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根(切一升) 升麻(三兩) 瞿麥(二兩) 射干(十兩) 犀角(二兩屑) 通草(二兩) 玄參(三兩)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細細含咽,一日令盡,得破膿。慎熱面、炙肉、蒜。
又療喉痹方。
馬藺子(八分) 牛蒡子(六分)上二味搗為散,每空腹以暖水服方寸匕,漸加至一匕半,日再。(并出第二卷中)肘后療喉痹者,喉里腫塞痹痛,水漿不下入,七八日即殺人,療之方。
巴豆(一枚開其口)上一味,以綿裹極堅,令有繩出外,以巴豆納鼻中,隨腫左右,時時吸氣,半日許即瘥,無巴豆,用杏仁以塞耳如之。(文仲范汪同)又方熬杏仁熟搗,蜜丸如彈子,含咽其汁,亦可搗杏仁末。帛裹含之。(短劇文仲備急范汪同)又方礬石一兩,水三升漬,洗手足。
又方生地黃汁二升,蜜二升,合微火煎之,取二升,稍稍含之。
又方射干 當(dāng)歸(各三兩)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稍稍含之,吐去更含。
又方剝葫塞耳鼻孔,日再易之,有效。
又方菖蒲根嚼,燒秤錘令赤,納一杯酒中,沸止飲之。(文仲備急同)又療喉痹方。
射干一片含咽汁。
又方升麻斷含之,喉塞亦然。
又方桔梗(三兩)上一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忌豬肉。
又方取芥子搗碎,以水及蜜和滓,敷喉下,燥輒易。
又敷用神效方。
桔梗 甘草(炙各一兩)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服,即消,有膿即出。忌豬肉、海藻菘菜(備急同)又療垂死者方。
搗馬藺根一握,少以水絞取汁,稍稍咽之,口噤以物拗灌之,神良。
古今錄驗雞子湯療喉痹方。
半夏末(方寸匕)上一味,開雞子頭去中黃白,盛淳苦酒令小滿,納半夏末,著中攪令和雞子,著刀子令穩(wěn),炭上令沸,藥成,置杯中,及暖稍咽之,但腫即減。忌羊肉餳。(肘后文仲同此與仲景苦又療喉痹塞射干丸方。
射干(二兩) 豉(三合) 芎 杏仁(去尖皮各一兩) 犀角(一兩屑) 升麻(二兩) 甘草(一兩炙)上七味搗下篩,蜜和丸含之,稍稍咽津,日五六。忌海藻、菘菜。
又射干湯,療喉痹,閉不通利而痛,不得飲食者。若閉喉并諸疾方。
當(dāng)歸(二兩) 升麻(一兩) 白芷(三兩) 射干 甘草(炙) 犀角(屑) 杏仁(去尖皮各一兩)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一升半,分服神良。忌海藻、菘菜。(出第二十九卷中)近效療喉痹方。
大附子(一個刮去皮作四片)上一味,以蜜涂火上炙稍熱,即含咽汁,甜盡又取一片,準前含,如已作頭即膿出,如未作頭,立消神驗。忌豬肉、冷水。
又方樸硝一兩,細細含咽汁,一食頃瘥。
又若腫全盛語聲,不出者方。
大附子(一枚炮裂削去皮切如豆)上一味,含一塊咽汁,半食間即瘥,烏頭亦得。忌豬肉、冷水。
十三
咽喉中閉塞方三首
廣濟療咽喉中塞,鼻中瘡出及干嘔頭痛食不下方。
升麻 通草 黃柏 玄參(各八分) 麥門冬(十分去心) 竹茹 前胡(各六分) 芒硝(十分)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納硝,溫分三服,服別如人食頃,自利去硝。
又方生雞子一顆,開頭取白去黃,著米酢拌, 火燠,沸起擎下,沸定更三度成就,熱飲酢盡,不過一二即瘥。(并出第二卷中)近效療喉痹喉咽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神驗方。
馬藺根葉(二兩)上一味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盞,去滓,細細吃,須臾即通,絡(luò)石草亦療,煎法分兩亦同。
十三
喉舌生瘡爛方八首
肘后療喉口中及舌生瘡爛方。
含好淳苦酒即愈。(文仲備急同)又方一酒漬 荷根半日,含漱其汁。
又方杏仁(二十枚) 甘草(一寸) 黃連(一分)上三味,末綿裹含之。(千金同)又方礬石(二兩燒去汗) 黃連(一分末)上二味同研,納口中,令布瘡上。
又方黃連(一兩)上一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稍稍含,冷吐。忌豬肉、冷水。
張文仲療口中及舌生瘡爛方。
取牛膝根酒漬,含漱之,無酒者,但亦取含之。(肘后同)又方銼黃柏含之。(肘后同并出第七卷中)備急療喉中及舌生瘡爛方。
銼薔薇根濃煮汁,含漱之,冬用根,夏用枝葉。(文仲肘后同出第四卷中)
十三
咽喉生瘡方四首
廣濟療咽中生瘡,吐血不下食方。(方怡云口此方余用已驗但不大便者先看輕重消息下之后用此方)生地黃(五兩) 青竹茹 玄參 雞蘇(各二兩) 茯苓 升麻 麥門冬(去心各三兩)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不能多服,含細細咽亦得。忌生冷、熱面、炙肉、油酢。(出第五卷中)千金療口中塞,及咽喉不利生瘡??谠锔喾?。
豬膏(一斤) 白蜜(一斤) 黃連(一兩)上三味合煎去滓,攪令相得,含如半棗,日四五度。
又療熱病口爛,咽喉生瘡,水漿不得入,膏方。
當(dāng)歸 射干 升麻(各一兩) 附子(半兩炮二) 白蜜(四兩)上五味切,以豬膏四兩先煎之,成膏下著地,勿令大熱,納諸藥,微火煎,附子色黃,藥成,絞去滓,納蜜復(fù)上微火煎,令相得,盛器中令凝,取如杏子大,含之,日四五度,稍稍咽古今錄驗升麻湯,療咽喉生瘡方。
甘草(一兩炙) 升麻 石膏(碎) 牡丹皮(各一兩)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忌海藻、菘菜。(出第二十九卷中)
十三
咽喉腫方五首
肘后咽喉卒癰腫,食飲不過方。
用薤一把搗,敷腫上,冷復(fù)易之,用苦酒和亦佳。(范汪同)又方吞薏苡仁子二枚。
延年療喉中熱腫方。
鼠粘根(切一升)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四服。忌蒜、面。(出第十九卷中)古今錄驗羚羊角豉湯,療喉痛腫結(jié),毒瓦斯沖心胸方。
豉(一升半) 犀角(一兩屑) 羚羊角(屑一兩) 芍藥(三兩) 升麻(四兩) 杏仁(一兩去尖皮) 梔子(七枚) 甘草(炙一兩)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
又五香湯,療諸惡氣喉腫結(jié)核方。
沉香(二兩) 薰陸香(一兩) 麝香(二分研湯成下) 青木香(二兩) 雞舌香(二兩)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并出第二十九卷中)
十三
喉卒塞痛及卒毒攻痛方三首
范汪療卒喉中塞痛,不得飲食方。
取敗筆一枚燒屑,以漿飲服一方寸匕,良驗。(出第十五卷中)文仲療喉中卒毒攻痛方。
章陸根切炙令熱,隔布熨之,冷轉(zhuǎn)易,立愈,姚云,苦酒熱熬敷喉,亦療喉痹。(肘后短劇同)又方搗艾敷之。(并出第七卷中)
十三
懸癰腫方三首
肘后療懸癰腫卒長數(shù)寸如指,隨喉出入不得食方。
開口捧頭,以箸抑舌,及燒小鐵于管中灼之令破。灼火畢,以鹽隨烙處涂之。
又方搗鹽,綿纏箸頭點鹽,敷以揩之,日六七度。(文仲備急同)千金療懸癰垂暴腫長方。
干姜 半夏(等分洗)上二味末之,以少少著舌本。(翼同出第六卷中)
十三
咽喉雜療方四首
范汪療咽喉不利,下氣丸方。
射干 附子(炮) 人參 杏仁(各一分)上四味合搗下篩,蜜丸如梧子,含一丸咽汁,日三夜一。忌豬肉、冷水。(千金同)又療口中咽喉不利。當(dāng)歸含丸方。
當(dāng)歸末(二兩) 杏仁(一兩)上二味搗合下篩,以蜜和為丸如梧子,二丸,含漸漸咽汁,日三夜再。
又療咽喉中痛不利丸方。
升麻 甘草(炙) 鬼臼 射干 丹砂(各一兩) 雄黃(一兩) 杏仁(一十枚) 麝香(半兩)上八味搗下篩,和以蜜丸如梧子,飲服一丸,日三,漸加之,酒下亦得,咽痛失聲不利,用良。忌海藻,菘菜。(千金同出第五十卷中)崔氏療口咽,咽內(nèi)瘡?fù)从暦健?
桂心(二兩) 杏仁(熬二兩) 黃荑(一兩)上三味搗末合和,綿裹含如杏仁許,咽汁消盡更含,日三夜二。忌膩食。(出第四卷中)
十三
寒熱瘰方一十一首
病源此由風(fēng)邪毒瓦斯,客于肌肉,隨虛處而停結(jié)為瘰 ,或如梅李等大小,兩三相連在皮間,養(yǎng)生(出第甲乙針經(jīng)寒熱瘰 論黃帝問曰∶寒熱瘰 在于頸腋者,皆何氣所生。岐伯對曰∶此皆鼠寒熱中,未去而絕生死法死,見(千金廣濟療瘰 丸方。
鸛骨 貍骨(并炙) 射干 玄參 升麻(炙) 青木香 沉香 犀角(屑) 丁香 羚羊角(屑) 丹參 甘草(炙各四分) 人參 沙參(各三兩) 獺肝(六分) 連翹(六分) 光明砂(二分研)上十七味搗篩蜜丸,以飲服十五丸,日二服,漸加至三十丸,空腹服之。忌生冷、油膩、血食,并酢、熱肉、海藻、菘菜、粘食、陳臭、生血物等。
又療瘰 方。
連翹 射干 玄參 芍藥 青木香 芒硝 升麻 梔子仁(劈) 前胡 當(dāng)歸 甘草(炙)大黃(各二兩)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快利。忌同前方。(并出第五卷中)劉涓子療寒熱瘰 散方。
貍骨(五兩炙) 烏頭(七分炮) 黃連(六分)上三味搗下篩,先食以酒服一錢匕,日三良。忌豬肉、冷水。(范汪同出第十卷中)千金療瘰 方。
白僵蠶為散,以水服五分匕,日三十日瘥。(深師救急同)又方于患人背兩邊腋下后文上,隨年壯灸之。
又方灸耳后發(fā)際七壯。
又方槲白皮(二斤)上一味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真珠砂方寸匕,和汁一升,旦向日服之,強行,須臾吐鼠出,三朝服良。
又方貍頭一枚炙,搗下篩,且白飲服方寸匕,日再服之。
又方野狼糞灰封上良。
又療寒熱瘰 散方。
連翹 土瓜根 龍膽草 苦參 黃連 栝蔞 芍藥 常山皮(各兩) 貍頭骨(一枚炙)上九味搗下篩,酒服五分匕,日三。忌豬肉、冷水。(翼集驗古今錄驗同一方云無貍頭骨加之名貍頭散余同并出第二十四卷中)救急療瘰 方。
馬齒莧陰干燒灰,臘月豬膏和之,以暖泔清洗瘡拭干敷之。日三。(出第三卷中)
十三
瘰結(jié)核方四首
廣濟療瘰 息肉結(jié)硬薄方。
白蘞 甘草(炙) 青木香 芍藥 大黃(各三兩) 玄參(三兩)上六味搗為散,少減,以少酢和如稀糊,涂故布粘貼,干易之,勿停。忌豬肉、五辛、熱肉、飲酒、熱面等。
又瘰 結(jié)核令消散方。
黃 (七分) 玄參(八分) 連翹 人參 升麻 青木香 茯苓 蒼耳子 甘草(炙)樸硝粘子 苦參上十七味搗,蜜丸如梧子,以酒下十丸,日三夜四,漸加至二三十丸,以知為度。忌同前方。(并出第五卷中)肘后療頸下生瘡,瘰 如梅李,宜使消之方。
海藻(一斤洗)上一味,以酒三升,漬數(shù)日,稍稍飲之。(文仲備急等同)又方人參 甘草(炙) 干姜 白蘞(各四分)上四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忌同。(劉涓子文仲備急同出第六卷中)
十三
惡核瘰方四首
文仲五香連翹湯,療惡肉惡脈,惡核瘰 ,風(fēng)結(jié)腫氣痛方。
青木香 沉香 雞舌香(各二兩) 麝香(半兩) 薰陸香(一兩) 射干 紫葛 升麻桑寄生 獨活 通草 連翹(各二兩) 大黃(三兩) 淡竹瀝(二升)上十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減半,內(nèi)竹瀝,更煮取三升,分三服。忌五辛。(千金方無紫葛雞舌香有丁香古今錄驗同出第五卷中)延年丹參湯,療惡肉核瘰 ,諸風(fēng)氣結(jié)聚腫氣,諸病并主之方。
蒴 丹參(各二兩) 甘草(炙) 秦艽 獨活 烏頭(炮) 牛膝(各一兩) 躑躅花 蜀椒(各半兩汗)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古今錄驗有白及余并同)又玄參湯,主惡核瘰 風(fēng)結(jié)方。
玄參 升麻 獨活 連翹(各二兩) 木防己 菊花(各一兩)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一升,日三。(文仲同)又丹參膏,主惡肉結(jié)核瘰 ,脈腫氣痛方。
丹參(八分) 白蘞 獨活 連翹 白及(各四分) 升麻 蒴 (各六分) 防己 玄參杏仁(各五分去皮尖)上十味細切,以生地黃汁淹漬一宿,以煉成豬膏四升,微火煎,五上五下,藥成,絞去滓,以摩病處,日三四。
十三
癰腫瘰核不消方五首
經(jīng)效犀角丸,療瘰 方。
犀角(四分) 升麻(三分) 大黃(六分) 牛蒡子(八分) 烏蛇(十分炙去頭尾)玄參(八分)上六味末之,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至午后,煎牛蒡湯下三十五丸。
又方龍骨(八分) 牡蠣(八分熬)上二味末之,酒下三錢匕,日三度良。
又大黃膏方。
大黃(六分) 附子(四分炮) 細辛(三分) 連翹(四分) 巴豆(一分)上五味,以苦酒浸一宿,以臘月豬膏煎,三上三下,去滓,以綿濾之,用敷之,日三五度,涂之良。
集驗療寒熱瘰 散方。
連翹(六分) 土瓜根(四分) 龍膽草(五分) 黃連(四分) 苦參(六分) 栝蔞(四分)芍藥(五分)上七味為散,食后溫酒下五分匕,日三。
又方鯪鯉甲二十一枚燒搗末,敷瘡上效。(千金同)
十三
鼠及瘰方一十一首
文仲療瘰 方。
苦參四大兩搗末,生牛膝和丸如梧子,食后暖水下十丸,日三服。
又方昆布(四分) 海藻(四分)上二味各洗去咸搗末,蜜和丸如杏核許大,含之,日三度良瘥。
救急療鼠 久不瘥方。
取野狼鼠不限多少,常作羹粥,任吃之,必驗。(千金經(jīng)效同)范汪療鼠 瘰 方。
取臘月豬膏,正月鼠頭,燒令作灰,以膏和敷之愈。若不差者,瘰 右灸右肩頭三指度以下指,灸炷皆如雞子大良。若不能堪者,可如中黃亦可,已試有良驗。
又療頸鼠 累累者方。
貝母 干姜 本 桂心 蜀椒(各一分汗)上五味搗下篩,先食吳茱萸一分,以酒服一撮。忌生蔥。
又療鼠 瘰 身熱方。
豬椒(二十斤)上一味以水淹足,煎熟去滓,置瓶中,覆瓶口,以瘡當(dāng)上熏,候熱極乃止痛,膿血鼠當(dāng)從瘡出,便愈。
又寒熱鼠 瘰 散方。
貍骨(炙) 龍骨(各五分) 躑躅(熬半兩) 鼠粘子 當(dāng)歸 王不留行 土瓜根(各一兩)上七味搗合篩,先食酒服方寸匕,日再夜一。(并出第四十二卷中)集驗療鼠 及瘰 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