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青少年為什么要每天讀點心理學

處于現代化和網絡化社會中的青少年,大多思維敏捷,聰明伶俐,愛好廣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心理素質問題。例如,近年來時有發生的學生輟學、輕生、暴力引發慘案等悲劇事件,使得青少年心理素質成為全社會密切關注的大問題。據專家估計,我國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大學生約為23&。可以說,隨著學習壓力不斷增大,人際交往頻繁等因素影響,青少年的心理狀況越來越差。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學習心理學,目的就是了解人類心理的活動規律,把心理學知識直接應用于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感。它既有助于我們比較清晰地了解和認識自己,調節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有助于我們知己知彼,搞好人際關系,甚至對自己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幫助我們認識內外的世界

學習心理學可以加深我們對自身的了解。通過學習心理學,你可以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做出某些行為,這些行為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樣的心理活動,以及自己現在的個性、脾氣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了解到嫉妒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就會明白為什么別人取得好成績時,自己有一種酸酸的感覺。

同樣,你也可以把自己學到的心理活動規律運用到人際交往中,通過他人的行為推斷其內在的心理活動,從而實現對外部世界的更準確的認識。例如,與人交往時,掌握了人人都有一種尋求贊美的心理,你就可以根據對方的特點說一些贊美之詞,拉近你與他之間的距離。

二、調整和控制自己及他人的行為

心理學除有助于對心理現象和行為做出描述性解釋外,它還向我們指出了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變化的規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對自身和他人的行為進行預測和調整,可以通過改變內外的因素實現對行為的調整,也可以通過改變內在或外在的因素實現對行為的調控。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盡量消除不利因素,創設有利情境,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積極行為。例如,當我們發現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質和習慣時,就可以運用心理活動規律,找到誘發這些行為的內外因素,積極地創造條件改變這些因素的影響,實現自身行為的改造。再如,獎勵和懲罰就是利用條件反射的原理,在父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改造孩子的不良行為與習慣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學習和生活中,一個人難免會碰到種種心理難題和心理困惑。例如,戀愛問題、自卑問題、人際關系問題以及失眠、焦慮、憂郁等,學習心理學,就能很好地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調節,使自己不致陷入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導致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病。

每個人都渴望過著充實、快樂的生活,但現實中很多人的生活并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很多人心里積聚了太多的委屈、憂傷和痛苦。了解一點心理學之后,我們可以適時地調節自己的情緒,調整心態,應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煩惱,同時,還可以發現身邊人的心理問題,積極引導,使他(她)從陰霾中走出來。

你是否有這些常見的心理問題

我們必須看到,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過存在著程度區別而已,而現代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競爭的日趨激烈、人際關系的叵測、學業事業的期待、感情欲望的煎熬、在公平的理念下存有不公平的事等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漸增多并惡化。

心理疾病種類很多,表現各異。一般說來,大多數人會出現10種短暫的異常心理現象,但是這些現象因其時間短、程度輕,并沒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以下列舉的10種現象,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如果有,那就說明你的心理出現了警報,一定不要輕視。

1.疲勞:通常是有相應的原因,但持續時間較短,并且人沒有明顯的睡眠和情緒改變,而且經過良好的休息和適當的娛樂即可消除。

2.焦慮:焦慮反應是人們適應某種特定環境的一種表現方式。但正常的焦慮反應常有其現實原因,如業績考核、公司裁員,并隨著事過境遷這種感覺很快緩解。

3.類似歇斯底里:有些女性表現為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和丈夫吵架時盡情發泄、大喊大叫、撕衣毀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脅自殺。青少年可有白日夢、幻想性謊言表現,把自己幻想的內容當成現實。這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強迫:有些腦力勞動者,特別是辦事認真的人反復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識到沒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個人,反復檢查門是否鎖好了等。但持續時間不長,不影響生活工作。

5.恐怖:當你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時仍會出現恐怖感時,而且聯想到也想到會不會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這種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糾正不再繼續思考,屬正常現象。

6.疑病:很多人都將輕微的不適現象看成嚴重疾病,反復多次檢查,特別是當親友、鄰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這種情況更容易出現。但檢查如排除相關疾病后能接受醫生的勸告,屬正常現象。

7.偏執和自我牽掛:任何人都有自我牽連傾向,即假設外界事物對自己影射著某種意義,特別是對自己有不利影響如走進辦公室時,人們停止談話,這時往往會懷疑人們在議論自己。

這種現象通常是一時性的,而且經過片刻的疑慮之后就會省悟過來,其性質和內容與當時的

處境聯系緊密。

8.錯覺:正常人在光線暗淡、恐懼緊張及期待等心理狀態下可出現錯覺,但經重復驗證后可迅速糾正。例如我國古代的“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成語故事典型的例子。

9.幻覺: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況下,可聽到“叩門聲”、“呼喚聲”。經過確認后,自己意識到是幻覺現象,醫學上稱之為心因性幻覺。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覺體驗,不能視為病態。

10.自笑、自言自語:有些人在獨處時自言自語甚至邊說邊笑,但有客觀原因,能選擇場合,能自我控制,屬正常現象。

心理健康與否的標準是什么

心理現象極其復雜,每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不能像測量血壓或體溫那樣劃出一個明確界限。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程度:

其一,能正確對待自己,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評價,不自卑、不自亢,能正確對待別人,善交友。與人交往時,善意的態度(如尊敬、信任、喜悅等)多于敵意的態度(如懷疑、嫉妒、憎惡等)。

其二,能正確對待工作,熱愛學習和勞動。勞動和工作、學習對于心理健康之重要,猶如身體之必需維生素,飽食終日而無所事事,即使體格再健壯,其精神也是空虛的。

其三,能正確對待環境,適應能力好。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總在不斷變化之中,秋去冬來,人們應當調整自己的衣食住行以適應四季氣候的變化,要改造自然首先要適應自然,對待社會環境也是這樣。面對客觀現實要分析哪些是需要改變和可能改變的,哪些是不可能或暫時不能改變的,以此為依據來決定自己應該采取何種態度和行為。

其四,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麻煩,不退縮、不逃避、不幻想。

如能做到以上四個方面,他就可以使自己的心理處于一種和諧、自然的健康狀態。

另外:這四條“正確對待”既可以作為心理健康的手段,也可以做為心理健康的目的,在這里是把手段和目的一體化了。心理健康同時是一種理想和追求,沒有止境。

十條健康心理的測評標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樂曼提出的10條心理健康標準,是目前公認的“標準的標準”。

1.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3.生活理想切合實際。

4.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9.在符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健康導師

不論名人、普通人,富翁還是窮人,每個人都可能產生心理問題,一不小心它就會如影隨形。可見,心理問題已經成為現代人能否享受快樂、健康生活的第一要素。所以,為了健康我們必須學會調適自己的心理,使它不至于脫離正常的軌道,傾覆我們的人生。

眾所周知,身體的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營養,其實心理的成長也一樣,“心理營養”也非常重要。那么,對于人,重要的心理健康“營養素”有哪些呢?

第一,最為重要的精神“營養素”是愛。愛永遠伴隨在人的生活左右。童年時代主要是父母之愛,童年是培養人心理健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確的父母之愛,就將影響其一生的心理健康發育。少年時代增加了伙伴和師長之愛,青年時代情侶和夫妻之愛尤為重要。中年人社會責任重大,同事、親朋和子女之愛十分重要,它們會使中年人在事業家庭上倍添信心和動力,你生活充滿歡樂和溫暖。至于老年人,晚年子女的愛是幸福的關鍵。

第二,重要的精神“營養素”是宣泄和疏導。適度的宣泄具有治本的作用,當然這種宣泄應當是良性的,以不損害他人、不危害社會為原則。心理負擔著長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導,則會加重心理矛盾,進而成為心理障礙。

第三,善意和講究策略的批評,也是重要的精神“營養素”。一個人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的批評,勢必會滋長驕傲自滿、固執、傲慢等毛病,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發展的表現。過于苛刻的批評和傷害自尊的指責會使人產生逆反心理,遇到這種“心理病毒”時,就應提高警惕,增強心理免疫能力。

第四,堅強的信念與理想也是重要的精神“營養素”。信念與理想對于心理的作用尤為重要。信念和理想猶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幫助人們保持平穩的心態,度過坎坷與挫折,防止偏離人生軌道,進入心理暗區。

第五,寬容也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人生百態,萬事萬物不可能都能夠順心如意,無名火與萎靡頹廢常相伴而生,寬容是脫離種種煩擾,減輕心理壓力的法寶。

這些都做到了,你就是個心理健康的人了,你的人生也會充滿幸福與快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毕节市| 岳普湖县| 博兴县| 芒康县| 嘉义县| 南汇区| 兰考县| 梁山县| 沾化县| 赤壁市| 汝南县| 奉新县| 柳林县| 墨玉县| 新蔡县| 大丰市| 香河县| 吉安市| 衡水市| 高唐县| 新田县| 阜康市| 普兰店市| 嵩明县| 定南县| 财经| 泌阳县| 刚察县| 山东省| 自治县| 于田县| 黄骅市| 闻喜县| 浮梁县| 德阳市| 瑞丽市| 延庆县| 涞源县| 莆田市|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