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我們為什么要戀愛(1)

戀愛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

網上一度流傳這么一種說法:人生下來只是不完整的一半人,直到找到另一半,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這句話看似費解但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常把自己戀愛或婚姻的對象親切地稱為“另一半”,說的也正是這么回事。有人說,愛能讓人一夜長大,讓懵懂的少年變得成熟穩重,讓隨性的人更懂得生命的責任和意義;也有人說,愛讓人失去了自我,愛讓一個聰明的人變成了一個傻子,讓一個不羈的人變成了牢籠里的困獸。有人把愛情當做天山上的雪蓮,圣潔不容玷污;也有人把愛情當做一場又一場縱欲的游戲。縱使愛情被有些人形容得如此不堪、如此不值一提,他們也依然在愛情的旋渦里或投入或被動地掙扎。即便有人將愛情看做是可怕的火坑和陷阱,也難以阻擋一撥又一撥的人前仆后繼奮不顧身地往下跳。人們就像中了魔咒一般,憧憬愛情,投入愛情,喪失愛情,祭奠愛情,而后開始全新的愛情旅程。數百年來,人類用實際行動為愛情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浪漫的贊歌,可是,到底什么是愛情?

生物學家會告訴你:愛情是大腦里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發生作用的結果。我們可以用苯乙胺、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來引發一段愛情,用內啡肽使之長久,再加一點后葉催產素將之變為永恒。

經濟學家會告訴你:愛情是一場投資與回報的較量,收益與風險并存,我們要在不斷衡量中找到最佳策略將收益率最大化。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多的產出,你就能成為愛情中的大贏家。

社會學家會告訴你:愛情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吸引的最強烈形式,是一種建立在公平基礎之上的等價交換。

愛情是戀愛行為的精神基礎,而一種截然不同的角度——進化心理則給戀愛行為找到了新的緣由:戀愛是人們為了保持物種延續而必須做出的行為。人類有傳宗接代、延續遺傳基因的本能,因此戀愛可以說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就如同餓了要找東西吃、渴了要找水喝一樣,人總要在出現生理需求時發出適當的行為以尋找和滿足需求。當人有了這種繁衍后代的需求后,戀愛行為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

這并非一種新潮的觀點。早在150多年前,英國最有名的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就為戀愛行為(當時被稱作擇偶行為)提供了建立于進化論基礎上的解釋。達爾文在偶然中發現,雄孔雀的羽毛特別絢爛多彩,漂亮得甚至會為它們招來殺身之禍。當然,這并非那些不漂亮的孔雀由于嫉妒而想方設法將它殺死,而是會讓那些捕獲它們的獵人更容易發現它們。按常理說,漂亮的羽毛是不利于它們生存的,為什么它卻在孔雀長期的進化中被保留下來了呢?對此,達爾文給出的解釋是,雄孔雀這炫耀的法寶之所以得以進化并保留下來,是因為它為雄孔雀與同性競爭合意的配偶提供了被選擇優勢,有利于其世系的遺傳,從而進化成為具有遺傳收益而非生存收益的特征。簡單一點來說,絢爛的尾羽是雄孔雀吸引異性的最好武器,雄孔雀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讓那只愛上自己的雌孔雀為自己繁衍后代,才甘愿冒被殺戮的風險將這危險的特征保留下來。而那些為了安心活命不敢保留尾羽的膽小鬼們,因為失去了吸引異性的寶貝,在同性的競爭中只能落得被淘汰出局的下場,最終令它們的基因退出了演化的舞臺。

將這種理論應用到人類身上,戀愛行為則可歸結為對配偶的偏好和爭取配偶的競爭。不過,達爾文提出了這種歸結法以后,一些男性的科學家坐不住了,因為他們覺得對配偶的主動選擇賦予了女性過多的權利,這些自大的男人們早已認定女人應該是戀愛行為中的被動者,而男人則是緊緊操縱命門的人。還有一些當時主流的科學家們覺得,把戀愛行為歸結為人的本能漠視了人類區別于其他靈長類動物所獨具的靈活性和獨特性,因而也不贊成這種說法。不過,縱然這種歸結的方式在后來的一個多世紀里被很多科學家質疑和詬病,但它依然作為一種研讀戀愛心理機制的理論存活了下來。今天,從進化的角度審視戀愛及戀愛的后續產物——婚姻中的種種現象與問題,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新的詮釋。

我們和誰談戀愛

茫茫人海里,我們如何才能準確找尋到屬于自己的另一半?即便每個人都希望站在自己面前的那個是對的人,但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要經歷數段感情,有的人輾轉中傳來捷報開啟人生的下一模式——婚姻,有的人則苦苦追尋歷盡千瘡百孔卻依然未見成果。戀愛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找到規律可循的事情,費盡心思去追去找,要找的那個人卻似乎永遠走在你的前面與你保持一段距離,讓你看得見摸不著,而不經意地一轉頭,或許就遇到了陪你走完一生的那個人。

在戀愛這個問題上,即便是縱欲的放蕩者也不是隨便拉過來一個人就能談戀愛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擇偶標準,男人喜歡漂亮的女人,女人喜歡有錢的男人,這是一種性策略。策略是達到目標和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手段,或許我們將感性上相當浪漫的戀愛看成是一種帶有功利性的策略會很俗套,甚至有損戀愛的光環,但事實的真相就是如此。無論是古代人花前月下把酒談心,還是現代人名車豪宅暗影調情,目的都只有一個:得到心愛的人,與之完成一個神圣的使命——繁衍。

長江里后浪推前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身上所攜帶的遺傳基因能在一代一代的傳承中不斷優化再優化,因而人們都愿意尋找出類拔萃的人與自己完成歷史的使命。男人喜歡漂亮的女人,因為這樣生出來的孩子顯然會比找一個丑婦生下的孩子更漂亮;女人喜歡有錢的男人,因為這樣孩子將來的生活環境會更優越。在那個只能靠狩獵為生的原始社會,有著更強捕獵能力的男人會有好幾個妻子,因為女人們知道只有依靠這樣的男人,自己和生下的孩子才能存活下去,才不至于被餓死或被猛獸襲擊致死。因則,選擇容貌姣好或能力卓著的人,就成為人們在選擇戀愛對象時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隨著世代的繁衍生息傳遞下來,即便現代人幾乎根本不會因饑荒致死,也不會時刻面臨生命危機,也依然會受這種選擇策略的驅動發出適宜的選擇行為,根據自己的需求尋找那個有資格與自己談戀愛的人。

無論何時,我們都不可能對所有異性產生同樣的欲望,而是會依據自己的偏好擇優錄取,這是一個適應問題。

進化心理學將適應定義為“進化出來的對于生存和繁殖問題的解決方法”,直白點來說,人們懂得把肉烹熟了吃,知道水果可以吃而泥土不能吃,甚至是長出汗腺來,都是適應的結果。烹熟的肉不僅口感上更勝一籌,更重要的是加熱可以令肉里可能存在的寄生蟲或其他病菌統統消失,避免病從口入以利于生存。同樣,長出汗腺是為了散熱,產生情緒是為了保護自我,進化出免疫系統是為了對抗疾病……所有這些在進化過程中傳遞下來的特征,都是生存所必需的。

人類在選擇配偶這個問題上,也會根據適應的需求挑選對自己有利的配偶。這種挑選的能力如同戀愛本身一樣,是人與生俱來的,因為每個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祖先明智地選擇了正確的配偶進行繁衍。我們的祖先收獲了強有力的生存和繁殖優勢,并將對于配偶的這些明確的欲望和標準傳承下來。身為人類祖先中那些成功者的后代,我們自然會攜帶著他們的欲望和選擇的標準將戀愛進行到底,找到一位適合自己的長期配偶,而后將這些欲望和標準傳給我們的下一代接班人。

從選擇配偶,到與配偶磨合相處,再到繁衍生息是祖先賦予的使命,這的確有些枯燥沉悶,于是不安分的人們開始蠢蠢欲動,伺機尋找放縱的機會以慰勞疲憊的身心,短暫的激情和短期的感情關系便出現了。在這種短時間的關系里,人們幾乎都會換換口味,改變一下擇偶偏好,有時這種改變甚至是戲劇性的。畢竟,在這種短暫的關系里,人們所求的只是一時之快。當這些新鮮刺激和快樂的感覺不再時,這種短暫的關系也就宣告結束。在這種不必擔負責任的關系里,人們總是能夠更加隨心所欲。正是由于短期關系的這種特殊性,才使得它在向承諾性關系轉化時特別艱難。

沒完沒了的兩性沖突

男人是火星物種,女人是金星物種。按照傳統的五行學說,火克金,注定了男人與女人之間是互不相容的。當然,把男女之間的問題歸結到五行上實屬無稽之談,但兩性之間的沖突與矛盾真實存在,且在生活中輪番上演,花樣層出不窮,劇本千變萬化,你永遠也無法預測到下一秒劇情將往哪里發展。

男女關系真是一場經久不衰的戲。男人埋怨女人,女人怨懟男人;男人提起那些費解的女人就頭疼欲裂,女人恨起男人來也往往咬牙切齒。可即便如此,誰也免不了在男女關系的旋渦里折騰幾回。

男人和女人無論是在思維方式、判斷直覺,還是在行為習慣上,都存在著明顯差異:男人擅長理性思維而女人是感性動物;男人更看重結果而女人則偏向過程中的體驗。在感情關系上,女人常諷刺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男人則認為女人是最麻煩最難捉摸的異類……各種各樣的差異似乎早已決定男女就如冰火般充滿矛盾與對立點。然而男女所有差異與沖突的根源其實都源于擇偶與生存競爭中的策略沖突。

在擇偶的進化心理學里,一種性別采取的性策略與另一種性別采取的性策略發生抵觸,這就是策略沖突。男人的理想策略是與更多的女人繁衍后代,追求的是數量;女人的理想策略則是與更優秀的男人完成繁衍的任務,追求的是質量。數量與質量這個本質性的分歧為兩性間的沖突埋下了伏筆。當這兩種需求無法同時滿足時,沖突就會出現,而且會貫徹到兩性交往的方方面面。

遺憾的是,這兩種需求被同時滿足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而男女之間就注定了是冤家,一旦建立關系就預示著拉開了一場沒完沒了的博弈戰的序幕。

男人與女人的戰爭很多時候都源于嫉妒的作祟。嫉妒心理是與生俱來的,它在兩性關系上表現得尤其明顯:一個平時再大大咧咧、再友善再寬容的人在戀愛中也是眼里揉不進半粒沙子的,該吃的不該吃的醋都要來一壺。很多人誤認為女人是個十足的醋壇子,但事實上男人吃醋的概率更高,特別是結婚以后。婚后的男人發展出了一種敏感的嗅覺來刺探妻子是否可能會發生背叛行為,并采取相應的行動盡可能地避免妻子出現外遇,否則將可能出現一種最令男人沮喪和惱火的現象——替別的男人養孩子。想想自己妻子生下的孩子所帶的是別人的基因,并阻礙了自己家族基因的繁衍,恐慌的男人必然會將這個可能性毫不留情地扼殺在搖籃里,而且越早越好,防患于未然。女人越年輕、越漂亮、性魅力越大,男人的性嫉妒心理就越強烈與頻繁。

女人由于沒有母子關系的不確定性問題,所以她們性嫉妒的功能與男人截然不同。男人的地位與資源是女人最看重的條件,所以男人越有錢、社會地位越高、身邊的女人越多,女人吃醋的可能性就越大越頻繁。

很多女人在戀愛時都會故意發脾氣,做出委屈不安的樣子以吸引男人的注意。男人表示注意及發出關懷行為后,女人就滿足了,然后為下一出戲摩拳擦掌做準備;男人要是稍微遲鈍一點,那么輕則假氣變真氣,重則大吵一架然后分道揚鑣。女人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是在考驗男人是否付出了真心;而男人則通常被女人的這種想法弄得哭笑不得又手足無措,做不是,不做更不是,實在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

還有一種現象是,女人深知男人好什么,于是投其所好對男人撒嬌引誘,不斷施以挑逗和誘惑以達到控制的目的,令男人產生錯覺恨不得馬上與之共同完成人生的重任。可女人呢?她們全然不急,還會反過來怪男人太過心急,看著這些男人們狼狽出糗的樣子擺出一副滿足的欣賞狀。

戀愛從一開始,男人和女人就充滿了游戲式的較量。最開始,兩性會各自拿自己的擇偶標準來考察對方的容貌、體形、個性、社會地位、資源的豐富度等各個方面的條件,確定他/她的價值,判斷其是否是一位合格的良性配偶。隨著交往程度的加深,兩個人彼此越來越坦白,身上的短板也就一點點地被從神秘的面紗里揭出來,從而令對方很容易挑出容貌、身材、性格上的毛病。當發現對方不足之處越來越多的時候,矛盾與沖突就會越來越多,倘若雙方不知包容和調節,那么所有的問題就會集中在某一個時間點爆發出來。

正因為如此,戀愛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都會做一些隱瞞以保持新鮮與神秘感。女人時常會采取一些措施來試探男人對她的心意,比如約會時故意遲到、故意在男人的世界里玩消失、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女人還特別喜歡玩暗示游戲,心里想什么偏偏不說,讓男人去猜,并以游戲結果衡量男人對自己的關心程度。由于女人在完成進化任務的過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更高昂,所以她們更傾向于推遲性交的時間,以延長對男人的考察時間,只有當她們感受到男人足夠親密、足夠可信時,才會允許發生性交。而男人發現了這一點,所以有時會作出虛假的承諾或夸大感情的深度以讓女人心甘情愿地與其發生關系,因為男人的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更傾向于投入更少的時間、精力與資源,達成交配的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咸丰县| 珠海市| 柳江县| 浙江省| 弥勒县| 涿州市| 成都市| 麦盖提县| 淄博市| 天全县| 晋城| 泰安市| 大悟县| 宕昌县| 青龙| 泗洪县| 兴山县| 梅州市| 合肥市| 安义县| 和平县| 郯城县| 内黄县| 鄱阳县| 桐柏县| 股票| 赫章县| 永昌县| 佛坪县| 清丰县| 酉阳| 泸溪县| 岱山县| 许昌县| 额敏县| 安仁县| 平泉县| 乐安县| 浮山县|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