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967字
  • 2015-12-29 09:34:19

茯苓(三兩) 枳實(炙) 橘皮 人參 芍藥(各二兩) 生姜(四兩)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日晚再。忌面蒜醋物。(并出第十卷中)

頭風及頭痛方一十首

病源頭面風者。是體虛陽經脈為風所乘也。諸陽經脈。上走于頭面。運動勞役。陽氣發泄。腠理開而受風。謂之首風。病狀頭面多汗惡風。病甚則頭痛。又新沐中風。則為首風。

又新在首作頭有正四方臂膊頭風白。以手復捋五通脈也。又閉目。以鼻內氣。除頭風。

頭痛閉氣令鼻極。偃臥乃息七。頭欲得向后仰之。一時中)千金療頭風方。

附子(一枚中形者炮裂) 鹽(附子大)上二味作散。沐頭畢。以方寸匕摩頂上。日三。忌豬肉冷水等。

又方服荊瀝。不限多少。取瘥。

又方又搗蒴 根二升。酒二升。漬服汁。

又方蔓荊子二升。酒一斗。絹袋盛浸七宿。溫服三合。日三。

又方臘月烏雞屎一升。炒令黃末之。絹袋盛。酒三升浸。溫服之。多少任性。常令醺酣。

又方七月七日麻勃三升。麥子一碩末。相和蒸之。沸湯一碩五斗。三遍淋之煮。取一石。神曲二臟骨又方生油二升。鹽一升末。油煎一宿。令消盡。涂頭。石鹽尤良。

又方大豆三升。炒令無聲。先以一斗二升瓶盛九升清酒。乘豆熱。即傾著酒中。密泥頭七日溫服之。(并出第十三卷中)延年療風熱頭痛掣動方。

防風 黃芩 升麻 芍藥(各二兩) 龍骨 石膏(碎各四兩) 干葛(三兩) 竹瀝(二升)上八味切。以水六升。和瀝。煮取二升六合。去滓。分溫三服。日晚再。忌蒜面豬肉油膩。

又療風勞氣。吐逆不能食。四肢骨節酸疼。頭痛頂重方。

茯苓(三兩) 枳實(炙) 橘皮 人參 芍藥(各二兩) 生姜(四兩)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日晚再。忌面蒜醋物。(并出第十卷中)

頭風旋方七首

廣濟療熱風頭旋。心悶沖風起即欲倒方。

麥門冬(去心) 山茱萸 茯神 苦參(各八分) 地骨皮 薯蕷 人參 蔓荊子 沙參防風 芍藥 枳實 大黃(各六分) 甘菊花 龍膽(各四分)上十五味搗篩蜜丸。每食訖少時。以蜜水服如梧子大二十丸日二。漸加至三十丸。不利忌酢物熱面炙肉蒜豬肉魚粘食。

又療頭面熱風。頭旋眼澀。項筋急強。心悶腰腳疼痛。上熱下冷。健忘方。

肉豆蔻(十顆去皮) 人參 犀角屑 枳實(炙各六分) 黃連 白術 大黃(各八分)甘草(炙) 苦參 旋復花(各四分) 檳榔仁(十顆)上十一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酒飲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無問食前后服之。不利。忌生菜熱面蕎麥酒蒜豬肉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又療心虛感風。頭旋心忪。痰飲筑心悶。 惚惚。不能言語。宜微吐痰。此候極重。

秦艽飲子吐方。

秦艽 常山 人參 羚羊角(屑各二兩) 甘草(三兩生用)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絞去滓。分溫二服。日再。如人行四五里久。進一服取快吐。不利。忌生菜生蔥熱面蕎麥豬肉魚海藻菘菜。(并出第一卷中)貼頂膏。療頭風悶亂鼻塞及頭旋眼暗皆主之方。

蓖麻(去皮) 杏仁(去兩仁皮尖) 石鹽 芎 松脂 防風上六味等分。先搗石鹽以下四種為末。別搗蓖麻杏仁。相次入訖。即臘紙裹之。有病者先灸其三卷延年療頭風旋不食。食即吐方。

前胡(三兩) 白術 防風 枳實(炙) 茯神(各三兩) 生姜(四兩)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忌桃李雀肉酢。

又療風邪氣未除。發即心腹滿急。頭旋眼暈欲倒方。

芎 獨活 防風 白術 杏仁(去尖皮) 枳實(炙各二兩) 茯神(三兩) 生姜(四兩) 羚羊角(屑) 黃芩(各一兩)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忌桃李雀肉大酢蒜面等。

又療風痰氣。發即頭旋。嘔吐不食。防風飲方。

防風 人參 橘皮(各二兩) 白術 茯神(各三兩) 生姜(四兩)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四服。中間任食。一日令盡。忌大醋桃李雀肉蒜面等物。(并出第十卷中)

癮疹風疹一十三首

(俗呼為風矢者是也)黃帝素問曰風邪客于肌中。肌虛真氣致散。又被寒搏皮膚。外發腠理淫氣行之則癢也。

所以癮疹瘙疾皆由于此。有赤疹忽起。如蚊蚋啄煩癢。重沓壟起。搔之逐手起也。(刪繁同)深師療十種疹散方。

鬼箭 甘草(炙) 白蘞 白術 礬石(熬各一兩) 防風(二兩)上六味搗篩。以菜米粉五合極拭身。以粉納藥中搗合。一服五分匕。日三。中間進食。

不知。增之。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出第十卷中)千金癮疹百療不瘥方。

景天(一斤一名護火草)上一味搗。絞取汁。涂上熱炙。摸之再三即瘥。

又方黃連 芒硝(各五兩)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四升。去滓。洗之。日四五度良。忌豬肉冷水。(范汪同)又療風痹癮疹方。

以酒六升。煮大豆三升。四五沸。服一杯。日三。

又方蛇床子(二升) 防風(三兩) 生蒺藜(二斤)上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漬綿拭之。日四五。(范汪同)又方白術(三兩) 戎鹽(半兩) 黃連 黃芩 芎 細辛 莽草 茵芋(各一兩)礬石(半兩)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洗之。日三。

又方馬藺子 蒴 茺蔚子 礬石 蒺藜 茵芋 羊桃 蓄(各二兩)上八味切。以酢漿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納礬石洗之。日三。(范汪無馬藺并出第二十三卷中)崔氏療風疹遍身方。

麻黃(去節) 生姜(各三兩) 防風(二兩) 芎 芍藥 當歸 蒺藜子 甘草(炙)獨活烏喙 人參(各一兩)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八合。絞去滓。分溫三服訖。進粥食三日。慎生冷酢滑豬肉冷水海藻菘菜。(出第四卷中)延年涂風疹。蒴 湯方。

蒴 根(切) 蒺藜子 羊桃(切) 楮枝(切) 茺蔚子 石鹽(各半升) 辛夷仁 礬石(各三兩)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納鹽攪消。用涂風疹。上下涂之。(一方有菟藿)又方取枳實以醋漬令濕。火炙令熱。適寒溫。用熨上即消。(文仲處并出第十卷中)古今錄驗療三十歲癮疹。耳目皆合春秋輒發方。

于南屋東頭第一梁壁外。以細灰濃布地。大小足容兩腳。躡灰上訖。使病患徑去勿反顧灸腳十趾。間灸灰上。隨病患年為壯數。車瑗道方已試神良。(范汪同出第十卷中)元侍郎希聲集。療卒風疹秘驗方。

鍛石隨多少。和醋漿水涂疹上。隨手即減。(出第一卷中)近效療風疹方。

生蔥一大束。三尺以上圍者。并根須鹽三大升。以香漿水三石。煮取兩石并大斗。于浴斛中適冷熱浸。雖積年患者。不過三兩度浸必瘥。

風搔身體癮疹方五首

病源。邪氣客于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搔癮疹。若赤胗者。由涼濕搏于肌中之熱熱疹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即成癮疹。身體為癢。養生方云∶汗出不可露臥及浴。使人身振寒熱風疹也。(出第二卷中)深師療風搔癮疹如漆瘡。連心中悶方。

天雄(炮) 母(知母也) 牛膝(各四分) 防風(六分) 桂心 干藍 細辛 人參(各三分) 栝蔞(五分) 白術(八分)上十味搗篩。先食服半錢匕。日再。不知稍增之。忌豬肉生蔥生菜桃李雀肉等。

又療風搔身體癮疹。粉散方。

烏頭(炮) 桔梗 細辛 白術(各一兩)上四味搗篩。以鉛朱為色粉四升和令調。以粉身。(范汪同并出第十卷中)千金療風搔癮疹方。

牛膝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并主骨肉疽癲病及 瘰。(出第二十三卷中)延年蒴 膏。主身癢風搔癮疹方。

蒴 根(切) 蒺藜子(各一升) 附子 獨活 犀角(屑) 薔薇根 白芷 防風 苦參及己 升麻 白蘞 防己(各三兩) 川椒 莽草 青木香 蛇床子 蛇銜草(各二兩) 茺蔚子(切一升) 枳實(五枚炙) 茵芋(二兩半切)上二十一味切。以苦酒漬令淹匝一宿。明旦銅器中炭火上。用豬膏五升煎。令三上三下。

以候白芷色黃。膏成。絞去滓。納不津器中。用摩風疹。(張文仲同)又茺蔚浴湯。主身癢風搔或生癮疹方。

茺蔚 蒺藜 羊桃 蒴 根(苗亦得) 漏蘆蒿(各一斤) 鹽(三斤)上六味切。以水三石。煮取二石五斗。去滓。納鹽令消。適寒溫。先飽食。即入浴。能良久浸最好。每至夜即浴。浴訖即臥。慎風如法。(并出第十三卷中)

風熱頭面疹癢方四首

千金療風搔腫癢在頭面。大黃 洗方。

大黃 芒硝(各四分) 莽草(二分) 黃連(六分) 黃芩(八分) 蒺藜(五合)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去滓。納芒硝訖。帛 上。日一過。勿令近眼。(出第二十三卷中)延年牡丹膏。主項強痛頭風搔疹癢風腫方。

牡丹皮 當歸 芎 防風 升麻 防己 芒硝(各六分) 芍藥 細辛 干姜 犀角(屑) 漏蘆 蒴 零陵香(各四分) 杏仁(去兩仁皮尖碎) 梔子仁 黃芩 大黃 青木香(各三分) 竹瀝(二升)上二十味切。以竹瀝漬一宿。醍醐三升半。煎于火上三下三上。候芍藥黃。膏成。絞去滓。以摩病上。

又犀角竹瀝膏主風熱發即頭項脈掣動急強。及熱毒疹癢方。

犀角(十二分屑) 升麻(八分) 蒴 根 秦艽 獨活 白芨 菊花 白術 防己 白芷當歸 防風 芎 青木香 寒水石(碎) 苦參 漏蘆根(各四分) 蒺藜子(二合)莽草(二分) 枳實(二枚四破) 梔子仁(七枚) 竹瀝(三升) 吳藍(一兩)上二十三味切。以竹瀝漬一宿。明旦于炭火上。和豬脂五升煎。令九上九下。以候白芷色黃。膏成。絞去滓。納于不津器中。用摩風處。日三。(張文仲同并出第七卷中)肘后枳實丸。療熱風頭面癢風疹如 方。

枳實(六分炙) 天門冬(去心) 獨活 蒺藜仁 防風 桔梗(各五分) 黃連 薏苡仁(各四分) 菌桂(一分半)上九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飲服十五丸。日再。如能以酒和飲之。益佳。不限食之前后。以意加減。忌鯉魚生蔥豬肉冷水。(出第四卷中一方有人參五分)

風搔癮疹生瘡方六首

病源。人皮膚虛。為風邪所折。則起癮疹。寒多則色赤。風多則色白。甚者癢痛。搔之成瘡。(出第二卷中)深師療風癮疹或發瘡。甚則胸急滿。短氣欲吐方。

茵芋(七分泰山者炙) 芎 烏頭(炮) 防風 白蘞 干姜(各三分) 桂心(二分)上七味搗下篩為散。服半錢匕。日再。忌豬肉生蔥。

又療癮疹煩滿及血不止方。

取新濕馬矢絞取汁。服二升。微者一升立愈。若干者水濕取汁。(并出第十卷中)延年療風疹癢悶。搔之汁出生瘡。洗湯方。

苦參(一小斤) 漏蘆根(一小斤) 枳實(五小兩) 蒺藜(一小斤) 楮莖葉(一小斤嫩者)上五味切以清漿水二升。煮取一大升。以綿沾拭癢處。日八九度訖。以粉粉拭處瘥。

又枳實丸。主風熱氣發。沖頭面熱皮膚生風疹。瘙癢盛生瘡。不能多食方。

枳實(炙) 蒺藜子 苦參(各六分) 人參(四分) 獨活 天門冬(去心) 菌桂(各三分) 白術(四分)上八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一服十丸。用薄酒下。日二。加至十五丸。忌蒜熱面鯉魚桃李雀肉生蔥。(并出第十卷中)又升麻犀角膏。療諸熱風毒瓦斯癢。沖出皮膚。搔即癮疹赤起。兼有黃水出。后結為膿窠瘡。悉主之方。

升麻 犀角(屑) 白蘞 漏蘆 枳實(炙) 連翹 生蛇銜草 干姜 芒硝(研湯成下各二兩) 黃芩(三兩) 梔子(二十枚擘) 蒴 根(四兩) 玄參(三兩)上十三味切。以竹瀝二升漬一宿。以成煉豬脂五升。煎令竹瀝水氣盡。絞去滓。納芒硝攪令凝膏成。用摩患處日五六度。益佳。(文仲同)近效療風熱結疹。搔之汁出。癢不可忍方。

麻黃根(五兩) 蛇床子(四兩) 蒺藜子 礬石(各二兩熬) 白粉(二小升)上五味搗篩。生絹袋盛。癢即粉之。此方甚良。

風身體如蟲行方四首

病源夫人虛風邪中于榮衛。溢于皮膚之間。與虛熱并。故游奕遍體。狀如蟲行。(出第二卷中)千金石南湯。療六十四種風。淫淫液液。走人皮膚中如蟲行。腰脊強直。五緩六急。手足拘攣。癮疹搔之作瘡。風尸身癢。卒面目腫起。手不上頭口。

石南(炙) 干姜 黃芩 細辛 人參(各一兩) 桂心 麻黃(去節) 當歸 芎(各六分) 甘草(八分炙) 干地黃(三分) 食茱萸(五分)上十二味切。以水六升酒三升。煮取三升。去滓。分為三服。取大汗。勿觸風。但是癮疹。服之皆瘥。忌蕪荑生蔥生菜海藻菘菜等。

又療舉體痛癢。如蟲嚙皮上。癢時瘙則皮脫作瘡方。

蒺藜子(三升碎) 蛇床子(二升) 茺蔚子(一升) 防風(五兩)大戟(一斤) 大黃(二兩) 礬石(三兩熬)上七味切。以酒四升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納礬石。三上火燒。用帛拭身上。瘥止又方灸曲池。隨年壯。發即灸之。神良。(并出第二十三卷中)延年疾藜子丸。療熱風沖頭面。癢如蟲行身上。時有風疹出。除風熱消疹。兼補益。堅筋骨。倍氣力充實方。

蒺藜子(六分) 黃 獨活 白芷 防風 薯蕷(各三分) 枳實(炙) 人參 黃連(各四分) 葳蕤 地骨白皮(各二分) 桂心(一分)上十二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一服十丸。酒下。日二服。加至十五丸。中間欲服術煎及黃連丸。并無妨。忌豬肉生蔥。(張文仲處出第三卷中)

瘍風方一十五首

廣濟療 瘍風方。

石硫黃(三兩研) 雄黃(一兩研) 砂 附子(生用各二兩)上四味搗篩為散。以苦酒和如泥涂瘍處。干即更涂。以瘥為度。(出第五卷中)集驗療 瘍方。

苦酒于瓦甌底磨硫黃。令如泥。又取附子截一頭。又磨硫黃上使熟。將臥先以布拭瘍上數過。乃以藥敷之。即愈。(深師處文仲范汪延年同)又方硫黃(研) 礬石(研) 水銀(別研入) 灶墨上四味等分搗下篩。納碗子中以蔥葉中涕和研之。臨臥以敷病上。(肘后同并出第九卷中)刪繁療 瘍方。

取五月五日車轍中水。并牛蹄中水浴。甚良。(出第九卷中)千金療 瘍方。

取三年酢磨烏賊魚骨。先布磨肉赤即敷之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南市| 马公市| 海阳市| 承德县| 和龙市| 尼勒克县| 宁安市| 佛山市| 黑水县| 新野县| 旺苍县| 南华县| 沙坪坝区| 普宁市| 桑植县| 高密市| 托里县| 仲巴县| 苍山县| 二手房| 湟源县| 南丹县| 清丰县| 鸡西市| 台中县| 且末县| 天等县| 锦州市| 平邑县| 固原市| 民县| 清水河县| 甘洛县| 抚松县| 天台县| 九龙城区| 阜宁县| 嘉黎县| 准格尔旗| 珠海市|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