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王綿之:方劑大家向現(xiàn)代人推薦中醫(yī)常用方

王綿之,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終身教授,現(xiàn)代中醫(yī)方劑學創(chuàng)始人。1923年出生于江蘇省南通市一個中醫(yī)世家,15歲開始隨父識藥辨病、出診理癥,研讀中醫(yī)典籍,19歲正式懸壺鄉(xiāng)里。1955年,考入江蘇省中醫(y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前身),培訓一年,后留校任教。1957年,調(diào)入北京中醫(yī)學院工作,擔任方劑教研室主任。2009年6月被授予首屆“國醫(yī)大師”稱號。7月8日,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

王綿之教授從事中醫(yī)工作60余年,在長期的教學與科研實踐中,中醫(yī)方劑學在他手中逐步成熟,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方劑學科的建立,聯(lián)系了中醫(yī)基礎和臨床,溝通了中醫(yī)和中藥,銜接了傳統(tǒng)中醫(yī)和現(xiàn)代科學方法,為培養(yǎng)中醫(yī)藥人才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途徑。在辨證施治上,他善于兼融西醫(yī)學說,特別注重患者的社會性和寓防于治,曾治愈腦干腫瘤、小腦腫瘤、垂體瘤、格林巴利綜合征、1型糖尿病、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種疑難病癥,深受患者信賴。

感冒,來一劑加味香蘇散

大師手記

作為四時感冒風寒表證來說,這(加味香蘇散)是一個基本方,對于一些身體比較弱的老人或者小孩,以及婦女經(jīng)期的感冒比較好。另外,這個方子還有個好處,有香附、陳皮、蘇葉,所以素有胃脘痛、胃氣痛、胃寒痛,又受了外感,同時感覺胃不舒服的,可用此方,因為其還有理氣健胃的作用。

——摘自《王綿之方劑學講稿》

國醫(yī)釋讀

有些人一年四季動不動就感冒、發(fā)燒、流鼻涕,春天沒有及時加衣服,夏天吹一吹空調(diào),秋天空氣太干燥,冬天一不小心受點涼,感冒就立刻找上門了,甚至自己在平時生活中已經(jīng)很注意了,但只要周圍的人有點風吹草動,自己就跑不掉。其實,這主要是體質(zhì)決定的,一般來說,這些人的特征是肌肉脆弱、腠理疏松,也就是說皮膚松懈不緊湊。

中醫(yī)理論認為,凡是肌肉隆起的部位不結(jié)實,腠理疏松并且皮膚不致密的,肌肉通常比較脆弱,這樣的人容易患感冒。對于這樣的感冒,西藥往往治標不治本,而一些中成藥又總是藥性太弱,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煎幾劑湯藥來吃,多吃幾次,一旦有感冒的苗頭就吃,就能把體質(zhì)改變過來,使自身抵抗感冒的能力增強。在此,王綿之教授向大家推薦了《醫(yī)學心語》中所載的加味香蘇散,對于這類四時感冒非常有效。

【組成】紫蘇葉5克,陳皮、香附各4克,炙甘草2.5克,荊芥、秦艽、防風、蔓荊子各3克,川芎1.5克,生姜三片。

【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發(fā)汗解表。

【主治】四時感冒。頭痛項強、鼻塞流涕、身體疼痛、發(fā)熱惡寒或惡風、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等癥。

王教授指出,感冒有很多種,有風寒引起的,有風熱引起的,還有風寒、風熱夾濕引起的,而加味香蘇散所治的主要是四時感受了風寒之邪。由于病癥比較輕,所以用藥也比較輕,主要是用蘇葉、荊芥來解表,在此基礎上加秦艽、防風有助于解散肌表所受的風寒,加川芎幫助蘇葉、蔓荊子上行而散風,跟川芎合起來治頭痛。對于一些身體較弱的老人或者小孩,以及婦女經(jīng)期的感冒比較好。

健康回音壁

有不少人認為,感冒初起,趁難受還不明顯,去打打球、跑跑步,痛痛快快出身大汗,會讓感冒的癥狀減輕一些。其實,這是極不科學的,運動的結(jié)果只能像“抱薪救火”一樣,讓小感冒變成大病。這是因為,運動時會大量出汗,體內(nèi)的毒素排出較快,表面上看,可以暫時緩解感冒的癥狀,但會埋下不小的隱患。一般,居烈運動后大約24小時內(nèi),會出現(xiàn)免疫抑制的情況,在這段時間里,免疫細胞開始“罷工”,進行休息調(diào)養(yǎng),而病毒入侵體內(nèi),正需要免疫系統(tǒng)與之斗爭,沒有免疫細胞,病菌自然分外猖狂,很可能讓小感冒演變?yōu)椴《拘孕募⊙住⒎窝住L濕病。同時,運動后機體代謝會相對旺盛些,這樣大量消耗體內(nèi)的糖、脂肪、蛋白質(zhì)等,會削弱身體的抵抗力,“脆弱”的抵抗力在人多的運動場合,常常經(jīng)不起細菌的攻擊,加重感冒的程度。因此,感冒之后千萬不要劇烈運動。

孩子腹中生蟲,古方“肥兒丸”滅之

大師手記

肥兒丸是個很平和的藥,是適宜于小孩有蟲積的方劑,效果挺好,而且價錢很便宜,主要是消積、殺蟲,但它更主要的作用是止瀉。

——摘自《王綿之方劑學講稿》

國醫(yī)釋讀

中醫(yī)很早便認識到,寄生蟲能引起疾病,稱為“蟲積”。蟲積病多見于孩子,原因大多是由于飲食不慎、吃太多生冷瓜果及不潔食物等,導致體內(nèi)濕熱,醞釀生蟲。一般來說,蟲積會表現(xiàn)為腹痛、食欲不佳、面黃肌瘦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厥逆、腹脹不通、嘔吐,甚至釀成蠱癥。

王綿之教授從事方劑學研究多年,對古代驗方頗有研究。他認為,治療幼兒蟲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載的“肥兒丸”療效顯著。

【組成】炒神曲300克,黃連(去須)300克,肉豆蔻(面裹煨)150克,使君子(去殼)150克,炒麥芽150克,檳榔(曬)120克,木香60克。

【用法】將上藥碾細篩凈,取鮮豬膽汁和為小丸,每丸約重3克。開水調(diào)化,空腹時服一丸。1歲以下小兒服量酌減。

【功效】殺蟲消積,健脾清熱。

【主治】蟲積腹痛、消化不良、面黃肌瘦、肚腹脹滿、發(fā)熱口臭、大便稀溏等。

王綿之教授指出,肥兒丸是一種相對平和的藥,是適宜于小孩有蟲積的方劑。方中肉豆蔻溫中、澀腸、止瀉,所以在脾胃虛、有積滯、有蟲的時候用它,效果是非常好的。另外,在用使君子的時候要注意,它是有殼的,而使君子是用肉的,它就像花生果,是用花生仁,一定要打開、敲碎,分量也要注意,不然它的性味熬不出來。

健康回音壁

作為家長,在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幼兒衛(wèi)生,使其遠離寄生蟲病。一般來說,幼兒常見的寄生蟲病有以下幾種,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防治。

1.蛔蟲癥

蛔蟲癥是幼兒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得了蛔蟲病,孩子可表現(xiàn)為食欲不佳和肚子痛,痛的部位在肚臍附近或稍上方。得了蛔蟲病,有些孩子還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癥狀,如興奮不安、睡眠不好、夜晚磨牙、易驚等,個別孩子有偏食和異食癖。蛔蟲的壽命是1~2年,只要孩子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吃不潔食物,不吮手、飯前便后洗手,1年內(nèi),蟲體就可自然從腹中排出,使孩子病愈。當然,也可給孩子服藥,可用腸蟲清或其他驅(qū)蛔藥。

2.蟯蟲癥

在孩子3歲以內(nèi),如果衛(wèi)生條件不好,很容易患上蟯蟲病。患了蟯蟲病后,由于蟯蟲的雌蟲在夜間會到孩子的肛門附近排卵,所以孩子主要的表現(xiàn)是屁股癢,有時還會因搔抓而引起皮炎。因為蟯蟲的壽命不過1個月,所以,只要注意每天燙洗孩子的內(nèi)衣褲和小褥單,不要讓孩子吮手和抓小屁股,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孩子就可自行痊愈。當然,為加速病愈,可給孩子服用藥物,也可外涂藥物。

3.鉤蟲癥

鉤蟲病多發(fā)于5~7歲的孩子。患了鉤蟲病后,皮膚可有癢疹及匍行丘疹、小皰疹,孩子會因瘙癢而抓撓,因抓撓又引起炎癥,當鉤蟲移行至肺可引起肺炎,移行至肝、眼等處也會引起相應反應。預防的方法是在流行區(qū)如華南、華中、四川、海南等地,不要讓孩子光著腳在泥土中走或裸身坐在地上玩,以及加強糞便的無害化處理。

湯藥,煎法不對可能成毒藥

大師手記

煎藥當中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藥一定要多浸多泡,先用水泡一個小時左右,泡透了以后再煎。……煎煮時開始用大火,煮開以后就要用小火。一旦不注意煎煳了,不要因為煳一點還無所謂,再加一點水熬進去,服用后可能會像急性胃腸炎一樣,腹部絞痛,又吐又瀉。

——摘自《王綿之方劑學講稿》

國醫(yī)釋讀

王綿之教授精通湯藥煎服,下面就是他關于湯藥煎服的一些建議,服用湯藥的朋友們需要注意。

1.煎藥法

(1)煎湯藥的器具不能用鐵器,也不能用鋼精(鋁)鍋,最好是用沙鍋、搪瓷鍋。另外,藥鍋上還要有蓋子。

(2)煎藥最好用天落水、地面水,也可用地下水、自來水,用自來水需要注意多放一些時間,可以消毒。

(3)在用火方面,現(xiàn)在的煤爐、煤氣、電爐,比過去的桑柴火、蘆葦火要好,因為它可以控制溫度、控制時間。

(4)一般來說,清熱藥、瀉下藥、解表藥煎的時間宜短,其他藥煎的時間可以長點,特別是滋補藥,要更長些。

(5)煎藥前,藥一定要多浸多泡,一般先用水泡一個小時左右,如茯苓、雞血藤時間要長一些,泡透了以后再煎。

(6)煎煮時開始用大火,煮開以后要用小火。煎煳了必須倒掉,不要再加水熬,否則會腹部絞痛。

(7)一般情況藥煎兩次,有的藥劑特別大,藥含的汁特別多,如補益劑中黨參、黃芪、當歸、熟地、枸杞子、天冬、麥冬等,可以煎3次。

(8)有些藥需要先煎,用機器粉碎的可以先煎10分鐘,人工打碎的至少要煎1個小時。先煎的藥應該等涼了再加其他藥進去,等它泡透了再煎。

(9)還有一些藥需要后下,如砂仁、蔻仁等藥煎好以后,放進去,用筷子一攪,蓋好悶著就好了,不用再煎,否則就沒有香味了。

(10)有些藥需要包煎,一是防止毛樣東西刺激咽喉,如旋覆花;二是防止黏的東西容易煳鍋,如菟絲子、車前子等。

(11)小兒吃藥比較困難,可以減少藥量,熬的時候先用開水泡,但是要密封,冷卻以后放在火上熬一次就可以了,這樣煎一次作兩次服,藥水的量減了一半。

2.服藥法

(1)中醫(yī)湯劑的習慣用量,一般是一劑藥煎兩次,為一天量。有時病比較重,可以適當加量。

(2)藥一般要溫服,不要留在藥罐子里熱,煎好后應該倒出來,服藥時隔水加溫就可以了,這樣可以避免冷服對胃的刺激。

(3)服藥應注意與吃飯隔開,即空腹服藥,一般離吃飯1~2個小時就是空腹了,不一定早晨吃才是空腹。

(4)有些藥要注意時效,特別是打碎以后,如杏仁、桃仁、牛蒡子,凡加熱炒過或存放時間長了會走油,吃了容易吐。

(5)在病人昏迷時,或者高熱的病人,可以用羊角,把角尖鋸掉,放在嘴里慢慢灌。

(6)補養(yǎng)藥,或治療內(nèi)科雜病的一些湯藥,不是由于外邪引起的,服藥的時間可以不拘。

(7)祛邪的藥,如發(fā)汗藥、清熱藥、瀉下藥,煎的時間不宜過長,服頭煎跟二煎通常間隔三四個小時。

(8)有外邪的病,例如解表藥,服藥的最好時間是在半夜。

(9)慢性病、內(nèi)科雜病往往需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用藥,不影響工作,可照常上班,早上空腹服就行了。

(10)驅(qū)蟲類藥以臨服前為好。

(11)瀉下藥除了外感病、熱積,以空腹服為好。

(12)瘧疾用中藥治療,一定要在發(fā)病前1~2個小時服,遲了,吃藥反而會導致癥狀加重。另外,瘧疾定時發(fā)作,提前說明病容易好,推后說明病加重了,計算時間時必須把這個時間算在內(nèi)。

(13)寒病用熱藥治,可等藥汁涼一涼,防止服用以后病氣太盛,容易吐。吐時可在舌頭上用鮮生姜稍微擦一擦,嚴重的可以加生姜汁三五滴,不能多。

健康回音壁

在煎煮中藥之前,有些人覺得中藥很臟,總是習慣用水洗洗,其實,用水洗藥會降低藥效,原因如下:

1.使藥材的水溶性成分丟失

由于不少藥材中含有糖和苷類,可溶解于水,經(jīng)水洗后,將丟失一部分有效成分,導致藥效降低。

2.使粉末類藥材丟失

中藥中有不少藥材是粉末類的,也有的在配藥時需研碎,如桃仁、龍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會造成這些藥物的流失。

3.使部分藥材輔料丟失

由于有的藥材在炮制過程中加入蜜、酒、膽汁等輔料,而這些輔料易溶于水,若用水沖洗,可導致部分輔料丟失。如常用藥材中的膽南星、酒制大黃等。

因此,在煎煮中藥之前,不宜用水沖洗藥材。

快樂是最好的抗癌藥

大師手記

這個腸癌我對它有點兒藐視,因為腸子特長,去了一點兒沒關系,最多是底下的去掉了,再開個洞。……你緊張它也不會就好了,只會加重,施加了壓力嘛。現(xiàn)在都證實了,神經(jīng)跟內(nèi)分泌的問題、內(nèi)分泌跟內(nèi)臟功能的問題,沒有好的影響,何必呢?

——摘自《養(yǎng)生經(jīng)方》

國醫(yī)釋讀

很多人可能認為,老中醫(yī)都懂得養(yǎng)生之道,必然很少得病,甚至不得病。事實并非如此,老中醫(yī)也是凡身肉體,可能先天體質(zhì)不好,也可能工作繁忙,疏于保健,生病是經(jīng)常的事,甚至有時候得的還不是什么頭疼腦熱的小病。有誰能想到,86歲的國醫(yī)大師王綿之老人曾經(jīng)兩次與癌癥相遇,結(jié)果他都一一化解了。許多人都好奇,覺得他一定有什么抗癌秘方。確實,他有一個秘方,而這個秘方非常簡單,那就是快樂。

快樂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笑。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人的身體是一個天然藥庫,當人們歡笑的時候,就能分泌出一種快樂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叫做“快樂荷爾蒙”。正是這種快樂荷爾蒙,起到了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王綿之教授就是利用這種快樂荷爾蒙戰(zhàn)勝癌癥的。

2000年秋天,王綿之教授突然因為腸道大出血而被送進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出來之后,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造成他大出血的原因是結(jié)腸癌。很多人一聽到癌,可能就已經(jīng)支撐不住了,但王綿之教授沒有,他依然每天開開心心的。在一次采訪中,他對記者說:“這個腸癌我對它有點兒藐視,因為腸子特長,去了一點兒,沒關系,最多是底下的去掉了,再開個洞。”事實正像王綿之教授預料的那樣,輕松樂觀的心態(tài)讓他在手術后恢復得很好。

然而,命運好像很嫉妒這個喜歡笑對人生的老人,距離第一次癌癥治愈還不到半年時間,王綿之教授就被確診患上了左上肺鱗癌。不過,第二次癌癥依舊沒有掩蓋王綿之教授臉上的笑容,沒過多久,他就出院回家了,又跟往常一樣開始接待來找他看病的患者。

談到兩次抗癌的經(jīng)歷,王綿之教授說:“如何來延長生命,特別是把生存的質(zhì)量提高,用現(xiàn)代語來說,這底下有學問,學問就是這樣,不要妄求,怕死就是妄求。老想今天怎樣長壽、明天怎樣長壽,這違反自然規(guī)律呀,不可能的事情,你心態(tài)一淡,相反倒比你想的還長了。”

健康回音壁

早在20多年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指出:約有1/3的惡性腫瘤可以預防,1/3可以治愈,1/3的患者可減輕痛苦和延長生命。對于這三個1/3,我們可以這樣解釋:第一個是說,只要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合理飲食,有1/3的惡性腫瘤可以預防。第二個是說,1/3的癌癥是可以治愈的,也就是說能保證5年生存率(如果癌細胞沒有被消滅干凈,經(jīng)過5年的增殖,就會被再次檢查出來。如果5年后病人沒有復發(fā),就意味著已經(jīng)痊愈)。像早期宮頸癌、乳腺癌、直腸癌、鼻咽癌、喉癌以及胃癌等,目前治愈率已達到了95%。第三個指的是,像肝癌、胰腺癌或者其他晚期癌癥患者,雖然徹底治愈的希望不大,但是可以通過科學治療來延長生命。因此,抗癌最關鍵的是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不要一知道自己得了癌癥,就覺得這輩子完了。

王綿之大師踐行的四點養(yǎng)生妙法

大師手記

現(xiàn)在動不動弄點兒冬蟲夏草吃吃……我自己算了算,我一年才吃180克,我每天吃半克,研成細面兒,我自己配成藥,我每天就拿牛奶調(diào)著吃。你說這很微乎其微的,一天才半克,這種在于持之以恒,你拿十天的量擱在一天吃了,浪費,身體還造病,對身體沒好處。

——摘自《養(yǎng)生經(jīng)方》

國醫(yī)釋讀

每天保持愉悅的心情,是王綿之教授長壽的秘訣,與此同時,和其他國醫(yī)大師一樣,他也有一些養(yǎng)生方法。2005年,王教授接受央視《中華醫(yī)藥》欄目的專訪,談到了一些養(yǎng)生的小竅門,我們?yōu)榇蠹铱偨Y(jié)了四點:

1.吃東西不“忌諱”

王綿之教授認為,只要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吃東西不應該有什么過分的禁忌,而是應該每種食物都吃一些,這樣營養(yǎng)才能均衡。

2.吃冰激凌多在嘴里含一會兒

王綿之教授從小愛吃甜食,進入老年之后,他居然喜歡上了冰激凌,而且還吃得很有講究。在吃冰激凌的時候,他喜歡在嘴里多含一會兒。他說,這樣下去就會使溫度升高,對身體沒有什么壞的影響。

3.冬蟲夏草每天半克

在平時飲食中,王老會吃些蟲草來保持身體健康,分量很少,每天只需要半克,研成粉末,放入牛奶中溶化后服用即可。他說:“這種在于持之以恒,你拿十天的量擱在一天吃了,浪費,身體還造病,對身體沒好處。”

4.“腹式呼吸”吐故納新

在王教授眼中,真正對身體起到根本性作用的除了健康向上、從容不迫的心態(tài),還有就是注意鍛煉。在練功的時候,他強調(diào)腦子里要空、要靜,呼吸調(diào)勻、心率放慢,全身放松,集中意念。另外,他還有一個小竅門,那就是使用腹式呼吸,方法很簡單:向外呼氣時癟肚子,向內(nèi)吸氣時鼓肚子,按照正常的呼吸頻率即可。他說,這樣可以將身體里的廢氣呼出去,然后再將新鮮的空氣吸入體內(nèi),起到吐故納新的作用。

健康回音壁

冬蟲夏草是一種傳統(tǒng)的名貴滋補中藥材,與天然人參、鹿茸并列為三大滋補品。服用冬蟲夏草補虛,要因人因病而異,或單藥服用,或配合其他藥同用。在此,為大家介紹兩種冬蟲夏草藥膳:

1.蟲草蓯蓉燉羊肉

【材料】冬蟲夏草10克,炮天雄10克,肉蓯蓉10克,羊肉100克,生姜2片。

【做法】羊肉放開水鍋中煮5分鐘,取出洗凈,冬蟲夏草、炮天雄、肉蓯蓉分別用清水洗凈,放入燉盅,加水適量,蓋好,燉3小時,下鹽調(diào)味食用。

【功效】此湯可用于女性滋補養(yǎng)顏,對于黑眼圈、頭暈眼花及飛蚊癥等效果顯著。

2.冬蟲夏草鴨

【材料】雄鴨1只,冬蟲夏草5~10枚,蔥、姜、食鹽各適量。

【做法】雄鴨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后,放在沙鍋或鋁鍋內(nèi);再放入冬蟲夏草和食鹽、姜、蔥等調(diào)料,加水,以小火煨燉,熟爛即可(或?qū)⒍x夏草放入鴨腹內(nèi),置瓦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diào)味服食)。

【功效】補虛助陽。適用于久病體虛、貧血、肢冷自汗、盜汗、陽痿、遺精等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林县| 凤山县| 乌拉特后旗| 惠水县| 安塞县| 玉林市| 全南县| 顺义区| 湘西| 杭锦后旗| 罗定市| 岚皋县| 府谷县| 始兴县| 阜阳市| 台中县| 澄迈县| 焉耆| 桑植县| 宣武区| 黑山县| 长岛县| 铜鼓县| 安多县| 喀什市| 长汀县| 新野县| 滕州市| 赫章县| 黄陵县| 武胜县| 平塘县| 武鸣县| 子洲县| 蒙自县| 承德县| 墨脱县| 高尔夫| 鄂托克前旗| 东明县|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