄭芝龍三世據之,未易克復。今法乘馬江之役攻我無備,直抵基隆,橫鶩江中,諸險皆失。然猶不敢登岸,止為封堵之謀。倘使法人勇如華軍攻堅搗險,誠恐蟲沙之變,百無一存也。不觀淡水之戰,為蘇軍門所敗乎?其能茍延殘喘者,特畏蜀如虎,不敢越雷池一步焉已。何謂我難而彼易哉』!言畢客唯唯而退。
軍火赴臺
上海「文匯報」云:「華安」火船昨日由滬啟行赴鎮江,所載軍火甚伙;聞將往江陰載兵,一并赴臺云。但法船近日多麇聚臺境,須謹慎防圍,庶不為法人所吞囓也。
傳說參差
法國炮船「威利士」于去月三十日由港開行,已抵基隆。至日前傳說裝載援軍馳赴東京之運兵船「諫當」,實則調往基隆,業經于去月二十七日抵埠。前言赴東京者,乃謠喙之辭耳。又前月所云法國「地浩華」運兵船載兵往基隆藉資戰守之語,迨查該船已往海防,而非赴閩江者也。參差其說,豈法人接木移花、虛張聲勢,故亂人之聽聞耶!是未可囗。
臺事匯錄
安平、打狗二埠中西商人,現皆安居樂業,并無風鶴之驚。邇來該處貿易場中,其洋貨、洋藥及疋頭等物,較諸平時價值貴三、四倍;而冬菇、粉絲、金菜、紅棗、土布等物,其價亦貴于平時二、三倍。
近日時有華船夾帶洋貨等物潛赴臺灣,以接濟商人;惟寥寥無幾,仍不敷用。
自封口以來,華船時有潛載貨物以渡臺;故各華商利獲三倍,市面并無損傷。惟西人守局外之義,貨物難以運往,以致商務大為傷損。故旅臺西商,嘖有煩言;是則法人之圍臺,實招怨于各國,不足以病我也。
中國各燈樓,皆以西人管理其事;前者「飛虎」巡船為法人所拘之時,有澎湖島外西施嶼之燈樓管理西人某因在船中,遂為法人所執。及至基隆訊問后,法人欲命船將其載至西貢;后因事不果。現該西人已附船回廈矣。
吳淞近聞
法艦圍臺以來,劉省帥殫思竭慮,守御戒嚴。月前聞各大憲有調派南、北洋兵艦援臺之說,迄今未見舉行。近探得上海輪船營務處吳征三總戎接到江寧曾爵帥六百里排單,而知南、北洋及廣東等處共調兵船十七艘,限五日內開行,馳援臺灣;其言似頗確鑿。并聞南、北洋仍派「南琛」、「南瑞」、「開濟」、「馭遠」、「澄慶」五兵船,北洋、廣東則未探悉。據艦中諸人述及:初奉憲檄,本擬五日內起行赴臺;迨因「澄慶」兵輪在申修理未竣,一俟月初完工,當即開行。日內又探知「虎盛」鐵艦前由江陰回吳淞,泊于張華濱;其「龍驤」鐵艦,亦于前月杪某日薄暮時候展輪負申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