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 知道更要做到的100個哲理
- 張艷紅 宿春禮
- 3634字
- 2016-02-29 16:25:0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欲行千里,想成大樹,就從腳下開始,從毫末做起。不屑于平凡小事的人,即使他的理想再壯麗,也只能是一個五彩斑斕的肥皂泡。想要壯志凌云,必須腳踏實地,專注于小事。
在商業界,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明朝萬歷年間,中國北方的女真為患?;实蹫榱艘褂鶑姅常瑳Q心整修萬里長城。當時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卻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關”的題字中的“一”字,已經脫落多時。萬歷皇帝募集各地書法名家,希望回復山海關的本來面貌。各地名士聞訊,紛紛前來揮毫,但是依舊沒有一人的字能夠表達天下第一關的原味?;实塾谑窃傧略t告,只要能夠雀屏中選的,就能夠獲得重賞。經過嚴格的篩選,最后中選的,竟是山海關旁一家客棧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鏡。
在題字當天,會場被擠得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備妥了筆墨紙硯,等候店小二前來揮毫。只見主角抬頭看著山海關的牌樓,舍棄了狼豪大筆不用,拿起一塊抹布往硯臺里一沾,大喝一聲“一”,十分干凈利落,立刻出現絕妙的一字。旁觀者莫不給予驚嘆的掌聲。有人好奇地問他:為何能夠如此成功?他被問之后,久久無法回答,后來勉強答道:其實,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訣,我只是在這里當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當我在擦桌子時,就望著牌樓上的“一”字,一揮一擦,就這樣而已。
原來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點,正好面對山海關的城門,每當他彎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際,剛好這個視角正對準“天下第一關”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數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這就是他能夠把這個“一”字臨摹到爐火純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其實,這個有趣的故事,正是反映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練習造就完美,熟練才能精通,再小的事情做到極致就能成就大事。舉凡一些在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頂尖人士,盡管他們的優點不一而足,成就也在不同領域開花結果。他們卻都有一個共通也是最基本的特點:關注細節,把小事做到完美。因為看重小事,所以能夠投入強大的動力與能量;因為專注于細節,才能心無旁騖勇往直前;也更因為重視與專注,才能達到專業與精通的境界。
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產生做大事的氣魄。不要小看做小事,只要有益于工作、有益于事業,人人都應從小事做起。用小事堆砌起來的事業才是堅固的,用小事堆砌起來的長城才是牢靠的。
萬事皆因小事起
世間最睿智的國王所羅門說過,“萬事皆因小事起”,而“摩德納的水桶”這個故事正是這句名言的一個有力例證。
1005年,摩德納聯邦的幾個士兵帶著這只著名的水桶跑到了隸屬于波羅尼亞國的一個共和國里去了。這原本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卻引起了一場糾紛,引發了一場長達十幾年的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歐洲的四大強國英國、法國、土耳其和俄國都被牽連了進來,而戰爭最初卻是因一把鑰匙而起。
土耳其宣稱,耶路撒冷圣墓中的一個神龕歸土耳其的基督教會所有,于是就把神龕鎖了起來,并且拒絕交出鑰匙。這一行為使得希臘的教會很惱火。后來,爭端不斷升級。于是,俄國作為希臘的保護國,法國作為拉丁教會的代表也參加了進來。形勢開始變得復雜起來。俄國要求土耳其對希臘的教會進行補償,但土耳其拒絕這一要求。由于英國傳統上就有保護土耳其人的習慣,在這場糾紛中他們理所當然地站在土耳其人的一邊,同他們結成聯盟共同反對法國和俄國。就是這樣芝麻粒大小的事情,引發了這場巨大的糾紛。
法國歷史被篡改,一個強大的王朝被推翻,但它的起因卻是一碗酒。
奧爾良公爵是國王路易·菲利普的兒子,在同朋友一起喝酒時,奧爾良在朋友們的力勸之下多喝了幾杯。后來聚會結束,大家將要離去時,他叫了一輛馬車??墒沁@時候馬有點受驚了,把他掀倒在地上,由于失去了平衡,他腳下踩空,頭朝下摔倒在人行道上,不省人事。
如果不是那幾杯酒,他可能不至于會坐不穩而摔下來;或者,即使摔倒在地,他自己也許還能站起來。但他再也沒有起來。幾杯酒使得這個王位繼承人丟了性命,而他的全家后來也遭到了流放,他們家族的巨額財產也全部被充公。
無論做什么事情,小事萬萬不可忽視,否則就有可能付出極其慘痛的代價。
2004年4月,北京再一次出現有人感染SARS病毒的報告一度引起人們的恐慌。北京的楊某和安徽的宋某都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預防控制所(簡稱病毒所)的實驗室工作過。他們的感染預示,此次SARS的傳染源可能來自實驗室。
事后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顯示,此次SARS的傳染確實來自實驗室——來自實驗室的違規操作,該實驗室違規操作主要表現在:
1.工作人員對專業不熟悉,跨專業承擔非典課題,造成了安全隱患。
2.室主任擅自批準工作人員采取新的“滅活”方法,這一方法未經學術委員會論證,科學依據不足。
3.違反衛生部關于滅活SARS病毒必須在2級生物安全(P2)以上實驗室或在生物安全柜進行的規定,在沒有安全防范措施的普通實驗室操作。
4.大量使用缺乏專業知識的研究生和進修人員從事高風險研究,沒有對有關人員進行嚴格的生物安全知識培訓。
5.違反衛生部制定的實驗室人員健康監測制度、事故報告制度等規定,對實驗室人員出現多次發熱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上報,也未采取必要措施。其中有兩位實驗室人員發燒、一位住院兩周,竟然沒有引起重視,沒有報告。
6.違反衛生部等四部委關于P3實驗室實行雙人準入的制度,多次出現單人操作。
以上只不過是信手拈來的事實,在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可謂是屢見不鮮,忽視小事、做事不到位的現象無處不在。許多人在工作中應付了事,虎頭蛇尾,馬虎輕率,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實際上,一番事業的成與敗,有時并不體現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而是暗含于一些小小的細節之中,只有當我們把小事做好的時候,我們離成功才不會遙遠。
關注細節,改寫命運
13,在西方一向被認為是一個不吉祥的數字。然而,作為英國皇家衛隊隊長哈特菲爾德的墓志銘,卻只有赫赫醒目的一個數字:13!
原來,在20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一個13號星期五晚上,白金漢宮的衛兵哈特菲爾德被指控在夜間值勤時睡著了。幾經渲染,這就成了一個不嚴懲不足以振軍紀的大問題。不然,據說女王的安全就將受到威脅。就這樣,哈特菲爾德被軍事法庭判了死刑。
就在處決的前夕,哈特菲爾德終于想起了一個細節:“我那天夜里沒有睡覺,我聽見議會大廈的鐘聲在午夜響了13下!”這實在是一個足以轟動朝野以確定能否定罪的證據。于是,法官決定暫緩執行,并命令進行一次補充調查。調查發現,那天夜里確實有不少人聽見議會大廈的鐘聲在深夜響了13下。而且,他們都表示愿意出庭作證。一位專家檢查了議會大廈的鐘后確信,那天夜里,鐘里的一根發條出現過異常,表示凌晨1點的那下鐘聲確實是在子夜剛敲過12下以后就立即響了起來,所以聽者無疑就會認為是鐘聲響了13下。
哈特菲爾德重新被帶進了軍事法庭。這一次,他被宣布無罪釋放。
不久以后,哈特菲爾德成了皇家衛隊隊長,而且一直活到了100多歲。按照他的遺囑,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一個醒目的數字:13!
一個小小的“13點”挽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并不是生活捉弄我們,也不是偶然嘲諷我們,而是這一切看似充滿戲劇性的事件都包含在一個必然的法則中——生命的質量,取決于對細節的尊重。也許細節挽救生命這樣的事例確屬罕見,但細節有時卻能讓人在生存的競爭中分出雌雄。因為有的時候,世界上最偉大的壯舉還不如生活中一個真實的細節有意義。
查爾斯·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一年到頭》中寫道:“有人曾經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是天才?’他回答說:‘天才就是注意細節的人?!?
多讀一些名人傳記,你就會驚奇地發現,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其實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竟然只是比普通人多注重一些細節問題而已。東漢的薛勤曾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令人深思。在許多平凡瑣細的生活中,往往都含著一些酵質,假使酵質膨脹了,就會使生活起劇烈的變化,從而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一個青年來到城市打工,不久因為工作勤奮,老板將一個小公司交給他打點。他將這個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業績直線上升。有一個外商聽說之后,想同他洽談一個合作項目。當談判結束后,他邀這位也是黑眼睛黃皮膚的外商共進晚餐。晚餐很簡單,幾個盤子都吃得干干凈凈,只剩下兩只小籠包子。他對服務小姐說,請把這兩只包子裝進食品袋里,我帶走。外商當即站起來表示明天就同他簽合同。
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極普通的中專學校讀書,成績也很一般。她得知媽媽患了不治之癥后,想減輕一點家里的負擔,希望利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掙一點錢。她到一家公司去應聘,韓國經理看了她的履歷,沒有表情地拒絕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覺得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顆紅紅的小血珠,原來椅子上有一只釘子露出了頭。她見桌子上有一條石鎮紙,于是拿來用它將釘子敲平,然后轉身離去??墒菐追昼姾螅n國經理卻派人將她追了回來,聘用了她。
那些對自己的本性毫無認識,不屑于做細微之事的人,永遠成就不了任何偉大的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