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
在中國,人們認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在西方社會,也存在著類似的諺語。對于那些幫助過我們,為我們提供過滿足感和成就感的人們,我們心存感恩。我們感激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感激勤勞的清潔工,他們給我們創造干凈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我們感激烈日下的交警,他們為我們的出行提供了保障。
他們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有了這些禮物,我們由衷地感覺到:活著是一種愉悅、和諧的生命體驗。
在我們的生命里,還有著更美好、更寶貴的饋贈,那就是工作。
工作為我們提供了穩定的薪水,解決了衣、食、住、行等需要,讓我們能夠維持生命所需,它使我們實現了經濟安全,有了穩定的工作,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驅除個人在社會上的漂泊感。
工作是一個機會,一個平臺。它為我們提供的工作環境、辦公設備、各種福利等,成就了我們的事業,成就了我們的價值和人生。
公司是一個老板創造的運營機器,在這個機器上,有管理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不論身處哪個部門,都要與其他部門的同事和本部門的同事相配合。在工作中,我們與他人建立友誼,融入團隊,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
通過工作,無數人獲得了便利的服務和需要的物品,客戶和顧客的生活需要得以滿足,老板的公司創造了更大的價值,為社會謀求了更高的福祉。被別人需要,正是最大的快樂和滿足。
工作是自我實現的機會,在工作中,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獲得深層次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工作讓自我得到提升,我們通過工作鍛煉能力,增長才干,學習做人做事的方式,這些都會成為帶來未來更好工作機會的憑借。
以上需求的實現,幾乎包含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的全部內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作就是充實自我、表達自我、成就自我的過程,是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 明白了這個道理,并以感恩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工作,就會發現工作不再是一種負擔,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作也會變得意義非凡。
微軟總部的辦公樓里有一位臨時雇用的女清潔工,在整個辦公樓幾百個雇員里,她是唯一沒有任何學歷的人,但卻是工作量最大、拿薪水最少的人。
可她也是整個辦公樓里最快樂的人!
每一天,哪怕是每一分鐘,她都在快樂地工作著。她對任何一個人都面帶微笑,對任何人的要求,哪怕不是自己工作范圍之內的,也都愉快地跑去幫忙。
熱情是可以進行傳遞的,周圍的同事也很快被她感染,有很多人和她成了好朋友,甚至包括那些公認的冷漠的人。沒有人在意她的工作性質和地位。她的熱情就像一團火焰,最后整個辦公樓的人都在她的影響下快樂了起來。
比爾·蓋茨很奇怪她究竟為什么每天都那么快樂,忍不住問她:“你能告訴我,是什么讓你如此開心地面對每一天嗎?”
“因為我在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工作!”女清潔工自豪地說,“我知道我沒有什么知識,所以我很感激公司能給我工作的機會,可以讓我有不菲的收入,足夠支持我的女兒讀完大學。而我對這美好的現實唯一可以回報的,就是盡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一想到這些我就非常開心?!?
比爾·蓋茨被女清潔工那種感恩的情緒深深打動了,他動情地說:“那么您有沒有興趣成為我們當中正式的一員呢?我想你是微軟最需要的?!?
“當然,那可是我最大的夢想?。 迸鍧嵐ふf道。
此后,女清潔工開始用工作的閑暇時間學習計算機知識,出于對她熱情態度的感謝,公司里的每個人都樂意幫助她。幾個月后,她真的成了微軟的一名正式雇員!
這位女清潔工對于工作的感恩,讓人們感覺到她把工作當成了世界上最神圣的事情和最美麗的饋贈。
工作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無論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是在這個禮物的基礎上實現的。所以,我們應該培養自己的感恩之心、回報之心,用實際行動來回報這份饋贈!
當然,真正的感恩應該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感激,而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迎合老板或者其他人而表現出的虛情假意。與溜須拍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報的。時常懷有感恩的心,你會變得更謙和、可敬且高尚。每天都用幾分鐘時間,為自己能有幸成為公司的一員而感恩,為自己能擁有這樣一份工作而感恩。以特別的方式表達你的感謝之意,付出你的時間和心力,為公司更加勤奮地工作,這種行動比物質的禮物更可貴。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
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和資源,如失敗的沮喪、成長的喜悅、溫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謝的客戶等,這些都是工作成功者必須體驗的感受和必須具備的財富。每天都用感恩的心工作,收獲一定很多。
張國輝是美國奧美廣告公司的一名設計師,有一次被公司總部安排前往日本工作。與美國輕松、自由的工作氛圍相比,日本的工作環境顯得更緊張、嚴肅和有緊迫感,這讓張國輝很不適應。
“這邊簡直糟透了,我就像一條放在死海里的魚,連呼吸都困難!” 張國輝向上司訴苦。上司是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美國人,他完全能理解張國輝的感受。
“我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每天至少說40遍‘我很感激’或者‘謝謝你’,記住,要面帶微笑,發自內心?!?
張國輝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做了,一開始還覺得很別扭,要知道“刻意地發自內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幾天下來,張國輝覺得周圍的同事似乎友善了許多,而且自己在說“謝謝你”的時候也越來越自然,因為感激已經像種子一樣在心里悄悄發芽。
漸漸的,張國輝發現周圍的事情并不像自己原來想象的那么糟糕。
到最后,張國輝發現在日本工作簡直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
是感恩的態度改變了這一切。
“謝謝你!”“我很感激!”當你微笑而真誠地把這些話說出去時,你自己和別人的心里就已經埋下了快樂的種子,而快樂是比任何物質獎勵都寶貴的禮物。
當你帶著感恩的心情工作時,你的態度無疑會是快樂而積極的。
每一個工作和每一個工作環境都不是完美的,但如果工作的人能每天懷著感恩的心情工作,始終牢記“擁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收獲一定會很多。
無法改變工作的內容,但是可以改變工作的態度。每一個員工都用感恩的心工作,感恩難得的工作機會,感恩工作中的歷練,感恩工作的一切,這樣不但心情會更加愉快,而且所獲幫助會更多,工作也會更出色。
有位父親告誡剛踏入社會的兒子:“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為他工作;假如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算你的運氣好,要努力工作以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理想,也要懂得在工作中磨煉自己的技藝。”
這位父親是睿智的,所有的年輕人都應將他說的話牢牢記在心里,始終秉持此原則做事。即使起初位居人下,也不要計較。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心態回歸到零,心懷感恩,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
一旦做好心理準備,擁有健康的心態,做任何事都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機會來臨時才能及時把握住。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沒有好處。
用感恩的心工作基于一種深刻的認識:工作為員工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施展才華的平臺。每個員工都應該感恩工作帶來的一切,并盡力通過努力工作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相反,如果一個人失去感激之情,他就會馬上陷入一種糟糕的境地,對許多客觀存在的現象日益挑剔甚至不滿。如果頭腦被不滿占據,他就會失去平和、寧靜的心態,并開始習慣于注意并指責那些瑣碎、消極、猥瑣、骯臟甚至卑鄙的事情。放任自己去關注陰暗的事情,自己也就變得陰暗,并且,會感覺陰暗的事情越來越多地圍繞在自己身邊,讓自己難以擺脫。相反,如果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光明的事情上,他將會變成一個積極向上、大有作為的人。
一個希望在事業上大展拳腳的年輕人,應將目光放到自己手中的工作上,心懷感激之情,多花一些時間,想想自己還有哪些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工作是否已經做得很完美了,而不是浪費時間去感嘆工作的枯燥和單調,因為好只會讓心情更加糟糕,并不能解決任何實質性的問題。
余秋雨說:“工作的追求,情感的沖撞,進取的熱情,可以隱匿卻不可以貧乏,可以瀉然而不可以清淡?!碑斆總€員工都心懷感恩,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讓積極和熱情成為一種習慣,隨之而來的就是快樂的情緒和驕人的業績,其個人的職業生涯會變得充實,事業也有所成就。
因此,如果每一個員工都能懷著感恩的心工作,那他們在工作時的心情是愉快而積極的,工作的結果也會大不相同。
帶著從容、坦然、喜悅的感恩心情工作,把對老板和對公司的感恩之情轉化為工作的動力,進而獲得成功。
用感恩引領樂觀,你才能更快地成長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
感恩是樂觀。感謝困難,感謝挫折,不是樂觀嗎?感謝對手,感謝敵人,不是樂觀嗎?對于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盡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不是樂觀嗎?
美國心理學家杰弗·戴維森認為:“積極的心態源于對工作和學習的樂觀精神,凡事不要想得太悲觀、太絕望,否則你眼中的世界將是一片灰暗、一片混沌,工作起來自然也就打不起精神。”
即使面臨各種困境,你仍然可以選擇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眼前的挫折。
一個年輕人因為學歷不高,好不容易才在建筑工地上找到一份打雜的小工活。一天的工錢是15元,這對他而言只夠吃飯,但他還是想盡辦法每天省下1元錢接濟家人。
盡管生活十分艱難,他還是懷著一份對工作的感恩之情和樂觀的態度去工作,也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兩個月后,他被提升為材料員,每天的工資加了1元錢。
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也為了豐富大家的業余生活,他想到了一個好點子。他拿出自己省下來的一點錢,買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認真閱讀后,講給大家聽。這樣一來,晚飯后的時間,總是大家最開心的時間。每天,工地上都洋溢著工友們歡心的笑聲。
一天,老板來工地檢查工作,發現他的口才不錯,于是決定將他提升為公關業務員。
依靠著用感恩引領樂觀的心態,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賣力,后來成為了公司的副總經理。
只要心存感恩并積極樂觀,在任何工作崗位上,你都能發揮自己所長,即使是一個平凡的崗位,也可以作出驕人的成績,所以不要蔑視自己的工作,蔑視工作也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勞動和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工作中帶上感恩和樂觀,能體會到自己付出勞動后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能讓你更快地成長。
曾任北京外交學院副院長的任小萍女士說,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組織上安排的,自己并沒有什么自主權。但在每一個崗位上,她都有自己的選擇,那就是要比別人做得更好。
大學畢業那年,她被分到英國大使館做接線員。
任小萍在這個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并沒有抱怨,而是非常樂意地接受了這份工作,在工作中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她把使館所有人的名字、電話、工作范圍甚至連他們家屬的名字都背得滾瓜爛熟。當有些打電話的人不知道該找誰時,她就會多問,盡量幫他(她)準確地找到要找的人。
慢慢的,使館人員有事外出時并不告訴他們的翻譯,只是給她打電話,告訴她誰會來電話,請轉告什么,等等。不久,有很多公事、私事也開始委托她通知,使她成了全面負責的留言點、大秘書。
有一天,大使跑到電話間,笑瞇瞇地表揚她,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事,但是她知道這都是因為自己樂觀的態度,并且在感恩中努力工作的結果。
沒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調去給英國某大報記者處做翻譯。
該報的首席記者是個名氣很大的老太太,得過戰地勛章,授過勛爵,本事大,脾氣大,甚至把前任翻譯給趕跑了,剛開始時她也不接受任小萍,看不上她的資歷,后來才勉強同意一試。結果一年后,老太太逢人就說:“我的翻譯比你的好上10倍?!辈痪?,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又被破例調到美國駐華聯絡處,她仍然帶著樂觀和感恩的態度去工作,并且把工作干得同樣出色,不久即獲外交部嘉獎。
老是埋怨環境,尋找各種借口為自己開脫的人,往往是職場的被動者,他們即使工作一輩子也不會有出色的業績。他們不知道用奮斗來改進工作,只是一味地找借口等待。
當一個人能夠為他所做的工作感到快樂時,這種心態就會帶給他更大的樂趣。
作為一名員工,如果你能保持感恩和樂觀的心態,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為自己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最終所獲得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獎勵,更多的則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這是人生自我實現的需要,也是人的最高需要。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你才會獲得最大的快樂,而這正是人生真正的快樂。
感謝公司,它是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
對于員工而言,公司實際上是一個全體員工生存和發展的平臺。任何人離開了這個平臺,就如同演員離開了舞臺,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