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4章

光緒九年(癸未)

諭旨恭錄

海客談瀛

光緒九年癸未科會試題名錄(節取)

燈塔工竣

諭旨恭錄

本館電音

爵帥來滬

爵帥行程

閩省官報

析津近事

上諭恭錄

私招股銀

臺灣木礦稟批

閩中近事

諭旨恭錄

上諭恭錄

閩中近事

琉人可憫

書「寧波西人論琉球難民信」后(按信見十月二十三日所載)

閩粵海防異同說

狂言可駭

論法人劫地索賠之謀

載兵赴粵

電音破綻

論各報述法越信息

法帥消息

法帥傳聞

論法人大言不足懼

瓊防緊要說

籌防扼要篇

載兵赴閩

論中國戰船

四月初一日(公歷五月初七日——即禮拜一)

諭旨恭錄

三月二十四日,奉旨:『這會試,滿洲取中八名、蒙古取中三名、漢軍取中六名、直隸取中二十三名、奉天取中三名、山東取中二十一名、山西取中十名、河南取中十六名、陜西取中十四名、甘肅取中九名、江蘇取中二十五名、安徽取中十七名、浙江取中二十四名、江西取中二十一名、湖北取中十四名、湖南取中十四名、四川取中十四名、福建取中二十名、臺灣取中二名、廣東取中十六名、廣西取中十三名、云南取中十二名、貴州取中十一名。欽此』。

四月初八日(公歷五月十四日——即禮拜一)

海客談瀛

客有自臺南嘉義縣而來者,據稱:由該縣署啟程,二日而至安平;即趁「阿里拜」帆船到廈門,再趁「時和」火船到上海,一路颶風時作,海中顛簸異常。三月桃花浪以后,行海者每以颶霧為慮;信然。

又稱:安平在臺灣府南五里,海水以南風激射,直趨沙岸;岸陡而峻,一擊搏,輒高至十丈、數十丈不等,土人謂之「海涌」:誠孟子所謂「博而躍之,可使過山」者也。涌,以夏、秋為最猛。輪船至此,距岸僅里許耳;土人以涌故,遂舍船而縛竹為筏以渡行人。筏上置一木桶,人坐桶內,隨涌上下。筏之行也,雖知者無所施其巧、勇者無所用其力,悉付諸海若之推挽而已;往往有既至而被涌吸回者,有未至而被涌吞沒者。上年臺灣道夏觀察抵岸三日不得下,覓善泅者以百丈綆牽筏引之于岸,挽以人力,以為可無意外虞;詎涌至高過于頂,桶內咸水溢囗,發際皆濡。既抵岸,已面無人色。由是,竟至不起。土人云:霜降后、清明前,海水雖立,而涌不起。緣是時,南風尚未重也。

又稱:臺北府繞至臺南,水程須八晝夜。

上年大甲溪巨橋告竣,甫閱月即被山洪沖塌。計護橋有鐵籠四十座,每座可儲石萬斤;洪過后,或沈沙、或入海,其猶獲屹立于溪中者不過八、九座而已。觀此似從來未有之奇工,造物若有以相妒者;然則蔡忠襄洛陽橋之建,至托為有神鬼之呵護者,又非不足盡信矣!

嘉義縣潘儀卿明府,在閩需次垂二十余年;以閩中無刺吏缺故,但得權守令八府巖疆,種花幾遍。閩人輕于械斗,往往因細微而釀巨案;明府習知情偽,民間咸信其有膽有識、有惠有威。上年渡臺,多有勸其以假請者;明政不聽。語曰:「不遇盤根錯節,不足以別利器」;吾知蠻煙蜃雨之鄉,必有徯明府于境上者矣。

客述如此,因走筆而記之,以質諸乘槎浮海者。

四月十九日(公歷五月二十五日——即禮拜五)

光緒九年癸未科會試題名錄(節取)

蔡壽星(福建彰化)、江昶榮(福建臺灣)。

四月二十一日(公歷五月二十七日——即禮拜日)

燈塔工竣

臺灣信息,言臺地之南有海曰鵝聯鼻,乃船舶之所;由閩、粵赴日本及舊金山等埠,所必經之路也。波濤澎湃之中,時有礁石潛伏于下;頗為行船之患。去歲經稅務司倡該建筑燈塔于其間,俾船過此者知所趨避。自春間興工,至是歲二月始獲落成;而燃燈其上焉。計每日工役百余名,經費需銀約二十萬元有奇。此塔建在經線二十一度五十五分、緯線一百一十度五十分。塔頂距水五十六丈,全塔皆鐵板所成;燈光能燭六十六囗。塔中設炮臺二座,上座置連環五響炮一尊,下座置連環十二響炮一尊。塔腳四圍環以水溝,深約八尺、闊約丈余;蓋使水有消納以免淹侵其塔,又防生番滋事突到攻毀也。塔內有水倉、火藥倉、廚房、浴房,坐談、寢息之所無不備具。塔頂有鐵球,孔藪玲瓏,以通火氣;又有鐵計,以示風色。針懸鐵線,直透囗地,引電歸土,免雷震擊。距塔十余丈,另筑囗垣,以為外護。又于西南及東北二隅,各筑小炮臺囗座,置炮一尊;遇有大霧,則然放示警,使船遠避。其布置周密,思慮深遠如此。上月二十四日落成,中西官員前往慶賀,施放爆竹數萬響以志喜焉。當興工時,慮及生番騷擾;特延番酋文結駐守巡防。故大功告成,并無一意外之事。據文結言:臺南十八社,皆其兄為頭目,頗為生番所信服;惟不諳曉事務,故皆文結為之攝理也。十八社番皆姓磨,無雜姓者;亦一異事也。其俗:好佩刀劍,習弓矢。文結恒持腰刀,逢人求售。檳榔、椰子,終日咀嚼;云可辟瘴毒。裝束頗如中國,惟不穿褲袴,以一幅蔽其下體焉(說見「叻報」)。

四月二十七日(公歷六月初二日——即禮拜六)

諭旨恭錄

四月二十日,奉上諭:『何璟等奏「囗囗庸劣不職各員請分別革職降補開缺勒休」一折,福建澎湖通判鮑復康辦事乖謬、聲名狼籍,彰化縣南投縣丞王沅任性妄為、頗滋物該,署嘉義縣斗六門縣丞金耿行止不檢、操守平常,均著即行革職;平潭同知唐建鏞年力尚強、辦事竭蹶,永安縣知縣孫恭寅器識褊淺、難膺民社,古田縣知縣姚邦翰辦事迂拘、才難勝任,均著開缺;以府經歷縣丞降補屏南縣知縣陳慶生人地未宜,長汀縣知縣林大受任事尚勤、難勝煩劇,邵武縣知縣富釗尚欠歷練,均著開缺,留省另補;龍巖州州同扶宗邦精力就衰、難期振作,著勒令休致:以肅官方。余著照所該辦理。欽此』。

本館電音

四月二十四日,奉上諭:『岑毓英,著補授云貴總督;張兆棟,著補授福建巡撫。欽此』。

四月二十九日(公歷六月初四日——即禮拜一)

爵帥來滬

劉省三爵帥,統兵垂二十年,洵稱百戰宿將,朝野咸相倚重。此次隨傅相抵寧后,即赴浙垣會商要公。昨于二十七日帥節行抵吳門,聞有先赴江寧,然后再來滬瀆之說。然或徑由蘇來滬,亦未可定。故上海于前日已發小火輪船往迎;四馬路高易洋行對面之屋,將備作行臺云。

五月初一日(公歷六月初五日——即禮拜二)

爵帥行程

昨報劉省三爵帥抵蘇情形,刻探悉爵帥此來系奉有總署咨文及近日寄諭,命傅相與爵帥面商進止機宜;故日昨已到滬上矣。并聞爵帥上月杭省之行,并無要公。因越事孔亟,趣召出山;故聞命后,即由蘇鼓輪來滬耳。

五月初二日(公歷六月初六日——即禮拜三)

閩省官報

福建水師提督彭軍門楚漢,三月間晉省,與督、撫晤商水師事宜,約住旬余回署。現于四月十二日乘「振威」輪船渡臺查辦事件;聞旌節先駐臺南,然后巡洋回廈門云。

福建臺灣道劉觀察璈,素有膽識,敢作敢為。自去年赴任,今已寒暑一易。現聞積憂成疾,雖延醫調治,恐非旦夕所能奏效。故已稟請病假,并欲轉懇奏請開缺、回籍調治云。

五月二十四日(公歷六月二十八日——即禮拜四)

析津近事

傳聞劉省三爵帥統帶之「銘」字營及武毅軍,統于五月內開差南來。「銘」字營,系爵帥自練之軍;武毅軍,則系曾文正公舊部,后歸合肥傅相節制,亦為省三爵帥所部。查江陰有步隊十三營、宿遷有馬隊三營、北方辛集等處又若干營,統于五月內開差。備而不用,布置固應爾爾;然安南一役,未必驟開兵釁也。

七月二十一日(公歷八月二十三日——即禮拜四)

上諭恭錄

十三日,奉上諭:『前據何璟等奏「請以候補知府泉州府廈防同知程起鶚補授臺灣府知府,經吏部以核與定章不符該駁。茲據該督等奏:程起鶚系實任同知,歷署晉江、侯官各缺,措置裕如;于臺灣風土、人情,尤為熟悉。仍請補授等語」。福建臺灣府知府員缺,著準以程起鶚補授。余著照所該辦理。該部知道。欽此』。

八月十三日(九月十三日——即禮拜四)

私招股銀

運同銜、分發江蘇候補知縣俞炳奎,安徽人也。近在英租界拋球場鴻仁里內租屋設局,稱欲開采臺灣后山木料,是以招集股分云云。事為臺灣道所聞,因移文至上海道憲稱:『該員俞炳奎前曾到道呈上條陳,言欲開采后山之木,糾商招股等情;經本道批駁囗囗。現聞該員在滬私自設局招股,請為查究』等由。邵觀察即札縣并函致英會審員陳太守囗密查辦。陳太守訪得果有俞炳奎設局招股囗囗于前日親赴鴻仁里,俞辭不見。薄暮時,俞囗會審公廨回拜太守;太守請見之下,述及前因,并將道憲之函交閱。俞稱:『曾呈條陳于臺灣道,批駁不準。后復稟見,云須申詳督憲;然言語中,似乎仍不準行。故又稟于臺灣鎮,已蒙允準;是以來滬招股。迄今祗售去一股,銀五十兩』。太守隨乘中轎,同俞到縣;又與黎邑尊同到道轅稟明請示,邵觀察飭邑尊將俞交保候示。昨聞俞已自遞清供到臺灣鎮、道衙門云。

八月十五日(公歷九月十五日——即禮拜六)

臺灣木礦稟批

昨報載私招股銀一節,茲據該局將臺灣鎮臺吳霽軒總戎憲批見示,以見并非私招。用特將批附錄于下,以供眾覽。并悉余令謁見道憲之后隨即辭出,并未交保云。

運同銜江蘇即補知縣余炳奎、副將銜福建補用游擊陳文洪稟:為查勘臺屬南北各路山木,稟請批示準辦,并給札諭,俾得招商集資,次第開辦;并札飭營汛及駐扎防營派勇實力保護由。奉臺灣鎮憲吳三月十四日批:據稟南北路內山地段寬廣,樹木最多;該員若能招集商股、自備工本,雇工前赴采伐,事尚可行。惟南北內山多系生番住居,如能開辦,所有生番應由該員等善為招撫而免生事;且萬不準湊合洋股,以免另生枝節。如有湊合洋股,即將所開之地取回,不準再開。如有地段寬廣,該員集股未能砍伐之處,仍準別商承辦。茲據具稟前情,自應準照先行招工試辦。如招工到地,本鎮另再詳請飭遵。仰遵照辦理。繳。

又稟:為遵辦臺屬南北各路山木招商集本,該定先由臺北宜蘭縣以南蘇澳得其黎一帶設局采辦,并請準給札委暨詳咨移行以便開辦由。奉臺灣鎮憲吳六月十五日批:『據稟招集商股在臺北宜蘭縣屬之蘇澳大、小清濁水至得其黎一帶設局采取木料,現已招工購器,即日渡臺試辦等情;仰候據情呈咨督部堂、鎮閩將軍暨撫部院察核示覆飭遵。細閱清折所擬辦木章程第十五條內所稱「臺屬各山木務既稟歸本局一手經理,陸續籌辦;他商只能附股,不得另行設局,以致紛歧」等語;該員現擬在蘇澳、得其黎、大小清濁水等處設局采木,則該處地方寬廣、出料實多,自應歸其一手經理,他商不得另行設局。惟稟內牽及南路等處,未便即照準行。該員商等如在蘇澳、得其黎等處辦有成效,欲再往別處開采,必須另行稟請酌核飭遵,方準舉辦。至煤務、礦務能否準其開辦,俟該員招工到地之后,探有采取之處確有可據,另行稟報,聽候轉詳大憲核示飭遵。至該員商等此次開局試辦木料應納官稅,俟開辦時另應請由大憲飭查章程酌核完納。惟不準招集洋股,以免另生枝節;倘招商股份查出招有洋股,即飭停辦,該員商等不得異言。另稟準雇募工匠壯丁三、四百名輪流用囗防番,并請準購后膛洋鎗一百五十桿、藥彈三千個、帳篷八架;該處野番境內時需提防,若系上憲批準開采木料,其防番鎗刀自不可少,應準購買帶用。惟須約束工匠,不準稍滋事端。該員集股如已有成,似須聽候本鎮詳請上憲批準飭遵,方可招工到臺舉辦,不必著速。切切。此繳。

九月初一日(公歷十月初一日——即禮拜一)

閩中近事

福州船局創設將及二十年,其前、后學堂所教學生將及百人。除出洋之十余名外,其在前學堂者,則司繪圖制造及管理繪事院事務;其在后學堂者,則隨時派出輪船或為管駕之任、或為大副二副、或派赴天津差遣:似覺人才濟濟,可濟時艱。但查各輪船管駕,均有吸食洋煙之弊;其成癮者固有三、五人,即未成癮而將成癮者亦有五、六人。下至司理各事人等及水手、炮手,無不如是。查各輪船自駕弁以至水手,薪俸頗厚;原欲以鼓勵人才。今乃以飽暖之故,而漸入于放辟邪侈,委靡不振;則是國家歲糜數十萬金錢,曾不收一船一人之效,可慨也夫!

九月十四日(公歷十月十四日——即禮拜日)

諭旨恭錄

九月初八日,奉上諭:『翰林院侍讀學士何如璋,著督辦福建船政事宜。欽此』。

九月十七日(公歷十月十七日——即禮拜三)

上諭恭錄

九月十二日,奉上諭:『福建福寧鎮總兵員缺,著曹志忠補授。欽此』。

九月二十一日(公歷十月二十一日——即禮拜日)

閩中近事

泉、漳、海、同交界之道,有長福鄉焉。族皆李姓,不甚富強。有李別者,年四十余歲;其妻康氏,年四十一歲,生女年已十四歲矣。去冬,李別以家貧無計謀生,由廈門搭輪船往臺灣覓一枝之棲。其妻不能安貧,遂于今春二月攜其女回母家,憑媒嫁于鳳尾山蘇大拋為繼室;其女亦偕往焉。不料李別于八月初十日即由臺灣返鄉,具悉其妻已攜女嫁于蘇家矣。其妻以夫既回家,遂由鳳尾山赴長福鄉一行,以觀夫志。李別見妻后,不禁怒發沖冠;其妻畏罪,即投井而死。三日,尸始浮出;李別隨即殮殯,以畢乃事。無何,蘇姓已控于官,并請同安縣黃明府赴長福鄉起尸檢驗;驗得尸雖有傷,而非致命。想系先被李別毆打,遂羞憤而投井耳。

十月二十三日(公歷十一月二十二日——即禮拜四)

琉人可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家居| 美姑县| 土默特左旗| 蓬安县| 桂林市| 广汉市| 南雄市| 县级市| 惠州市| 察哈| 高州市| 巴彦县| 定兴县| 邵东县| 湘潭县| 屏边| 蓬安县| 集安市| 元朗区| 汤阴县| 博野县| 古丈县| 赫章县| 马鞍山市| 达日县| 蓝田县| 和顺县| 崇左市| 延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 青河县| 邳州市| 长宁县| 高雄市| 新平| 黄骅市| 葫芦岛市| 望城县| 全州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