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職員向上級反應調整工資及每周休息兩日等極現實且具體的要求。如果你是負責人,你會如何處理呢?此時你若將這些問題一一作答,則很可能會被牽著鼻跑。但一位聰明的領導者,從不作正面答復。他會巧妙地閃躲正面的問題,并以基本問題來搪塞,他或許會這樣說:
“各位所提的都是些切身的問題,我也深深了解問題的重要性,但可否請各位再將眼光放大,看得更遠一些,因為各位皆為本公司的職員,也可以說是靠公司生活,而公司也是非常希望盡量改善各位的生活,但如果一定要按照各位的要求做的話,公司很可能會站不住腳,若真有這種后果,各位的生活會成問題,難道各位會想見到這一事實嗎?各位再想想,目前社會的經濟情況已十分惡劣,還要公司提高待遇嗎?希望各位能稍作忍耐,但凡今日所提的問題也是公司早已考慮過的。”
如此將長遠的基本問題來代替眼前的要求,自然對方就會逐漸軟化下來。
六、故意否定己見以讓對方贊同
會議在進行時往往都會有爭論的情況發生,當雙方爭論得面紅耳赤時,爭論的重點已非為原來的論據,而轉為為爭論而爭論的情形。如果某方以正面反駁,對方是絕不讓步的,最終鬧成了僵局。此時不妨運用“推不成,拉卻成”的方法試試。
如某會議的與會者分成了兩個派系,甲方贊同的是A策略,乙方卻贊同B策略,雙方正僵持不下時,甲方突有一人發表了較客觀的論點,說:“仔細推想起來,B策略也有它的好處,并非一無可取。”
聽了甲方如此一說,乙方立刻便有一名代表起立說:“說實在的,A策略確實相當不錯,是有其利用價值的。”
于是雙方局勢已趨緩和,同時A、B兩策略也同時被采用了,并且甲乙雙方也互相道歉言和了事,這就是“推不成,拉卻成”的典型例子。
社會上就是有許多人并非以論據去作反對,往往是意氣用事,為反對而反對,若有一方能稍作讓步,對方就會不再反對而使氣氛緩和下來。
又如吵架的一方正欲向對方揮拳時,若對方以和善的語氣向他道歉,本欲揮下的拳頭頓時失去了目標而緩緩垂下,一場火藥味濃烈的爭斗也頓時熄滅。
若有人與你唱反調?不妨以否定自己論調的方式引出對方的贊同。
七、承認錯誤以躲避追究
在某次競選活動中,有一地區的民眾分成了兩大派系,雙方的助選員也是為了爭取選票而疲于奔命,不擇手段。乙方助選員氣勢洶洶地質問某人是否為甲方賣力,此人妙答說:“你看我像嗎?如果你們認為我像,就當我是為他賣力好了。”
乙方助選員一聽,頓時失去了攻擊的目標,也談不上什么興師問罪了,終于無趣地說道:“我們只是問問而已,何必當真呢!”
如果是一般人遇此情形,通常會直接答說“是”或“不是”,而這位仁兄卻從容不迫地躲避了正面的答復,而使對方泄了氣似的無言以對。
也許有人會以為,承認了錯誤即表示處于下風,豈不更吃虧,其實不然,因為你在作表面承認時,是以漫不經心的口氣回答的,從而使對方敵對的意念頓失,也就無所謂上風或下風了。這種干脆承認自己錯誤的作法還可巧妙躲開對方的鋒芒。
對于氣勢洶洶的對手,領導者也可用故意承認自己錯誤來使他失去攻擊目標。
八、巧妙回避對方緊急要求
某公司的一位職員,正想在買好的土地上建造房子居住,不料此時突然接到公司命令,被派往國外分公司服務,而且要舉家遷徙,兩周內就得出發,此時他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該如何是好,于是便立刻向建設公司建議停止建造房子,但結果卻是所料不及的。
當這位建造公司負責人聽了他中止興建房屋的理由時,便從容不迫地答道:“哦!確實事關重大,事情既然是這般緊急,就非設法解決不可了。但我們或可反過來想想,建造這棟房子,在你這一生中也許就只這么一次,是否應該考慮清楚后再作處理,以免事后反悔。”
這位建造公司負責人話中的含意使這位職員很明顯地感覺到此次的解約將會左右自己的一生,是件極為重大的事,所以萬不可因眼前的緊急事態而改變了終身的長遠計劃。本來打算盡快解約的這位仁兄,一經對方提醒便上了“值得考慮的圈套”,最終放棄了解約的念頭。
任何人對突發的緊急事件都想盡快解決,而這一類人是很不容易被說服的,此時,你如果在言詞上有稍許的差錯,必會弄得更糟。所以你首先要穩定對方的情緒,再將對方所謂緊急事件視為重大事件,并強調這會影響到對方未來長遠的計劃,應讓對方自己去衡量事件的利弊。
這種方式在領導即席講話的議會中也可運用,若某議員提出的議案,要求作緊急裁斷時,便可用“事關重大,須作長遠考慮”為理由,使他為之語塞,而不便繼續追究。
對于對方的緊急要求,可以用“事關重大”作盾牌。
十、先發制人取得心理優勢
在約定的時間,如果我們遲到,心中難免感覺自己稍處下風,而不易推進自己的話題;相反,若是自己比對方先到,心中便會有充裕的感覺,較對方具有優越感。尤其是遇到對方是位難纏的人,則愈有這種心理傾向。我們在說話時也有這樣的現象,因此領導者應該注意,在一開始就讓自己占據主動地位。以置對方于你的優勢之下。
某大學招生時,由于加了面試,致使兩三個學院的報名人數比預定人數多出好幾倍,其中尤以教育學院的報名人數為最多,本來預定錄取人數是一百名,報名者卻有六千人之多。
于是,該學院的教授們便開了緊急會議,決議取消面試,但當時校長卻回答暫作考慮,而不予當面答復,過了不久,這些教授們突被校長召去。起初他們認為定是提議被采納,都高興地來到校長室。不料,情形不太嚴重的工學院教授們已先他們而到,而前者主張面試,并且已和校長交換過意見,校長見了他們便說:
“既然是同樣的問題?你們還是自己去商量好了。”
這下教育學院的教授們也不好再堅持己見了。由于校長拿工學院的教授們作盾牌,而先發制人地制住了教育學院的教授們。校長還當著他們面說:
“如果一天辦不完,多延幾天也無妨,但輕易取消考試項目卻是萬萬不可的,必須要往實施面試這方面去考慮。”
經校長這么一說,為了顏面,他們也得在這一天內將此事辦完,最后那年的六千名考生的面試在一天之內就完成了。
這位校長在要求不易為人接受時,采取的便是先發制人的方式,先讓自己占據主動。在取得心理上的優勢后,事情自然就順著他的意愿進行。
十一、分散抨擊目標的伎倆
戰爭前后,日本保守派政治領袖三木武吉,他的口才確有驚人之處。在某次的議會上,有一位議員攻擊他說:
“你身為公職人員,竟然有四位姨太太,真是太過分了。”
這位三木武吉卻不慌不忙地回答說:
這位議員先生說話也真欠考慮,我可不是只有四位,而是有五位姨太太。”
話一說完,整個議事堂頓時哄堂大笑,而這位攻擊者當然也失去了攻擊的目標,便不再繼續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