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男人娶妻求“熟女”(2)
- 史上最酷心理學:婚姻與戀愛的秘密
- 王絮
- 4843字
- 2016-02-29 09:56:37
女性總是努力通過各種辦法,希望自己的某些地方瘦下去,又希望自己的某些地方鼓起來,乳房就是其中一個重點改造對象。如今四處可見的隆胸廣告,無不透露著女性對自己乳房的不自信。就像廣告語說的,“做女人‘挺’好”,那些“挺”不起來的女人為什么就不好呢?女人又為什么不惜重金,甚至冒生命的風險,開膛破肚,把兩塊奇怪的硅膠塞進自己的身體呢?其實,女性的胸部大小和她的哺乳能力一點關系都沒有,男性對又大又圓又挺又翹的胸部迷戀,還是源自人類自身的進化過程。研究顯示,同時擁有豐胸與纖腰的女性,生育能力更強。道理雖如此,可我們的祖先既沒有儀器,也沒有科研小組,他們能做的就只是肉眼觀察。于是,胸部豐滿的女性,自然成了重點追求對象。
無論你信不信,男人總是潛移默化地盯著女人的那三個部位看,還暗地里細細估算著。他們嘴上不說,可滿腦子都是繁殖啊、生育啊,當然,還有繞不開的性事……試想,當腰臀比變得很大時,女性的身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沒錯,當腰圍大大超過臀圍后,女性那袋鼠般的身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孕婦。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帥哥看到肥妞之所以沒太大“性趣”,只是因為她們的體形讓男人們想到孕婦,進而覺得做事不方便。與此相比,那些前凸后翹的小妞所擁有的比例合適的胴體,正好象征著健康、有生殖力、未孕。這就是她們更惹男人愛的原因所在了。男人見到她們,自然而然地有了生理和心理反應,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想入非非。一時間,就好像遠古的祖先那樣,準備通過這個優秀的雌性之軀,把自己的后代繁衍出來。
懷胎十月的是母親,針線縫衣的是也慈母,母親似乎更加關注自己的后代。然而,從上述分析不難發覺:雄性,從遠古開始,就已在為自己的后代子孫著想了。而且遠在受精卵之前便已開始動腦筋。他們仔細篩選,閱過無數美丑,看過不盡胖瘦,在一場龐大的海選之后,才決定自己后代的去向。最為奇妙的是,這一切技巧早已成熟于遠古、傳承自祖先。
男人都是“處女控”
如果你留意生活,應該不難發現:很多少女因為失去第一次而悲痛萬分,談到她們的“破處”經歷,無不怨聲載道、聲淚俱下。同樣,對男人來說,自己的女人是不是處女,似乎也是一件重要的事。隨便抓個男人來問,他多半都會說自己更喜歡處女。女人珍惜自己的第一次,男人又幾乎是“處女控”。這樣的事實多少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女人的第一次為什么那么重要呢?還有,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女性身體進化出處女膜的意義何在?男人很在乎洞房“見紅”,有著近乎偏執的“處女情結”,又是為什么呢?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層神秘的處女膜吧!它位于女性陰道口與陰道前庭的分界處,是環繞陰道口的一層薄膜狀組織。由于位置的關系,處女膜也被稱為陰道前膜。傳統經驗告訴人們,處女膜會在女性第一次進行性交之后破裂,因此,在許多古老文化中,處女膜是否完好就被當做檢驗女子是否有過性行為的方法。在古希臘的洞房中,除了新郎新娘外,還有一個特別的人,這個人是專門檢驗新娘是否為處女的。放眼其他許多文化,對處女膜的執迷也隨處可尋。那么,這個組織對女性身體是否有用呢?
我們知道,保鮮膜是給飯菜保鮮,防止昆蟲、病毒侵入的,處女膜會不會也有著類似的功能呢?很多人正是沿著這個思路來理解處女膜的。他們認為處女膜是一種具有保護作用的組織,可使未婚女性免遭病菌的侵害。更有趣的說法是,當老弱病殘者的精子歪歪倒倒地游進女性身體時,它還可以擋住那些不好的基因,借此保證優良基因的傳遞,真可謂“一膜當關,億精莫開”。可是,如果處女膜那么好,為什么是人類特有的呢?為什么與人類基因極其相似的靈長類雌性動物都沒有呢?而且,我們常常看報道不難獲知,很多少女雖未曾性交,但因劇烈運動或被樹枝等硬物不慎插傷,也會喪失處女膜。既然處女膜功能那么強大,為什么它還那么脆弱,而沒有被進化得強韌些呢?可見,所謂保護作用純屬子虛烏有,至于阻擋弱勢精子一說就更是天方夜譚了。生物學家已經指出,對女性生育力真正起保護作用的不是處女膜,而是子宮分泌的酸性物質。看來,處女膜并不具有保鮮膜的作用。
假如我們用進化的思想來看,是否會好一些呢?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女性祖先有兩種,一種是生來有處女膜的,另一種是生來不具有這個組織的。由于男性更偏愛前者,使得那些進化出處女膜的女性更受青睞,久而久之,后來的人類也就傾向于擁有處女膜了。較之“保護說”,這種說法聽起來更有道理。
確實,基因是自私的,這就決定了每個人都希望讓自己的基因能夠最大化地傳播下去。然而,在遠古時代,男性祖先沒有辦法鑒定自己的妻子所生下來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骨肉。他們又想最大化地傳播基因,又不想冒險為別人養孩子,這該怎么辦呢?女性很幸運,根本不需要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因為她們是生育的直接場所,不管是張三的還是李四的孩子,反正都是她們的孩子,都有她們的基因。于是,男性先人們通過好一陣冥思苦想,終于找到了一套有效的識別機制——利用處女膜來判斷自己的女人在自己之前是否和其他男人發生過性行為。在那個時代,男人們會認為選擇一個從未與其他男人發生過性關系的女人,就能保證她生下的孩子百分之百是自己的,當然后來的很多事實也證明并非都是如此。不過,隨著父傳子、子傳孫,一直代代地傳承以及基因的強化,這種祖輩的觀念還是被保留了下來;與此同時,他們后代中的女性為了迎合男人的選擇策略,讓自己更有被選擇的優勢,也進化出了處女膜。男性綿延至今的處女情結,源頭就在這里。
和很多進化心理學的機制一樣,處女情結的本意還是與生育有關。如果處女膜保存尚好,男人們便對這個女人有好感,認為自己的基因可以安全地傳下去。但是,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并非所有男人都有處女情結,難道這些男人的基因變異了嗎?
其實,按照大家熟知的進化論思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環境不會同情弱者,只會讓那些強者的基因更多地流傳開來。所以,身強體健、富有智慧的男人自然更容易成功吸引到女人,他們的基因也就更容易傳遞下去。這讓那些弱小、愚蠢的基因持有者該如何是好呢?根據進化論的選擇,他們很難有機會得到女人的青睞,更別說傳遞自己的基因了。于是,為了對付那些強勢競爭者,這群弱勢男人也展現出了大智慧,以保證他們順利地擁有后代。他們的辦法就是強化處女情結。他們一方面仔細選擇那些有處女膜的女性,小心守護她們,唯恐別的男人竊取果實。另一方面,他們還通過宗教、文化、倫理、法律,甚至是科學的途徑,來約束所有女性,并牽制同性勁敵。古希臘洞房里的處女檢驗師,以及其他文化里的類似做法,正是被強化的結果。
所以,不在乎性伴侶是不是處女的男人,并非基因變異,而可能是他們太過強大,沒必要懷疑自己憑借魅力留不住自己的女人。而那些對處女膜耿耿于懷的男人,無非是害怕自己的性伴侶被其他更強大的競爭者搶走,他們一輩子死死地盯著、看著自己的女人,無處不在防止她們和別的男人共處。
說到這里,我們不難發現,處女情結與女性本身無關,它之所以在過去的漫長歷史中成為一種遍及全球的文化,不過是弱勢男對強勢男的嫉妒罷了。弱勢男深知自己的基因無法通過正面交鋒戰勝強勢男,所以便通過各種“旁門左道”的方法,走曲線變通,以保護好自己的基因。可是,為什么有些女性也會因自己失去處女之身而悲痛萬分呢?不難理解,這不過是長期以來的文化、宗教等因素,使她們形成的倫理傾向罷了。
長發飄飄的女人惹人愛
許多洗發水廣告的女主角都有著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流溢著猶如碧波般的光澤,再加上她們白皙靚麗的容顏和甜美的微笑……一出場,男人們的眼球就會不聽話地被吸過去,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犯花癡。不單是洗發水廣告,其他很多廣告中的女主角也幾乎無一例外地以長發登場。再看看那些女明星吧,又有誰不愛長發呢?某頒獎典禮上,趙薇長發披肩亮相紅毯,向觀眾揮手致意間,露出親和的女人味;為著名鐘表品牌拍攝廣告時,章子怡性感地躺在地板上,飄逸的長發令其美態十足;產后復出的李嘉欣,在廣告中長發飄飄,美艷動人……女明星們對長發的偏愛真是數不盡、說不完啊。那么,這其中有沒有什么原因呢?
近年來,雖然時尚界大搞男女反串,要么男扮女裝,要么女扮男裝,以短發形象出名的女明星也不在少數。短發造型雖然顛覆了傳統審美中長發美女的溫柔形象,但也無疑透露出了幾分男性特質,不夠“女人味”。比如,S.H.E.中的Ella就被指長相過于男性化,不時以短發亮相的范冰冰也有著“范爺”的外號,梁詠琪那出名的短發充滿了耍酷的中性氣息,李宇春的短發則完全與她有些硬朗的氣質相得益彰,魯豫的波波頭短發更與其精英一樣的氣質相協調……同樣,劉歡、騰格爾、費翔等男明星也挑戰過長發,雖然他們的粉絲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這些造型,但很多人都感到一種莫名的怪異。
總的來說,縱然現在的男男女女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發型,爆炸式的、花椰菜形的、莫西干的應有盡有,但長發美女依然一直是男人心中永恒的女性形象。因此,面向大眾的廣告當然讓女主角長發出鏡了。想想看,一個男人如果能在某個安靜的午后,曬著暖暖的日光,摩挲心儀對象的一頭長發。一絲絲、一縷縷地劃過指尖,柔順而光滑的質感,定然無比享受。再者,女性柔美、體貼、小鳥依人的感覺,也一定能滿足他那顆大男子心。
生活中如此,文化上又如何呢?從漫長的文化史來看,長發和女人之間也有著難分難舍的聯系。據《創世紀》記載,亞當和夏娃赤身裸體地住在伊甸園里,原本是快樂而幸福的。但后來,夏娃偷吃了禁果,知道了裸體的羞恥,她的第一反應就是用無花果樹葉把自己的外陰遮起來。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推測,夏娃一定是覺得自己的頭發不夠長,無法把自己的身體全部遮住,所以才這么做的。但奇怪的是,在很多古代畫師的筆下,夏娃卻有著長發飄飄的形象。不僅西方文化中充滿了長發女子的形象,在東方的許多繪畫作品里,女性也大多擁有烏黑的長發。這無疑說明,長發自古以來便是女性的典型標志。
女性烏黑光亮的長發,為什么會跨越文化和種族,讓古人今人都覺得漂亮呢?這會不會也是因為數百萬年的進化,才使我們認為它很美呢?確實如此,男人“長發控”的背后的確暗藏著我們祖先對女性生育力的審美。
進化心理學家發現,男性祖先們為了讓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續可是費了不少腦細胞。由于遠古的醫療條件完全無法與今日相比,女人在懷胎九月期間既做不了胎兒檢測,也不能給男人放產假悉心照顧妻兒,因此在這段時間里就充滿了各種危機。如果媽媽的健康狀況不佳,孩子就很可能夭折。此外,即便孩子生出來,媽媽起碼也得花幾年的時間來養育孩子。可在那遠古惡劣的環境下,一個體弱多病的女人幾乎是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男人們為了讓自己的后代健康長大,讓自己的基因能夠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就必須找一個健康狀況良好的女人做自己的長期伴侶。
也許有人要問:長發飄飄和身體棒不棒有什么關系啊?的確,遠古時代沒有診所,男人們只能睜大眼睛,單憑視覺觀察來判斷女人健康與否。閃亮而光澤的頭發與黯然失色的頭發相比,你覺得哪個更健康呢?毫無疑問,當然是前者了。現代醫學研究同樣證實了先人方法的正確性,發現光澤的頭發意味著肌體含有鐵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而這些成分可以對抗疾病。可見,對長發飄飄的偏愛,是遠古男性對女性繁殖價值和生育力的直接觀察。他們能夠借此找到健康程度更好的女性,來讓自己的基因得以保存和傳遞。同時,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那么多文化中,長發都跟女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遠古男性對女性的這種視覺偏愛,通過遺傳承繼到后來的子子孫孫之中,成為一種共同的審美傾向。
忠于自己的感情才可靠
前面我們說過,男人都是“處女控”。沒錯,從古到今,男人都多少有些“處女情結”。甚至不單單是男人,就連不少女人也覺得處女光榮。但是,處女所證明的,無非是未發生過性經驗而已,又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威力呢?原因很簡單。像大猩猩、獅子、老虎那樣的哺乳動物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雌性動物會周期性地進入發情期。這時,發情的動物便在視覺上和嗅覺上吸引雄性與之交配。可是,與母獸相比,女人就“悶騷”多了。她們總不會在排卵期停下手中的工作,讓身體飄散出什么氣味來勾引男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