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人性的弱點(3)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爾·阿德勒說:“對別人不真誠的人,他一生中困難得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這種人?!币驗檫@種人沒有朋友,他不能給人以關心和幫助,別人也不會關心和幫助他。

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朋友眾多。他交友,并不以名氣為準,不少名氣不大或者地道的小人物,也和他成為莫逆之交。在他的朋友中,有政治家、作家、畫家、醫生、教師,也有老板、經理、工人、警察、拳師、花匠、店員、司機、廚師和家庭婦女等等。

為什么他有這么多的朋友呢?原因就是他對任何人都真誠?!芭笥选倍?,對他來說至高無上。

在家中,他不愛說話,相當嚴肅,可在朋友面前時,他的話相當多。只要朋友一來,他便停止自己的寫作,一切都圍繞朋友轉,不管怎么說,他家的客廳,他的時間,他的心永遠是向他的朋友們敞開著的。遠方的朋友來拜訪,海明威都要約至餐館相聚,這也是他的規律。

海明威愛畫,也就愛和畫家來往。雖然他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負過傷,腿腳不便,但每次大小美展必到,還要當場掏錢買畫,尤其專買還未訂出的畫或者少有人訂的畫。他愿意讓每個人都不受到冷落,他愿意讓每個畫家都受到社會尊重。很多畫家生活比較窘迫,他們常常拿些自己的作品來讓海明威挑選。海明威絕不讓他們掃興而歸,總是高高興興地留下一兩幅。而且立即付稿酬。于是,一時間他家里畫家們絡繹不絕。正是這樣,海明威贏得了眾多人的尊敬和信賴。

一個人若老是對別人一冷冷淡淡、只顧自己、打自己的算盤,那么他一輩子都很難交到朋友,也沒有人愿意請教他;但假使他能夠常常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的利益著想,那么他就能獲得別人的信賴。

你以真誠待人,必能得到他人真誠的回報。

結交諍友的方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性,對待朋友的態度和原則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每天向你耳邊盡吹好聽之言,有的人經常給你提個醒,或者提出批評,看到你不對就修理你;有的人熱情得如火如荼,也有的人冷漠如冰;有的人與你交友是因為你對之有利,有的人交友則完全是出于一片衷心……

經常給你提出批評意見的朋友似乎有點令人討厭,因為他說的都不大中聽,你向他道出一些自認得意的事,他卻偏偏給你潑來一盆冷水;你熱情地向他描繪自己滿腹的理想與計劃,他卻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中的問題,有時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你做人做事的缺點數落一頓。反正,你聽到的都是一些不順耳的話,這種人看來還真有點讓人討厭。但如果你對現實社會冷靜思索一番就會發現,其實這種人大有可交的一面。如果你錯過了這樣的人,那未免有點可惜。

按照現代人的處事原則,一般人都會盡量不去得罪別人,大都寧可說好聽的話讓人高興,也不說一些屬于實情卻讓人討厭的真話。當然,那些說好聽之言的人不一定都是壞人,而且這也是一種交際的手段。但如果從交友的角度來看,只說好聽的話,就失去了做朋友的義務。明知你有缺點而不說,還偏偏說些動聽的話,這算什么朋友?如果他還進而“贊揚”你的缺點,則更是別有居心了。這種朋友就算不害你,對你也沒有任何好處。

碰到光說好話的人便樂意得不得了,不知是非;如果他人之言稍有不順,就覺得別人不懷好意,心術不正,或者有意給自己難堪。這兩種交友的態度都不對的。如果細加思索,你就不難明白,這兩種朋友孰好孰劣了。現實生活中之所以有很多這種只說好話的人,也是因為有很多人喜歡他們如此。

如果有人還經常給你提出一些意見,你首先應覺得這種人可貴,然后你再對之細加分析。如果他所提逆言都是事實,對你有利,那就是“忠言”。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對于這種人你就應該與之誠交、深交,因為他值得一交。當然也有不懷好意的逆言,如果他所說的經常與事實不符,甚至無中生有,有時還當眾讓你難堪,那就要分析一下其真實意圖了。

“愛之深,責之切”。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父母對待子女的情形,有些父母對孩子是責之罵之,子女有什么“雄心壯志”,父母也總是想辦法替他踩腳煞車,不讓他脫韁而去,他們難道是為了與自己的孩子過不去嗎?顯然不是。他們是為孩子好,怕他們受到傷害,遭到失敗。這是為人父母的至情所在。

因此,碰到那些經常提醒你、在你沖昏頭腦時給你澆點冷水之人,你要好好想想;這種人是否誠心對你?你是否應該好好與之交往?也許你會因此交到一個難得的諍友。

掌握交友的技巧

交友是一項藝術,你若想交到真正的朋友,就必須掌握一定的交友技巧,學會在友誼中記住和忘記一些事情。這樣,才能使你的友誼之樹常青,并且還能助你贏得更多的友誼。

有一次,阿拉伯名作家阿里和他的朋友吉伯、馬沙一起去旅行。三人行至一個山谷時,阿里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阿里就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阿里一命?!比死^續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吉伯與阿里為了一件小事吵起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阿里一耳光,阿里就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阿里一耳光?!?

當他們旅游回來之后,另一位朋友馬沙好奇地問阿里: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將吉伯打他的事寫在沙上?阿里回答:“我永遠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我會忘得一干二凈?!?

正如另一位阿拉伯著名詩人薩迪所說:“誰想在困厄中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庇涀e人對我們的恩惠,洗去我們對別人的怨恨,這樣我們才能結交到更多的朋友。

掌握說服他人的技巧

以友善征服他人

假如你在與人爭論的過程中發起脾氣來,對對方發作一通,你固然非常痛快地發泄了你的情感。但對方會怎樣?接下來,他可能同意你的意見嗎?貪圖一時的痛快,將會使你說服對方的計劃變得異常地艱難。

美國前農業部部長詹姆斯·威爾遜“如果人握緊兩個拳頭來找我,我想我能應付你,我的拳頭會握得像你的拳頭一樣緊;但如果你到我這兒來說,‘讓我們坐下一起商議,如果我們的意見不同,我們要了解為什么意見彼此不同,是什么讓我們發生了爭執,’如果你這樣做了,不久就可看出,我們之間相距并不是很遠,我們所不同的地方很少,相同的地方很多,只要我們有接近的忍耐、誠意及欲望,我們就可接近?!?

沒能什么人能比洛克菲勒更欣賞威爾遜這句話中所蘊含的真理了。1915年,洛克菲勒在科羅拉多州是個極受輕視的人。因為從那年開始,美國實業史中流血最多的工潮可怕也持續了兩年之久。憤怒的礦工涌的向科羅拉多煤礦公司要求加薪;而這家公司為洛克菲勒所管理。公司的所有建筑幾乎全都被毀壞,軍隊也被調動出來,罷工者被槍擊,他們身上布滿了槍彈的洞眼。

在那個時候,空氣中充滿了仇恨。洛克菲勒需要罷工者同意他的意見,而且他真的做到了。怎樣做的呢?情形是這樣的。費了數星期時間效涉以后,洛克菲勒將事實用極友善的態度平息下去,他對工人代表進行了演說。這篇演說整個就是一篇杰作,產生了驚人的效果,使恐嚇說要把洛克菲勒吞下肚去的仇恨風浪平靜了下去,使他得到了許多人的贊賞,也使罷工工人開始回去工作。

不要忘記洛克菲勒演講的對象,正是幾天前發誓要將他吊在樹上的人;但他的演講,比一個傳道牧師演講的話更仁慈、更友善。下面是那篇著名演講的開端,請注意他是如何充滿了友善的精神。

“這是我一生中值得紀念的一天,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這樣幸運地與這個公司的勞方代表、職員及監督們聚在一起。我可以確實地告訴你們,我以到這里來為榮幸。我活著一天,就一天也不會忘了這次集會。如果兩星期前舉行這場集會,我站在這里對你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就會是一個陌生人,只認識少數的面孔。上星期我得到機會訪問所有在南煤區的住所,并與差不多所有的代表、除去外出的,個別談話;我訪問過你們的家庭,見過你們中間許多人的妻子和兒子,我們在這里相見,不是陌生人,而是朋友。也就是在這種互相友善的精神中,我覺得幸運的是有這種機會同你們討論我們共同的利益。”

“這次是公司職員及工人代表的集會,只是因為你們的厚愛,我才能到這里來,因為我不幸不是公司職員,也不是工人代表;但我覺得我與你們的關系密切,因為,從一個方面,我代表股東及董事雙方?!?

這個實例證明,友善是最能征服人的一件“利器”。如果你能將“友善”運用得爐火純青,那么你就已經掌握了最有力的說服他人的技巧。

給別人留足面子

俗話說:“人活臉,樹活皮?!贝嗽挼莱隽巳诵缘囊淮筇攸c:愛面子??墒俏覀儾荒苤粣圩约旱拿孀?,而不給他人面子。每個人都有一道最后的心理防線,一旦我們不給他退路,不讓他人走下臺階,他只好使出最后的一招——自衛。因此,當我們遇事待人時,應謹記一條原則:給別人留足面子。

一兩句體諒的話,或是對他人所犯錯誤的適度寬容,這些都可以減少對別人的傷害,保住他人的面子。

在我們說服別人的過程中,如果能給對方留足面子,那么就會很容易地達到目的。

一家百貨公司的一位顧客,要求退回一件外衣。她已經把衣服帶回家并且穿過了,只是她丈夫不喜歡。她解釋說“絕沒穿過”,并要求退換。

售貨員檢查了外衣,發現有明顯干洗過的痕跡。但是,直截了當地向顧客說明這一點,顧客是不會輕易承認的,因為她已經說過“絕沒穿過”,而且精心地偽裝過。這樣,雙方可能會發生爭執。于是,機敏的售貨員說:“我很想知道是否你們家的某位成員把這件衣服錯送到干洗店去。我記得不久前我也發生過同樣的事情。我把一件剛買的衣服和其他衣服堆在一起,結果我丈夫沒注意,把那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臟衣服一股腦兒塞進了洗衣機。我懷疑你是否也會遇到這種事情——因為這件衣服的確看得出已經被洗過的痕跡。不信的話。你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

顧客看了看證據——知道無可辯駁,而售貨員又已經為她的錯誤準備好了借口,給了她一個臺階下。于是,她順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

這是每個說服者都懂得的——讓別人保全他們的面子。

即使對方犯錯,而我們是對的,但如果沒有為別人保留面子,也會發生不必要的爭執。因此,你要說服他人就必須遵循這一原則:

你要幫助別人認識,改正錯誤,并保全他們的面子。

這樣,你的說服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讓對方開口說是

一個人的思維是有慣性的,當你朝某一個方向思考問題時,你就會傾向于一直考慮下去,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一旦沉醉于某些消極的想法之后,就一直難以自拔的道理。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我們應懂得運用這一原理。與人討論某一問題時,不要一開始就將雙方的分歧亮出來,而應先討論一些你們具有共識的東西,讓對方不斷說“是”,漸漸的,你開始提出你們存在的分歧,這時對方也會習慣性地說“是”,一旦他發現之后,可能已經晚了,只好繼續說下去。

促使對方說“是”的方法很多,這里就教給你如何以最簡單的方法,促使他人對你說“是”。

當你與別人交談時,不要先討論對方——而且不停地強調——對方所同意的事。因為你們都在為同一結論而努力,所以你們的相異之處只在方法,而不是目的。

讓對方在一開始就說“是,是的”。假如可能的話,最好讓對方沒有機會說“不”。

使對方說“是”,其實比想像中的要容易。任何問題的答案只有兩種——“是”與“不”。開始時,這兩者各占一半的機會,因此只要稍加努力,那么否定的一半也會變成肯定的了。

“是”的反應其實是一種很簡單的技巧,卻為大多數人所忽略。懂得說服技巧的人,會在一開始就得到許多“是”的答復。這可以引導對方進入肯定的方向,就像撞球一樣,原先你打的是一個方向。只要稍有偏差,等球碰回來的時候,就完全與你期待的方向相反了。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在一開始便提出相反的意見,這樣不正好可以顯示出自己的重要而有主見嗎?但事實并非如此,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是”的反應很有用處。詹姆斯·艾伯森是格林尼治儲蓄銀行的一名出納,他就是采用這種辦法挽回了一位差點失去的顧客。艾伯森先生向我們講述了他的經歷。

“有個年輕人走進來要開個戶頭,我遞給他幾份表格讓他填寫,但他斷然拒絕填寫有些方面的資料?!?

“在我沒有學習人際關系課程以前,我一定會告訴這個客戶,假如他拒絕向銀行提供一份完整的個資料,我們是很難給他開戶的。但今天早上,我突然想,最好不要談及銀行需要什么,而是顧客需要什么。所以我決定一開始就先誘使他回答‘是,是的’。于是,我先同意他的觀點,告訴他,那些他所拒絕回答的資料,其實并不是非寫不可?!?

“但是,假定你碰到意外,是不是愿意銀行把錢轉給你所指定的親人?”

“‘是的,當然愿意。’”他回答。

“那么,你是不是認為應該把這位親人的名字告訴我們,以便我們屆時可以依照你的意思處理,而不致出錯或拖延?”

“‘是的。’”他再度回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许昌市| 宜州市| 揭西县| 五峰| 肃宁县| 肥城市| 宜宾县| 民勤县| 太白县| 庆城县| 涪陵区| 依安县| 博野县| 涞水县| 甘谷县| 竹山县| 罗源县| 岢岚县| 元朗区| 沙坪坝区| 岢岚县| 渝中区| 永和县| 石屏县| 上虞市| 南川市| 白朗县| 铁岭市| 沙坪坝区| 兰溪市| 冕宁县| 棋牌| 永川市| 通辽市| 丽水市| 南郑县| 阿巴嘎旗| 资溪县| 星子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