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5章 蠱疰

巢氏云∶人聚蛇蟲雜類,以器皿盛之,令相啖食,余一存者,即名為蠱,能變化,或隨飲食入腹,食人五臟。小兒有中者,病狀與大人老子無異,則心腹刺痛懊悶,急者即死,緩者涉歷歲月,漸深羸困,食心臟盡,利血,心臟爛乃至死,死又疰易旁人,故為蠱疰也。

《外臺·范汪》療大人小兒蠱疰百病, 瘕積聚,酸削骨肉,大小便不利,卒忤,遇惡風,臚脹腹滿淋水,轉相注,殫門盡戶,延及男女外孫,醫所不能療。更生十七物紫參丸方紫參 人參 半夏(湯洗) 藜蘆 代赭石 桔梗 白薇 肉蓯蓉(各三分) 石膏 大黃牡蠣(熬) 丹參(各一分) 蝦蟆(燒灰) 烏頭(炮。各四分) 野狼毒(七分) 附子(炮,五分) 巴豆(七十枚,去心皮,熬)上件藥搗篩,蜜和為丸。以飲下如小豆一丸,日三服,老小以意減之。蜂蠆所螫,以涂其上,神良。忌豬羊肉冷水。一方,無蝦蟆,有干姜四分。

《圣惠》羚羊角散 治小兒中蠱,腹內堅如石,面目青黃,小便淋瀝,變易無常。

羚羊角(屑) 荷(各一兩) 梔子仁(七枚) 赤芍藥 牡丹皮 黃連(去須。各一分) 犀角(屑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又方敗鼓皮(三分,炙令黃) 苦參(銼) 荷根(各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升麻散 治小兒國中蠱毒。

川升麻 桔梗(去蘆頭) 栝蔞根(各半兩)上搗,羅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四五服,量兒大小加減。

雄黃散 治小兒飛蠱,狀如鬼氣者,宜服。

雄黃 麝香(各細研) 犀角(末。各半兩)上件藥,都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匕,日四五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五種蠱毒悉主之方上搗馬兜鈴根,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五分,去滓空腹頓服。

當時隨吐蠱出,未快吐,即再服。

又方 上用敗鼓皮一片,燒灰,細研為粉,空心,以粥飲調服一錢。病患須臾當呼蠱主姓名,病便愈。

又方 上用薺 一兩,搗羅為末,以粥飲調下一錢,甚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畏忌中蠱欲死方上用甘草半兩生銼,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分為二服。當吐蠱出,若平生預防蠱者,宜熟炙甘草煮汁服之,即內消不吐,神效。

治小兒中蠱毒,令腹內堅痛,面目青黃,淋露骨立,病變無常方上用桃株寄生二兩,搗細羅為散,如茶點服之,日四五服。

又方 上用麝香半錢,細研,空腹以溫水調服。即吐出蠱毒未效,再服。

治小兒中蠱下血欲死方上取生赤雌雞翅下血,服之立效。

又方上搗青藍汁,頻頻與半合服。

《嬰孺》雄黃丸 治小兒疰病,諸蠱魅精氣入心入腹刺痛,黃瘦骨立。

雄黃 雌黃(各四分) 丹砂 野丈人 徐長卿(各三分) 大黃(五分) 麝香(三棗大) 羚羊角(屑,五分)上為末,以青羊脂和丸。百日兒酒服黍大三丸,日進二服,或豆大,亦可。

〔張渙〕雄麝散 專治蠱毒病。

雄黃(水磨者,細研) 麝香(別研) 羚羊角(屑) 赤芍藥 敗鼓皮(炙黃。各一兩) 馬兜鈴根 薺鬼臼(去毛,各半兩。以上除雄黃、麝香外,搗羅為細末)上件八味,都一處拌勻研細。每服半錢,濃煎甘草湯調下,食前。

麝犀湯犀角屑 鬼箭 安息香 水磨雄黃(細研。各一兩) 苦參 牡丹皮(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麝香(半兩,細研)上件都拌勻。每服一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時時服。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炎陵县| 鹤庆县| 温泉县| 白城市| 阜阳市| 宁津县| 镇江市| 密云县| 普兰县| 屯昌县| 远安县| 五大连池市| 弋阳县| 丰宁| 蓬莱市| 竹北市| 孝昌县| 筠连县| 泰和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公主岭市| 邻水| 庆城县| 西平县| 屏山县| 邢台县| 达尔| 祁门县| 南木林县| 余姚市| 望谟县| 安龙县| 安顺市| 乳源| 洮南市| 桓台县| 繁昌县| 沙洋县| 建瓯市| 东源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