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漠視感恩的心靈

工作不是負擔,而是生命的恩典

什么是工作?為什么工作?怎樣去工作?這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我們不妨簡單剖析一下工作的實質內容。

工作為我們提供了穩定的薪水,解決了衣、食、住、行等需要,讓我們能夠維持生命所需,它使我們實現了經濟安全,有了穩定的工作,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驅除個人在社會上的漂泊感。

工作是一個機會,一個平臺。它為我們提供的工作環境、辦公設備、各種福利等,成就了我們的事業,成就了我們的價值和人生。

公司是一個老板創造的運營機器,在這個機器上,有管理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不論身處哪個部門,都會與其他部門的同事和本部門的同事相配合。在工作中,我們與他人建立友誼,融入團隊,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

通過工作,無數人獲得了便利的服務和需要的物品,客戶和顧客的生活需要得以滿足,老板的公司創造了更大的價值,為社會謀求了更高的福祉。因為我們獨一無二的工作,這個世界上,有非常多的人在依賴著我們。被別人需要,正是最大的快樂和滿足。

工作是自我實現的機會,在工作中,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獲得深層次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工作讓自我得到提升,我們通過工作鍛煉能力,增長才干,學習做人做事的方式,這些都會成為帶來未來更好工作機會的憑借。

以上需求的實現,幾乎包含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的全部內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作就是充實自我、表達自我、成就自我的過程,是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

美國作家比爾·海貝斯說:“工作不是一種懲罰,也不是人們經過思考后想干的事。工作是一種神圣的安排,是造物主用快樂和有意義的活動填補人類生命的一種方式。”這句話的確非常有道理。在美國,很多人都這樣看待工作。他們認為工作是上帝賦予的禮物,是上帝對每一個人的召喚。

有個乞丐遇到了上帝,他請求上帝滿足他三個愿望,上帝答應了。

乞丐的第一個愿望是要變成一個有錢人,上帝立刻滿足了他。成了有錢人后,乞丐又希望自己能年輕40歲,上帝揮一揮手,老乞丐就變成了20來歲的小伙子。

乞丐興奮極了,接著又向上帝提出了他的第三個愿望:一輩子不需要工作。

上帝也答應了他,乞丐立刻又變回了路旁那個又老又臟的乞丐。乞丐不解地問:“這是為什么?我為何又變得一無所有了?”

上帝說:“工作是我所能給你的最大祝福了。想一想,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整天無所事事,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只有投入工作,才有生命的活力。現在你把我給你的最大的恩賜扔掉了,當然就一無所有了!”

其實,工作與溫馨的親情、美麗的愛情以及壯麗的河山、明媚的陽光一樣,都是上天的一種恩典。工作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價值與意義。

明白了這個道理,并以感恩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為一種負擔,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作也會變得意義非凡。

微軟總部的辦公樓里有一位臨時雇用的清潔女工,在整個辦公樓幾百個雇員里,她是唯一沒有任何學歷,工作量最大、拿薪水最少的人。

可她卻是整個辦公樓里最快樂的人!

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鐘,她都在快樂地工作著,對任何一個人都面帶微笑,對任何人的要求,哪怕不是自己工作范圍之內的,也都愉快并努力地跑去幫忙。

熱情是可以傳遞的,周圍的同事很快被她感染,有很多人和她成了好朋友,甚至包括那些公認的冷漠的人!沒有人在意她的工作性質和地位。她的熱情就像一團火焰,慢慢的,整個辦公樓都在她的影響下快樂了起來。

比爾·蓋茨很驚異,就忍不住問她:“能告訴我,是什么讓你如此開心地面對每一天呢?” “因為我在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工作!”女清潔工自豪地說,“我沒有什么知識,我感激公司能給我這份工作,可以讓我有不菲的收入,足夠支持我的女兒讀完大學。而我對這美好的現實唯一可以回報的,就是盡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一想到這些我就非常開心。”

比爾·蓋茨被女清潔工那種感恩的情緒深深打動了,他動情地說:“那么,你有沒有興趣成為我們當中正式的一員呢?我想你是微軟最需要的人。”

“當然,那可是我最大的夢想啊!”女清潔工驚訝地說道。

此后,女清潔工開始用工作的閑暇時間學習計算機知識,而公司里的任何人都樂意幫她,幾個月后,她成了微軟的一名正式雇員!

這位女清潔工對于工作的感恩,讓人們感覺到她把工作當成了這世界上最神圣的事情和最美麗的饋贈,以這樣的心情工作,任何一個老板都會為之動容的!正因為如此,500強企業的門檻毫不猶豫地向一無所有的她敞開了!

由此看來,工作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無論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是在這個禮物的基礎上實現的。是它成就了我們的事業與夢想,實現了我們的人生價值,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所以,我們無論應該身處什么樣的地位,都應該對工作心存感激,培養自己的感恩之心、回報之心,用實際行動來回報這份饋贈!

看看腳下的土地,每份工作都是一處鉆石礦

“好工作在哪里?”這是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渴望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年輕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事實上,好工作就在每一個人的身邊、手邊,可惜太少人能夠理解這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憧憬未來,希望能成為事業有成的強者。但卻整日抱怨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事業起點。殊不知,任何事業都要從零開始,任何攀登都應從腳下開始努力。

與其整日等待好工作的降臨,還不如多關注手中的工作,或許,會發現可以憑借并走向成功的契機。下面關于世界上最大的鉆石礦——戈爾康達鉆石礦的發現過程或許能給我們以啟示。

阿里·哈法德住在距離印度河不遠的地方,他家擁有大片的蘭花花園、稻谷良田和繁盛的園林。他立志要找到一座鉆石礦,因為他知道只要在高山之間找到一條河流,而這條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他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鉆石。

于是阿里·哈法德賣掉了農場,把家交給了一位鄰居照看,然后便出發去尋找鉆石了。他先是前往月亮山區尋找,然后來到巴勒斯坦地區,接著又流浪到了歐洲,最后他身上帶的錢全部花光了,衣服又臟又破。在旅途的最后一站,這位歷經滄桑、痛苦萬分的人站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海灣的岸邊,將自己投入了迎面而來的巨浪中,從此永沉海底。

幾十年后的一天,當阿里·哈法德的繼承人(繼承并居住在阿里·哈法德的莊園)牽著他的駱駝到花園里去飲水時,他突然發現,在那淺淺的溪底白沙中閃爍著一道奇異的光芒,他伸手下去,摸起了一塊黑石頭,石頭上有一處閃亮的地方,發出彩虹般的美麗色彩。隨后,發現了更多的這樣的黑石頭。而這些黑石頭實際上就是鉆石!

這就是印度戈爾康達(Golconda)鉆石礦被發現的經過。戈爾康達鉆石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鉆石礦,其價值遠遠超過南非的金百利(Kimberley)。英國國王皇冠上的庫伊努爾大鉆石(Kohinoor,106克拉),以及鑲在俄國國王王冠上的那顆世界上最大的鉆石,都取自那處鉆石礦。

當我們今天再次“聆聽”戈爾康達鉆石礦的發現經過,我們仍然會被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所驚醒和震撼。你仔細看過自己腳下的土地了嗎?你注意自己手頭的工作了嗎?認真分析過手頭工作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巨大財富和機遇了嗎?還是每天都在羨慕朋友的工作,或是感嘆成功者的機遇之可遇不可求?

“如果一個年輕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發現任何機會,而他認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那么他會感到非常的灰心失望。”這是著名成功學家奧格森·馬登給年輕人的忠告。大部分人不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手頭的平凡工作就是一座豐富的鉆石礦,只要好好挖掘——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做好目前所做的工作,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鉆石”——包括職位的上升和財富的增加。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許多人心態浮躁,他們總想:“做這份工作,有什么希望可言?”“整日干這差使能有什么出頭之日?”他們堅信世界上有很多掙錢或者成功的機會,于是他們焦急地等待,等待另外的時間,另外的地點,另外的行業,另外的工作職位,但決不是現在,決不是手頭上這個日久生厭的工作;他們知道如何在將來提高自己,但卻不珍惜眼前工作中的每一次機會。

里森是一家小銀行的部門經理。一天,主管人力資源的副總找他談話,打算交給他一項任務。原來,有一位部門經理突然辭職,,留下很多需要緊急處理的工作,副總已經和其他兩位部門經理談過此事,但這兩位經理都以各種理由委婉拒絕了。

原來,平日工作忙已經有點吃不消,現在再接受額外的工作,實在太過勞累。況且,這家小銀行的部門事務瑣碎而繁雜,薪水低不說,還要常常加班。這兩位經理能“屈尊”在這里,已經很不容易了,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想像那位跳槽的經理一樣,一有機會就趕緊走人。

于是,副總只好問里森能否暫時接管這一工作。實際上,里森也很為難,因為他也很忙,而且拿不準能否同時處理好兩份工作。但是,他覺得既然副總信任自己,自己就應該盡力去做好。于是,他同意接管那個部門的工作,并保證盡最大努力來完成。

一整天,里森都忙得不可開交。下班后他冷靜下來,認真思考應該怎樣提高工作效率,怎樣在同一時間里完成兩份工作。他很快就制訂了方案,第二天就采取了行動。比如,他與秘書約定:把下屬匯報工作集中安排在某一個時間;把所有的拜訪活動都安排在另一個時間;除非緊急而重要的電話,所有的電話都集中安排在某一個時間回復……等等。這樣,他的工作效率就有了明顯的提高,將兩個部門的工作都處理得很好。

兩個月后,銀行的老總決定把兩個部門合并為一個部門,全部由里森負責,并且給他大幅度加薪,因為老總知道只有里森這樣的人才能擔當重任。

很多人羨慕別人的地位,嫉妒別人的高薪,卻不問自己都為工作付出了什么?自己的工作做的怎么樣?沒有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沒有實實在在地工作精神,就算在接電話、發傳真、打印文件、傳遞信息這些所謂的小事中,隱藏著老板對你的考驗,客戶給你的機遇,你又怎么會發現?

有些工作,看起來似乎與成功無關,但有位優秀的經理人講述自己的工作經歷時,卻說:“永遠不要對自己的工作妄自菲薄,因為,很可能下一個成功者就出自這里。”

所以,當你選擇了一份工作,就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帶著感激的心情,去踏實認真、努力勤奮地工作,哪怕是看似平凡的瑣碎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從事在什么行業上的員工,都不應該浮躁,務必要認識到自己正在擁有的一切。看看自己腳下的土地吧!其實,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豐富的鉆石礦。感謝在職的每一天,用心做好在職的每一天,你一定也會發現你家后院的“鉆石礦”。

為價值工作,而不只是為薪水而工作

很多人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領回自己的薪水,高興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再重復老樣子,上班,下班……他們很少思考關于工作的問題:為什么要工作?應該怎樣工作? 為了尋找答案,我們不妨讀讀下面這個故事。

1961年,韋爾奇已經作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在GE工作一年了,他的年薪是10500美元。他發現他的薪水居然和許多工作能力不如他的人完全一樣,他因此十分沮喪。于是,他一天比一天委靡,終日無心工作。

終于有一天,他意識到自己以后的路還很長,整日抱怨薪水低,無心工作,只會浪費GE這個大舞臺!

他決定讓自己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這時在他面前出現了一個機遇:一個經理因成績突出被提升到總部擔任戰略策劃負責人,這樣經理的職位就出現了空缺。

“我為什么不試試呢?”韋爾奇想。這個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他找到領導說出他的想法。

“你是在開玩笑嗎?”領導問道,“杰克,你根本不熟悉市場,而這一點對于這種新產品卻是至關重要的。”

韋爾奇不肯接受否定的回答。他談到了自己的資歷、看市場的眼光、對人和工作的態度。他在領導的車上坐了一個多小時,試圖說服他。

最后,領導似乎明白了韋爾奇是多么需要用這份工作來證明自己能為公司做些什么,他對站在街邊的韋爾奇大聲說道:“你是我認識的下屬中,第一個向我要職位的人,我會記住你的。”

在接下來的7天時間里,韋爾奇不斷給領導打電話,列出他適合這個職位的其他原因。一個星期后,領導打來電話,告訴韋爾奇,他已被提升為塑料部門主管聚合物產品生產的經理。

1968年6月初,也就是韋爾奇進入GE的第八年,他被提升為主管2600萬美元的塑料業務部的總經理。當時他年僅33歲,是這家大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經理。

到1981年,他終于憑借自己對公司的卓越貢獻,穩穩地站到了董事長兼最高執行官的位置上,站到了GE這個大舞臺的中央。

其實,很多人都和韋爾奇一樣,在最初意識到的工作的原因只有一個,即薪水。似乎,工作天生就是與薪水相聯系的。工作就是因薪水而存在,我們也是因為薪水而工作。

但韋爾奇的經歷也證明,那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實際上,薪水僅僅是對個人回報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少的一部分。除了薪水,工作給予的報酬還有很多——自我價值的實現、積極而有意義的挑戰、珍貴難得的經驗、才能的充分表現等等。這些東西與用金錢表現出來的薪水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

不要只為薪水而工作,這樣你會得到更多。如果人們將工作視為積極地學習經驗,那么,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了個人成長的機遇。與其只想著工作可以為你帶來多少錢,還不如想著自己的工作多么有成就感。當你在工作時,內心淡化薪水對你的影響,你才更容易取得卓越的成績。

把工作視為一個實現自我價值、追求卓越體驗的平臺,我們就能充分激發出自身的潛能和工作熱情。不要刻意考慮薪酬的多少,而應珍視工作本身給你創造的價值,要知道,只有你自己才能賦予自己終身受益無窮的黃金,而你的老板給你的永遠都是可數的金錢。

人們都羨慕那些杰出人士所具有的創造能力、決策能力以及敏銳的洞察力,但他們并非一開始就擁有這種天賦,而是在長期工作中積累和學習到的。在工作中他們學會了了解自我、發現自我,自我提升。這是工作賦予他們最最珍貴的財富。當一個員工的個人能力全面的、極大地得到提高時,他的價值將難以用金錢衡量。

一個人如果只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高尚的目標,并不是一種好的人生選擇。我們應該感謝自己的工作機會,做好在職的每一天,認真品味工作中的成長快樂。

凱特林女士進入通用汽車公司之前是一位全職太太,先生在一起車禍中喪生,為了養活3個孩子,她步入了職場。剛做銷售時,她對汽車和銷售一竅不通,拿著那份微薄的薪水,時常會讓她感到維持生活的艱難。也曾因為生活拮據想要換份工作,但不知為什么,她就是莫名地對這份工作有好感。可能是在推銷汽車和與他人交談的過程中,她覺得自己的個人能力有了很好的鍛煉,自身價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是這種充實的感覺,讓她堅持了下來。

于是她邊推銷邊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向別人請教,一年內閱讀了大量的銷售書籍,掌握了豐富的汽車和銷售理論知識。通過學習,她學會了如何更多、更好地進行電話預約、如何更好地向客戶做介紹、如何應對不同意見以及如何讓客戶將她推薦給更多的人,學會了怎樣應對客戶對于價格的關注,還學會了用32種不同的方法結束買賣關系。每當她將自己學到的新技巧付諸實踐時,她的業績就會上升,她就越發自信。經過短短4年的努力,她不僅收獲了財富,還迅速從一名基層銷售員成長為經驗豐富的銷售經理。

凱特林女士成長的例子告訴我們,當你選擇了一個行業,進入一家公司工作后,不要僅僅將目光放在獲得的薪水上,而要關注自己是否能夠得到能力上的鍛煉,價值上的提高。

一個只懂得用薪水來衡量工作的人,無疑是膚淺的。鋼鐵大王查爾斯·施瓦布曾經這樣說過:“如果一個人對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只是為了薪水而工作,很可能既賺不到錢,也找不到人生的樂趣。” 在世界五百強企業里,抱著只為薪水而工作的態度往往很容易被淘汰。

一個懂得對工作感恩的人,不僅能看到工作中帶來的薪水,還能看到工作中隱藏的各種機會。提升個人價值比薪水更重要,完善個人的能力比高層的職位更重要。一味抱怨自己的工作而不專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用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態度去工作的人,是不會在競爭的世界里微笑太久的。相反,只要你能注重工作所給你的各項價值提升,就會區別于其他人,使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到那時,再回過頭看,與你在工作中獲得自身價值的“升值”相比,微薄的工資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珍愛自己的工作

“我們每日的美好感受與對未來生活的信心,皆來自于人類最純真的感情。不論是友情,抑或是愛情,只要是誠摯的就是美好的、澄凈的,值得一生擁有和珍愛。”這段優美的文字,提醒我們,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要心懷感恩,知足惜福,去珍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然而有人總是容易抱怨。為什么總是在抱怨呢?其實一個重要因素是自身的貪欲,在無形中我們已經成了欲望的奴隸了。伊索說得好:“許多人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擁有的也失去了。”

托爾斯泰講過個一個哲理小故事:有一個人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桿,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桿的地都歸你。”于是,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沒起來。于是有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的時候說:“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么大。”

對于我們而言,有人總認為自己的工作不夠好,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從未懷有感恩之心。倘若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工作知足惜福,對自己的工作心存感恩,我們的世界將會充滿更多的陽光。相信只要我們珍愛自己的工作,即使是薪水低微的工作,都能讓我們感到生命的舒適和輕松。這就是工作賦予我們的樂趣,是工作賦予我們生命的充實感。

每一個員工都應懂得,工作給你生活以保障,又給你工作以樂趣,具有著其他事物無法取代的意義。唯有感恩、唯有懂得珍惜,我們才對得起這份生命中的“寶物”。是工作給了你一切,你應該對工作抱一種感恩的態度。離開了工作,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暗淡無光。

李潔畢業于哈佛大學商學院,曾就職于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與她相處過的同事都對她的微笑、善良和勤勞留有深刻的印象,幾乎每一個和她相處過的人都成了她的朋友。有人不解,問李潔有什么和人相處的秘訣。

李潔微笑著說:“一切應該歸功于我的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教導我,對周圍任何人的賦予,都應該抱有感恩的心態,而且要永遠銘記,要使自己盡快忘記那些不快。

“我幸運地獲得了這份工作,有很多友善的同事,雖然上司對我的要求很嚴格,但在生活方面對我很照顧。所有的這一切,我都銘記在心,對他們心存感恩。

“我一直帶著這種感恩的態度去工作。我深切體會到,感恩其實也是一種智慧,它能讓一切都美好起來,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快也會很快過去。我總是工作得很順利,大家都很樂意幫助我。”

從李潔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她感恩的心態,為她帶來了工作中的快樂和事業上的順利。但是,我們也會看到,在身邊會有一些人沉溺在灰色的心態中,對工作總是感到不滿。他們總是拿自己和別人比,總是感覺自己的工作不夠好。卻不知,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拼搏,如果沒有工作,沒有這份讓你體驗和鍛煉的工作,又怎么會讓你有日后前行和發展的基礎?我們應無時無刻不提醒我自己,現在擁有的工作上就可能寄托著自己的全部未來,要對它發自內心地珍惜與愛護。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就算你的工作不引人注意,但它卻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基礎。除此之外,工作還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讓我們的個人能力得以增加,讓我們的自身價值得以提升。

心存感恩,珍愛自己的工作。就算它沒有多少的薪水,但它卻給我們提供了鑄就卓越的機遇。除此之外,工作還為我們提供了展現人生價值的舞臺,讓我們的人生閱歷得以豐富,讓我們的人格得以錘煉,讓我們的聰明才智找到萌芽的樂土。

多問我能做什么,而非我能得到什么

美國的肯尼迪總統說:“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么,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么。”同樣地,在企業,員工也應該這樣要求自己:“不要問企業為你做了什么,要問你為企業做了什么。” 因為,一個感恩的員工看來,先問付出,再問回報才是正確的順序,否則所付出的對不起所拿的薪酬與職位,自己在這個職位上也是干不長久的。

1993年,郭士納就任IBM公司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這是IBM第一次從本公司員工外挑選一個領導人。郭士納上任后,他的扭虧為盈的措施之一就是裁員。不解雇政策是IBM企業文化的主要支柱,公司創始人托馬·斯沃森認為,這樣可以讓每個員工覺得安全可靠。如今,郭士納裁員卻是動了大手術,辭退了至少35000名員工。裁員行動結束后,郭士納對留下來的雇員說:“有些人總是認為薪水太少了,職位升遷太慢。你必須拿出點成績讓我看看,得給我創造出最大的效益。現在,你是否繼續留任,就看你的表現了。”

“多問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能得到什么”這就是郭士納接掌IBM后的執行邏輯,正是這個執行邏輯實現讓“大象跳舞”的奇跡。一個成功的企業是所有員工付出的疊加和總和,“多問你能為企業做什么”是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應該是員工自身的行為準則。那些把結果等同于薪水、整天問我能得到什么而敷衍了事工作的人,只想對得起自己掙的工資,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企業的期望。

在他們看來,我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在于人們對于薪水缺乏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很多人只看到眼前的薪水,卻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經驗、經歷等放棄了,這實在太過可惜。

不要為僅僅能得到什么實物性的報酬而工作,因為報酬只是工作的一種補償方式。僅以得到薪水為個人奮斗目標的人是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從來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

雖然工資應該成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從工作中能真正獲得的更多的東西不是裝在信封中的鈔票。雖然職位應該成為工作的追求,但是能從工作中真正獲得更多的東西不是讓你加官進爵。工作更重要的是享受工作的過程,在你做好工作之后,老板自然會給你一份不菲的薪水,因為老板不是傻子,他能看到你的貢獻。

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工作固然是為了生計,但是比生計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施展自己的才干。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年輕時曾經在一家電器商店當過學徒。開始時,薪水很低。

松下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電器方面的事情,這次到了一家電器商店工作,面對著那么多的電子產品,他感到了自己的無知。他每天都比別人晚下班,用這些時間閱讀各種電子產品的說明書;他參加了電器修理培訓班。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學習電器知識上面,因為他決心用學習讓自己成為這方面的行家。

終于,通過不斷的努力,他從一個對電器一竅不通的學徒變成了一個能夠給顧客清楚明了地講解電器知識的專家,并且還可以自己動手修理與設計電器。這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

店主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對松下的這種學習精神非常賞識,不久便將他由普通學員變成了正式員工,并且將店里的很多事情都交給他處理。這為松下以后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松下幸之助正是秉持“問我能做什么,而非我能得到什么”的態度,讓內心沉靜下來,把工作做好、把技術學精,從而為日后成功創辦松下電器夯實了基礎。多問我能做什么是一個員工增長才干、走向成功的基本條件。

不把工作的目的僅僅看做是獲得報酬,工作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進自己工作的過程、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的過程。員工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何改進自己的工作,再也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企業要發展,這種現實決定了我們不論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都要先講能做什么,決不能以條件來刁難自己的老板,只強調自己能得到什么。只有企業發展好了,員工才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瑞米曾經在一家汽車資訊公司任職,她非常能干,除了做好分內的事外,還做了很多分外的事。眼看著公司的運營壯大起來,然而她的薪水卻一直沒有漲上去,為此她很不平。年終,她找到公司的老總,將自己的苦水全部倒了出來,直接要求老板給她加薪水。但是老板并沒有這么做,最后她辭去了這份干得很不錯的工作。

后來她才聽說,原本老板有意要將提拔到主任的位置上,但由于當時公司的其他問題而發愁,于是就將這一任命暫且沒有實施。但但就是那一次不合時宜的談話,使老板打消了這個念頭。應該說她很主動地為公司做了事,但是她卻因急于要求同等的報酬而毀了自己的前程。

得到必先給予,只有在春天播種的人,秋收的季節才能收獲沉甸甸的谷穗。一個能做到先為企業無私付出的人,企業在做大做強之后才會給予其豐厚的回饋。一名知道感恩的員工懂得要先為企業多做貢獻,才可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益處。水漲自然船高。但若企業的水不漲,員工的船自然無法前行。

“多問我能做什么,而非我能得到什么,”如果你能心懷感恩,不計報酬,任勞任怨,努力工作,那么你獲得的將遠比付出的更多更好,并會永遠處于無往而不勝的境地。所以,嘗試帶著這樣的理念去用心做事,相信我我們將更好地駛入工作的快車道,作出不凡的業績!

熱愛自己的工作,感恩的人懂得如何去工作

卡耐基說:“熱愛人類,擁抱人類是我的信仰。”巴頓說:“我離不開戰場,那里有我的信仰。”鄧肯說:“我愛舞蹈,它是我的信仰。”而你也應該說:“我愛工作,那是我的信仰!”

工作是上天帶給每個人的使命,是人類幸福和歡樂的源泉,它和所有有價值的事情一樣,值得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專注于自己的工作,你才會覺得自己的工作中隱藏著無數的樂趣和機遇,你才能真正理解工作對于每個人的意義。

美國的青年男子詹姆斯每天清晨4點鐘就到馬房工作,當一個薪酬25美元的馬夫。他的工作包括清除跑道、鏟除馬糞、替馬梳洗等各種雜事。

很多人問他為什么要做這種小事,他的答復是他喜歡馬,也熱愛這份工作,希望做馴馬師。為了熟悉馬性,他必須從頭學起,于是,他首先到一家賽馬場應征,希望獲得一份遛馬的工作。而上天也很眷顧他,讓他如愿以償地得到了這份工作。

詹姆斯對自己的工作滿意極了,滿懷感激地投入每一項事情當中。他似乎一點兒也不急于成為馴馬師,他認為該學的東西很多很多。事實上,他已對如何馴馬頗有心得,他進賽馬場不久,就買下了一匹純種馬,這馬兒已經為他贏得了30萬美元。從前他替別人照顧馬匹,如今則是一心一意照顧自己的寶馬,他還專門聘請了馴馬師為他馴馬。

詹姆斯當馬夫僅僅是因為喜歡馬,但是他懂得把感恩的心融入工作中,帶著激情工作,因此也給自己帶來了財富。

熱愛自己的工作,無論它具有怎樣的特質。只要你能一心一意地為之付出熱忱的情感,就能更快速地進入到狀態中,更快地將自己融入這份工作,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業績。但是,如何來愛自己的工作?

面對一份簡單的工作,你得學會熱愛上它的瑣碎。因為,有些工作看似簡單,卻很復雜;看似輕松,卻責任重大;看似機械的重復,卻考驗一個人的耐力。

面對一份挑戰的工作,你得學會愛上它帶來的打擊。工作看似刺激,卻很緊張;看似好玩,卻處處陷阱;看似人生的體驗,卻考驗一個人的堅韌。

薩姆爾·沃克萊的第一份工作旋螺絲釘,每天不停的旋。干了沒多久,似乎覺得自己的一生都要消磨在旋釘子這么細小、簡單的事情上了。他開始滿腹牢騷,老想著自己干什么別的不好,偏偏一定要來旋釘子呢?每天一車接一車地旋著,不停地旋著,就要這樣工作一生,是多么可怕呀?

這一天,他冷靜下來想,要么干脆辭職不干了,另找一份工作?可是,為這份工作,他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啊!想到這兒,他認為絕對不能辭職。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來改變這種討厭的工作嗎?不,肯定會有辦法的。他認真地盤算著,很快就想到一個很聰明的方法,可以使這種單調無趣的工作變成一件很有趣味的事。他轉過頭來對他的同伴說:“讓我們來比賽比賽吧,荷維德,你在你的旋機上磨釘子,把外面一層粗糙的東西磨下來。然后,我再把它們旋成一定的尺寸。我們比一比,看誰做得快,過一會如果你磨釘子磨煩了,我們再換著做。”

荷維德同意了他的建議,于是,他們倆之間的比賽馬上就開始了。這樣一來,果不其然,工作起來并不像以前那么煩悶啦,而且工作效率還比以前提高了。不久,工頭便給他們換了一個較好的工作。

這位年輕的薩姆爾·沃克萊就是后來鮑耳文火車制造廠的廠長。

一份業績斐然的工作不可能是在不情不愿的將就中完成的。試想,如果薩姆爾·沃克萊不學會熱愛自己的工作,又怎么會將旋螺絲釘這種枯燥乏味的事情變成有趣的比賽?又如何引起工頭的注意?

懂得感恩的人明白,工作的好壞、快樂與否,都是自己一個人的想法。只要你想著、嘗試著去熱愛自己的工作,去學會熱愛工作,你就一定可以抓住工作中的小樂趣,從而讓工作成為最喜愛的事情。感恩的心情,會讓你珍惜每一份工作,不忘記工作賦予你的榮譽,不要忘記你的責任,不要忘記你的使命。坦然地接受工作的一切,除了益處和快樂,還有艱辛和忍耐。

即使工作有時候是痛苦的,但一個感恩的心也可以讓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它,克服它。但也正因為是痛苦的,當你超越它,取得切實成果時,便會獲得巨大的喜悅與成就感,之后就是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絕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是普通和平凡的,不過,如果你愿意用感恩的心情去看待它們,你就會發現它們的可愛之處。

熱愛自己的崗位,工作會向你微笑;厭惡自己的工作,將會被工作所厭惡。你只有完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享受熱愛著的那種快樂,才能被工作工作接納,而一個對工作充滿厭惡,喋喋不休的人,永遠只能找到殘缺的快樂。作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請你敞開心懷,愛上自己的工作,帶著一份如戀愛般的激情去對待自己的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萨迦县| 诸城市| 西林县| 高邮市| 保康县| 和平区| 泸定县| 洛南县| 云霄县| 大关县| 泰和县| 佛冈县| 常州市| 长垣县| 宾川县| 灯塔市| 新竹市| 乌拉特后旗| 漠河县| 双柏县| 贵港市| 芦溪县| 芜湖县| 佛学| 津南区| 项城市| 延吉市| 嘉义市| 塔河县| 怀宁县| 定陶县| 藁城市| 额尔古纳市| 康平县| 家居| 盐池县| 南京市| 攀枝花市| 罗甸县|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