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 書林清話
  • 葉德輝
  • 2627字
  • 2015-12-28 12:13:13

南宋臨安陳氏刻書之二陳思有從孫名世隆,字彥高者,著有《宋詩拾遺》二十三卷,《陸志》、《丁志》均有舊鈔本。陸云:“世隆,字彥高,錢唐人。宋末書估陳思之從孫。順帝至正中,館嘉興陶氏,沒于兵。所著詩文皆不傳,惟《宋詩補遺》八卷與《北軒筆記》一卷僅存。見《北軒筆記》所附小傳。今此本二十三卷完善無缺,尚是明人鈔本,則小傳所云八卷,尚未見全書也。伏讀《四庫提要》云今《宋詩補遺》亦無傳本,則是書之罕見可知。”《丁志》又有舊鈔本《圣宋高僧詩選》三卷、《后集》三卷、《續集》一卷,錢唐陳起宗之編,末《宋僧詩補》三卷,乃宗之之孫彥高所輯。又精鈔本《增廣圣宋高僧詩選》五卷,錢唐陳起編。按今顧刻止有起所編《增廣圣宋高僧詩選》前集一卷,板心題“僧甲”二字;《增廣圣宋高僧詩選后集》三卷,板心有“僧后上”、“僧后中”、“僧后下”字;《增廣圣宋高僧詩選續集》一卷,板心題“僧續”二字,核與《丁志》所載不同。而丁有《宋僧詩補》三卷,謂彥高為起孫,亦屬誤記。丁于《宋詩拾遺》二十三卷云“世隆為睦親坊書估陳氏之從孫行”,不名起,亦不名思,但混稱之曰陳氏。可知《丁志》不如《陸志》引據之有根,顧刻又不如舊鈔之完備。聞《四庫全書》奉天行宮、浙江文瀾閣均有其全,惜不得好事者一鈔出之,重刻行世也。

宋陳起父子刻書之不同臨安書棚陳氏所刻書,每卷后均刻字一行,其文亦詳略不一。吾據宋李[B193]選周弼《汶陽詩雋》序,以稱陳解元書籍鋪、經籍鋪者,屬之起之子續蕓。因推知單稱陳道人、陳宅書籍鋪、經籍鋪者屬之起。以宋人書證宋時事,似乎不謬。姑就今所傳本見于藏書家志、記、目錄、題跋者考之,有云“臨安府棚北睦親坊陳解元書籍鋪刊行”者:宋鄭清之《安晚堂集》七卷,見《浙錄》、《丁志》;(影宋本,原十二卷,缺前五卷。《四庫》同。)宋《林同孝詩》一卷,見顧刻《小集》、《吳跋》、《丁志》;(影宋鈔本。)宋林希逸《竹溪十一稿詩選》一卷、陳必復《山居存稿》一卷、劉翼《心游摘稿》一卷、李[B193]《梅花衲》一卷,見顧刻《小集》。有云“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南陳解元書籍鋪刊印”者:宋張至龍《雪林刪馀》一卷,見顧刻《小集》。有云“臨安府棚北大街陳解元書籍鋪印行”者:宋周弼《汶陽端平詩雋》四卷,見顧刻《小集》、《丁志》;(舊影宋本。)李[B193]《翦綃集》一卷,見顧刻《小集》。有云“臨安府棚北睦親坊巷口陳解元宅刊行”者:唐《王建集》十卷,見《繆續記》。(宋刻本。)有云“臨安府陳道人書籍鋪刊行”者:漢劉熙《釋名》八卷,見《張志》、(宋刻本。)《孫記》、《陸志》;(明仿宋刻本。)唐康駢《劇談錄》二卷,見《四庫書目提要》;(子部小說,影宋鈔本。)宋釋文瑩《湘山野錄》三卷、《續》一卷,見《黃賦注》;(元鈔補宋刻本。)宋鄧椿《畫繼》五卷,見《天祿琳瑯后編》五;(宋板類。)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六卷,見《瞿目》、《黃書錄》。(宋刻本。)有云“臨安府陳道人書鋪刊行”者:宋孔平仲《續世說》十二卷,見張元濟藏書。(影宋鈔本,“臨安府陳道人書鋪刊行”十字為隸書木牌記。)有云“陳道人書籍鋪刊行”者:宋無撰人《燈下閑談》二卷,見《瞿目》、《學部館目》。(傳寫宋本。)以上確為續蕓所刻。有云“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刊行”者:唐《韋蘇州集》十卷,《唐求詩》一卷,見《楊錄》、(宋刻本。)《丁志》;(明仿宋刻本。)宋李[B193]《梅花衲》一卷,見《瞿目》;(此別一本,與顧刻不同。)劉過《龍洲集》一卷,見顧刻《小集》。有云“臨安府棚前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刊行”者:唐《李群玉詩集》三卷、《后集》五卷,見《張志》、《瞿目》。(影宋鈔本。)有云“臨安府棚北大街陳宅書籍鋪刊行”者:宋姜夔《白石道人詩集》一卷,見《孫記補遺》;(影宋鈔本。)宋王琮《雅林小稿》一卷,戴復古《石屏詩續集》四卷,見《丁志》。(均影宋鈔本。)有云“臨安府陳氏書籍鋪刊行”者:宋俞桂《漁溪詩稿》二卷,見《丁志》。(影宋鈔本。)有云“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印”者:唐《張詩集》一卷,見《瞿目》、(舊鈔本。)《黃賦注》。(宋刻本。)有云“臨安府棚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印”者:唐《周賀詩集》一卷,見《瞿目》、(宋刻本。)《陸志》、《丁志》;(均影宋鈔本。)李中《碧云集》三卷,見《張志》、《陸志》;(宋刻本。)唐女郎《魚玄機詩》一卷,見《黃賦注》、(宋刻本。)《丁志》。(影宋鈔本。按是書嘉慶庚午云間沈氏有仿刻本,光緒甲午元和江氏亦仿刻,己亥德輝又據宋本影刻。)有云“臨安府睦親坊南棚前北陳宅書籍鋪印”者:宋陳允平《西麓詩稿》一卷,見顧刻《小集》。有云“臨安府棚前北睦親坊南陳宅經籍鋪印”者:梁《江文通集》十卷,見《陸續跋》;(宋本。)唐《李賀歌詩編》四卷、《集外詩》一卷,見《瞿目》;(影宋鈔本。)《孟東野詩集》十卷,見《黃記》、(校宋舊鈔本。)《丁志》、(明弘治翻宋刻本。)《黃續記》、(明初墨格綿紙鈔本。)《陸續跋》、《陸志》;(毛氏影宋鈔本,每葉二十行,行十八字。)韋莊《浣花集》十卷,見《陸續跋》。(宋刻本。)有云“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印行”者:唐《羅昭諫甲乙集》十卷,見《楊錄》。有云“臨安府睦親坊陳宅經籍鋪印”者:唐《朱慶馀詩集》一卷,見《黃賦注》、《黃書錄》、《瞿目》;(宋刻本。)宋趙與時《賓退錄》十卷,見劉喜海評本錢大昕《竹汀日記》、《陸志》、《丁志》、(影鈔宋本。)《繆記》。(近已仿刻入《對雨樓叢書》中。)有云“臨安府棚北大街陳宅書籍鋪印行”者:唐李咸用《李推官披沙集》六卷,見《楊志》、《楊譜》;(宋刻本。)宋岳珂《棠湖詩稿》一卷,見《瞿目》、(影宋鈔本。)《丁志》;(宋刻本。)宋高九萬《菊間小集》一卷,戴復古《石屏詩續集》四卷,見顧刻《小集》。(戴集,前《丁志》作“刊行”,恐系影鈔之誤。)有云“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南陳宅刊印”者:唐《常建詩集》二卷,見《天祿琳瑯后編》六。(宋刻本。)以上確為起所刻。蓋續蕓所刻多說部、宋人集;起所刻多唐人集,以周端臣挽起詩“詩刊欲遍唐”之句,可取證也。至道人雖起、思二人之通稱,然二人刻書大有分別,且道人為鬻書者之通稱,不必專為思,亦不必專為起。《瀛奎律髓》方回注,當時為賈似道編管者,又一小陳道人。然則陳宅之起,不能混解元之續蕓,亦顯然矣。《天祿琳瑯》二于《容齋隨筆》下云:“陳思在大街,陳起在睦親坊,即今弼教坊。”此由未得盡見起父子所刻諸書,故為此意度之詞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礼泉县| 广宁县| 荥阳市| 五峰| 新郑市| 信宜市| 丹寨县| 女性| 杨浦区| 罗田县| 石门县| 盐亭县| 高清| 永和县| 松阳县| 舞阳县| 诏安县| 虹口区| 门头沟区| 晋州市| 澳门| 龙井市| 阳江市| 新泰市| 奉新县| 萍乡市| 康保县| 普定县| 洪湖市| 麻城市| 务川| 金阳县| 泗水县| 岐山县| 丰城市| 措勤县| 蒙城县| 清涧县| 公主岭市|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