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小兒初出腹。骨氣未斂。肌肉未成。猶尚是血。血凝則堅而成肌肉也。書云。如水上之泡草頭之露。夫初生一臘之內。天地八風之邪。豈能速至。良由在胎之時。母失愛護?;騽趧託庋喔伞;蜃P饑飽相投。飲酒食肉。冷熱相制??植荔@撲。血脈相亂。蘊毒于內。損傷胎元。而降生之后。故有胎熱胎寒。胎肥胎怯。胎驚胎黃諸癥生焉。外因浴洗拭口。斷臍炙囟之不得法?;蚪壉@恐。乳哺寒溫之乖其宜。致令噤口臍風。鎖肚不乳等癥病而起。
此亦難治療。良可哀憫。小兒雜病諸方。悉陳于后。
胎熱 胎寒 胎肥 胎怯 胎黃 胎驚 鎖肚 不乳 臍風 撮口 噤風 客忤 不尿夜啼中惡 天吊 鵝口 口瘡 重舌 木舌 弄舌 牙疳 吃泥土 丹毒 赤游 喉痹 乳蛾眼疾 耳疾 鼻瘡 頭瘡 臍瘡 蟲痛 尾骨痛 陰腫 疝氣 盤腸 氣痛 脫肛 遺尿尿濁 便血 下淋 吐血 衄血 小便閉 大便閉 水腫 黃膽 汗癥 解顱 鶴節行遲 語遲 齒遲 諸遲 龜胸 龜背 滯頤 囟陷 囟填 手拳 腳拳 痘瘡 疹
初生雜癥論
胎熱
一論小兒胎熱。因母孕時。食熱毒之物過多。令兒生下。身熱面赤眼閉??谥袣鉄?。焦啼燥渴。或大小便不通。法當漸次解熱。先令乳母服藥。兒服乳即解。決不可速效。以涼藥攻之。必致嘔吐而成大患也。慎之慎之。
釀乳方生地黃(三錢) 澤瀉(二錢半) 豬苓(去黑皮) 赤茯苓(去皮) 天花粉(各一錢半) 茵陳甘草(各一錢)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令乳母捏去宿乳。卻服藥。少頃乳之。
初生雜癥論
胎寒
一論胎寒。乳母孕時受寒。生下再感外邪。令兒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大便青黑??诶涓雇础I砥鸷醯劝Y。即宜當歸散服之。
當歸散當歸(炒) 黃 (蜜炙) 桂心 黃芩 細辛 龍骨(細研) 赤芍(各二錢)上為末。每服一字。用乳汁調下。日進三服。仍看兒大小加減。
初生雜癥論
胎肥
一論胎肥。小兒生下。肥肉濃。遍身血色紅。盈月以后。漸漸羸瘦。目白。晴粉紅色。
五心煩熱。大便難。時時生涎。當浴體。更別父母肥瘦。肥不可生瘦。瘦不可生肥。
初生雜癥論
胎怯
一論胎怯。小兒面無精光。肌肉薄弱。大便白水。身無血色。時時哽氣多噦。目無精彩宜以浴體法主之。
浴體法天麻(末二錢) 蝎梢(去毒) 朱砂(各半錢) 白礬 青黛(各二錢) 烏蛇肉(三錢酒浸焙為末) 麝香(一字)上同研勻。每用三錢。水三碗。桃枝一握。并葉五七個同煎。至十沸。溫熱浴之。浴時勿浴背。
初生雜癥論
胎黃
一論胎黃者。皆因乳母受熱而傳于胎也。兒生下遍體。面目皆黃。狀如黃金色。身上壯熱。大便不通。小便不利。如梔子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宜用地黃湯主之。
地黃湯生地黃 川芎 赤芍 當歸 天花粉 豬苓 澤瀉 赤茯苓 茵陳 甘草(各等分)上銼。每服五錢。水煎。食前乳母服。并略滴些少與兒口中。
初生雜癥論
胎驚
一論胎驚者。由孕婦調適乖常。飲食嗜欲。忿怒驚仆。母有所觸。胎必感之。或外挾風邪有傷于胎。故子乘母氣。生下即病也。其候月內溫壯。番眼握拳。噤口切牙。身腰強直。
涎潮嘔吐。搐搦驚啼。腮縮囟開。或頰赤?;蛎媲嘌酆稀F溆兄浯榭?。亦此一種之所發也視其眉間。氣色紅赤鮮碧者??芍味睢H酎c青黑者。不治。虎口指紋曲入里者。可治。
反出外者。不治。治宜解散風邪。利驚化痰順氣。青金丸主之。慎不可作慢驚而用溫藥也。
青金丸人參 天麻(煨) 白茯神(去皮木) 白附子(炮) 牛膽南星(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半)青黛(一錢) 朱砂(水飛半錢) 麝香(一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鉤藤、皂莢子煎湯研化。不拘時服。
初生雜癥論
鎖肚
一論鎖肚者。由肚中受熱毒壅盛。大小便閉而不通。結于肛門。腹脹欲絕。急令婦人以溫水先漱了口。吸咂于兒前后心。并臍下手足心。共七處。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紅赤為度。
須臾自通。不爾無生意。若有此癥。知此可得再生。
初生雜癥論
不乳
一論不乳者。謂初出胞胎而不吮乳也。嬰兒初出胎時。其聲未發。急以手拭其口。令惡血凈盡。不得下咽。即無他病。若拭口不全。惡穢入腹。則令腹滿氣短。不吮乳汁。或產母取冷過度。胎中受寒。致令兒腹痛也。宜用茯苓丸赤茯苓(去皮) 川黃連(去毛) 枳殼(去穣面炒各等分)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乳汁化下。
初生雜癥論
撮口
一論撮口者。由胎氣挾熱。風邪入臍。流毒心脾之經。故令舌強唇青聚口。啼聲不出者當視其齒齦之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急以溫水蘸青熟棉布。裹手指。輕輕擦破。開口便安。
如甚則用牛黃三分。竹瀝一蜆殼調勻。滴入口中。即愈。
初生雜癥論
噤風
一論噤風者。眼閉口噤。啼聲漸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狀。吮乳不得??谕掳啄?。大小便皆通白盈月一百二十日。見此名曰犯風噤??杉笨磧荷?有點子。先以指甲輕輕刮破。次服定命散。如口噤不開。諸藥不效者。生南星去皮臍。研為極細末。龍腦少許和勻。指蘸生姜汁。
于大牙齦上擦之。立開。凡臍風撮口噤風。三者雖異。其受病之原則一也。大抵里氣郁結。
壅閉不通。并宜服淡豆豉汁與吃。取下胎毒。千金云。小兒初生。其氣高盛。若有微患。即須下之。若不下時。則成大疾。難為療矣。紫霜丸量而與之。
定命散 治初生小兒。口噤不開。
蟬蛻(十四個去口足) 全蝎(十四個去毒)上為細末。輕粉少許和勻。乳汁調之。煎服。
初生雜癥論
臍風
一論臍風。多因斷臍為風濕所乘。或者胎元有熱毒。則兒下胎時。視其臍必硬直。定有臍風。必自臍發出青筋一道行至肚。卻生兩岔。行至心者必死。于青筋初發。急用燈心蘸香油用燈于青筋頭。并岔行盡處燎之。以截住不致攻心。更以艾灸中脘三壯。內服萬億丸二三粒以泄其胎毒也。
一治小兒臍風撮口。用完全生蔥搗汁。用直僵蠶三個。研末調涂母乳頭上。令兒吮之。
或用乳調蠶末灌之。兒口即開。
一治臍風攝口。用田螺搗爛。入麝香一分再搗。涂臍上立效。
經驗五通膏 治小兒臍風攝口。
生地黃 生姜 蔥白 蘿卜子 田螺肉(各等分)上共研爛。搭臍四圍如指濃。抱住。候一二時。有屁下泄而愈。
一治臍風。用蠐螬一條。將尾發兩根剪斷。自然出水。滴入臍內。少頃即愈。其蟲則在多年墻孔內。人家水缸底亦有。
一秘方 治臍風撮口。
僵蠶(末三分) 牛黃(六厘) 冰片 麝香(各一厘)先將僵蠶、牛黃搽上。次將片麝用蝦蟆膽抹之。
一小兒犯撮口風、荷包風、鵝口風、臍風等項。并牙齦邊生白點。名為馬牙。作痛。啼哭不乳。即看口內堅硬之處。或牙齦邊白點。將針挑破出血。用好墨調薄荷湯。以手指調過。再用其母油發蘸墨。遍口擦之。仍用青絹蘸新汲井水展口即。
初生雜癥論
客忤
一論小兒客忤者。初生之時。因別房異戶。外來氣息忤之。一名中人。是為客忤也。及家人或乘馬行。得馬汗氣息?;蛞氯痉x暴之氣。未盥洗易衣。便向兒側。皆令忤也。
初生雜癥論
不尿
一論小兒初生不尿者。皆因在胎之時。母食糟腌煎炙等毒物。熱氣流入胎中。兒因飲血是以生下肚腹膨脹腎腫。如覺臍四傍有青黑色及口撮。即不可救也。如有青黑色不飲乳者。服蔥乳湯蔥白切作四散。用乳汁半小盞。同煎片時。分作四次服即通。不飲乳者。服之即飲。
初生雜癥論
夜啼
一論小兒夜啼者。此是邪熱乘心也。宜化火膏用燈花三朵。以乳汁調抹兒口。或抹母乳上。令兒吮之。
一治小兒觸犯禁忌而夜啼者。宜醋炭熏。服蘇合香丸。
一治小兒夜啼不止。作心經有熱有虛治。
安神散人參 黃連(姜汁炒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上銼。竹葉二十片。姜一片。水煎服。
一方。治驚啼。用亂發燒灰。酒調服。
一論小兒夜啼。似有邪厲。蟬蛻七個。下半截為末。初生炒一字。薄荷湯入酒少許調下或者不信。將上半截為末。根據煎湯調下。復啼如初。古人立法。莫知其妙。
初生雜癥論
中惡
一論中惡天吊者。冒犯邪氣也。小兒卒中惡毒。心腹刺痛。悶亂欲死等癥。
辟邪膏 治中惡。
真降香 白膠香 沉香 虎頭骨 兔肉 龍膽草 人參 白茯苓(去皮各五錢)上為細末。入雄黃五錢。麝香一錢。煉蜜為丸。乳香湯下。
初生雜癥論
天吊
一治小兒天吊潮熱。
鉤藤散鉤藤 人參 犀角(鎊屑各五錢) 全蝎 天麻(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半)上銼四劑。水煎。溫服。
初生雜癥論
鵝口
一論小兒鵝口??诏徴摺N钢袧駸嵋?。小兒口中百病。鵝口、口瘡、重囗。不能吮乳。
及咽喉腫塞。一切熱毒。
牛黃散牛黃 冰片 硼砂 辰砂(研各一分) 雄黃 青黛(各二分) 牙硝(一分半) 黃連(末八分)黃柏(末八分)上共入乳缽內研勻。每用少許。敷入口內。
一治小兒鵝口。不能食乳。用地龍擂水涂。瘡即愈。即摩蟲也。
初生雜癥論
口瘡
一治口瘡。
瀉心湯用川黃連凈為細末。每服一字。蜜水調下。
一論小兒口舌生瘡。乃心脾受熱??诏彸?。心臟熱??诏彴灼⑴K冷??诏忺S。脾臟熱。
宜用吳茱萸末。醋調敷腳心。移夜即愈。藥性雖熱。能引熱下行。其功至良。
一論小兒滿口白爛生瘡。名口糜。
白術 豬苓 澤瀉 木通 生地 赤苓 肉桂 甘草(各等分)水煎服。
一論小兒白口瘡。黃丹、巴豆仁同炒焦。去豆用丹。摻上立已。
咽喉并口瘡。我也有妙方。白礬兩錢許。硼砂一錢強。咽痛用吹入??诏徝壅{當。一次若不愈。再用保安康。
初生雜癥論
重舌
一論重舌者。脾經實火也。小兒心脾有熱。舌下有形如舌而小者。名曰重舌。及唇口兩傍生瘡。
當歸連翹湯 治重舌。
歸尾 連翹 白芷(各三錢) 大黃(煨) 甘草(炙各一錢)上銼。作二劑。水煎。食后頻服。
一方。治重舌。用蒲黃涂之。
一方。用膽礬研細敷之。
一治小兒重舌、木舌。乃舌下生舌也。用三棱針于舌下紫脈刺之即愈。又宜竹瀝調蒲黃末。敷之舌上。
一治小兒絆舌。用布針舌下針數下。溏雞屎一搽。即愈。
一治小兒絆舌。不語啼哭。用布針蘸桐油燒紅針。下頦挨骨邊。一針即已。
初生雜癥論
木舌
一論木舌。乃舌腫硬不柔和。脾經實火也。
瀉黃散 治木舌、弄舌。
藿香葉(七分) 山梔(一錢) 軟石膏(五分) 防風(四分) 甘草(七分)上銼一劑。水煎。不拘時服。
一治木舌。
百草霜 芒硝 滑石上為末。酒調敷之。
初生雜癥論
弄舌
一論小兒舌微露而即收。名弄舌。屬心脾虧損。用補脾散補之。舌舒長而收緩。名舒舌。乃心脾積熱。少用前瀉黃散主之。兼口舌生瘡。作渴飲冷。胃經實熱。用瀉黃散。作渴畏冷。
屬脾經虛熱。用四君子湯。食少作渴?;虼蟊悴粚?。脾胃虛弱也。用門七味白術散 若午后甚者。脾血虛也。四物湯多加參、術、茯苓末。應用內傷門補中益氣湯。大病未已。而弄舌者兇。
弄舌微微露即收。得于病后最難瘳。出長收緩名舒舌。熱在心脾不用憂。
補脾散 治弄舌。
人參 白術(去蘆各一錢) 白芍(酒炒) 茯苓(各八分) 陳皮 川芎(各六分) 黃 (鹽炒) 當歸(酒炒) 甘草(炙各四分)上銼。每劑三錢。生姜煎服。
初生雜癥論
牙疳
一論牙疳者。陽明之熱也。小兒齒腫流涎。腮腫走馬牙疳等癥。
清胃升麻湯升麻 川芎 白芍 半夏(湯泡各七分) 干葛 防風(去蘆) 黃連(酒炒) 生甘草(各五分) 軟石膏(煨一錢) 白術(七分) 白芷(三分)上銼。水煎熱服。能漱口。即含漱而吐之。漱藥不用白術、半夏。
一治小兒走馬牙疳。一時腐爛即死。用婦人溺桶白垢。火 一錢許。入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半。敷之立效。
立效散 治走馬牙疳。
青黛 黃柏 枯礬 五倍子(各一錢)上藥共為細末。用米泔水先漱口內。將藥末摻入患處。
一論小兒走馬牙疳。牙根臭爛。侵蝕唇鼻。先用甘草湯洗皮令血出。涂之。亦理身上肥瘡。但是疳瘡。用之立效。
玉蟾散蚵囗。即蝦蟆不鳴不跳者是。用黃泥裹?;?焦。二錢半。青黛二錢。麝香少許。黃連二錢半。
上為細末。濕則干摻。干則香油調抹之。
初生雜癥論
吃泥土
一治小兒愛吃泥土。乃脾虛胃熱所致。面色青黃?;蛘呦x動。此藥皆治。若不急療。癖癥生焉。
清脾養胃湯軟石膏 黃芩 陳皮 白術(去蘆) 甘草 胡黃連 使君子 茯苓(去皮)上銼等分。水煎。溫服。或為末。放于飲食內。令兒服之。
黃金餅 治好吃泥土。
干黃土為末。濃煎黃連汁為餅。服之立愈。
初生雜癥論
丹毒、赤游
一論小兒丹毒赤腫。風熱狂躁。睡臥不安。胸膈滿悶。咽喉腫痛。九竅有血妄行。遍身丹毒。及痘瘡已出未出。不能快透?;蛞殉?。熱不解。急宜服。
消毒飲牛蒡子 荊芥穗 防風 黃芩(各一錢) 犀角 甘草(各五分)上銼。水煎。不拘時服。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
泥金膏 治丹毒赤游風。
陰地上蚯蚓糞、熟皮硝。蚯蚓糞三分之二。共一處研細。新汲井水濃調。濃敷患處。干則再上。
初生雜癥論
喉痹、乳蛾
一論小兒喉痹。會厭兩傍腫者。為雙乳蛾。易治。一傍腫者。為童乳蛾。難治。乳蛾差小者為喉痹。熱積于咽喉。且麻且癢。腫繞于外。名纏喉風。喉痹暴發暴死者。名走馬喉風。
后方蘇厄湯 主方。
桔梗(二錢) 山豆根(一錢) 牛蒡子(一錢) 荊芥穗(八分) 玄參(八分) 升麻(三分)防風(八分) 生甘草(一錢) 竹葉(五片)水煎頻服。外用硼砂一味。噙化咽下。降痰消腫。
碧雪散 治咽喉腫痛。水漿不下。或生瘡重舌、木舌。
碧雪真青黛。硼砂與焰硝。(飛過) 蒲黃甘草末。(俱用生) 等分摻咽喉。
一治喉痹乳蛾氣絕者。實時返活。單乳蛾用巴豆一粒。去殼打碎。入綿絮團內塞鼻。在左塞左。在右塞右。若雙蛾用兩粒塞兩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