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目標(biāo)引導(dǎo)你摘取成功的桂冠(3)
- 最偉大的勵志故事全集
- 王少毅
- 4977字
- 2016-02-26 10:32:51
當(dāng)他滿懷希望地把藥方遞給掌柜的時,掌柜的卻告訴他:那是一張白紙。他的心頓時跌入冰窖,頭嗡地響了一下,努力抓住柜臺的護欄。他曾經(jīng)因為有這個復(fù)明藥方的召喚,才有了生存的勇氣。他在謀生中,說書彈琴,受人尊敬,他學(xué)會了愛與被愛,在生存的快樂中他早忘記自己是個盲人——他其實早已于那些勞碌的時刻復(fù)明了。
回家后,他鄭重地對小徒弟說:“我這里有一個復(fù)明的藥方。我將它封入你的琴槽,當(dāng)你彈斷第1000根弦的時候,你才能打開它,記住:必須用心去彈……”
“是真的嗎?師父!”徒弟像當(dāng)年的他一樣滿腔希望地問他。
“是的!”他堅定不移地說。這時他才真正懂得瞎了一輩子的師父的良苦用心。可惜,他的徒弟看不見他那一雙如枯井般的眼眶中涌出來的滾滾熱淚。
故事感悟:
很多人都在追求成功,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成功,盡管你有目標(biāo)和夢想,你一直在為目標(biāo)和夢想的實現(xiàn)而努力。這時,請你記住這一點: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只要你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你的人生就是充實的,因為你用另外一種方式更為精彩地闡述了成功的真正內(nèi)涵。
他的信念就是抓住兇手
人須立志,志立則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無志而建功。
——朱棣
他是一個年輕有為的警察,精明強干,美好的人生正在前面等待著他。可惜,在一次追捕行動中,他被兇手用槍射中了左眼和右腿膝蓋。三個月后,從醫(yī)院里出來時,他完全變了個樣:一個英俊小伙現(xiàn)已成了一個又跛又瞎的殘疾人,他曾經(jīng)深愛著的姑娘也離開了他。
這時,電視臺記者采訪了他,問他以后將如何面對現(xiàn)在遭受到的厄運。面對鏡頭,他一板一眼地說:“我只知道兇手直到現(xiàn)在仍然逍遙法外,我一定要親手抓住他!”記者看到,他那只完好的右眼上透射出一種令人震撼的堅定。
從那以后,他不顧任何人的勸阻,參與了抓捕那個兇手的無數(shù)次行動。他幾乎跑遍了整個美國,甚至有一次為了一條微不足道的線索獨自一人乘飛機去了非洲。
十年后,那個兇手終于被抓獲了。他立下了頭等功。在慶功會上,他再次成了人們議論的焦點,許多媒體稱贊他是全美最堅強、最勇敢的英雄。
不久,他卻在臥室里開槍自殺了。在他的遺書中,他對人們這樣說:“這些年來,支撐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抓住兇手……現(xiàn)在,兇手被判刑了,任務(wù)也完成了,我前面的目標(biāo)也消失了。面對自己的傷殘,我從來沒有這樣絕望過,因為我再也不知道自己該為什么而活了……”
故事感悟:
追求是無止境的,成功的樂趣就在于超越人生中一個又一個的目標(biāo),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產(chǎn)生前進的動力和激情,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地享受到人生的樂趣。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你不能滿足于眼前的一切。如果沉醉于目前的成就,那么你又會迷失自己的方向,再也沒有目標(biāo)來為你指引前途了。
關(guān)注一個個小目標(biāo)
成功之秘訣,在始終不變中。
——畢因士腓特
25歲的時候,萬尼亞失業(yè)了,面臨饑餓的威脅。他以前在君士坦丁堡、巴黎、羅馬,都曾嘗過挨餓的滋味。但在這個紐約城,處處充溢著富貴氣息,尤其使他覺得失業(yè)的可恥。
萬尼亞不知道該怎么辦,因為他覺得自己能勝任的工作非常有限。
他能寫文章,但不會用英文寫作。他白天在馬路上東奔西走,不是為了鍛煉身體,而是為了躲避房東。
一天,萬尼亞在42號街碰見一位金發(fā)碧眼的高個子。萬尼亞當(dāng)即認出他是俄國的著名歌唱家夏里賓先生。萬尼亞記得自己小時候,常常在莫斯科帝國劇院的門口,排在觀眾的行列中間,等待許久之后,才購到一張票,去欣賞這位先生的藝術(shù)。后來萬尼亞在巴黎當(dāng)新聞記者,曾經(jīng)去訪問過他,萬尼亞以為他是不會認識自己的,然而他卻還記得萬尼亞的名字。
“很忙吧?”他問萬尼亞。萬尼亞含糊地回答了他。萬尼亞想:他已一眼就明白了我的境遇。
“我的旅館在第103號街,百老匯路轉(zhuǎn)角,跟我一同走過去,好不好?”他問萬尼亞。
走過去?當(dāng)時是中午,萬尼亞已經(jīng)走了五小時了。
“但是,夏里賓先生,還要走60條馬路口,不近呢。”
“誰說的?”他毫不含糊地說,“只有五條馬路口。”
“五條馬路口?”萬尼亞覺得很詫異。
“是的,”他說,“但我不是說到我的旅館,而是到第6號街的一家射擊游藝場。”
這有些答非所問,但萬尼亞卻順從地跟著他走。一會兒就到了射擊游藝場的門口,看著兩名水兵,好幾次都打不中目標(biāo)。然后他們繼續(xù)前進。
“現(xiàn)在,”夏里賓說,“只有11條橫馬路了。”萬尼亞搖搖頭。
不多一會兒,走到卡納奇大戲院,夏里賓說:“我要看看那些購買戲票的觀眾究竟是什么樣子。”幾分鐘之后,他們重又前進。
“現(xiàn)在,”夏里賓愉快地說,“離中央公園的動物園只有5條橫馬路口了。里面有一只猩猩,它的臉很像我所認識的一個唱次中音的朋友。我們?nèi)フ把瞿侵恍尚伞!?
又走了12條橫路口,已經(jīng)來到百老匯路,他們在一家小吃店前面停了下來。櫥窗里放著一壇咸蘿卜。夏里賓奉醫(yī)生之囑不能吃咸菜,于是他只能隔窗望望。“這東西不壞呢,”他說,“使我想起了我的青年時期。”
萬尼亞走了許多路,原該筋疲力盡了,可是奇怪得很,今天反而比往常好些。這樣斷斷續(xù)續(xù)地走著,走到夏里賓旅館的時候,他滿意地笑著:“并不太遠吧?現(xiàn)在我們吃中飯吧。”
在那頓滿意的午餐之前,主人向萬尼亞解釋了走這許多路的理由。“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記在心里。”這位大音樂家嚴肅地說,“這是生活的一個教訓(xùn):你與你的目標(biāo)之間,無論有怎樣遙遠的距離,都不要擔(dān)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五條橫街口的短短距離,別讓遙遠的未來使你煩悶。常常注意于未來24小時內(nèi)使你覺得有趣的小玩意。”
19年過去了,夏里賓已長辭人世。在值得紀念的那一天他們所走的馬路,大都已改變了樣子。可是到現(xiàn)在為止,夏里賓的走路哲學(xué),已經(jīng)好多次解決了萬尼亞的困難。
故事感悟:
一個大而遙遠的目標(biāo)往往讓人望而生畏。其實如果把它分成一個個小目標(biāo),然后一個個實現(xiàn),就會發(fā)現(xiàn)并不困難。
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生活在前進。它之所以前進,是因為有希望在;沒有了希望,絕望就會把生命毀掉。
——特羅耶波爾斯基
邁克出生時,大夫告訴他母親:“趁現(xiàn)在還來得及,最好還是舍棄這個孩子吧。”父母沒有那么做,但家里卻為此吃盡了苦頭。快3歲時,他才搖搖晃晃地會走第一步。那個冬天,他的兩個哥哥帶他坐在一面大鏡子前,手點著他的鼻子問他:“這是什么?”他回答是嘴巴。更為不幸的是,包括他父母親在內(nèi),沒幾個人能聽懂他說的話。
5歲那年,他被送往“肯尼迪兒童中心”學(xué)習(xí)。在那兒,他終于有了長足的進步。
7歲時的一個下午,他翻出一本舊相冊,里面有他的兩個哥哥幼年時在電視廣告中的劇照。他一下被迷住了,癡癡地一再嚷道:“我要……我也要上電視!”他的父親搖了搖頭勸道:“我實在看不出有這種可能性!”
邁克卻沒忘記他的夢。一有空,他便一遍遍地借助著錄像帶練習(xí)唱歌和跳舞。五年后他終于迎來了一個機會,他在學(xué)校的圣誕晚會上扮演一個牧羊人,唯一的一句臺詞是:“嗨,真有意思!”為這句話,他反復(fù)練習(xí)了十多天,連在夢中也念叨不已。演出的那天,觀眾席上的一位來自好萊塢的導(dǎo)演聽說了這件事。
又過了十年,這位好萊塢導(dǎo)演準(zhǔn)備推出一部肥皂劇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還少個跑龍?zhí)椎慕巧Kテ痣娫挘骸班耍』镒樱瑢萌R塢還有興趣嗎?”“好萊塢?太棒了,要知道我沒有一天不想它的!”邁克熱情洋溢地回答。
于是,22歲那年,邁克第一次來到好萊塢,和那些大明星在一起,他感到無比高興和激動,說話也變得流暢自然了。電視劇原定于1988年9月播出,然而全美電視網(wǎng)聯(lián)播公司拒絕購買播映權(quán)。邁克的夢幻破滅了,他又回到原先工作的單位。一年之后,他已有了令人羨慕的固定的薪水。他的家人和一些朋友都為之欣慰,他們一再對他說:“你必須忘掉那些關(guān)于好萊塢的陳詞濫調(diào),那扇門不會再向你打開的!”
但邁克深信,門會開的,好萊塢也沒忘記他。不少人都說:“讓這個執(zhí)著的小伙子離開銀幕太可惜了,何不再安排一次機會讓他碰碰運氣呢?”
于是,一個編劇特意為他寫了一部家庭倫理片。劇中父子兩人——兒子像邁克一樣,患有先天性殘疾——相依為命,共度艱難人生。
正式開拍那天,邁克站在攝影機前,感慨萬分,淚流滿面。他想起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想起了父母親過早花白的頭發(fā),想起了無數(shù)幫助過自己的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朋友,更想起了那些身患疾病孤苦無助的同齡人。他泣不成聲地對“父親”說道:“天真黑!爸爸,拉我一把。你的手會給我溫暖和勇氣。讓我們手拉手,共同走過這條人生泥濘的短暫的隧道……”
邁克成功了。
所有的評論都說:“這部影片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肯定是最感人的。”一夜間,邁克成了人們的偶像,信件鋪天蓋地般涌來。一個中學(xué)生來信說:“我今年16歲,和你一樣,我也患有嚴重的殘疾。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不是英雄,”邁克告訴他,“我只是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也許,生活也因此一天天地變得更美好。”
故事感悟:
一帆風(fēng)順固然值得羨慕,但天賜的幸運不可多得,可遇而不可求。唯一可靠的是自己心中要有一枚指南針。無論你繞了多遠,無論你被阻擋得多么嚴密,只要你不忘記你的方向,你就有達到目標(biāo)的一天。有時我們要感謝失敗,因為挫折可以檢驗我們的人格,完善我們的心靈。
找準(zhǔn)人生的坐標(biāo)
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羅盤,使人們在暴風(fēng)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波德曼
一個落魄的青年出身貧寒,家境窮困潦倒。幾經(jīng)努力,他在一家酒店謀得一份服務(wù)生的職業(yè),干的就是替客人搬行李、擦車的活兒。
有一天,一輛豪華的勞斯萊斯轎車停在酒店門口,車主人吩咐一聲:“把車洗洗。”青年那時剛剛中學(xué)畢業(yè),還沒有見過世面,從未見過這么漂亮的車子,不免有幾分驚喜。他邊洗邊欣賞這輛車,擦完后,忍不住拉開車門,想上去享受一番。這時,正巧領(lǐng)班走了出來,“你在干什么?窮光蛋!”領(lǐng)班訓(xùn)斥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嗎?你這種人一輩子也不配坐勞斯萊斯!”
受辱的青年從此發(fā)誓:“這一輩子我不但要坐上勞斯萊斯,還要擁有自己的勞斯萊斯!”他的決心是如此強烈,以至于這成了他人生的奮斗目標(biāo)。許多年以后,當(dāng)他事業(yè)有成時,果然買了一部勞斯萊斯轎車!這個青年就是著名企業(yè)家邁克爾。
故事感悟:
如果在逆境中,邁克爾也像領(lǐng)班那樣就此認定自己的命運,那么,也許一輩子他都只能替人擦車、搬行李,最多做一個領(lǐng)班。在逆境中找到人生的目標(biāo)對一個人是何等重要啊!永遠不低頭,不要甘愿做逆境的奴隸,無論我們在人生的舞臺上扮演什么角色,我們都要全力以赴,以一個強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
貧民窟中走出的“王者”
方向明確才能取得成功。
——克倫威爾
泰格·伍茲出身貧寒,小時候,他們一家人住在貧民區(qū)一所破房子里。他有七個兄弟姊妹,還有一個表妹和一個堂兄寄居在他家里。因為長得特別瘦弱,伍茲時常感冒發(fā)燒。他似乎缺乏學(xué)習(xí)的天賦,學(xué)習(xí)成績是八個孩子中最差的。有一天,他看到介紹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高爾夫球運動員尼克勞斯的電視節(jié)目,他的心一下子被打動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像尼克勞斯一樣,當(dāng)一個偉大的職業(yè)高爾夫球運動員!
他請求父親給他買高爾夫球和球桿。父親說:“孩子,我們玩不起高爾夫球,那是富人們玩的。”他不依,吵著要。母親抱著他,朝父親喊:“我相信他,他一定會成為優(yōu)秀的高爾夫球手!”說完,母親轉(zhuǎn)過來,柔聲說:“兒子,等你成為高爾夫球手后,就給媽媽買棟別墅,好嗎?”他睜著那雙大眼睛,朝母親鄭重地點了點頭。
父親為他自制了一個球桿,然后在家門口的空地上挖了幾個洞。他每天都用撿來的球玩上一會兒。
升入中學(xué)后,他遇到了后來改變他一生的體育老師里奇·費爾曼。費爾曼發(fā)現(xiàn)了這個黑人少年的天賦,于是建議他到高爾夫球俱樂部去練球,并幫他支付三分之一的費用。僅僅三個月,他就成了奧蘭多市少年高爾夫球的冠軍。
高中畢業(yè)后,他幸運地被斯坦福大學(xué)錄取了。暑假期間,他的一個要好的同學(xué)來他家玩,說他哥哥所在的旅游公司有一艘豪華游輪正在招服務(wù)生,薪水很高,每周有600美元,問他是否有意去應(yīng)聘。他動心了,家里仍然貧窮,他覺得自己應(yīng)該像個男人一樣,去掙錢養(yǎng)家了。一個星期后費爾曼來到他家,他已經(jīng)幫他聯(lián)系了一家高爾夫球俱樂部,準(zhǔn)備帶他去報名。小伙子不好意思地告訴老師,他打算去工作了。費爾曼沉吟半晌,然后問他:“我的孩子,你的夢想是什么?”
他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措手不及。過了好久,他紅著臉囁嚅道:“當(dāng)一個像尼克勞斯一樣的高爾夫球運動員,給母親買一棟漂亮的別墅。”
費爾曼聽完,盯著他的眼睛高聲叫道:“你現(xiàn)在就去工作,那么,你的夢想呢?你馬上就可以每周掙600美元了,很了不起!但是,你的夢想只值每周600美元嗎?每周600美元能買得起別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