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興趣為王:找到自己熱愛的方向(1)

NO.1興趣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

你們也得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這是一條適合于工作和愛情的信條。

——史蒂夫·喬布斯

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有很多共同點,追尋興趣做事,就是其中一個。興趣產生的巨大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它可以使蒙諾索夫以白幫別人干40天活為代價而換一本《算術》書;也可以讓列文虎克足足磨10年玻璃片最終發明了顯微鏡……有了興趣,辛勞也是甜蜜的;沒有興趣,閑適也能給人帶來焦躁。

在堅持按興趣做事方面,喬布斯是一個典型。喬布斯說過:“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更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隨自己喜歡的東西,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喬布斯17歲那年,考入里德大學。一個學期后,他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吃驚的舉動——退學,然后留在大學旁聽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喬布斯的行為方式,他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正是這點,讓他取得了后來的成功。

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喬布斯說:“我當時也害怕,但許多年過去了,現在回頭看看,那的確是我有生以來做出的最棒的決定之一。因為通過這個經歷,我學到了很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沒把青春浪費在讓自己痛苦的事情上。”盡管退學后喬布斯吃盡了苦頭,但是,能從自己的選擇中找到樂趣,依然讓喬布斯興奮不已。他認為,這正是自己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

無獨有偶,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的李開復也是一位以興趣為選擇標準的人。

上大學之前,李開復的志向是做一名律師,因此,大學的時候,他選擇了跟法學相關的政治科學專業。但是很快,李開復就發現自己對這個專業完全不感興趣,一點也聽不進去課。于是,他覺得自己應該重新進行選擇。

其實,李開復是有備選專業的,那就是數學。李開復小時候數學成績很好,一直被譽為“數學天才”,還取得過美國田納西州的數學冠軍。不過沒多久,他發現自己對數學也并不是很感興趣。在剛入學的時候,學校安排李開復加入了“數學天才班”,班里的同學都是當時哥倫比亞大學的數學尖子。到這個班級之后,李開復發現自己這個“數學尖子”竟然是班里數學成績最差的。

經過一番思索,李開復找到了答案,他雖是田納西州的數學冠軍,但當時田納西州的教學質量很差,跟其他州沒法比。而且,李開復發現,他的同學大都是真心喜愛數學,是為了享受“數學之美”而選擇學習數學的。而自己更像是因為成績好,別人都夸自己有數學天分而選擇學習數學。

想通了這點之后,李開復明白一個道理,想要真正做出成就,就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而不是別人認為你應該去做的事。后來,李開復選擇了計算機專業,他的理由很簡單,自己高中的時候就喜歡“玩”電子計算機。就這樣,李開復開始了自己的計算機之夢,并將之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而他也確實在計算機領域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績,這跟他遵循興趣選擇的做法是分不開的。

不管是喬布斯,還是李開復,他們的經歷都指向一點,那就是只有遵循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夠更接近成功。也就是說,興趣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事實上,我國古代的學者們也早就有“癡迷而成長”的論斷,認為只有在自己喜愛到癡迷的領域當中,才能夠獲得更大的成長,最終成功。其中的道理和喬布斯、李開復認為的是一致的。

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發現自己的興趣,之后沿著興趣的方向去努力,你一樣也可以成為頂尖的人才,創建屬于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個成功者。

NO.2無論怎樣,都不要失去熱忱

想要讓你的工作持續下去,就得有熱忱。這是唯一的方法。沒有人會堅持從事一項自己不喜歡的職業,這只會讓你覺得工作索然無味,并最終放棄。

——史蒂夫·喬布斯

著名哲學家、作家池田大作先生在他的著作《我的人學》中有這樣一段闡述:“和永劫宇宙相關涉的人的精神,是開放的、無限擴展的。它那從其深層迸發出來的、不可抑止的熱情,才是可以激勵人們產生創造力的源泉。只有不知疲倦的熱情,才能將人們的知識、技術、經驗,等等所有力量統合在一起。它是源動力。”

從池田大作的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熱情的重視,他認為,熱情是創造力的源泉,是能真正給人帶來能量的。確實,人們常說壓力可以讓人產生動力,但現實中,更多的時候只有發自內心的熱情才是真正的動力之源。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壓力能夠讓人干好一時,但只有熱愛才能夠讓人干好一生。在工作中,如果沒有熱忱,那么,周圍都是困難,有了熱忱,這些困難往往就不再那么駭人了。

在這方面,喬布斯有很深的體會。喬布斯一直是一個激情四射、對工作有著極大熱忱的人。他一生共創辦了三家公司,分別是蘋果公司、NeXT公司以及皮克斯。讓喬布斯永不停歇地堅持創辦公司的,正是熱忱,是他出于對事業的熱愛、對自己夢想的追求。喬布斯認為,一個人要有自己追求的東西,更要有堅持下去的熱情,在做事業的時候,不應該只為當老板而開公司,而應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去做。

喬布斯一直認為,很多人之所以能夠創業成功是因為他們的好的想法沒人相信,結果,只好自己開公司,靠自己去實現自己的想法。他的蘋果公司是這樣成立的,皮克斯也是這樣成立的,喬布斯說必須熱愛自己的想法并愿意為它冒險才能夠成功。他覺得,成就可以給人帶來巨大的自豪感,但創業的過程是很難的,如果沒有熱情,你早晚會放棄。

通過喬布斯的經歷,和他個人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出。喬布斯的成功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其對自己事業的熱愛,正是因為熱愛,他才能成為一個工作狂,才能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無所畏懼,才能有探索未知領域的勇氣。

愛默生說:“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事實上,熱忱不僅有推動偉大事業成功的作用,對年輕人來說也是舉足輕重的。熱忱如同年輕人的生命。憑借熱忱,我們可以開發出自身的潛能,發展出堅強的個性;憑借熱忱,我們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生動有趣;憑借熱忱,我們可以感染周圍的人,并獲得他們的支持;憑借熱忱,我們可以獲得領導的賞識,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現實中,很多年輕人是沒有這份熱忱的。他們對自己的工作一直未能產生足夠的激情與動力,也一直無法找準自己的定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沒有搞清楚自己為什么工作,他們的選擇并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所以,沒有熱忱也就不奇怪了。

由上,如果想要成功,就要先理清思路,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對哪個領域感興趣。找到自己的興趣之后,專心投入,熱忱自然就有了。有了這份熱忱,那么,還有什么可懼怕的呢?

一個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的人,無論在什么公司工作、處于什么崗位,他都會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崇高的。這份熱忱可以讓他直面工作中的困難,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從而取得別人無法企及的成就。這,正是熱忱對于渴求成功者的真正意義。

NO.3生命有限,做自己喜歡的事

成就事業的唯一途徑是熱愛自己的事業。如果你還沒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那就繼續尋找,不要放棄。只要跟隨自己的心,總有一天你會找到的。

——史蒂夫·喬布斯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想做出一番事業來,可是,到追求夢想的時候總會感到迷茫,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狀況出現,大多是因為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地定位,沒有搞清楚成功的真正含義。

很多人認為,只有獲得別人想要而不可得的成就才算是成功,有些人則認為,能夠領導大多數人才算是成功。其實,這都不夠準確。喬布斯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并且做成了就是成功,而且是很重要的成功。喬布斯還補充說,如果你的目標是改變世界,那么,做成你喜歡的事的同時,就能夠得到別人想而不可得的成就,就能夠領導大多數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喬布斯的這個定義,是更準確的,它甚至包含了前面的兩種看法。

喬布斯不僅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他最后的成就很好地說明了這點。而且,不僅是喬布斯,很多其他的成功人士,也有著類似的看法。他們都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在他們看來,人生很短,要抓緊時間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陳士駿生于中國臺灣,很小就愛鼓搗電腦,在小學六年級時,他就寫出了自己的第一個程序,這個愛好和這份能力一直伴隨著他。中學畢業后,陳士駿考進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香檳分校,大學期間,他整日與計算機愛好者為伍,把學業拋到了九霄云外。

在大學期間,他認識了兩位學長,羅斯·西蒙斯和潘宇。當時,這兩位學長都已經輟學參加工作了,他們經常給陳士駿講述硅谷的各種創業故事。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對陳士駿的觸動很大。他覺得,做人就要像他們一樣,靠自己的努力去成就些什么,要讓這個世界有所改變。這是他的夢想,可是,這個夢想讓他感到窒息,因為現實中,他看不到任何實現夢想的可能。他很快意識到,如果想按照自己的興趣,更好地接觸電腦、研究電腦,還不如去硅谷這種高科技的地方,在那里,可以學到更多,而在學校,基本就是浪費時間。最終,經過綜合分析和對比,陳士駿輟學了,進入創業不到一年的PayPal公司。

在之后的幾年中,陳士駿一直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他始終都在互聯網行業中打拼。最后,他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成功,和創業伙伴共同做出了YouTube,開創了視頻傳播、視頻社交、視頻營銷等一系列嶄新的互聯網生活方式。那時陳士駿才20多歲,跟他同齡的人,大都剛剛步入社會,正在從零開始,而他,已經是億萬富翁了。

后來,陳士駿談起這段經歷的時候說當時也有顧慮,因為畢竟輟學屬于非正常狀態,但是,內心對互聯網的強烈渴望,讓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退學。他說:“人生很短,要活得有質量很不容易,我不想在學校里浪費時光,想盡早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想,即使我當初沒有成功,現在肯定也不會后悔,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不會產生后悔的情緒的。”

不管是喬布斯還是陳士駿,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想要成功,就應該從他們的經歷中獲得啟示,趁著年輕,趕緊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業當中去。要知道,人生短暫,是經不起浪費的。

NO.4不要盲從于那些職業規劃

我是一個深信后天環境影響一切的人,我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都與自身成長過程中所獲得的實際經驗密切相關。而由此形成的性格對今后所從事的工作也密切相關。

——史蒂夫·喬布斯

如今,無數職場達人都喜歡這樣建議:職業規劃決定了人一生的事業走向,年輕人一定要好好沿著你的職業規劃前進。可是,事實并非如此。性格決定命運,我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應該根據自己的性格做出選擇,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選擇適合的,才能在工作中體會到快樂,從而取得不錯的成就。

喬布斯是私生子,出生后不久就被托付給舊金山的一對夫婦收養,這對夫婦就是喬布斯現在的父母——保羅·喬布斯和克拉拉·喬布斯。喬布斯小時候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常常有出格之舉:他曾經吞下防蟻劑,后被養父老喬布斯送到醫院洗胃,還曾把發夾塞入電插座,導致手被嚴重灼傷。

喬布斯認為童年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他超越常規的性格,而這對他日后選擇工作有很大影響。喬布斯這樣說過:“我是一個深信后天環境影響一切的人,我認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都與自身成長過程中所獲得的實際經驗密切相關。而由此形成的性格對今后所從事的工作也密切相關。”

喬布斯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選擇在最富于變化、最需要創意的PC行業開創自己的事業,正符合他的性格,他也因此取得巨大的成功。

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職業,常與本人的性格、興趣、愛好、氣質及能力等密切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性格、興趣等是一個人在選擇職業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所以,一個人在擇業時應對自己各方面的情況作出客觀且全面的分析,而不是盲從于那些所謂的職業規劃。

心理學專家認為,根據性格選擇職業,能使自己的行為方式與工作相吻合,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技之長,從而得心應手地駕馭本職工作。例如:情緒型性格的人通常表現為情感反應比較強烈和豐富,行為方式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故適宜于藝術性、服務性的職業;理智型性格的人喜歡周密思考,善于權衡利弊得失,故適合于選擇管理性、研究性和教育性的職業;意志型性格的人通常表現為行為目標明確,行為方式積極主動,堅決果斷,故多適合于經營性或決策性的職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长春市| 开化县| 辉县市| 临洮县| 南汇区| 商水县| 凉山| 南皮县| 旬阳县| 永平县| 卫辉市| 安阳市| 花垣县| 从江县| 汉中市| 阿拉善右旗| 锦州市| 筠连县| 黑龙江省| 申扎县| 澳门| 黔南| 望都县| 庆安县| 克什克腾旗| 化德县| 华宁县| 永清县| 曲水县| 新龙县| 清涧县| 类乌齐县| 格尔木市| 共和县| 仁怀市| 大荔县| 南城县| 慈利县| 北票市|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