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
- 佚名
- 1597字
- 2015-12-30 09:34:17
九月二十一日
迭頒恩旨
八月二十五、六等日,皇太后迭接臺灣與越南二處由電傳來勝法捷報,即頒恩旨三道;所有出力陣亡各弁兵,賞恤有差。聞法人所據越南之有為我軍收復者,都人皆色然喜也。
縷陳軍務
北京訪事人郵來新聞數則,述敵人之狡獪,志戰事之紛繁;確切精詳,無異燭照數計。且其中攘敵尊王,立言得體;尤足令閱者眉飛色舞,雀忭臨風。因亟錄登,俾諸君先睹為快焉。
風聞法人淡水受創,損兵不少;且有將弁二十余人被割首級,尤為恥辱不堪。孤拔及巴德諾脫因電致法都巴黎斯,請再添兵五萬,為明春北犯計;不知議院中人,能否允準。然竊謂彼國中亦有通達事理之士,豈遂以孤、巴一電,貿然黷武窮兵!則今日之揚言于外者,仍系恫喝虛聲,聲東擊西之計耳;我何畏哉!
孤拔自蹂躪福州后,船舶馬祖澳一月有余,絕無動靜;人皆竊然疑之。茲悉法京的確信息,知孤拔之所以不動者,實望中國遷就議和,俾得戰爭了結。初懇美國楊公使調停,中國以法人出爾反爾,婉詞拒之;遂轉由法部行文德國伯靈京,俾與李丹崖星使商議,議仍不合。無奈,飭駐津領事林春哀懇李中堂代為斡旋;中朝洞悉其力勢窮,不能狡然思逞,未允所請。法人遂挺而走險,急不能擇,思占據全臺以作要挾之計;孰料又為劉省三爵帥所大創,幾至片甲不還。法國之敗,固我之福也;率土普天,曷禁額手!
法弁福祿諾自訂立「簡明條約」,該國中聲名鵲起,遐邇稱聞;水師大臣,尤深信任。該弁獻計于法廷,極言福州防守之疏,易于攻取;倘據船政局以為質,中國必賠餉求和。水師大臣信以為真,傳令孤拔往踞福州。迨孤拔抵閩察看情形,見事多棘手,遂據實稟報,立意毀壞船局?臺,棄而不守,以待后命去。
聞李丹崖星使于八月十三日自外洋遞到總署包封一件,分兩綦重、文牘甚長。凡法京議院中詳細情形,無不臚列在內;且星使移咨外部之文亦詳細抄錄,無稍罣漏:足見星使之留心,固是握要探原矣。
閩人公憤
八月初旬,聞有閩人控張幼帥于都察院,被其批斥;于是群起公憤,除陳伯潛中書侍郎之介弟未經列名外,余凡閩人之宦于京者一概列名,重投察院重控前情,請為代奏。察院見此情形,不敢壅閉,立即奏聞;得旨:著左中堂查辦。當由軍機處專發廷寄,沿途赍發;想中堂抵閩后,辦理必能持其平也(節錄京友信)。
自制軍火
臺灣軍火,向俱購之外方;茲值用兵之際,劉爵帥特商之劉蘭洲觀察,委員分赴粵、滬兩處購辦外洋物料,在臺自制火藥洋槍。從此修我戈矛,同仇敵愾,何難指日蕩平哉!
京民喜捷
基隆戰事,京中于八月二十日業已傳說紛如,知法兵陣斃四人、受傷十三人,而華兵傷百人左右,立時潰散;致法兵長驅大進,如入無人之境,遂得復占其它,并毀淡水炮臺。僉謂劉省三爵帥謀勇兼優,決非大言不慚、少不更事、徒事張皇,為敵所算者可比;必系用臥虎吞羊之計,誘敵登岸,聚而殲旃也。迨二十五日晨,內廷果接爵帥報捷電音,共傷敵人六百余名,基隆、淡水一律恢復;皇太后、皇上宸情悅豫,謂若劉銘傳者,尚能無負委任,深慰朕心!即著傳旨嘉獎,再命頒發內帑擇尤分賞。而官商士庶聞此消息,無不踴躍歡欣,逢人便述;于此可見同仇敵愾之心,固有莫之致而致者已。
刺聽外情
「申報」謂:前傳法人將圖北犯,故旅順、營口、天津等處在在謹防。茲上海訪得:法外務大臣花利在議院各員紳前,尚未道及北擾一事;蓋深恐議員不允,空留此話柄也。大約法之意,如越南無華軍出擊,彼不過一心經營臺灣,他非所冀。故上海客商前所遷去,近亦稍稍遷回;亦知中、法用兵總在閩洋與東京一帶,上海必無風鶴之警也。
軍火運閩
閩省各口炮臺前次挫敗后,一切軍火久患缺如。張幼帥當有電知南洋大臣,請速為置備配裝,克日運閩,以便炮臺修葺后照舊安置;現復委派留閩補用知縣吳子述明府乘坐輪船來滬提解。聞所辦軍裝各件,有由德國購辦來華者,有由江南制造廠、南京制器局承造者。計炮位、快鎗、藥彈等項,共配裝六百箱;另奉南洋派委員弁由江西陸路運解赴福建,不日即報起程矣。大軍既云屯、軍器復如此充牣,閩洋防務定當氣象一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