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化干戈于和諧,幽默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交往中可能遇到的溝通絕境

美國的心理學家赫布·特魯說過:“幽默可以潤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僅可以消除陌生的緊張感,減輕交往的壓力,還能夠使生活充滿了輕松的樂趣。幽默可以把人們從自己的世界中解放出來,促使他們一見如故;幽默也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困境與窘迫的煩惱,在坎坷的人生路上笑著前進。”幽默在交際中是錦上添花的作用,幽默在實現最充分的被利用之前,需要深刻的認識并掌握與人交際中可能遇到的溝通絕境。只有意識到溝通絕境的前因后果,才可以將幽默運用的恰到好處。

生活在同一個國度里的人,雖然沐浴著同樣的文化熏陶,然而人們為人處世的方法卻大不相同,有人熱情、誠懇,有人冷漠、戒備;有人主動溝通,有人抗拒溝通;有人老實巴交,有人八面玲瓏;有人順從,有人叛逆……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不同心態的人,即使不當交際家,也常常因為與人打交道而產生各種麻煩。怎么辦呢?有人聲稱,應組建協調人際關系的第四產業,現在歐美國家很多公關公司已經開拓了這種業務,他們可以為當事人排除各種各樣的人際障礙,大到政府間的糾紛,小到家庭矛盾。他們曾遇到的種種溝通絕境,我們一樣也躲不開:

1.人際疏離,缺乏溝通

人際疏離與關愛日薄是一個時代癥。社會發展會導致人際關系淡化,它主要表現在:個人之間的心理距離變大環繞在我們周圍的現代化通訊設施越來越多,從電話、電報到傳真和E-mail,從報紙、電臺、雜志到互聯網和聊天室,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越來越快捷、方便了但是,這些現代化的通訊方式也漸漸地隱去了語言所蘊涵的豐富的情感,人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逐漸減少,從而越來越疏離了人們之間的親密感情。許多人沉溺在虛擬的網絡世界、動畫世界、影視的世界、現代神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乃至于不愿面對真實的世界,不愿走進現實的生活,甚至喪失了實際生活的能力。

交往頻率下降現代人太忙碌,現代人各顧各的存在方式和生活習慣,使人際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離和脆弱,親情的淡薄、友情的冷漠、愛情的變質,過著“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見面亦不相識。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人際關系的十分突出的特征。確如美國1950年的暢銷書《孤寂人群》中預言的:大眾媒體的興起,將引發社會疏離現象,未來社會將成為一個缺乏人際互動與人情的世界。上網成癡早已是一般美國民眾的現狀,因此和他們的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也相對減少,網絡族的社會互動能力有逐漸退化的趨勢,同樣,在我們國家,這種情況也很普遍。

2.自視高貴的現代人,輕視溝通

有些人對與自己無關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對待,甚至錯誤地認為言語尖刻、態度孤傲、高視闊步,就是自己的“個性”。結果是“水至清則無魚”,不合群,待人不隨和,或是由于行為習慣上的某種怪僻使他人難以接受。這樣就從心理上和行為上與他人產生了屏障,結果自己將自己封閉起來,致使別人或者出于厭惡而不愿接受你,或者處于心理防范而疏遠你。

3.自卑之時,怯于溝通

患有交往恐懼癥、多疑癥和交往自大癥的人習慣于自己已有的交往圈子,經常會拒絕圈子外的人向自己伸出的“橄欖枝”。

他們常常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不足: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做得更好,因此就放棄了努力,并常常指責自己。所以在人際交往中總感到自己矮人一頭,于是只有關閉交往的大門,成為孤家寡人。

一個人如果陷入了自卑的泥潭,就總能找到一萬個理由說自己如何如何不如別人,比如:我個矮、我長得黑、我眼睛小、我不苗條、我嘴大、我有口音、我汗毛太多、我父母沒地位、我學歷太低、我職務不高、我受過處分、我有病、乃至我不會吃西餐,等等,由于自卑而焦慮,于是怯于溝通,從而影響了自己的成功,導致失敗。即失敗—自卑—焦慮—怯于溝通—失敗,這就是自卑者的惡性循環。一個人如果陷入了自卑,在人際交往中除了封閉自己以外,就有可能低三下四。

4.戒備之心,難以溝通

人與人交往中常有的爭執、吵鬧、誤會乃至過去很多的冤假錯案,哪件事情不與猜疑有關呢?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就有很多關于猜疑的教誨,如“疑人偷斧”、“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等等。

要摒棄猜疑,建立理想的溝通情境,就必須對猜疑有清楚的認識。

幽默的溝通心態讓快樂加速

你是否常常不明白為什么情緒忽然就變得很壞,不明白為什么心情一下子就憂郁起來?不妨給自己來點幽默的快餐,幽默可以讓一個人樂觀與豁然開來,幽默是一個人內心的空氣清新劑,可以讓你的心態放慢、可以讓你的快樂加速。那么該如何給自己煩躁的內心一片寧靜的港灣呢?

伏爾泰的咖啡癮很大,一生中喝了數量驚人的咖啡。有個好心人曾告誡他說:“別再喝這種飲料了,這是一種慢性毒藥,你是在慢性自殺!”

“你說得很對,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這位年邁的哲學家說,“要不然,為什么我已經喝了65年還沒有死呢。”

在他人看來,喝太多咖啡是一件比較悲觀的事情;在伏爾泰看來,除了一個好的喜好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于生活與健康的追求有一份健康的心態。幽默的溝通將自己的樂觀與豁然巧妙地傳遞給了他人,讓自己得到了舒心,也贏得了他人的欣賞,對于溝通雙方的心態來講,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要得到他人怎樣的溝通態度就需要付出什么樣子溝通心態。

丈夫:“結婚這么多年了,我才發現我不是一個好丈夫。”

妻子:“我可沒這么說,你怎么會有這想法呢?”

丈夫:“是我經過多年思索,忽然想起的。”

妻子:“怎么想起來的?”

丈夫:“記得有一位名人說過,一個好丈夫能造就一個好妻子。”

在生活中,相互的溝通可以委婉幽默,既能讓對方明白你的意思,也能讓對方看到你也為此在進行努力,什么事都不是一個人的原因。

不難看出溝通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你如何與他人相處,他人將以同樣的態度回報于你。你對他人冷漠,他人對你也不會怎樣客氣,你對他人幽默,別人肯定會對你以笑臉相迎。這就是幽默對溝通心態所起到的快樂警示作用。

然而,當你不知因為什么冒犯了別人;不知為何受到冷遇;更不知怎么脫身于尷尬境地的時候,試著深呼吸幾次,淡定的反思一下自己。其實,問題很簡單,就在于你沒能把握自己在與人溝通時的心態,因此,如何更好地發現自我,更好地以輕松的心態來面對交流變得很重要。

從某種角度來看(醫學或哲學),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意識中的自我,另一個是無意識中的自我;而平時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幾乎都與無意識的自我控制有關。看清自己無意識中的自我,并與自己“對話”,我們可以了解到自己真正在想些什么?自己的性格傾向怎樣?怎樣做才會使自己心安理得?出現障礙時,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該如何待人處事等等。如果這些你都能做到,那你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了。

因此,在與他人進行有效的幽默溝通之前,重要的是先要了解自己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然后找到適合自己的說話特色,讓自己在一種豁達、樂觀的中語言交流中,給他人也帶去一份喜悅的心情。

社會由人組成,生活不僅僅靠自己進行,要生活就要懂得與人交往,在交往中,一口精彩的幽默語言,會說得他人心花怒放,也說得自己心情愉快。幽默的溝通習慣,能夠讓更多的人享受“笑”的樂趣,讓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像接力一樣傳遞下去。

用幽默改變他人的溝通觀念

幽默的語言溝通在引導自己和他人的溝通心態的同時,也能夠將自己的內心想法靈活地展現出來,進而改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看法的改變也將促使溝通觀念發生180度的轉變,將本來不利于自己的境況微妙地扭轉過來。

由此看來,幽默的本身就具有著一種巨大的吸引力,能夠讓別人的觀念跟上自己的想法,甚至實現自己的心想事成。

報上曾有一篇“圖文并茂”的報道:

有一名高中生騎摩托車,在路上被交通警察攔下檢查;這名學生因忘了帶駕照,緊張不已。不過,這名學生一直“賠笑臉”,笑嘻嘻地向交通拜托求饒,并希望以“伏地挺身、交互蹲跳”的方式受罰;當警員未置可否之際,這高中生就主動趴在人行道上,做了“50個伏地挺身”,也跳了“50個交互蹲跳”。

警員看了,不禁撲哧地笑了起來,姑且念在這學生的幽默態度和誠懇的悔意上,法外開恩,放他一馬!

這位高中生并沒有像有些人一樣,對攔截自己的警察用一副憤憤不平的架勢來為自己狡辯。他不僅沒有狡辯,反而自己對自己給予了懲罰,逗笑了警察,讓自己逃過了一小劫。雖說事情很小,卻能夠讓人們從中收到很多的啟示,幽默的生活態度,能夠讓他人怨氣全無,能夠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預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另外,這件事透著那么一種趣味,讓人邊讀邊笑;又透著一點哲理,給我們日常溝通與交際一些啟示。即面對一千個溝通對象,就可以運用一千種的溝通方法。盡管幽默可以改變與他人的溝通觀念,但是面對不同的人應該運用不同的幽默溝通技巧,這樣才能讓幽默真正地發揮出最正面的意義。

我們說話的對象是社會上的各種人,他們各有不同的思想認識、年齡、性別、性格、脾氣,等等。所謂一母生九子,母子十個性。各人所處的地位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有差異的。每天不同的情境下,會遇到什么樣的人,是無從判斷的。只能掌握一個原則:相機行事,因人而異。說話的內容與分寸就要根據各種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程度、語言習慣進行不同的處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對同輩人與對長輩(或上級)、對陌生人與對知己、對不同的性別都應該掌握分寸,考慮到聽者的接受程度。

英國國王亨利四世在位時民生富足,但是社會上奢靡的習慣卻日益嚴重。

頗有憂患意識的亨利四世于是頒布一條命令:“禁止穿華麗衣服及佩戴首飾。”

這個命令頒布以后,一點效果也沒有,人民還是我行我素。

過了幾天,這個命令加上了一條詔書:“妓女和扒手不在此限。”

數天后,全國上上下下就再也見不到穿著華服、珠光寶氣的老百姓了

你應當明白:在社會中,不可能每個人都像個火車頭,能自動帶頭,而不必讓人去催促、施壓。所以上對下的溝通,有必要時就得要采取一些模糊政策,讓在下位者拿不準自己會怎么處理,這才能讓對方兢兢業業地守好本分。

但是反過來說,在下位的人最好是越清楚了解上面的做法越好,抓得住上位者的想法,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因為搞不清楚狀況,而承擔過大的壓力。當然,最好是能夠當個自動自發的火車頭,一旦摸清了上面的做法和目標,就有了可以正確行進的方向。

面對不同的對象要有不同的幽默說話方式,這樣才能夠更加輕易地改變他人的溝通觀念,讓自己站在溝通的主動位置上面。比如,說得較直率,有勸誡口吻的幽默話,較適宜于長輩對后輩(如老師對學生),或者知己之間說。間接的幽默方式則實用于不太熟悉的人們之間,把話說得婉轉可以表示自己與對方更貼心,當然也是為了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字眼,使對方更容易接受。溝通對象不同對溝通內容和方式選擇的影響,于此可見一斑。

再比如你對領導某些工作上的決定有意見,要向他指出。這時你的溝通對象是你的上級,溝通方式的選擇也有學問。你不可以直接指出:我認為你這樣做不對。而是用提意見的方式,用商量的口氣,如:老板你有沒有聽到怨聲載道啊,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看來您的觀點有一些與民意想違背了呢。這樣的提議,不僅不會招致老板的反感,反而會引起老板的好奇,讓上司容易接受。

有時候你是與下屬或晚輩溝通,常常對他們發出要求,這種上對下的溝通最蹩腳的溝通方法,就是用命令的口氣和手段了。真正有用的一些方法,是讓人打心里自動愿意配合。要想做到這種程度,就必須先對人性徹底了解。

幽默作為一種溝通技巧,不只是為了給他人帶去愉快的心情,更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溝通目的。在溝通過程中,看準人,說對話,改變他人的溝通觀念將不再是難題。

幽默能帶來友善的人際關系

美國人魯特克先生在《幽默人生》一書中指出,在人生的各種際遇中,幽默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它以善意的微笑代替抱怨,避免爭吵,使你與他人的關系變得更有意義;幽默力量能幫助你把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幽默力量比笑更有深度,它產生的效果遠勝于咧嘴一笑。總之,幽默力量是一切奮發向上者所必不可少的力量。

幽默的語言往往給人以詼諧的情趣,又使人在笑意中有所領悟,幽默往往是緩解緊張、祛除畏懼、平息憤怒,進而實現人際關系的不斷改善。

一位議員在做一篇很漫長的演講時,另一位省議員覺得對方占用的時間太長,就走到對方跟前低聲說:“先生,請你能不能快點……”話未說完,那個正在演講的議員便回過頭來,用嚴厲的口氣低聲呵斥他道:“你最好出去。”然后仍舊繼續其演講。

提出建議的議員覺得受到了別人的侮辱,頓時怒氣沖天。他迫不及待地想報復,但一時又找不到什么方法。一個小學生在遇到同樣困難時,會找老師告狀要求懲罰敵人,而這名議員像小學生一樣,去主席那里申訴。

這個議員找的是麻省省議會的主席柯立芝,他對柯立芝說:“柯立芝先生,你聽見某某剛剛對我說的話了嗎?”

“聽見了,”柯立芝不動聲色地答著,“但是,我也已經看過了有關的法律條文,你不必出去。”

柯立芝把那位議員的憤怒當成了玩笑,不讓自己卷入這種兒童式的爭吵的旋渦中去,就是因為他能看出這種無聊的爭吵的幽默之處。

機智的人不僅善于以局外者的身份化解他人的爭吵,而且更善于化解在與人交往時因發生矛盾而出現的僵局。

有一天,在擁擠喧鬧的百貨大樓里,一位女士憤憤地對售貨員說:

“幸好我沒有打算在你們這兒找‘禮貌’,在這兒根本找不到!”

售貨員沉默了一會兒說:“你可不可以讓我看看你的樣品?”

那位女士愣了一下,笑了。售貨員的幽默,打破了與顧客間的僵局。

人們為了解決求學、工作、住房、購物等方面的問題,往往要與人交涉。學會在交往中適時地表現些幽默,你的成功幾率一定會大大增強。

在把事情弄得很緊張、很嚴重的時候,能在這種白熱化的僵局中看出其中所包含的幽默成分,這樣便能鎮定自若,超然物外。有了這種心理素質,便可巧妙地避免麻煩、糾紛。如果柯立芝或是那位售貨員對于爭吵也采取一種較真的態度,那對于大家又有什么好處呢?無非是更加激化兩方面的爭吵。而由于采取了一種幽默的態度,柯立芝便可以緩解那種傷感情的糾紛,那位售貨員也巧妙地批評了那位女士的無禮,從而制止了雙方進一步的爭論。

正如“誠于衷則形于外,慧于心則秀于言”,幽默的話語往往閃耀著智慧的火花,往往能夠拉近雙方的感情,為交談創造出融洽的氣氛。可以說,擁有幽默就不用再怕這個世界會寒冷了。

以幽默的力量化阻力為助力

當我們遇到難于處理的溝通情形時,首先要在自己身上查找原因,分析實情,歸結出自己被人冷落的具體情形,再對癥下藥,校正自我,將自身存在的問題糾正過來。比如交際消極被動時應增加交往,交往方式不當要加以有效克服。

除了反省自身,更要積極了解交往對象,尋找、建立雙方交往關系的切入點。

一位經理對天天見面開電梯的小姐說:“請盡快把我送到第19樓。”

“對不起,經理,這座大樓只有18層啊?”小姐為難地說。

“沒關系,小姐!盡力而為。”經理充耳不聞地說。

小姐先是一呆,隨即不禁笑了起來。

天天見面,但是不敢與經理多言一句。這種場面多尷尬和無趣!這位很有幽默感的經理故意這樣說,是想讓這位工作單調的小姐能有輕松一下的時候。這樣的上級誰不喜歡接觸和盡力為其工作呢?只要一點小幽默,就可以破除這個小小阻力,而有大大的收獲:融洽了上下級關系。人們可以有理由認為,這位經理在處理更為重大的事情時,應該會更有能力、更成功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言而無效”的時候。

比如下面這位丈夫,可能他已千百次提醒妻子不必煞有介事的指揮自己開車,可仍毫無轉機,于是有一天:

妻子坐在縫紉機邊做活,丈夫在一邊不時發表意見:“慢點……小心點……你的針已經斷了,把布向左邊拉……停一下……”

妻子生氣地說:“你干嗎要妨礙我,我會縫!”

“你當然會,親愛的。我只是想讓你體驗一下,你教導我怎么開汽車時我的那種感覺。”

直接抗議是無效的,妻子不自覺的慣性行為及其行為背后的主觀專斷已經成為他們溝通的阻力。只有認識清楚這一點,克服阻力的努力才會有效。幸運的是,這位丈夫成功了!

再看看下面這位聰明的太太克服了溝通中的哪種阻力:

一位美國太太到食品商場買肉雞,售貨員拎起一只雞,稱了稱說:“1美元60美分。”

“太小了,”這位太太說,“能不能替我挑選一只大一點的?”

可是這是最后一只雞了,于是售貨員走進后面庫房里,又捶又打,把雞的脖子往長拉了拉,然后又走出來,很快地過了一次秤。“嗯,這只雞2美元15美分。”

“好極了。”買雞的太太說,“兩只雞我全要了,請包一下。”

精明的太太早就發現了售貨員在搗鬼,這本來是件令人十分不快的事情,可是幽默的太太來了一句“兩只雞我全要了”,讓售貨員的詭計無處藏身。

從溝通的角度看,她已經清楚地傳達了“我已了解你在搗鬼”的信息,但并沒有直接說出,從而避免了遇到售貨員的“抵觸情緒”這一溝通阻力,增強對售貨員的批評力度。

幽默讓你從容應付各種場合

語言作為信息傳播的工具,對于我們社交之重要,正如駿馬對于騎士的重要。幽默的語言還可以調節心理、愉悅情懷,使你郁悶不堪的心情在聊天中煙消云散;你也可以在輕松的交談中去安慰別人,鼓勵朋友,解決矛盾,加深了解。

會說話的人總是有目的的選擇話題。盡管聊天的范圍不受限制,但是庸俗低級、格調低下、無意義與價值的話題他們一般都不談,搬弄是非、貶抑他人的話題更是回避,對方的忌諱和缺點從不提及。

他們從不選擇挑戰性的話題。因為他們知道挑戰性的話題容易引起爭論,弄得大家都不歡而散。他們也不會自以為是,以教訓的口吻與人說話,不隨便炫耀,導致別人的反感。與別人在一起聊天,他們絕不會獨占鰲頭,總是使大家都有發言機會。

可見,社交的內涵不一定是在正式場合才算社交,像聊天這種輕松隨意的交流也算作是社交,一個善于言談的人總是能在這看似平平的聊天中獲得很多的人際關系。

社交成功的人往往離不開他的一張社交好嘴,而要說到社交口才,風趣的談吐不得不提。幽默的語言能幫助我們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往,還能幫助我們處理人際關系問題,順利化解尷尬處境。

達爾文被邀赴宴。宴會上,他恰好和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士并排坐在一起。

“達爾文先生,”坐在旁邊的這位美人帶著戲謔的口吻向科學家提出疑問,“聽說你斷言,人類是由猴子變來的。我也是屬于你的論斷之列嗎?”

“那當然嘍!”達爾文看了她一眼,彬彬有禮地答道,“不過,您不是由普通猴子變來的,而是由長得非常迷人的猴子變來的。”

這位美麗的小姐本來要向達爾文的進化論進行質疑,因為自己的美麗導致她不愿意相信自己是由猴子變化而來。對于美麗小姐的疑問,達爾文沒有給予板刻的理論說服。只是輕輕一句:“迷人的猴子”,既夸贊了小姐的美麗也尊重了自己的研究理論。

幽默的聊天也是一種交際,其深刻的交際內涵在聰明人眼里是寶藏,在不識貨的人眼里是稻草。對于如何利用聊天聊出名堂來,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善于言談的人有他們自己獨到的方式方法。真正的社交高手就如達爾文一樣,是在化解他人敵意的時候還能保持自己的原則。

幽默能夠幫助我們在社會交往中與人建立一種和諧關系。當我們希望成為能克服障礙、具有樂觀態度、贏得別人喜愛和信任的人時,它就能幫助我們達到目標。

在一次社交聚會上,一位先生很不知趣地就勃朗寧的作品向他提了許多問題,勃朗寧既看不出問題的價值,也不知道他到底用意何在,便覺得十分地不耐煩,決定一走了之。于是,他很有禮貌地對那人說:“請原諒,親愛的先生,我獨占了你那么多時間。”

勃朗寧在不耐煩的情況下,卻依舊能夠保持曠達的胸襟,一句幽默的自謙讓他人識趣地離開。

在社交場合,由于社交原因、政治興趣、業余愛好等,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社會團體,而這些團體則是社會上的人所聚集的小社會。在這些社會團體中,不論你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員,或者擔任委員、干事、總干事、主席,你都可以運用幽默力量而獲益匪淺。

總之,從幽默力量發出的好幽默,就相當于好的儀態舉止,能使我們在各種社交場所中游刃有余,不斷提升自身的睿智與左右逢源的本事,進而促使自己不斷地向成功邁進。

幽默緩和與人交往中的僵局

在人際交往中,當發生矛盾時,只有那些缺少幽默感的人,才會把事情弄得越來越僵。而幽默者則能使交際變得更和順、更自然。幽默的語言在某些場合下會產生一種神奇的效果。

一小鎮上開了一家酒館,酒店老板王五脾氣非常急躁,常常聽不得半句壞話。一個大熱天的中午,一個過路人停下來吃飯,要了一瓶酒和一些菜。剛喝了一口酒,忍不住叫了起來:“酒好酸。”酒店老板聽后,不由得大怒,馬上吩咐店里伙計拿棍子去打這個人。突然,又進來一位顧客,看到老板正要打客人,連忙問:“老板為什么打人?”

老板說:“我賣的酒遠近聞名,這人偏說我的酒是酸的,你說他該打不該打?”那個顧客說:“酒就是酸的,你還坑人。不信讓這位先生嘗嘗,讓他評評理。”這可是個難題。如果這酒不是酸的,那這個過路人肯定少不了這頓打,如果直接說,這個嘗酒的人可能也要挨頓打。

只見這個人說:“讓我嘗嘗。”

老板遞給他一杯酒,這人剛嘗了一口就連忙放下杯子,眼睛眉毛都酸得皺在一起,脫口說道:“你還是把他放了,打我兩棍子吧。”

一聽這話,整個店里的人哄堂大笑,店老板也笑了。

一句詼諧幽默的話就這樣把一場紛爭給平息了。接下去的交涉顯然會平和得多。說話風趣,還可以使許多尷尬、難堪的交際場面變得輕松和緩,使人立即消失拘謹或不安,使氣氛得到活躍,使談話者之間關系融洽,溝通人們的思想感情。幽默是人的思想、學識、智慧和靈感在語言運用上的結晶,是瞬間閃現的光彩奪目的火花。幽默初看起來似乎是一種表面的滑稽,形式的逗笑,而實際上它是以嚴肅的態度,來對待對象、現象和整個世界。它能使聽者對你的說話感興趣。

幽默可以緩和僵局,也可以使人使人盡快恢復冷靜。

有一次,在某市一條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上,圍了一群人。原來是一對年輕夫婦在吵架。男的30來歲,戴副眼鏡,模樣像個知識分子;女的面容憔悴,哭著要撞汽車尋死。那男的大聲責罵妻子:“沒知識,跑到大馬路上當眾出丑。”并且還罵了一連串的粗話,他妻子則越哭越響,旁人勸幾句也根本不頂用。這時有位老人上前靜聽了一會兒,然后走上前拍拍那男的肩膀說:“你戴了副眼鏡,像個知識分子。你有知識,就不要悶在肚子里,要拿出來用——”老人把“用”字字音拖長,講得很響,那男的聽了一愣,定神聽老人講話。老人接著說:“你要用你的知識來說服你妻子嘛!如果你只會跺腳,只會罵,不也變得沒知識了嗎?(眾人哄笑)還是找個地方,冷靜下來,好好勸勸她吧!”

那男的聽完這話就沒了言語,在一邊生著悶氣,但也那么兇了。老人又去勸那女的:“有話好說嘛!心里有什么委屈都講出來,不要悶頭哭!汽車不能撞,大卡車可是個大力士,你瘦瘦一個人怎么撞得過它呢?”(眾人大笑)那女的被大家笑得不好意思,倒也不哭了。

這番勸架的話確實立見功效,那對夫妻不吵了,慢慢地走到公共汽車站,上車走了。

這是一個成功勸架的例子。其實,吵架、勸架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吵架時,雙方臉紅脖子粗,氣氛緊張,本可以解決的問題,也因為失去溝通的基礎——平靜、平和的心態——而變得難以解決。這時,用一兩句風趣幽默的話,就像清涼油、潤滑劑,可以“降溫”、“放松”,從而使雙方冷靜。那老人勸那女的不要自殺,把大卡車比做大力士,完全像哄孩子,不由人不笑,幾句風趣幽默的話,緩和了緊張氣氛,吵架人想發火也發不起來了。幽默在調和溝通氛圍中有多大的作用,于此可見一斑。

幽默只是說話藝術中的一個部分。社交中處處都有口才發揮的空間,好口才能使社交得心應手,使你充分展現自己的魅力,從而獲得更多的人脈資源。

用幽默做成批評的糖衣炮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到批評這種手段,但我們有些人批評起人來簡直讓人無地自容,下不了臺階。其實,這種批評方式不但無法達到讓他人改正錯誤的目的,而且有礙于你的人際關系,嚴重時甚至會毀掉一個人。

波特定律原是經濟管理方面的術語,由美國心理學家萊曼·波特提出。本意是指當遭受許多批評時,下級往往只記住開頭的一些,其余就不聽了,因為他們忙于思索論據來反駁開頭的批評。正因這個原因,在口才交際方面,在批評他人時,就必須照顧到被批評者的心理感受,注意批評的方式,以較為緩和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批評他人,宜曲緩而不是直接“放大炮”。智者通過委婉的幽默言辭來實現對他人的批評,會讓他人在感激你的寬容與善解人意的同時,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委婉的批評可以幫助他人用更短的時間來糾正錯誤,用更積極的心態來接受進取的洗禮。

有一次,幾個屬鼠的男同學在期中考試中考了滿分,挺得意,有點飄飄然。他們的班主任發現了,就對他們說:“怎么,得意了?你們知道得意意味著什么嗎?請注意今天下午的班會。”那幾個男學生猜想:糟了!在下午的班會上,等待他們的準是狂風暴雨!可奇怪的是,在班會上,班主任的批評卻妙趣橫生,他說:“樹林子要是大了,就什么鳥兒都有,自然,天下大了,就什么老鼠都有。我就聽說過這么一個故事。有只小老鼠外出旅游,恰好兩個孩子在下獸棋,小老鼠就悄悄地看。

“它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盡管獸棋中的老鼠可以被貓吃掉,被狼吃掉,被虎吃掉,卻可以戰勝大象。于是立刻認定,我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呢!這么一想,小老鼠就得意起來了,從此瞧不起貓,看不起狗,甚至拿狼開心。

“有一天,它還大搖大擺地爬到老虎的背上,恰好老虎正在打瞌睡,懶得動,就抖了抖身子。小老鼠于是更加得意,它還趁著黑夜鉆進了大象的鼻子。大象覺得鼻子癢癢,就打了個噴嚏,小老鼠立刻像出膛炮彈似的飛了出去。就這么飛呀飛呀飛,好半天好半天,才‘撲通’一聲掉在臭水坑里!好,現在就請大家注意一下,‘臭’字的寫法,怎么寫的呢?‘自’‘大’再加一點就是‘臭’。有趣的是,今年正好是鼠年,咱們班有不少屬鼠的同學,那么,這些‘小老鼠’們會不會也掉到臭水坑里呢?我想不會,但必須有一個條件,這就是永不驕傲!”

說到這兒,這位班主任還特意看了看那幾個男同學,那幾個男同學當然明白,老師的批評全包含在那個有趣的故事中了,很快改正了自己的缺點。間接指出別人的錯誤,要比直接說出口來得溫和,且不會引起別人的強烈反感。那些對直接的批評會非常憤怒的人,間接地讓他們去面對自己的錯誤,會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不可能沒有批評,但要學會巧妙地批評,讓他人既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理解你善意批評的意圖,使他內心里對你心存感激。批評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暗示,暗示的最佳水平是能夠幽默地表達。

幽默可孕育安適的交際氣氛

幽默如細膩的雨絲,將我們孕育在愉快與安適的氣氛中。智者善用幽默使生活中激化的矛盾變得緩和,使難堪的場面得到化解,使緊張的節奏得到松弛……

契訶夫從容地說道:“不懂得開玩笑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這樣的人即使額高七寸、聰明絕頂,也算不上真正的智慧。”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以幽默面對人生,戰勝那個平庸的自我?若有的話,我們可以將他們稱為杰出的人!

幽默是一種眼光,也是一種角度:是看世界的宏達眼光,是看人生的清新角度。蕓蕓眾生所處的大千世界,不僅可以用好與壞來衡量,也可以用有趣與無聊、可笑與可悲來評判。

幽默于己不僅是嚴肅的反省:發現自己的荒唐、冥頑、滑稽可笑;也是積極的上進,在笑聲中與世界成為朋友,在笑聲中,一手拉著世界,一手牽著自我,樂觀而豪邁。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羅西尼聽人說,他的一批有錢的愛慕者準備在法國為他建一座雕像。感動之余,他問道:“他們準備花多少錢?”“聽說一千萬法郎吧。”“一千萬法郎?”羅西尼大為吃驚,“如果你肯給我五百法郎,我愿意親自站在雕像的底座上!”一句略顯夸張的玩笑,將羅西尼的豁達盡顯出來。

英國杰出的戲劇作家肖伯納,常以他幽默的語言表現了杰出的口才。有一次,肖伯納在街上行走,被一個冒失鬼騎車撞倒在地,幸好沒有大礙。肇事者急忙扶起他,連聲抱歉,而肖伯納卻拍拍屁股詼諧地說:“你的運氣真不好,先生,如果你把我撞死了,就可以名揚四海了。”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當議員時,有一位議員在議會上演說,看到了丘吉爾搖頭表示不同意,便說:“我想提醒議員注意,我只是在發表自己的意見。”丘吉爾對道:“我也想請演講者注意,我只是在搖我自己的頭。”在他七十五歲生日茶話會上,一個記者對丘吉爾說:“首相先生,我真希望明年還能祝賀您的生日。”“這位先生,”丘吉爾拍拍記者的肩膀說,“你這么年輕,身體又這么壯,應該沒有什么問題的。”

有幽默感的人,凡事健康思考,保持正面態度,將遇到的困難化險為夷。幽默,讓人們愈加欽佩和喜愛丘吉爾。

利用幽默,還可以給批評增強說服的力量。魯迅先生批評沉湎于談情說愛、荒廢學業的川島時,送給川島一本《中國小說史略》,他在扉頁上幽默地寫道:請你從“情人的擁抱里”伸出一只手來,暫時接收這干燥無味吧!

幽默社交的功效總是非常驚人。幽默社交的目的是贏得友誼與幫助,而不是去樹敵。卡萊爾說過:“幽默并非鄙夷,其真義是愛;它不是出現在哄笑里,而是出現在安詳的微笑里。”因此心存善念,讓別人在與我們的交往中感受到真誠,我們將會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大眾情人”。懂得幽默,你會成為社交場上最受青睞的人。

得體的幽默最能取悅他人心

雨果曾經說:“語言就是力量。”不過,力量有強弱與正反之分,是強是弱、是正是反,還取決于說話的技巧。會說話的人,善用技巧,懂得從聽話者的角度出發,把道理說得清楚明了,讓別人也樂于接受。不會說話的人,輕則說得不明不白,導致溝通失敗;重則措辭不當,惹禍上身。語言表達是所有溝通方式中最便捷、最傳神,也是最直接的一種。

常言道:“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會說話的確好處多多。正如作家李敖對自己的口才及其魅力所作的評價:“我這類機智,不單表現在演講會上,私下里也能片言解紛,化窘為夷。”的確,會說話的人會把話說得得體、幽默,更容易擺脫困境、贏得朋友、獲得機會,活得也更快樂。

有家公司為主管們安排了有關溝通的教育訓練課程。

上了一星期課之后,有位主管在責備老是嚴重遲到的一個部屬時,挖空心思,想在罵他的時候又能保住他的面子。

后來,他把這個部屬找來,面帶笑容地對他說:“我知道你遲到絕對不是你的錯,全怪鬧鐘不好。所以,我打算定制一個人性化的鬧鐘給你。”

這個主管對部屬擠了擠眼睛,故作神秘地說:“你想不想聽聽它是怎么人性化的?”下屬點點頭。

“它先鬧鈴,你醒不過來,它就鳴笛,再不醒,它就敲鑼,再不醒,就發出爆炸聲,然后對你噴水。如果這些都叫不醒你,它就會自動打電話給我幫你請假。”

可想而知,這位主管是機智的,是智慧的,他將部署的錯誤故意推托到了鬧鐘的身上,通過鬧鐘越來越激烈的反應,暗示著這位部署的遲到問題有多嚴重。如此詼諧的表達,既讓部署感覺到自慚形穢,又會讓部署對于自己的委婉表達而感激不已。

得體的幽默最能取悅人心,人際交往中,良好的氣場離不開幽默的大力相助。

某一個“愚人節”,有人為了戲弄馬克?吐溫,在紐約的一家報紙上報道說他死了。結果,馬克?吐溫的親戚朋友從全國各地紛紛趕來吊喪。當他們來到馬克?吐溫家的時候,只見馬克?吐溫正坐在桌前寫作。親戚朋友們先是一驚,接著都齊聲譴責那家造謠的報紙。馬克?吐溫毫無怒色,幽默地說:“報道我死是千真萬確的,不過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馬克?吐溫的幽默很得體,也很有看開生死的風度。當別人還在為謠言感覺到氣憤的時候,他沒有因為報紙的造謠而大動肝火,反而對造謠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肯定。他的幽默與氣度贏得了眾人的敬仰。

人不是天生就擅長幽默的,但說話的技巧是可以培養的。同一件事情,可以硬說,也可以軟說;可以明說,也可以暗說;可以正著說,也可以反著說。具體表達方式應該根據說話的時間、地點與對象而有所選擇。

記住以下原則,掌握了說話的尺度,也就掌握了說話的訣竅:急事,慢慢地說;大事,清楚地說;小事,幽默地說;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沒根據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地說;開心的事,看場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別人的事,小心地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么說;現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幽默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

在人際交往中,幽默的情懷無疑就像濕潤的細雨,可以沖淡緊張的氣氛,緩解內心的焦慮,縮短彼此間的距離,是胸襟豁達的表現,即使在不愉快中也能沁人心脾,破除尷尬。

一個肉店老板在路上碰見了他想去找的律師。他問道:“如果一只狗偷吃了別人的東西,那么這只狗的主人是不是要替自己的狗賠錢?”

律師回答:“那是當然的了。”

“你講話算數嗎?”

“當然!我是專門從事訴訟的律師,我講話是有法律依據的。”

“那么,請你付給我十塊錢吧,因為你的狗偷吃了我的一塊肉。”

律師笑道:“好,我同意。但是,你要知道,我是律師,凡是向我咨詢每次收費二十塊錢,所以你必須先付給我二十塊錢,扣除我賠償你的十塊錢之后,你還應付給我十塊錢。”

看了這則幽默故事后,你的心情或許會放松了很多。其實,在人際交往中,一個幽默的人和不幽默的人是截然不同的。讓自己幽默一點,不但可以放松心情,還可以積累人脈,一舉雙得。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品行端莊,為人樸實,但他總是一本正經,沒個笑臉,讓人覺得枯燥無味,可敬而不可親。

富有幽默感的人就不同了。他們不但愉快地做事,更能愉快地說話,走到哪兒,歡樂就散布到哪兒。這樣的人肯定有缺點,但由于有情趣,使人歡笑,使人快樂,人人都愿意與之相處。

幽默型的人,他們很少遵從邏輯的法則,相反經常運用奇談怪論,或類似詭辯的手法,使對方如墜云里霧中。這種情況,與其說是為了理而辯,不如說是為了給自己找臺階下更來得貼切。打趣話、俏皮話、笑而不謔的話連續不斷,使舉座為之傾倒。這種才能特別發達的人,總是非常圓滑、靈活的聰明人。

有幽默感的人,必然是感覺敏銳的人,心理健康的人,也必然是笑顏常開的人,胸襟豁達的人,別人樂意與之交往、與之親近、與之為友的人。這里面,性格樂觀,胸襟豁達很重要。一個悲觀厭世者當然不懂得幽默,一個心地狹隘之人也與幽默無緣。

幽默是一種從容,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達觀。幽默是人們互相溝通,化解矛盾,拓展人脈的潤滑劑。善用幽默可以減少人們交往中發生的摩擦,使人們之間的人際關系更加和諧。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變得幽默一些,它并不是天才、高智商、喜劇演員的專利品。只要你學習讓嘴角往上翹,換個新鮮角度欣賞事物,即可學會幽默,走出尷尬。

要善于使用幽默的技巧,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智慧。一個才疏學淺、舉止輕浮、孤陋寡聞的人是很難生出幽默感來的。要學會幽默的藝術,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廣博的知識和深刻的社會經驗;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高尚優雅的風度和鎮定自信、樂觀輕松的情緒;良好的文化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有一位律師很懂幽默,人又聰明,但是由于他濫用幽默,出語尖酸,人們聽他說過一句話,便有“體無完膚”之感。有一次,一位朋友在散步時對他說:“你現在常常出語幽默,不錯,非常風趣可樂。但是大家常常認為,如果你不在場,他們會更快樂,因為他們都感到自己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都不敢開口了。你的才干確實比他們略勝一籌,但這么一來,朋友將逐漸離開你,這對你又有什么益處呢?”

朋友的話使這位律師如夢初醒,從此他改掉了濫用幽默的習慣,而把幽默才華發揮在法庭上,終于建立了他在律師界的極高地位。

幽默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學會恰當地運用幽默,會使人們之間的溝通更加順利,人際關系更加和諧。幽默是我們生活的調味料,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但是,再好的調味料都不可濫用,就好比用鹽,用一點可以使菜味鮮美,但用得太多便會讓人難以下咽。在溝通時,幽默運用得當,方可發揮它的魅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江津市| 枣强县| 永靖县| 青冈县| 大悟县| 赤水市| 新竹市| 延庆县| 东光县| 额济纳旗| 绥滨县| 福清市| 新田县| 施甸县| 新巴尔虎右旗| 资兴市| 泽库县| 鹤山市| 昌邑市| 枣庄市| 赣州市| 霍林郭勒市| 神池县| 留坝县| 会同县| 铁岭市| 杂多县| 五指山市| 南靖县| 东城区| 万年县| 安国市| 大城县| 沂南县| 鲜城| 阳西县| 呼玛县| 理塘县| 南通市|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