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興趣為王:找到自己熱愛的方向(3)
- 你拿什么改變世界:喬布斯給年輕人的100條成功忠告
- 黃薇
- 3119字
- 2016-02-29 16:32:51
喬布斯是聰明的,他的聰明之處就在于他懂得追隨自己的興趣,而且他明白追隨興趣做事往往也是最為簡單最為快捷的方式,所以他成功了。我們可以看到,喬布斯正是因為自己喜歡簡單的產品,將這個愛好帶入到了工作當中,才讓他做出的產品用最簡單的方式給別人帶來了樂趣,從而取得了成功。這是我們要跟他學習的地方。
人生需要的是減法,只有不停做減法,才能讓我們放棄那些無謂的負擔,而減法做到極致就是僅憑自己的興趣、聽從自己的內心去做事。要記住,只有屏蔽掉外界那些繁雜無用的信息,才能夠讓我們的效率達到最高,取得成功的機會也將更多。
NO.7有興趣就好好培養你的專注力
有了興趣之后,就要專注地做事了。當專注于某一項工作時,就會很自然地投入其中,保持這種專注,它是成功的源泉。
——史蒂夫·喬布斯
富蘭克林在總結自己的一生時,曾將自己取得的成就歸功于“在一定時期內不遺余力地做一件事”。通俗地說,就是做事要專注。事實上,不僅富蘭克林有這樣的看法,其他一些成功者也都有類似的觀點。喬布斯就是其中一個。
1997年,喬布斯回歸蘋果,擔任公司CEO。剛一上任,他就出人意料地“砍掉70%的項目,留下30%的精華”。對這一舉動,他的解釋是,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側重,想要做成事,最好的方式是將精力集中到很小的領域當中,專注于做自己擅長的,而不是遍地開花,什么都要嘗試一下。在他看來,精力太分散是成不了事的。這不僅是他的個人信條,也是蘋果公司的企業文化之一。
在蘋果公司,簡約和專注是同義語。
蘋果是一家創新公司,事實上,蘋果的成就也確實得益于創新。在蘋果內部,卻是另一番景象,喬布斯認為創新并不是蘋果最主要的任務,把精力放在那些最重要的任務和產品上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
2010年4月,蘋果公司的網站上發表了一封喬布斯的公開信。在信中,喬布斯針對蘋果決定在iPod、iPhone和iPad全系列產品上封殺Flash這一行為,闡述了自己的理由。他明確說明了自己的觀點:Flash的替代產品才是保證穩定和創新的移動計算平臺的最佳選擇。
事實證明,喬布斯的選擇總是能夠起到幫助他成功的作用,而之所以能夠這樣,就是因為他敢于對一些東西說“不”。他這么做不是因為勇氣,而是因為他知道做出更完美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為了這一點,即使惹惱了一些消費者和合作方,也是值得的。因為只有專注地做出好東西,才能贏得更多的消費者和合作方。
實際上,蘋果強調把主要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任務和產品上,就是專注精神的一種延伸。因為他們明白,專注于最主要的產品,專注于最能給自己帶來效益的事情,才能讓自己獲得更好的未來。
對于一家公司來說,專注于最重要的產品可以帶來更多的生存機會。對于個人來說,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則可以給人帶來最大的成功可能。因為只有興趣才能激起我們的成功欲望;只有專注,才能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多的成績。這是成功的基石。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想做好工作,我們就應該努力專注于當前正在處理的事情,如果無法專注,工作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如果想有效率,即使事情再多,也要全神貫注于一件正在做的事情,將之解決后,再集中精力去做下一件事。只有這樣,效率才會更高。
現實中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可總也做不到足夠的專注。其實,專注力也是可以鍛煉的。
要想做到專注,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比如一件繁瑣的事情,先從感興趣的部分下手做,這樣我們就更容易投入其中,一旦投入了,那么,那些沒興趣的部分也將會變得不那么令人生厭了,這對集中注意力有很大的幫助。再一個就是保持良好的狀態,只有睡眠充足、狀態良好,我們的大腦才有足夠的養料,才能保持相當的清醒度。大腦清醒是進入專注的首要條件,如果大腦處于不清醒狀態,那么任何辦法都很難起到作用。
最后,就是心靜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專注就是因為外界的干擾太多,讓我們沒有辦法將所有精力用到一處。這時候,就需要慢慢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了。比如,如果是做一件不需要與別人溝通的事情,那么,就可以將自己的耳朵用耳塞塞住,用不了多久,心就能靜下來了。心靜了,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要牢記,想要成功,就要有更高的效率,而想要效率,就要有足夠的專注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地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NO.8為你感興趣的工作癡迷吧
每天我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在工作的時候我身上就有一種激情在燃燒,讓我精力充沛,效率不錯也不覺得累。當然有時候我也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心里也會感到些許的不舒服。回去睡一覺,第二天太陽照樣升起,又開始新的一天。
——史蒂夫·喬布斯
年輕人能選擇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是明智的,但這并不代表自己就注定會成功。理由很簡單,一份吻合自己興趣的工作不是保證你絕對會成功的保險箱,這只是非常關鍵的起點。站在這個良好的起始點,能否最終有所建樹、取得成功,往往取決于你的精神狀態。要知道,精神狀態決定工作成效,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就有什么樣的工作成效,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事半功倍。
喬布斯大膽地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但他最終的輝煌成就并非完全依賴于此,而是與他癡迷的工作精神密不可分。他曾坦白地說道:“我一周工作7天,每天18個小時。雖然辛苦,但很有意思?!鄙踔猎?011年8月26日,喬布斯因為身體的原因辭職當日,仍在公司總部工作了一整天。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日本著名的“經營之圣”稻盛和夫也認為,工作時應該保持戀愛一樣的精神狀態,應該迷戀工作、熱愛工作、擁抱工作。在一般人看來,“那么辛勞、那么艱苦的工作,太可怕了!簡直無法忍受,根本無法堅持。”但如果你迷戀這個工作、熱愛這個工作,那你就能夠承受,一切都不在話下。
有一次,比爾·蓋茨父子在法國巴黎接受《財富》雜志采訪,當被問到“你是否從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身上學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時,比爾·蓋茨不假思索地說:“喬布斯是那種對事情非常癡迷的人,‘狂熱’一詞用在喬布斯身上都算是低估了他。我本人更癡迷的東西是:如何搞好技術開發團隊,以開發出性能最佳的產品。而喬布斯則專注于如何提高用戶體驗和完善產品外觀設計。正是他的這種癡迷精神,使蘋果的產品和服務與眾不同。”足見,喬布斯不僅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更對其癡迷不已,甚至這已經成為他的一個標簽。
迷戀的精神狀態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原動力,當一個人能以迷戀的精神狀態投入自己的工作時,他的自發性、創造性、專注精神等對自己工作有利的條件便會在工作的過程中表現出來,從而能夠快速找準工作的著眼點、著力點,敢闖、敢干、敢于擔當、敢為人先,遇到困難不回避、不推諉、不氣餒,敢于直面,敢于去想辦法解決好問題,擁有這樣的精神狀態工作肯定是卓有成效的,是能夠帶來最佳結果的。
一個對工作保持迷戀精神狀態的人,無論在哪里工作,為誰工作,都會一如既往地努力;無論工作中的困難是多么大,或是質量要求多么高,他都會始終一絲不茍地完成它。
你或許覺得始終保持這種狀態非常艱難和痛苦,其實只要理解其中的精髓,并掌握相應的方法,這就變得容易多了。
第一,始終保持迷戀的精神狀態是一種超越自我的能力。讓自身在最佳精神狀態下工作,需要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和開發;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時刻保持頭腦清晰,沉著、冷靜、抗打擊;積極主動有信心,直面困難有毅力,奮發進取有動力,敢于創新有突破;埋頭苦干,以苦為樂,樂在其中,不猶豫、不懷疑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一定能將問題解決,把結果帶給自己。
第二,始終保持迷戀的精神狀態是一種忘我拼搏的境界。這種境界就是為公司著想,就是愛崗敬業、就是聚精會神、一心一意、全身心地投入,就是快樂工作。
總之,年輕人要時刻保持迷戀的精神狀態,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責任心,更主動、更深入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