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序篇詭計多端,千萬不要和經濟學家過招(2)

  • 經濟學的詭計
  • 吳艷龍
  • 4985字
  • 2016-02-26 10:27:20

利斯特防腐液(Listerine),該產品發明于19世紀,最初被當成一種效果奇強的外科抗菌劑。它后來被一些商家進行提煉,然后當做地板清潔劑和淋病藥物出售??芍钡?0世紀20年代,當它被標榜為治療“慢性口臭”(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健康不良的標志)特效藥的時候,這種藥物才最終取得成功。在利斯特防腐液的新廣告中,有一對神情沮喪、郁郁寡歡的男女,他們一方面很想結婚,另一方面卻又為對方的口臭而苦惱不已。“我能忍受他的口臭嗎?”廣告中的女性自言自語道。在此之前,人們一直沒有把口臭當成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衫固胤栏旱某霈F改變了這一切。就好像廣告學者詹姆士·特維切爾(JamesTwitchell)所寫道的那樣,“利斯特防腐液讓人們感覺口臭甚至比淋病還要嚴重?!本瓦@樣,在短短7年的時間里,生產利斯特防腐液的公司的收入從11.5萬美元上升到800萬美元。

像斯尼戴爾、特維切爾這樣的專家居然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欺騙別人,這聽起來不僅讓人有些難過,甚至讓人感到意外。在這個過程當中,進行欺騙的并不僅僅是斯尼、戴爾特維切爾他們。

2008年12月11日8點30分美國伯納德·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董事長、與“股神”巴菲特比肩的投資大師、猶太“基金教父”、納斯達克前主席——伯納德·麥道夫,因遭舉報,涉嫌進行一項規模達五百億美元的“龐氏騙局”,在他曼哈頓的豪華寓所中,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執法人員帶走……

與此同時,由伯納德·麥道夫執掌的、納斯達克最大做市商(marketmaker)、納斯達克五大經紀公司之一、紐約證交所第三大經紀公司——伯納德·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被查封……

伯納德·麥道夫被他的投資人親切地稱呼為“伯尼”。胖胖的、笑起來很可愛的猶太人“伯尼”,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一個無懈可擊的人,是大家的好朋友,也是家族基金的可靠委托人。在佛羅里達以及紐約的猶太社區里,麥道夫被很多人視為投資方面的“上帝”。麥道夫的基金,被圈子里的人簡稱為“猶太人基金”。

1990年代,麥道夫借用自己作為成功的股票上市經紀人的身份成立了一家資產管理公司。麥道夫通過自己的社會網絡為這個基金公司進行籌資,他在透過棕櫚灘鄉村俱樂部或其他慈善團體的場合,廣交朋友,并利用一些已落入他陷阱的投資客做介紹人,介紹更多客戶給他,那些介紹人可以收取回傭,自然樂于做中間人,這樣就有滾雪球效應。有報道說,正是在這個俱樂部中,麥道夫找到了一個后來給他吸引了其他成員加入的投資者。

在表面看來,麥道夫的基金是一項風險很低的投資行為。他的龐大的基金有著穩定的利潤返還率。一個月中的增長可能達到一到兩個百分點的增長率。增長背后的原因是該基金不斷地做著購買大盤增長基金和定額認股權等等生意。這種綜合性的投資組合一直被人們認為可以產生穩定的投資收益。

2005年的時候,根據美國證監會的說法,麥道夫的投資基金生意逐漸變成了一個新的“龐式騙局”,所有的返還給投資者的收益都是來自于越來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資者。根據美國證監會早些時候的數據顯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為止,麥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著171億美元的資金。雖然2008年的形勢不斷的惡化,但麥道夫依然在向投資者報告說——他的基金依然在穩健的增長當中,這一增長數字直到去年11月依然高達每月5.6%,跟標普相比平均增長下降37.7%。

2008年12月9日麥道夫突然宣布伯納德·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將提早發放紅利。而按常規,公司的紅利都是在第二年的二月發放。對此異常舉動,令麥道夫的兒子十分不解。

12月10日麥道夫的兩個兒子準備在麥道夫的辦公室和他討論這個問題。沒有意識到公司已瀕臨破產邊緣的兩個兒子,質問麥道夫:如果不能支付投資者,公司又怎能發紅包呢?麥道夫示意回家后再談。

當天晚上麥道夫的兒子來到他的寓所,見到麥道夫的臉上出現了罕見的沮喪。麥道夫向兒子透露,由于一撥客戶要求贖回的投資達到70億美元,令公司出現了嚴重的資金周轉問題。

事態發展到這一步,麥道夫向兒子攤牌:“一切都是謊言?!彼坏貌怀姓J,麥道夫公司的投資管理業務“基本上是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

在“麥式騙局”中,諸多知名機構被擊中,有西班牙金融業巨頭桑坦德銀行,此次詐騙案中的風險敞口高達約合31億美元,有法國巴黎銀行、歐洲銀行巨頭匯豐銀行、日本野村證券等等。

……

2009年6月29日被紐約南區聯邦法院判處150年監禁,現年71歲的麥道夫將在監獄里度過他的余生。罰款1700億美金。

這長達20年、高達500億美元的投資騙局是對華爾街監管者的極大諷刺。到處都是經濟學家的華爾街怎么沒有能拆穿麥道夫的騙局。愚弄了華爾街的諸多投資家,欺騙了一大批具有豐富專業經驗的受害者。

自2009年9月中旬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目睹一個個金融巨頭倒下,華爾街投資者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照說是經歷了足夠的鍛煉。但是,當傳奇人物、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11日被戴上手銬帶走,并由此引出一個可能長達20年、高達500億美元的投資騙局之后,華爾街還是被震動了。

一個擁有近半個世紀“白璧無瑕式”從業記錄的投資專家,一種并不新鮮的欺騙手段(用高額回報引誘投資者,同時用后來投資者資金償付前期投資者),一大批具有豐富專業經驗的受害者,完美欺騙了我們。

而近年來,一些專家常為了吸引眼球,言論往往過于標新立異、或出于個人目的而歪曲以往的定論,使得我們覺得莫名其妙。

如:“中國是否應健全福利與社會保障制度?我建議取消所謂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能力。”

“經濟學家就是為利益集團服務的?!?

“我把堵車看成是一個城市繁榮的標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個城市沒有堵車,那它的經濟也可能凋零衰敗。(1998年特大)水災刺激了需求,拉動增長,光水毀房屋就幾百萬間,所以水災拉動中國經濟增長1.35%。”

“在公有制下,官員索取剩余可能是一個帕累托改進;因為它有利于降低監督成本,調動官員的積極性。私人產品腐敗的存在,對社會、經濟發展來說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優的。第二好的。反腐敗力度在把握適當、要非常適度,如果力度把握不適當,間接帶來的負效應也非常大?!?

“看病最不難是中國,看病最不貴是中國。”

國內一些知名度甚高的經濟學家一再發表完全悖于常理,也脫離經濟學、社會學和政治學基本準則。

所以我們不能迷信專家的謊言,我們應該有著自己清醒的認識,我們需要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方法去判斷社會中的經濟現象。如果一味做經濟學家的應聲蟲,最終受到傷害還是我們自己。

為什么油價只追高不追低,而糧價只追低不追高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突然宣布,自6月1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400元。調整后的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每噸6130元和5390元,分別上升了6.13%和6.91%。發展改革委說:自2009年3月25日國內汽、柴油價格上調以來,WTI原油期貨價格由每桶53.98美元上漲到66.31美元,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參考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由每桶45美元左右上漲至目前的57美元左右。根據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上調汽、柴油價格,并綜合考慮相關因素,適當縮小了價格調整的幅度。

對于此次油價上調有三大質疑:為什么只追高不追低?在1月15日油價調整后,國際油價也曾有低點,2月17日跌破每桶35美元。有消費者表示,為何政府調油價只追高,不追低?為什么庫存高還要漲?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曾表示,2月末,全國成品油庫存量1485.23萬噸,同比增長36.3%,環比增長11.4%。為什么經濟危機下增加企業成本?國內經濟受經濟危機沖擊,前四月工業企業利潤大降的情況下,調漲油價不利于企業復蘇。漲價到底誰誰說了算?是按照市場需求還是油氣巨頭的壟斷·一些人提出中國的油價比美國的還要高。

2009年6月30日起,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又一次上調了成品油價格。在上海地區,汽、柴油零售價上漲均超過了0.4元/升,此次上調幅度超過了6月1日的調價幅度。

6月份發改委在一個月內連續兩次上調成品油價后,有輿論質疑國內油價“虛高”,并指中國油價已高于美國。對此,中國石化一位權威人士與7月6日提供了一份詳盡的中美兩國成品油價對比數據,力證國內油價目前仍低于美國。

以2009年7月6日的油價水平為例,美國當天的汽油零售價為每加侖261.2美分,其中包含了聯邦稅18.4美分/加侖以及州稅21.72美分/加侖,稅占比為15.36%。按照匯率折算之后,美國不含稅的汽油價格折合人民幣為3.99元/升。至于柴油,美國不含稅的柴油價格折合人民幣為3.83元/升。

而7月6日中國90號汽油的最高零售價為7543.67元/噸,其中包含了增值稅1096.09元/噸、消費稅1388元/噸、城建等稅收248.409元/噸,稅占比為36.22%。最終,不含稅的國內汽油價格為3.47元/升,比美國低13.03%,不含稅的柴油價格為3.38元/升,比美國低11.75%。

上述數據中,國內最高零售價采用中國各省市的平均值,但因北京采用的是國IV標準,造成國內平均值較高。盡管如此,從這一數據比較可以看出,中國不含稅的油價仍比美國為低。

雖然專家的苦心“力證”,終于把中國的油價證低了。但公眾關于高油價的質疑依然聲浪不減。雖然是專家證明的,但仔細分析其中的“硬傷”太明顯。

專家用的是裸價,只選90號汽油,并且把北京等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地區排除在外。顯然,中石化的專家這樣做是有考慮的,中國93號汽油的價格和美國的差距更大。把北京的油價排除在外用其他地方的平均油價代替,這樣才能證明出油價“真的”比美國低。按照這位專家的意思,生活在北京的人就應該承受比美國高的油價。北京的民眾也在喊油價太高。

中國的成品油價格已經高于美國2元左右。

從美國能源管理局網站上,我們非常清楚地找出目前美國的官方油價――在美國,汽油價格是1加侖200美分左右,1加侖相當于3.785升,若按照美元和人民幣1:6.83的比價折算,那么美國汽油價格大概每升相當于人民幣3.6元,而且已經是含稅的價格,比我們國內低2元人民幣。即使在全美汽油價格最貴的夏威夷州,油價也只有3.1美元/加侖,相當于5.59元/升,仍然比現在上海的油價低了0.4元/升。不過,上海地區的油價比起北京來還是便宜的,如果按北京地區93號汽油6.37元/升的價格比較,中國和美國的油價差距更大。

我們的油價是隨時追高的,但相對于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其價格卻只追低不追高,農民辛辛苦苦種出的糧食卻難賣。

雖然囤了一年,5月18日,湖北建始縣紅砂村村民孫偉還是將他家去年沒舍得賣的5袋油菜子和新收的油菜子摻在一起賣給了上門小販,由于去年菜子比較干,混合一起小販才給了1.78元每斤的價格,比單賣新菜子每斤高2分。

孫偉:“還是賣掉省心,去年油菜子剛下市價格曾達到2.8元一斤,最高還賣到3塊去年裝袋后一直沒舍得賣,總想著還能再漲到3塊,沒想到后來一路下跌,2009年春天小販干脆就給1塊6一斤,就是那樣,小販還挑三揀四,甚至賣不掉?!?

孫偉:“種油菜的好日子到頭了,去年10月份國家收儲價還是2.2元,雖然農民一般都賣不到那么高,但畢竟有托市價撐著,小販們不敢壓得太低,2009年只有1.85元,國家都調低了,想再漲上去也不可能,我打算以后再也不種油菜了。”

農民的油菜價格被一壓再壓,從而導致農民豐產并不能豐收。這打擊了種油菜農民的積極性。

為保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實施的糧食價格調控政策。一般情況下,糧食收購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國家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實行宏觀調控,必要時由國務院決定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格。當市場糧價低于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時,國家委托符合一定資質條件的糧食企業。

但我們看到是最低保護價收購糧食,而不是高價收購糧食,農民種出來的糧食遠不能按照市場出售的價格賣,同時在市場上,由于小商小販的擠壓,農民種出來的糧食往往成為有糧難賣。

市場上,油價只愿意追高,而糧食收購價只愿意追低,這是因為無論是企業還是小商小販、中石油還是中儲糧其市場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從中賺取差價,贏得利潤。油價在售賣的時候高一點,就能多一點利潤;糧價在收購的時候低一點,就能低一點成本,一高一低折射出市場活動買賣的全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化隆| 罗源县| 柘荣县| 通化市| 彭州市| 丹阳市| 泸西县| 石首市| 外汇| 福贡县| 来宾市| 汽车| 临泉县| 镇康县| 冀州市| 额尔古纳市| 广宗县| 大安市| 诏安县| 花莲县| 邓州市| 钦州市| 望谟县| 凭祥市| 阆中市| 绵竹市| 封开县| 米脂县| 武山县| 元朗区| 简阳市| 信宜市| 兴国县| 昌都县| 息烽县| 广宁县| 通榆县| 石嘴山市| 定日县|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