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走出校門,向左走還是向右走(1)
- 畢業這幾年決定人的一生
- 徐娜 曹博
- 4207字
- 2016-02-26 17:12:52
——畢業這幾年,擺脫困惑,走向成功
很多時候人生的道路不是一馬平川,你只需一往直前;人生的道路更像是蛛網一樣脈絡交錯,你要不斷選擇。和身邊眾多同齡人一樣,你一路直行上到大學,那么站在畢業這條岔路口,不論你愿不愿意,你總要選擇到底是左走還是右行。然而更多的學生只是迷茫,不論在校園里做了多少次假設,當你真的踏上社會時,你發現很多事情是要你自己做出選擇,沒有人幫你。所以,如何做好這道人生的選擇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畢業了,把自己放在恰當的位置上
當背起行囊、走出校門的時候,我們并不明確知道下一站在哪兒,我們甚至并不清楚自己在人生的大舞臺上扮演著何種角色。所以發現身邊常有這樣兩種人:第一種人,他們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經常為自己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為自己的一點優勢而夜郎自大,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還有一種人則與此截然相反,他們因為自己的某些缺陷或不足而自卑,情緒低落,老認為自己不如別人。
這兩種人的心態都存在缺陷,一個人只有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才能擁有無窮的動力和后勁。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不足,只有善于整合自己的優勢資源揚長避短,把自己放在恰當的位置上,才能發揮自身的潛能。
你一定知道賴斯,這位被稱為美國最有權力的女人,而她開始的夢想卻是做一個鋼琴家。賴斯的母親是一位鋼琴教師,因此賴斯從幼年時起就開始接受母親的音樂教育。很快她就坐在教堂里母親彈鋼琴的凳子旁,開始了母女合奏。4歲時,她掌握了一些曲子,開了自己的獨奏會。
16歲那年賴斯進入父親所在的丹佛大學拉蒙特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演奏。然而在大學二年級和三年級期間,她的夢想破碎了。那年夏天,她參加了著名的阿斯本音樂節,遇到了有生以來最殘酷的競爭。她遇上了一個11歲的孩子,那個孩子只要看一眼曲譜就能演奏出她用一年時間才能彈好的曲子。于是她發現了自己對鋼琴并沒有太高天賦。
后來她成了美國國務卿。
到底是鋼琴家有價值,還是美國國務卿有價值,似乎很難比較。可是毫無疑問的是如果賴斯繼續做自己的鋼琴家的夢,她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可是現在她是有名望的,她也是有價值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其長處,也有其短處。如果你是一位長相不是很出眾的人,那你就要靠自己的才能脫穎而出,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外表贏取成功。如果你是一位求職者,就應該根據自己的優勢去找自己合適的工作,而不是什么工作待遇高就找什么工作,更不可以什么工作做不了就去找什么工作。挑戰自己弱點的勇氣固然可嘉,但有時候是沒有必要的,不管你怎么完善人總有弱點,你不可能將一輩子的時間都用來挑戰自己的弱點。
小邢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別人心目中有著很好的形象。盡管這樣,小邢也有自己的弱點,就是合作精神不夠,不善于和別人相處,其實這也不能算是弱點,一個人獨立性強正顯示了他的能力。應該說,小邢找一份比較獨立的工作是比較現實的,但為了挑戰自己的弱點,小邢到某雜志社工作,僅一個月,就因跟領導、同事的關系不好被迫離職。
小邢為此征詢了職業規劃師,他對職業規劃師說: “我就是想學會與別人合作。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我現在不去學會與別人一起工作,那我以后就更不行了。”
職業規劃師告訴小邢,工作基本上可以分為獨立工作和與別人一起工作兩種。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要大家一起來做,有些工作需要與別人合作,有些則完全可以由自己獨立完成,選擇工作不是挑戰自己的弱點,而應該是避開自己的弱點,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與自己個性相符的工作,這樣有益于個人的長期發展。因為性格原因,有的人適合與別人一起工作,有的人就不適應。不適應的人盡管通過實踐、學習可以有所改變,但很難發揮到最好的狀態。如果你有獨立工作的能力,為什么不去選擇一個獨立工作的職業呢?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必須費力改變自己弱點后才能勝任的工作呢?
小邢在職業規劃師的建議下開了一家公司,結果做得非常成功,自己的心情也很愉快。
其實很多畢業生都會有小邢一樣的困擾,在未來面前迷失了自己,常常會走彎路。
我們試圖彌補自己的短處,只是為了與別人的長處競爭。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于其最強的先天優勢。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秘訣在于他們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克服弱點上。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更是如此,每個人都必定有自己的獨特價值,如果能夠揚長避短,把自己放在恰當的位置,必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繼續戀校情結,還是獨立自主
當你跨進青春之門,你開始具備一定的獨立意識,但對別人的依賴仍常常困擾著自己。隨著身心的發展,你一方面比以前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卻擔負起比以前更多的責任,面對這些責任,有些人感到膽怯,無法跨越依賴別人的心理障礙。依賴別人,意味著放棄對自我的主宰,這樣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他們容易失去自我,遇到問題時,自己不關于動腦筋,往往人云亦云,趕時髦,隨幫唱影易產生從眾心理。畢業以后在學校附近和以前的同學租房子,每天還是到食堂吃飯,還是和以前的朋友聊天,聊天的話題總是圍繞著老師、同學、學校食堂。
即便有人離開學校,但身不能至,心向往之。雖然邁出了學校的門檻,還是擺脫不了對學校的回憶和追念。如果在公司遇到了校友,那大家的關系就突飛猛進,一起懷念學校,像有了共同愛好一樣。而這樣做是不利于個人發展的。
李偉是剛從一個師范學校中文系畢業的學生,通過招聘渠道進了一家雜志社。這家雜志社正在擴張,沒多久,雜志社又進來一批新員工。在員工自我介紹時,李偉發現有兩個新員工居然也是他們學校的,只不過不是一個院的。于是他們很興奮,彼此約定要相互照顧。就這樣,雖然他們三個人不是一個部門的,但吃飯、上下班都堅持一起走。絲毫沒有覺得周圍陌生的眼光是一道銅墻鐵壁。
然而沒過幾個月,主任找李偉談話,在肯定他工作勤懇之余,又旁敲側擊地問他是否注意到自己有點小團體主義,只和幾個人交往。李偉反駁說,他們是校友,關系當然和別人不一樣。
主任見他認死理,還狡辯,有些不高興,不過還是提醒他說,年輕人,不要太留戀“校友”關系,既然都已經走向社會了,就不要把自己來自哪個學校看得這么重要。這會影響你進入新集體的熱情的;初涉世事,有時反而是“一無所依”更能適應新環境。
李偉有所收斂,但為了保持年輕人的自尊,還是堅持和兩個同事表現出超乎一般同事的親近。
李偉的業務發展比同部門的張超緩慢了很多。李偉有點不明白了,為什么老前輩們都對張超要更關心、給予了更多期望呢?有一次,李偉問張超:“是否因為大家看我有朋友,就對你特別關照呢?”張超微笑說:“任何一個單位的同事,都不愿在新分來的學生身上看到太多的校園情調。社會和學校終究是兩個不同的地方,你們幾個關系好,本來無可非議,但前輩們會懷疑你們過分留戀校園,把自己的學校背景太當回事,看不慣社會上復雜世俗的人際關系。他們會覺得你心理還沒有成熟。”張超又說,“李偉,聽我一句勸,越是自認英雄莫問出處,就越強調公平競爭的基礎,有意無意讓別人總把你當個大學生看,就越沒有市場”。
李偉聽了,恍然大悟,終于明白了他們這個三人行組合總是游蕩在公司人際關系之外的原因了。
出了校門的年輕人,總扯住“校友關系”這跟藤不放,也是有他的戀校情結在里面。然而這樣的戀校情結對自己適應社會沒太多幫助。
記得蜜雪薇琪有首叫《獨立》的歌這樣唱到:準備隨時能獨立 ,不貪心不委屈,勇闖每一個遭遇.都跟自己有關系,道理這么說人要學著獨立,沒那么故意但是我要親身經歷…… 是的,有些事情需要你獨自體會親身經歷。這樣你才是在慢慢成長。
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嗎
畢業也并不意味就是失業,盡管現在的就業前景不樂觀。可是善于利用時機,踏實工作你就會像蝶一樣自我突破。
畢業以后的年輕人走向社會,總是喜歡拿別的同學的微薄收入和農民工相比,然后得出一個結論:大學生都和民工拿一樣多,這樣的工作有什么意思,這樣的大學又有什么意思?于是他們給自己訂下一個比民工月收入高的目標,用這個薪金標準找工作,結果老也找不到。
畢竟剛畢業的年輕人,沒有實際經驗,把課本知識轉化成生產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又不能踏實等待突破自己。東跳一下,西跳一下,這山望著那山高,結果只好失業在家。
上帝給了哥哥和弟弟每人一粒種子,并許諾說:“三年后,誰培育出人間最大的花朵,以至于我在天堂都能觀賞,誰就能獲得飛翔的機會。”
哥哥立即揣著種子出發。他發誓要找到世上最肥沃的土壤、最優良的氣候條件。弟弟沒有出發,因為他覺得腳下的土地還不錯,隨手將種子種入土中。
一個月后,種子發芽、長大、開花了。那花很平常,既不大,也不奇。弟弟沒有放棄,而是精心培育、守護。第二個月,他收獲了幾十粒種子。然后,他將種子全部種入附近的土地中。
此時,哥哥已走了很遠。
弟弟種的種子們又開花了,依然是平常的花朵,只是顏色多了兩種。弟弟很高興,他像園丁一樣關懷著這些花。不久,他收獲了一小袋種子,并立即將種子播撒在更大的范圍。
此時,哥哥杳無音信。
弟弟種的種子們又開花了,依然是平常的花朵,但出現了一些變種,顏色也更加多樣。弟弟很興奮,他估計奇跡就蘊藏其中。不久,他收獲了數袋種子。為了更廣泛地播種,弟弟爬上附近的山頭,把種子撒向四面八方。
兩年過去了。哥哥走遍天涯海角,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土地,因為他認為再好的土地都有些可疑,似乎仍有更神奇的土地在遙遠的地方召喚他。因此,他的那粒種子一直揣在懷中,無處發芽。
而此刻弟弟所在的地方,已是漫山遍野的花朵了。這些花朵形態各異,多姿多彩,雖然沒有一朵堪稱大花,但弟弟不感到失望,因為種花本身的樂趣令他欣喜不已。
第三年春天,上帝站在天堂的大門邊,看見人間有一朵碩大無比的花,弟弟正在忙忙碌碌。上帝還看見哥哥依然揣著種子到處奔波,像個投機分子。
這時候,弟弟感覺自己身輕如燕……他抬頭看見上帝在微笑,于是他像長了翅膀一樣在空中翱翔起來……
找工作可千萬不要學故事里的哥哥,憐惜自己的才能不肯放手,結果挑來挑去,越挑越落后,大好的時間漸漸耗費掉了。
哥哥和弟弟的區別在于心態,只有準確空位,才能順利進入成功的大門。聰明的辦法之一就是不要好高騖遠,要從最低做起。
若一味追求體面、薪水豐厚的崗位,你就會錯過很多機會,如果能像弟弟一樣從低做起,你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即使是從事最低層的工作,只要你有才華,也一定能做出成績。所以我們在剛剛開始擇業時,不妨從最低層做起,一步一步走向輝煌。
走出象牙塔,學會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