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就是“破繭”的過程
生命是一次次的蛻變過程。唯有經歷各種各樣的折磨,才能拓展生命的厚度。通過一次又一次與各種折磨握手,歷經反反復復幾個回合的較量,人生的閱歷就在這個過程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
在人生的岔道口,若你選擇了一條平坦的大道,你可能會有一個舒適而享樂的青春,但你就會失去一個很好的歷練機會;若你選擇了坎坷的小路,你的青春也許會充滿痛苦,但人生的真諦也許就此被你打開。
蝴蝶的幼蟲是在一個洞口極其狹小的繭中度過的。當它的生命要發生質的飛躍時,這天定的狹小通道對它來講無疑成了鬼門關,那嬌嫩的身軀必須竭盡全力才可以破繭而出。許多幼蟲在往外沖殺的時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飛翔的悲壯祭品。
有人懷了悲憫惻隱之心,企圖將那幼蟲的生命通道修得寬闊一些,他們用剪刀把繭的洞口剪大。這樣一來,所有受到幫助而見到天日的蝴蝶都不是真正的劇情精靈——它們無論如何也飛不起來,只能拖著喪失了飛翔功能的雙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來,那“鬼門關”般的狹小繭洞恰是幫助蝴蝶幼蟲兩翼成長的關鍵所在,穿越的時候,通過用力擠壓,血液才能被順利輸送到蝶翼的組織中去;唯有兩翼充血,蝴蝶才能振翅飛翔。人為地將繭洞剪大,蝴蝶的翼翅就沒有了充血的機會,爬出來的蝴蝶便永遠與飛翔絕緣。
成長的過程恰似蝴蝶的破繭過程,在痛苦的掙扎中,意志得到磨煉,力量得到加強,心智得到提高,生命在痛苦中得到升華。當你從痛苦中走出來時,就會發現,你已經擁有了飛翔的力量。如果沒有挫折,也許就會像那些受到“幫助”的蝴蝶一樣,萎縮了雙翼,平庸一生。
有個漁夫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依靠捕魚所得的錢,“漁王”積累了一大筆財富。然而,年老的“漁王”卻一點也不快活,因為他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極平庸。
于是他經常向人傾訴心中的苦惱:“我真想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為什么這么差?從他們懂事起我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多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其他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后,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學會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是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有傳授給他們教訓,對于才能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是啊,漁夫的兒子從來都沒有經受一點挫折的折磨,他們怎么會獲得成長呢?
人生其實沒有彎路,每一步都是必須。所謂失敗、挫折并不可怕,正是它們才教會我們如何尋找到經驗與教訓。如果一路都是坦途,那只能像漁夫的兒子那樣,淪為平庸。
沒有經歷過風霜雨雪的花朵,無論如何也結不出豐碩的果實。或許我們習慣羨慕他人的成功,聽到他得到的掌聲,但是別忘了,溫室的花朵注定要失敗。正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在他們光榮的背后一定有汗水與淚水共同澆鑄的艱辛。
所以,一個成功的人,一個有一點眼光和思想的人,都要學會感謝折磨自己的人,唯有以這種態度面對人生,才能算真正的成功。
經歷折磨,你的人生會成長得更快
對一個年輕人而言,生活中的難題不是太多,而是越多越好。一個人的成長和這些難題有著莫大的關系,不要排斥這些難題,勇敢地忍受折磨,它將會伴你更好地成長。
張老師對大家要求很嚴,大家覺得他是個很兇的人。他的講臺上常放著一把寬約三公分,長一尺多的教鞭。教鞭的一頭由于手的摩擦和汗水的浸泡,已由青泛黃,閃爍著光亮。另一頭則被劈開七八公分長。這樣打起手板來一夾一夾的,痛著呢!膽大的常偷偷把他的教鞭丟進茅廁和山林中。不想第二天他又找來一塊一模一樣的教鞭,讓你懷疑這教鞭是不是被他發現后從山林里找回來的那一根。
說到教鞭,張剛就有恨。
那次,大隊部放電影,張老師卻說電影內容不適合同學們看,何況大家期考將至,要他們好好復習功課,不允許看電影,一經發現就打三十下手板。張剛以為他與爸爸要好,又是自己的本家,自己看電影是不會被打手板的,就偷偷去看了。誰知竟被他發覺了,張剛嚇得拔腳便逃。
第二天,張剛極不情愿地舉起手板,張老師打手板時,勁用得十分大。他覺得一下一下打的不是手。一、二、三……剛打了十來下張剛的手就紅彤彤的了。手縮了又縮。張老師卻不講情面地說,不許縮,縮了再加罰。他硬是把當時已淚流滿面的張剛打了整整三十下手板。為此,張剛開始記恨他起來。
后來,只要看到張老師愁眉苦臉的樣子,張剛就高興。他家發生了不愉快的事自己也會在一旁偷著樂。他家開始不是雞少了一只,就是鴨跛了一只腳,不用說,那都是張剛干的好事。讀初中時,張剛開始了他的學畫生涯。老師為了讓他考個好學校,讓他到市里去參加美術培訓。張老師在得知他為學畫培訓費而苦惱時,將家里養的能賣的雞鴨都賣了,為他籌了上百元的學費,還請張剛和他父親到張老師家吃飯。
當看到他宰的是那只被自己打跛了腳的鴨子時,張剛的臉紅了。張老師看出來了,什么責備也沒說,來,吃吃我弄的鴨子,原本想將它賣了換個油錢的,但婆婆說它會生蛋,一直舍不得賣。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說不定將來我們張家會出現一個大畫家的。宰了這只鴨子,值得!張剛一直將頭低得很沉,不知是出于慚愧,還是感激,張剛的淚慢慢流了出來。
現在,張剛沒成為畫家,倒成了城里人,成了與張老師一樣靠搖筆竿子吃飯的讀書人。想起張老師的沉思狀和他的教鞭,張剛就想起那只被打跛了腳的鴨子。
他知道,他今生是難以走出馬老師的似海恩情了。
老師在學生的眼里,總是一副很嚴肅的樣子,對學生過于嚴格,他們是在折磨學生,更是在用心栽培學生。在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上,別忘了最應該感謝的人還有你的老師。
別太在意折磨,勇敢地承受折磨,你的人生會成長得更快。
抓住機會,用苦難磨煉自己
對于一個人來說,苦難確實是殘酷的,但如果你能充分利用苦難這個機會來磨煉自己,苦難會饋贈給你很多。
生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任何人都會遇到逆境。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歷苦難是人生的不幸,但同時,如果你能夠正視現實,從苦難中發現積極的意義,充分利用機會磨煉自己,你的人生將會得到不同尋常的升華。
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則故事:
由于經濟破產和從小落下的殘疾,人生對格爾來說已索然無味了。
在一個晴朗日子,格爾找到了牧師。牧師現在已疾病纏身,去年腦溢血徹底摧殘了他的健康,并遺留下右側偏癱和失語等癥,醫生們斷言他再也不能恢復語言了。然而僅在病后幾周,他就努力學會了重新講話和行走。
牧師耐心聽完了格爾的傾訴?!笆堑模恍业慕洑v使你心靈充滿創傷,你現在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嘆息,并想從嘆息中尋找安慰?!彼W爍的目光始終燃燒著格爾,“有些人不善于拋開痛苦,他們讓痛苦纏繞一生直至幻滅。但有些人能利用悲哀的情感獲得生命悲壯的感受,并從而對生活恢復信心?!?
“讓我給你看樣東西?!彼虼巴庵溉?。那邊矗立著一排高大的楓樹,在楓樹間懸吊著一些陳舊的粗繩索。他說:“60年前,這兒的莊園主種下這些樹護衛牧場,他在樹間牽拉了許多粗繩索。對于幼樹嫩弱的生命,這太殘酷了,這創傷無疑是終身的。有些樹面對殘忍現實,能與命運抗爭,而另有一些樹消極地詛咒命運,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他指著那棵被繩索損傷已枯萎的老樹:“為什么那棵樹毀掉了,而這一棵樹已成繩索的主宰而不是其犧牲品呢?”
眼前這棵粗壯的楓樹看不出有什么疤痕,所看到的是繩索穿過樹干——幾乎像鉆了一個洞似的,真是一個奇跡。
“關于這些樹,我想過許多。”他說,“只有體內強大的生命力才可能戰勝像繩索帶來的那樣終身的創傷,而不是自己毀掉這寶貴的生命。”沉思了一會兒后,他說:“對于人,有很多解憂的方法。在痛苦的時候,找個朋友傾訴,找些活干。對待不幸,要有一個清醒而客觀的全面認識,盡量拋掉那些怨恨情感負擔。有一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你應盡一切努力愉悅自己,真正地愛自己,并抓住機會磨煉自己。”
在遇到挫折困苦時,我們不妨聰明一些,找方法讓精神傷痛遠離自己的心靈,利用苦難來磨煉自己的意志。盡一切努力愉悅自己,真正地愛自己。我們的生命就會更豐盈,精神會更飽滿,我們就可能會擁有一個輝煌壯美的人生。
被批評不是什么壞事
被日本國民譽為“練出價值百萬美金笑容的小個子”、美國著名作家奧格.曼狄諾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推銷大師原一平最初是一家保險公司的年輕推銷員,雖然每天都在勤奮地工作,但收入仍少得可憐,為了省錢,他甚至不吃午餐、不搭電車。
一天,這位年輕人來到一家名叫“村云別院”的佛教寺廟,年輕人被請進廟內后,與寺廟住持吉田相對而坐接下來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這位老和尚介紹起投保的好處來。
老和尚一言不發,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然后平靜地說:“聽完你的介紹之后,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蹦贻p人一下子泄了氣。
老和尚接著又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么前途可言了?!?
年輕人啞口無言。
老和尚又說了一句:“小伙子,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接下來,年輕人組織了專門針對自己的“批評會”,每月舉行一次,每次請5個同事或投了保的客戶吃飯,為此,他甚至不惜把衣物送去典當,目的只為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氣……”“你有些自以為是,往往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這樣很容易招致大家的反感……”“你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你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你的常識不夠豐富,所以必須加強進修,以便能很快與客戶尋找到共同的話題,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一次次“批評”、一次次坐禪使這個年輕人開始像一條成長的蠶,隨著時光的流逝悄悄地蛻變著。到了1939年,他的銷售業績榮膺全日本之最,并從 1948年起,連續15年保持全日本銷量第一的好成績。
可見批評不一定都是壞事,善于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的人才能成功。一個人,如果不能坦然面對別人的批評,不知道接受別人的意見最終則會跟成功“揮淚錯過”。
喬治在紐約郊外著名的卡瑞月湖度假村工作。
一個周末,喬治正忙碌不堪時,服務生端著一個盤子走進廚房對他說,有位客人點了這道油炸馬鈴薯,他抱怨切得太厚。
喬治看了一下盤子,跟以往的油炸馬鈴薯并沒有什么不同,但卻按客人的要求將馬鈴薯切薄些,重做了一份請服務生送去。
幾分鐘后,服務生端著盤子氣呼呼走回廚房,對喬治說:“我想那位挑剔的客人一定是生意上遭遇困難,然后將氣借著馬鈴薯發泄在我身上,他對我發了頓牢騷,還是嫌切得太厚?!?
喬治在忙碌的廚房中也很生氣,從沒見過這樣的客人!但他還是忍住脾氣,靜下心來,耐著性子將馬鈴薯切成更薄的片狀,之后放入油鍋中炸成誘人的金黃色,撈起放入盤子后,又在上面灑了些鹽,然后第三次請服務生送過
沒多久后,服務生又端著盤子走進廚房,但這回盤子里空無一物。服務生對喬治說:“客人滿意極了。餐廳的其他客人也都贊不絕口。他們要再來幾份?!?
這道薄薄的油炸馬鈴薯從此成了喬治的招牌菜,后來又將馬鈴薯換成了洋芋片,并發展成各種口味,今天已經是地球上不分地域人種都喜愛的休閑食品。
喬治的成功,關鍵在于他在面對批評的時候,不是滿腹牢騷,抱怨別人,而是能忍住怨氣做好自己的工作,讓顧客滿意。一次一次的改進,不僅滿足了顧客,同時也成就了喬治的事業。
成功的人,所具備的素質就是當有人對自己不滿意時,不是去抱怨別人,而是積極努力地完善自己。
不挨罵,長不大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如果有人責罵我們,我們的心中一定會覺得不舒服,甚至會怨恨對方。其實,很多時候的責罵,是因為對我們寄托了希望,如果不想讓你有更好的進步,干脆不管你就好了,何必跟你多費口舌得罪你呢?
俗話說:不挨罵,長不大。如果沒有一番內心上的刺激,我們往往會變得懈怠,容易隨波逐流。只有在經受了心靈上的打擊之后,我們才會奮起直追,超越原來的自己。
福富做服務生的時候,經常被老板毛利先生責罵,開始的時候他心里很不舒服,常常會暗地里抱怨,可是時間長了,他發現自己每次挨了責罵后都會得到一些啟示,學會一些事情,所以福富當時總是“主動地”尋找挨罵。只要遇見了毛利先生,福富絕不會像其他怕麻煩的服務生一樣逃之夭夭,他會掌握機會,立刻趨身向前,向毛利先生打招呼,并請教說:“早安!請問我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
這時,毛利先生便會對他指出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福富在聆聽訓話之后,必定馬上遵照他的指示改正缺點。
福富之所以殷勤主動到毛利先生面前請教,是因為他深知年輕資淺的服務生很難有機會和老板交談,只有如此把握機會,別無他法。而且向老板請教,通常正是老板在視察自己工作的時候,這就是向老板推銷自己的最佳時機。所以,毛利先生對福富的印象就深刻,對福富有所指示時,也總是親切直呼他的名字,告訴福富什么地方需要注意。
他就這樣每天主動又虛心地向他請教,持續了兩年。有一天,毛利先生對福富說:“我長期觀察,發現你工作相當勤勉,值得鼓勵,所以明天開始我請你擔任經理?!本瓦@樣,19歲的服務生一下子便晉升為經理,在待遇方面也提高很多。被人指責訓誨,就是在接受另一種形式的教育。對于毛利先生一年365天的不斷教導,福富至今仍感謝不已。
在被指責或訓誨時,尤其是被自己的上級或者比自己尊貴的人指責或訓誨,非但要認真地聽,聽完之后,更要面帶笑容,以愉悅的口吻回應:“是的,我已經知道了,您說的很中肯,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
相反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顯出非常緊張不安的話,會讓對方認為你心存反抗,而感到不舒服。換言之,靜靜地接受指責或聆聽訓誨,并保持不失禮的態度來和對方親近,就是在尊崇對方,是留給對方良好印象的竅門。
如果你由于在眾人面前被責罵而感到非常丟臉,因此而怨恨的話,那就大錯特錯,這時,你要換個正確的角度來想,認為他在培養自己、教育自己、幫助自己、在給自己面子。你要認為在眾人當中,只有自己才值得特別地被責罵,是最有前途的一個,更可以認為“他對我充滿期待”而感到驕傲。最沒有前途的人,就是被忽視的人。
每一次丟臉都是一種成長
我們曾經聽說過很多在“丟臉”當中不斷成長最終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英語口語教父李陽就是其中之一。
李陽從英語不及格到成為世界上有名的英語教師,從不敢接電話、不敢和陌生人說話,到全球著名的中英文演講大師;從一個自卑的人,成長為千萬人成功和自信的榜樣;李陽創造了一個個奇跡,而在激勵別人的時候,他總是喜歡說,我們要為熱愛丟臉的人喝彩!
中國傳統英語教學存在“不敢開口、不習慣開口”的兩大心理障礙及怕丟臉、怕犯錯誤的心理陋習,李陽極力鼓勵他的學生大聲說英語。他認為瘋狂英語的第一步就是要突破不敢開口、害怕丟臉的心理障礙。他說:“我特別喜歡犯錯誤丟人,因為你犯的錯誤越多,你的進步就越大。如果你想一輩子不犯錯誤,那么結果只有一個;當你80歲的時候,你仍然只會對人講一句:‘My English is very poor.’朋友們,請大家暫時把臉皮放進口袋里,盡管大聲去說吧!重要的不是現在丟臉,而是將來不丟臉!”于是,“I enjoy losing my face.(我熱愛丟臉)”就成了李陽和廣大英語學習者的行動口號。
別怕犯錯誤丟臉,因為你犯下的錯誤越多,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就越多,你進步的可能性就越大。可是,傳統觀念里,人們總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顏面而努力著,甚至于有一些人,為了面子問題丟失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公元前206年,項羽占有楚魏東部九郡之地,自封為西楚霸王,又違背先入關中者為關中王的前約,改封先入關中的劉邦為漢王,劉邦心中非常不快。
項羽的謀臣亞父范增知道劉邦的不滿,也知道他定會東山再起,于是建議項羽找借口殺掉劉邦。
項羽就把劉邦找來,準備封劉邦為漢中王,他若去,定有儲備實力、自封為王之心;若不去,正好可以殺死他。
劉邦聽說項羽召見,雖然明知此去兇多吉少,又不能公然抗命不去,便在心中盤算著怎樣應對這場智斗。劉邦來到殿前,恭恭敬敬地伏在地上,謙恭的樣子使項羽心中異常受用,當即放松了警惕,就對劉邦放行了。劉邦謝恩退出大殿,急忙回到自己的營地,稍加打點,便率軍急匆匆地向巴蜀進發。他決心以巴蜀偏塞之地為依托,招兵買馬,養精蓄銳,待力量充實了,再還三秦,謀取天下。項羽聞知劉邦率軍已向巴蜀進發,才感到范增所言極是,立即派季布帶三千人馬前去追趕,然而為時已晚。
后劉邦廣納賢才,休兵養士,最終在眾賢士的幫助下,使得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自刎烏江,統一天下。
只因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舍棄了自己的性命,自刎烏江??梢姡孀訂栴}一直是中國人的軟肋,無數的英雄志士都在為了面子而糾結。
可是,人的一生,誰又能保證不犯錯?誰又能一次面子都不丟呢?如果你想逃避丟臉而一輩子不犯錯,那么結果只有一個:當你白發蒼蒼的時候,你仍然什么都不會,因為你什么都不曾嘗試去做。
民諺云:要了臉皮,餓了肚皮。有時害怕丟一次臉,就是白白讓出了一條路。所以,不要害怕丟臉,更不應該躲避“丟臉“的歷練,而應該拿出自己的勇氣,勇敢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波折,讓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丟臉“當中成長起來。
失戀的折磨可以激起你的斗志
幾乎每個人都會對愛情抱有美好的想象,也會希望自己的愛情能夠順利。所以,一旦經歷了失戀,人們就會覺得非常的痛苦。有人會因為一次的失戀而放棄了對生活的希望,他們從此不再相對任何人,更不會相信愛情;有人會因為一次的失戀而變得玩世不恭,用非常極端的態度守護自己受傷的心靈,可是失戀真的那么可怕嗎?相對來說,失戀就不會交給人們一些積極的東西嗎?當然不是。
盡管愛情是人生中最美麗的事,但人生并不如意,相愛的人并不都會有完滿的結局,失戀的故事每天都在這個世界上上演。
也許目前生活中的你正經受愛人離去后的煎熬,失戀的折磨是殘酷的,但同時也充滿勃勃的生機。充分把握你自己,不要讓這次折磨打垮你,經過這次折磨,你的靈魂會得到一次升華,并由此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當世界進入20世紀的鐘聲敲過,美國作家杰克·倫敦對心愛的情人瑪貝爾的最后一次求愛,又因對方父母的反對而失敗了。杰克懷著失戀的痛苦回到家里,大聲喊著:“我要與新世紀一起出發!”連夜埋頭讀書,用發憤自學迎來20世紀第一個黎明。從此,他抓緊學習和寫作,1990年2月發表了轟動美國文學界的小說《狼的孩子》。
大音樂家貝多芬,31歲時,境況艱難,無法娶心愛的琪麗哀太。兩年后對方嫁給別人了,貝多芬痛苦得寫了遺囑想自殺。但他最終從音樂中尋到了安慰,不久即創作出“第二交響樂”。36歲之后,他與丹蘭士的愛情又被毀了,又是一次無情的打擊,但他決心為事業奮斗,接連創 作出“第七交響曲”、“第八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成了偉大的“音樂主帥”。
居里夫人年輕時第一次愛上的是當家庭教師的那家主人的大兒子卡西密爾。由于對方父母反對,漂亮英俊的卡西密爾向她宣布斷交。失戀的痛苦像反作用力一樣,推著她以發狂般的勇氣去奮斗。生活和科學在召喚,她終于跳出了失戀的深淵,踏上了科學大道并覓到了知音。
歌德多次失戀過,與綠蒂分手是第5次失戀,這次最痛苦,多次欲自盡。但他終于堅強地戰勝了怯懦。當綠蒂結婚時,他還送了禮物,祝他們幸福。后來綠蒂就成為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的主人公之一了。歌德每次失戀,都是憑借文學來擺脫精神痛苦的。
從以上這些名人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失戀對一個人一生的價值所在。失戀者積極的態度會使“自我”得到更新和升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許多失戀者因此而創造出了輝煌的成就。像歌德、貝多芬、羅曼·羅蘭、諾貝爾、居里夫人、牛頓等歷史名人,都曾飽受過失戀的痛苦。他們可謂是用奮斗的辦法更新“自我”,積極轉移失戀痛苦的楷模。
所以失戀并不是一件壞事,失戀的折磨可以激起你的斗志,增添你的力量,推動你不斷向前!
家人的折磨是你成長的營養品
任何時候,家人對你的折磨都是一種磨礪,經過這個過程你將會朝著更圓滿的方向發展。
折磨雖然痛苦,但這些痛苦只是暫時的,它最終將對你大有裨益,促使你更好地發展,最終走上成功的人生道路。
在赫德18歲那年的一個早上,父親要赫德開車送他到20英里之外的一個地方。那時赫德剛學會開車,就非常高興地答應了。
赫德開車把父親送到目的地,約定下午3點再來接他,然后就去看電影了。等最后一部電影結束的時候,已經是下午5點了。赫德遲到了整整兩個小時!
當赫德把車開到預先約定的地點時,父親正坐在一個角落里耐心等待。赫德心里暗想,父親如果知道自己一直在看電影,一定會非常生氣。
赫德先是向父親道歉,然后撒謊說,他本想早些過來的,但是車子出了一些問題,需要修理,維修站的工人們花了2個小時的時間修車。
父親聽后看了他一眼:那是赫德永遠不會忘記的眼神。
“赫德,你認為必須對我撒謊嗎?我感到很失望。”父親說。
“哦,你說什么呀?我說的全是實話?!焙盏聽庌q道。
父親又一次看了他一眼,“當你沒有按預約時間到達時,我就打電話給維修站,問車子是否出了問題,他們告訴我你沒有去。所以,我知道車子根本沒有問題。”一陣羞愧感頓時襲遍赫德的全身,他無可奈何地承認了看電影的事實。父親專心地聽著,悲傷掠過他的臉龐?!拔液苌鷼?,不是生你的氣,而是生我自己的氣。我覺得作為一個父親我很失敗,因為你認為必須對我說謊,我養了一個甚至不能跟父親說真話的兒子。我現在要步行回家,對我這些年來做錯的一些事情好好反省。”
赫德的道歉,以及他后來所有的話都是徒勞的。
父親開始沿著塵土飛揚的道路行走,赫德迅速地跳到車上緊跟著父親,希望父親可以回心轉意停下來。赫德一路上都在懺悔,告訴父親他是多么難過和抱歉,但是父親根本不予理睬,獨自一人默默地走著、沉默著、思索著,臉上寫滿了痛苦。
整整20英里的路程,赫德一直跟著父親,時速大約為每小時4英里。20英里的路程里,看著父親遭受肉體和情感上的雙重折磨,這是赫德生命中最難過和痛苦的經歷。然而,它同樣是生命中最成功的一次教育。自此以后,赫德再也沒有對父親說過謊。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對我們的教育在我們還未懂事的時候總覺得那是一種折磨,然而這種折磨往往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良言,有時候精神上的折磨比肉體上的折磨更能塑造一個人的靈魂。
不要在心中痛恨你的親人,無論是師長還是父母,他們給你出的各種難題,都會成為你成長的絕好營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