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 壽世保元
- 佚名
- 2743字
- 2015-12-29 09:34:23
小靈丹雄黃 朱砂(各二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五分) 大蟾蜍(取心肝瓦焙干五分) 麝香(二分)上研細末。取豬心血、雞冠血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身無大熱。用酒化下。熱甚不飲酒者。紫草燈心湯下。實時紅活而起。
一論痘瘡初出光壯。忽然黑陷。心中煩躁。氣急喘滿。妄言妄語。如見鬼神。急宜治之不然毒瓦斯入臟必死。
人牙散人牙燒存性。為細末。每一個作一服。酒服下。立效。
又秘方。用人牙一個火囗。朱砂三分。雄黃三分。為細末。先用甘草為末。熬成膏。調入三味。再用無灰好酒。調稀灌下。治惡癥痘疹不發。危急至甚。服之立效。
無價散 治癥同前。
人牙 貓牙 豬牙 犬牙上等分。各將炭火燒留煙。瓦碗蓋蔽。存性為末。每五六歲。服三四分。好熱酒調下。
癢塌寒戰泄瀉者。煎異功散調下。
若無貓牙。用人牙一味亦好。但不如四牙全為妙。
一論痘瘡寒戰切牙。六七日陷而不發。不貫膿。陷入黑色。氣欲絕者。立效。有瀉者。
不宜服。
三仙散 楚黃賓江傳。
穿山甲半斤。用好漿兒酒一斤。以山甲微火炙干。再浸再炙。以酒干為度。
穿山甲(一兩) 麝香(二分) 朱砂(以麻黃水煮過一錢)上為細末。每服五七分。或一錢。溫酒調下。
一方治前癥。單用穿山甲。用炭火炒成珠。為末。每服五七分。木香湯調服。亦效。
一論痘瘡紫黑干枯。變黑歸腎。身如火炙之熱。不瀉者可服。
犀羚散 吳竺陽傳。
烏犀角 羚羊角二味磨冷水服之。有回生之妙。
一論痘瘡不出。黑陷幾死者。可服。
萬金散人貓豬犬 晨燒。少許微將蜜水調。
上將前四物的糞。于 日早晨日未出時。貯于銀鍋內。用炭火攻令煙盡為度。但是瘡發不快。倒靨黑陷者。及一切惡瘡。每用一匙。蜜水調服。其效如神。
一論痘瘡自出至收靨時。理不宜下者。用此導之。若既靨之后。有前癥者。又當下之。
一論痘瘡中。有長大紫黑者為疔毒。把住痘不起發。急用簪挑破。納入后藥。
四圣散珍珠(三五粒鐵器上爆微黃色研) 豌豆(四十九粒燒灰存性) 頭發(燒存性不拘多少)上為細末。用擦面油胭脂調成膏子。將兒在溫燠處安存。宜避風寒穢氣。先用簪尖平撥開疔口。將藥 入疔內。即變紅色。余瘡皆起。但挑破出黑血。或挑開用口咂去黑血。或用綿裹指。捏去黑血。即愈。蓋疔破而毒瓦斯即散也。
一女子出痘。至脹滿將貫膿時。忽紫黑。抓破流血。此痘屬熱毒太盛。用皮硝不拘多少入花椒一撮。煎水。用青布蘸搭患處。頻頻良久。即起脹如舊。
痘瘡
收靨治法
一凡痘十日十一二日。痘漸收靨。自上而下為順。自下而上為逆。其遍身皆靨。雖數顆不靨。尚能殺人。猶蛇蛻皮。雖一節被傷。不能退者。是亦死也。
一十日至十一日。當靨不靨。其身不壯熱。悶亂不寧。臥則哽氣。煩渴切牙。異功散加木香、當歸。以救陰陽表里。若以蜜水西瓜、紅柿等冷物食之。速死。
一凡當靨不靨。泄瀉寒戰。切牙抓破。此虛寒也。宜異功散。
一凡過服熱藥。以致熱毒猖狂。血氣彌盛。痘爛不靨者。內服小柴胡湯、豬尾膏解之。
外用敗草散敷之。
一凡痘不收靨。氣急上痰。聲啞目閉無神者。死。靨后瘢紅。吉。白無血色。毒瓦斯滯內也。恐生余癥。
一治痘瘡抓搔。成膿血淋漓。宜敗草散用蓋房多年爛草。或蓋墻爛草亦可。其草經霜露。感天地陰陽之氣。并解瘡毒。其功不能盡述取草不拘多少。曬干或焙干為末。干貼瘡上。或渾身瘡破。膿水不絕。粘貼衣裳。難以坐臥。可用二三升攤于席上。令兒坐臥。其效如神。仍服木香散。加丁香、官桂二味。同煎服之。
硝膽膏硝膽膏療口不收。瘡瘢臭爛血膿流。宜研諸膽芒硝細。患處涂之病自瘳。
豬尾膏龍腦半字研細。旋滴豬心血為丸。辰砂為衣。紫草湯化下。
一治痘疹抓破稀爛。用繭孔內入上蜜。新瓦上焙干。燒灰存性為末。如濕。干摻、如干香油調搽效。
一小兒三歲者。發熱七日。瘡出倒靨黑色。唇口冰冷。危癥也。祈福求神。無所不至。
偶逢一士曰。此疾有藥可起。以少許俾服之。移時即紅活如常。不吝貲求方。其法。用狗蠅七枚。擂細。和醋酒少許調服。蠅夏月極多易得。冬月藏于耳中。不可不知。此蠅夏月狗身上飛者是也。
一痘瘡屬虛寒者。直可延至十數日后方死。屬毒盛轉色者。不過七八日。蓋痘是胎毒自內出外。一二三日方出齊。毒瓦斯尚在內。出至六日。則當盡出于外。七八九日藏膿而結痂矣。若毒瓦斯盛。不能盡出。過六日毒反內入臟腑。故須六日以前。毒瓦斯皆出之時。急服涼血解毒之藥。以驅出之。六日以后。醫無及矣。故其死最急。若虛弱毒瓦斯少者。只是氣血不足。不能貫膿成就。故綿延日久而后死。此虛實輕重之分也。
痘瘡
痘后余毒
小兒痘疹余毒。輕則肌表津淫瘙癢。重則肢節壅腫作痛。若發熱而大便閉結者。消毒飲發熱而大便調和者。清熱消毒散。大便調和而渴者。麥門冬飲腫痛發熱而渴者。仙方活命飲。
大凡根赤而作癢者。血虛也。四物湯加牡丹皮。色白而作癢者。氣虛也。四君加當歸、芍藥色赤而作痛者。血熱也。四物湯加連翹、金銀花。色白而不 痛者。血氣虛也。托里散不成膿或不腐。血氣俱虛也。八珍湯。膿既潰而不斂。脾氣虛也。六君子湯。按之隨指復起者。內有膿也。即刺之。勿使內攻。膿出兒安。不必服藥。如膿稀清。或反作痛。或倦怠熱渴。或作痛等癥。皆因氣血虛甚。急以參、 、犀、術之類補之。若虛中見惡癥者。不可救。實中無惡癥者。多自愈。
活命飲 托里散(方見癰癥)一論痘后余毒。或先服附子。熱毒未解。聚而不散。以致頭頂胸背手足腹節。赤腫或癰毒者。宜消毒飲。或五福化毒丹。
消毒飲鼠粘子(炒) 荊芥穗 甘草 防風(各五分) 犀角(鎊末一分) 金銀花(三分)上銼。水煎服。
一論痘后余毒未解。頭面身體。多生瘡癤。上焦熱壅。唇口腫破生瘡。牙齦出血。口臭咽喉腫痛。口渴等癥。
五福化毒丹犀角(鎊三錢) 桔梗(一兩) 生地黃 赤茯苓 牛蒡子(各五錢) 連翹(六錢) 玄參(三錢) 青黛(二錢) 樸硝 粉草(各三錢)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兼有驚。朱砂為衣。
一論痘后不問痘毒發于何經。初起紅腫時。卻用黑、綠、赤三豆。以酸醋浸研漿。時時以雞翎刷之。隨手退去。其效如神。
一論一切陽癥。腫痛發熱作渴。
清熱消毒散連翹 山梔 黃連 當歸(各五分) 川芎 芍藥(炒) 生地黃(各六分) 金銀花(二錢)甘草(一分)上銼一劑。煎服。
一論痘毒發熱。作渴咽痛。
麥門冬飲麥門冬(去心四分) 黃芩(三分) 甘草(五分) 人參 玄參(各三分) 金銀花(五分)上銼。水煎服。咽痛。加桔梗五分。
一論痘后失音不出。
天花粉 桔梗 白茯苓(去皮) 訶子肉 石菖蒲 甘草上為末。水調半匙在碗內。外以小竹七莖。黃荊七條。縛作一束。點火在碗內煎。臨臥時服。
一論痘瘡愈后。瘡痂雖落。其瘢猶黯。或凸凹。用白蜜涂于瘡上。其痂易落。且無痘痕亦不臭穢。
一論痘瘡后。身體及肢節生疳蝕瘡。膿水不干。用出蠶蛾綿繭。不拘多少。用白礬研碎塞于繭內令滿。以炭火炙之。令礬汁干取出。研入麝香少許。每用。干貼瘡上。若不早治。則潰難消。
一痘入眼成翳。用蟬蛻為細末。羊肝煎。調化。食后服。
一疹后眼生翳膜。凡痘瘡不可食雞鴨卵。實時盲瞳子。其應如神不可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