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 壽世保元
- 佚名
- 4464字
- 2015-12-29 09:34:23
經絡氣血多少之殊。惟宜先逐瘀血。通經絡。和血止痛。后調氣養血。補益胃氣。無不效也大凡傷損不問壯弱。及有無瘀血停積。俱宜服熱童便。以酒佐之。推陳致新。其功甚大一論跌傷骨折。用藥一厘。黃酒調下。如重車行十里之候。其骨接之有聲。初跌之時。
整理如舊對住。綿衣蓋之。勿令見風。方服藥。休移動。端午日制。
一厘金 大梁孫都督秘傳神效。
木鱉(一個新瓦上焙干) 巴豆(一個去殼) 半夏(一個生用) 乳香(五分) 沒藥(五分)自然銅(火 七次水淬七次用些須)上為細末。每服一厘。好酒送下。不可多用。多則行瘀太過。反傷正矣。
一被打傷重。惡血攻心。或木石壓死。并跌 傷。從高墜下。跌死氣絕。不能言語。取藥末便急劈開口。以熱童便灌下。
一方。用苧麻燒灰。調酒服。
一凡跌傷打傷。腫痛不可忍者。以生蔥搗爛。熱罨之。甚妙。
一傷肢折臂者。即將折處湊上 定。用好酒一碗。旋熱。將雄雞一只。刺血在內攪勻。
乘熱飲之。仍將連根蔥搗爛。炒熱敷上。包縛。冷再換。亦治刀刃傷痛。與血不止。
一折傷。先用止痛法。白礬為末。每用一匕。沸湯一碗化之。以帕蘸。熱熨傷處。少時痛止。然后排整筋骨。貼藥。
一治傷損 痛。紅腫。屬熱毒者。并接斷。
濟陰丹天花粉(三兩) 姜黃 白芷 赤芍藥(各一兩)上為末。濃茶調搽患處。
一治跌打傷損骨。先用手扯伸。后用小奶雞一二只。搗爛搽上。外用杉木板夾之。次日再換。取效如神。
一論打撲傷損至重。大小便不通。瘀血不散。肚脹膨脹。上攻心腹。悶氣至死者。此藥逐下瘀血。方可服補損藥。
大成湯大黃(二錢) 芒硝(二錢) 枳殼(二錢) 濃樸(一錢) 當歸(一錢) 桃仁(一錢) 蘇木(一錢) 紅花(五分) 木通(一錢) 甘草(少許)上銼。水煎溫服。
一論從高墜下。惡血流于脅下。痛不可忍。
復元湯柴胡(五錢) 當歸(六錢) 穿山甲(土炒二錢) 桃仁(去皮五十個) 紅花(二錢) 栝蔞仁(二錢) 大黃(酒浸一兩) 甘草(二錢)上銼一劑。水二盞。酒一盞。煎八分。溫服。以利為度。
一論墜墮挫閃。氣血凝滯。攻刺腰痛。
羌活桃仁湯羌活 蒼術(米泔浸) 當歸尾 玄胡索 桃仁(去皮) 紅花 牛膝(去蘆) 蘇木(酒炒)破故紙(炒) 小茴香(酒炒) 乳香 官桂上銼一劑。半水半酒煎服。
一治跌撲傷損。
真牛膠(一兩) 干冬瓜皮(一兩)上二味銼碎。入鍋內同炒焦枯。存性為末。每服五錢。好酒一杯調。熱服。后仍飲熱酒二三盞。濃蓋得微汗。痛即止。一宿接完如初。極效。
一論跌撲所傷。為敷涼藥。或人元氣虛寒。腫不消散。或不潰斂。及痰毒堅硬不痛。肉色不變。久而不潰。潰而不斂。或筋攣骨節一切冷癥并治。
回陽玉龍膏草烏(一錢炒) 南星(一兩炒) 干姜(一兩炒) 白芷(一兩) 赤芍(一兩炒) 肉桂(五錢)上為末。蔥湯調搽。熱酒亦可。
一治跌撲傷損。蟹二只。連殼搗爛。好酒二碗煎。去渣服。渣敷患處。
一治打撲青腫疼痛。用青果核磨水。頻掃患處。其青腫立退。
一論打撲跌損傷。牙咬刀傷出血。諸般毒腫。出膿后。肌肉不生。痛不止者。
止血定痛生肌散乳香(三錢) 沒藥(三錢) 血竭(二錢) 黃丹(飛過五錢) 白芷(二錢五分) 龍骨(火三錢) 軟石膏(炒去火毒一兩) 朝腦(少許)上為細末。瓷器盛。每以摻患處。血止痛定肌生。
一治傷損等癥。失血過多。或因克伐。氣血耗損。惡寒發熱。煩躁作渴。
八珍湯人參 白術 白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黃(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上銼。姜、棗水煎服。
一治被人打傷筋骨。跌撲傷。氣血虛弱。宜服萬病無憂酒。(方見補益)一治打撲損傷。落馬墜車。一切疼痛。
乳香定痛散乳香 沒藥 川芎 白芷 赤芍(各一兩) 生地黃 牡丹皮(各二兩) 甘草(五錢)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并童便調下。
一治風損如神膏。謝醫風傳。
用生姜、蔥白二汁。好醋各一碗。下黃丹半斤同熬。又下香油四兩。再入桐油四兩。熬至滴水成珠不散。下黃丹一兩。再熬成膏。入麝香五分。貼風損如神。
破傷風
夫破傷風者。有因卒暴傷損。風襲其間。傳播經絡。致使寒熱更作。身體反張。口噤不開甚者邪氣入臟。有因諸瘡不瘥。榮衛虛弱。肌肉不生。瘡眼不合。風邪亦能外入于瘡。為破傷風之候。有諸瘡不瘥。舉世皆言蘄艾為上。是謂熱瘡。而不知火熱客毒。逐經諸變。不可勝數。微則發熱。甚則生風搐。或角弓反張。口噤目斜。亦有破傷風不灸而病者。因瘡著白痂。瘡口閉塞。氣壅于陽。故熱易為郁結。熱則生風也。古方藥論甚少。以此疾與同論。故不另立條目。惟河間論病同癥治。通于表里。分別陰陽。有在表。有在里。有在半表半里者。在表宜汗。在里宜下。在表里之間。宜和解。不可過其治也。故表脈浮而無力者太陽也。脈長而有力者陽明也。脈浮而弦小者少陽也。若明此三法。而施治不中者鮮矣。但之人。尚可淹延歲月。而破傷風。始雖在表。隨即轉里。多致不救。大抵內氣虛弱。而有郁熱者得之。若內氣壯實。而無郁熱者。雖傷而無害也。
一論破傷風。邪初在表者。急服此藥以解之。稍遲則邪入于里。與此藥不相合矣。
羌活防風湯羌活 防風 本 川芎 白芍 當歸 地榆 細辛 甘草(各一錢)上劑。水煎。熱服。
一論破傷風。在半表半里。急服此湯。稍緩邪入于里。不可用矣。
和解湯羌活 防風 川芎 菊花 麻黃 石膏 前胡 黃芩 細辛 枳殼 白茯苓 蔓荊子甘草(各五分) 薄荷 白芷(各二錢半)上劑。水煎。熱服。
一論破傷風。邪傳入里。見舌強口噤。項背反張。筋惕搐搦。痰涎壅塞。胸腹滿悶。便溺閉赤。時或汗出。脈洪數而弦也。宜導之。
通里湯川芎 羌活 黃芩 大黃(各二錢)上銼。水煎溫服。臟腑通和為貴。
一論風傷腎而腰痛者。或左右痛無常處。牽引兩足。宜用五積散。加防風全蝎三個。(方見)一論破傷風。及金刃傷。打撲傷損。并癲狗咬傷。定能定痛生肌。
五真散天南星(為防風所制服之不麻) 防風上各等分。為細末。破傷風以藥敷口。然后以溫酒調下一錢。如牙關緊急。角弓反張。
用藥二錢。童便調下。打傷欲死。但心頭微溫。以童便灌下二錢。并進二服。癲狗咬破。先口噙藥水洗凈。用棉拭干貼藥。更不再發。無膿。大效。
一治。破傷風。初覺有風。急取熱糞堆內蠐螬蟲二三個。用手捏住。待蟲口中吐出水。
就抹破處。身穿稍濃衣裳。待少時瘡口覺麻。兩脅微汗出。立效。如風緊急。速取此蟲三五個剪去尾。肚內黃水自出。涂瘡口。再滴些少熱酒飲之。汗出立效。爛草房上。亦有此蟲。
一治破傷風五七日未愈。已至角弓反張。牙關緊急。服之神效。
蟬蛻(去頭及足凈五錢)上為末。用好酒一碗煎滾。服之立蘇。
一治破傷風。
奪命丹川烏(火煨去黑皮一兩) 雄黃(一錢)上為末。蔥汁為丸。如蓮子大。每服一丸。用蔥葉一片。將藥裹內。火微燒。嚼爛。黃酒下。衣蓋汗出立愈。
治破傷風。及瘋犬咬傷。(方見)一治破傷風牙關緊急。
立效散雄黃 香白芷上各等分。好酒煎服。如牙關緊者。灌之即活。
湯火
凡遇湯火所傷。切勿用冷水冷物冷泥。蓋熱氣得冷氣則卻深搏。燜入筋骨。慎之慎之。
先以鹽水和米醋調涂瘡上。又以醋泥涂之。仍用醋涂不絕。暫救痛苦。一面急搗生地黃。醋調敷瘡上。直候疼止。雖濃至數寸亦不妨。
一治湯燙。被火燒破。瘡毒疼痛。三方俱效。
一方。用大黃末。蜜和涂之。立愈。
一方。用雞子清。磨京墨涂之。上用三層濕紙蓋之。
一方。用生白面為末。香油調。掃瘡破處。不拘時。
一治湯火傷板刷上豬毛。不拘多少。焙干。燒灰存性。研細末。真香油調。量患處大小周圈濃敷于上。中留一孔。一日一人。慢慢圍籠。如敷急速及不留口。則潰而有疤痕矣。
一治湯燙火燒。此藥止痛解毒生血。
清涼膏生地黃(二兩) 黃連 梔子 白芷(各一兩) 蔥白(十根)上銼細。用香油四兩。煎至地黃等焦黑。濾去渣再煎。入黃蠟五錢。火熬蠟化。傾瓷盆內。以雞翎掃瘡上。
一治湯燙火燒瘡。家園生地黃。旋取新者。搗取自然汁。入香油、黃蠟少許。砂鍋內熬成膏。以雞翎掃敷瘡上。
一治湯火燒傷。用水磨炭末涂。或磨土朱涂。或用真桐油涂。
一方。用蕷頭切開。水磨濃漿敷之。立效。
一方。用黃柏為末。香油調搽。立已。
蟲獸
一癲狗咬方斑蝥(一日二日三日至七日止用七個七日外記日每日一個至百日) 雄黃(二錢) 麝香(三分小兒不用亦可或用二三厘) 滑石(五六錢或二兩亦可)上俱觀人稟氣虛實。用糯米一勺。與斑蝥同炒。以赤為度。斑蝥去頭尾翅足。各為細末每帖用一二茶匙酒調服。如不飲酒。米湯亦可。服藥去毒物。從小便中出。或口吐出。都是大小塊子。毒出后。于瘡口下去三寸。灸三壯效。先吃香油一碗。次用油洗瘡口。又砂糖水調涂。仍服砂糖水一兩碗。
一被虎傷。用生葛根汁服。并洗傷處。或白礬末納瘡口。痛即止。
一被騾馬咬。用馬鞭草燒灰。油調敷之。
一百蟲入耳。用鹽汁灌之。或蔥汁尤良。或豬油少許炙香置耳邊亦出。或蘆管入耳內。
口吸之。蟲隨出。
一癲狗咬傷。番木鱉即馬錢子。磨水吃。即看腦頭頂有紅頭發。急宜扯去。
一蝎螫方。
朱砂 雄黃 膽礬上各等分。麝香減半。端午日取蝦蟆新蟾酥。和為丸。一擦立止。
一癲狗咬傷神方。
斑蝥(去翅足七個) 香附(七分)上共為細末。作一服。燒酒調下。如腹痛不可忍者。吃豬肉湯一兩口。解之即止。不一時小便。毒下來即已。避鑼鼓、風十七日。
一蜈蚣入耳。以雞肉置耳邊自出。
一蜈蚣咬痛不可忍。用燒紙卷緊。燒煙熏咬口。立止。
一方。用紡線根。擂酒吃立止。
一蜈蚣咬痛不止。獨蒜摩螫處。痛止。又宜烏雞糞。水調涂之。又蜒蝣研敷之。
一蛇咬。
雄黃 五靈脂 白芷 貝母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服。又以白礬用。滾水泡化洗傷處。神效。
一蛇咬。端午制。
雄黃 白礬(生研)上各等分為末。熔黃蠟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熟水送下。
一雄蝎螫人。痛在一處。雌蝎螫人。諸處牽痛。但將蝸牛搗爛。涂傷處。毒即解散。蝸牛食蝎故也。手浸冷水。痛亦止。
一治蝎螫。
天南星(三個) 膽礬(五錢)上用焰硝半斤。化成水。入二味末攪勻。滴成錠子。每遇蝎螫。擦之立愈。又治牙痛。
用燒酒入此錠少許。漱口數次即止。
一治蛇傷。用半邊蓮研生酒吃。凡被所傷。將棉帛扎住。勿令氣上行。服藥后。即當解云。不然。則所傷之處必潰爛矣。
一瘋犬咬人。急于無風處。以冷水洗凈。即服韭菜汁一碗。隔七日又一碗。四十九日共七碗百日忌食魚腥。終身忌狗肉。方得保全。否則十傷九死。一瘋犬一日咬三人。止一人用此方得活。親試有驗。一用膽礬敷患處立愈。
一辟蚊蟲法。
鱉蓋(土炒) 楝花 芫花 苦參 藜蘆 川芎上共為末。棗肉為丸。日燃之。
又方。用黃鱔骨同鋸末。卷作筒煙燒之。
一辟蚊蟲方。用鰻鱺魚干者。于室內燒之。即化為水矣。
一凡蛇入七竅。劈開蛇尾。納川椒數粒。以紙封之。其蛇自出。更煎人參湯飲之。或飲酒食蒜。以解內毒。如被蛇咬。食蒜飲酒。更用蒜杵爛涂患處。加火于蒜上灸之。其毒自解凡毒蟲傷并效。
一金貓辟鼠法。
椿樹葉 冬青葉 絲瓜梗葉上各等分。每四季燒煙。熏于堂上。鼠遠避。一年燒四次。
一治蟲入耳。用貓尿滴耳中即出。取貓尿以生姜擦鼻。其尿自出。或用麻油滴之。則蟲死難出。或用炒芝麻按之。亦出。更不如貓尿之速也。
一治百蟲入耳。搗韭汁灌耳中。即瘥。又宜川椒末一撮。以酢半升。調灌耳中。行二十四步。即出。又宜火熨桃葉卷之。取塞耳。立出。又宜蔥汁灌耳中。
一治蟻入耳。用穿山甲燒存性為末。水調灌之。即出。
一百蟲入耳。不出。以雞冠血滴入耳中。即出。
一蜒蝣入耳。地龍一條。納蔥葉中。化水滴耳中。其蜒蝣亦化為水。
一黃蜂螫。以熱酒洗之。立效。或用清油搽上即愈。
一辟壁虱臭蟲。用蜈蚣燒煙熏之。
一方。青鹽水浣洗床帳。永絕其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