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8章

宋汪晫撰。前有至正己丑張純仁序,又弘治乙丑瀛川章瑞序嘉靖辛丑裔孫茂槐序。後有至元戊寅三世孫夢斗跋,又嘉靖辛丑裔孫珪跋。《外集》載當時名賢唱酬之詩,及朱允升序其詮次,《發明傷寒書》,又明人所作書後序記,應其後人請乞者。《實錄》則《行狀》、《墓碣》、《誄詞》、《祭文》及所編《曾子子思全書》諸序。《續錄》則載夢斗《進曾子子思全書表》及《褒贈通直指揮》二篇。全書編次庬雜無序,以其舊本,故存之。

翠微先生南征錄十一卷(舊鈔本)

宋華岳撰。舊為毛氏鈔藏本,極精,板心有“汲古閣”三字。

翠微先生北征錄十二卷(元鈔本)

此書亦華岳所著,傳本絕稀,《四庫書目》未采。是本猶出元人所鈔,有嘉慶庚申顧廣圻跋。(卷首有“水鏡堂”、“河南郡圖書印”二朱記。)

右林乙稿一卷(影鈔宋本)

宋史彌寧撰,鄭域序。彌寧為史浩從子,與蕭千巖、姜白石、陸放翁交,亦一時詩人也。

方壺存稿九卷(明刊本)

題:“休寧柳塘汪莘叔耕著,休寧仁峰汪循進之訂。”前有端平乙未洺水程珌、咸淳重光葉洽山陰孫嶸叟、重光協洽歲浚儀王應麟三序。又,嘉定戊辰閬風劉次皋跋。附刻晦菴朱夫子、徐安撫、真直院西山三書。序跋與書,皆以手跡摹刻。後有汪循跋,謂先生著述多不存,所存者此耳,故謂之《存稿》。裔孫璨尚和顯應輯而期傳之。一本顯應作“學海”,或作“孝海”。後來萬歷重刻本,增入《稅科提舉邵公行狀》一篇,又有淳熙壬申華陽宇文十朋跋、乙丑改元鄞史唐卿跋,此本皆無之。

鐵菴方公文集三十六卷(舊鈔本)

宋方大琮撰。原集久佚,此本為其族孫良永、良節搜葺成編,非完帙也。舊為海寧楊氏藏書。(卷首有“海寧楊蕓士藏書之印”朱記。)

滄浪嚴先生吟卷三卷(校元本)

宋嚴羽撰。題:“樵川陳士元暘谷編次,進士黃清老子肅校正。”首列《詩話》一卷,《詩》二卷。前有正德丙子歲莆田林俊序,末有正德丁丑長汀李堅跋。原刻本多訛脫,仁和胡心耘以元刻本校過,其《劍歌行》一首中“重氣輕生”句後至《放歌行》,元刻闕二葉,此本加以“然唯諾”三字即接下去,殊乖闕文之義。(卷首有“金元功藏書記”朱記。)

後村居士集三十八卷(宋刊殘本)

宋劉克莊撰。有淳祐九年竹溪林希逸序。原書五十卷,今存《詩集》十六卷,《奏議》三卷,《講義》一卷,《外制》二卷,《申省狀》一卷,《記》三卷,《序》二卷,《題跋》四卷,《祭文哀詞》三卷,《祝文》一卷,《墓志》二卷。所闕《書牘》及《詩話》耳。世傳鈔本亦非全帙,乃後人分析卷第以足原數,每致凌亂失次,此本猶存其舊。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貞”、“樹”、“勻”字有減筆,理宗時刻本也。(卷首有“邵彬”、“沖林”二朱記。)

後村居士集五十卷(舊鈔本)

宋劉克莊撰,林希逸序。《目錄》後有“迪功郎新差昭川司法參軍林秀發編次”一行,蓋從宋刻傳錄。

玉楮集八卷(舊鈔本)

題:“相臺岳珂肅之著。”卷首有自序,卷末又有自記及谷蘭居士跋云:“辛卯從鹿苑友人借得鈔錄。”王漁洋謂此書流傳絕少,其家所藏,從安邱張簣山得高唐王家舊鈔本錄傳者也。

棠湖詩稿一卷(影鈔宋本)

題:“相臺岳珂肅之。”是書為《宮詞》一百首,自序言:“慨想東都盛際,文物典章之偉觀,圣君賢臣之懿范,了然在目,輒在其體成一百首,以示《黍離》宗周之未忘”云云,蓋仿王建,“花蕊體”也。卷末有“臨安府棚北大街陳宅書籍鋪印行”小字二行。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案:此書原刻本舊藏汲古毛氏,今在嘉興錢衎石給諫家。見其所題《寶真齋法帖詩》注,此影鈔本即出毛氏。紀文達疑為厲樊榭作《北宋雜事詩》而好事者偽讬岳氏以傳,其說非也。(卷首有“汲古閣”及“毛晉私印”、“子晉”、“毛扆之印”、“斧季”諸朱記。)

梅花衲一卷(影鈔宋本)

宋李龏撰。龏有《翦綃集》,見《四庫書目》,皆集唐人之作,是編集唐宋人詠梅詩成七言絕句百首。有劉宰序。卷末有“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刊行”一行,蓋從宋本傳錄。

秋崖先生小稿八十三卷(校宋本)

宋方岳撰。凡《詩》二十八卷,《文》四十五卷。宋時嘗刻於開化,又刻於建陽,又刻於竹溪書院。元季板佚,弘治中九世孫舜舉等搜得若干卷,嘉靖乙酉十世孫廷孚等合前後所得刻之,有鏡山李訊及族裔孫方謙《序》,莆田吳煥章澤跋。此本以宋賓王鈔宋本校過,有補錄者。如第六卷中《牡丹多不開花》題,宋刻有二首,此遺第二首,詩曰:“韶風萬玉照吾廬,昨歲駢頭今并疏。自是愛花心不足,何知物物有乘除。”其十九卷《山行》題本十首,此僅存七首,其八云:“高臥只消雲半間,隨緣栽果與猿攀。不將此手遮西日,安用吾文移北山?雙燕來時春ㄙ靄,一牛耕處月寬閒。溪居已息機心久,莫遣驚鷗去不還。”其九云:“亦笑吾身立兩間,古人轍跡渺難攀。斯文在昔豹窺管,吾力不量蚊負山。有識共知方寸好,無才偏得幾多閒。一春大欠渠詩在,準擬晴時到處還。”其十云:“老子浮沉田里間,犢車轅許野人攀。飲中仙去東西玉,行處人傳大小山。天且莫教三月盡,我今無負一生閒。春寒正愜牛衣暖,富貴從渠晝錦還。”又《文集》第四十四卷末,宋本多《祭費宰》一首,其辭云:“土山焦兮金石流,赫炎曦兮焮予辀,公之來兮山幽幽。梧桐凋兮楊柳黃,星闌干兮澹不芒,公之去兮山茫茫。仕何樂兮忽今古,以輀歸兮秋月苦,君之別兮萬山阻。“賓王原題云,”時康熙六十年歲次辛丑仲秋,同錢枚、方蔚、周頌芬、顧夏珍鈔閱。壬寅五月,復以吳趨王聲宏藏本校一次“。

雪磯叢稿五卷(舊鈔本)

宋樂雷發撰。宋時有羅季海刻本。明正統間後裔樂韶、樂武、樂宣重編付梓。有周洪謨序,樂宣後序。此出自正統本。

北磵詩集九卷文集十卷(舊鈔本)

宋釋居簡撰。張自明序。詩集卷首列葉適贈詩小柬。首行篆書云“水心先生酬《北磵詩》帖”,蓋宋時刻本如此。《四庫全書總目》收《文集》一種,《詩集》未經采入。

文山先生文集十七卷別集六卷附錄三卷(明刊本)

宋文天祥撰。公《集》初刻於元貞二年,《前集》三十二卷,《後集》七卷,所謂道體堂本也。此即其本合并之,有道體堂舊跋及韓雍、韓陽、錢習禮、李奎序,卷首有像。

文丞相傳一卷指南錄二卷吟嘯集一卷附錄一卷(明刊本)

此明初書肆刻本,《吟嘯集》名,亦書估所題,與《指南錄》有復出處,以舊本,姑存之。

文山先生指南錄一卷指南後錄一卷(舊鈔本)

此明人舊鈔本,末有嘉靖乙卯遂初居士跋。

文信公集杜句詩四卷(明刊本)

宋文天祥撰并序。宗孫禾川、文珊錄刊,凡二百首,一名《文山詩史》,後附張慶之集杜句《詠丞相詩》一卷,有劉定之、張慶之、徐輔序。

疊山集十六卷(明刊本)

宋謝枋得撰,題:“里生潭石黃溥編。”有景泰五年廬陵劉儁克彥序,謂公詩文六十四卷,屢經兵燹,存者無幾。監察御史黃君溥澄濟,與公同鄉邑,采輯如干篇,正其誤謬,是為初刻本。後有嘉靖丁酉古姚黃齊賢後序,謂黃公所刻,年久板毀,遂鳩工重刻之,是為再刻本也。

按: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編》影印本。

竹溪鬳齋十一稿續集三十卷(舊鈔本)

題:“三山林希逸著,門人石塘林式之編。”前集已佚,僅存此集。廿五卷以後名《學記》,皆雜論經、子、詩、文,其《太玄精語》一種尤詳,蓋究心是書者。又錄方次雲詩至數十首,今其集不存,賴之以傳。

柴秋堂詩集三卷(舊鈔本)

宋柴望撰。後附《詩馀》一卷。原集有《道州臺衣集》、《詠史詩》等名,兵燹散佚。此本為至正間其從子李武所輯,有楊載序。

蛟峰集七卷附山房遺文一卷外集四卷(明刊本)

宋方逢辰撰。其弟逢振,遭宋亡,與兄皆隱居不仕,有《遺文》一卷。《蛟峰》原書已佚。《正集》為五世從孫淵所輯,《外集》為七世從孫中所輯,掇拾散亡,非完帙也。有錢溥序,方拱辰跋。

蕭冰厓詩集拾遺三卷(明刊本)

宋蕭立等撰。立等,字冰厓,寧都蕭田人,登第後,仕至通守。子士赟,即注《李太白詩集》者。《冰厓全集》二十六卷,有謝疊山跋,已失傳。明弘治中九世族孫毓、敏等搜采放失,以存此本。有成化壬辰羅倫、弘治乙丑趙鶴齡二序。

按: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編》影印本。

陵陽先生集二十四卷(舊鈔本)

宋牟巘撰,男應復編并序。世無刻本,是編舊藏海寧楊氏。(卷首有“海寧楊蕓士藏書之印”朱記。)

勿軒先生文集八卷(舊鈔本)

宋熊禾撰,題:“鰲峰後人編。”後有《附錄》一卷,前有許衡序。《四庫書目》謂出偽讬,此從天順刊本傳錄,猶為完帙。

吾汶稿十卷(舊鈔本)

宋王炎午撰。集本九卷,第十卷附錄《行狀》、《祭文》、本傳等作。此從正德刊本傳錄,有揭傒斯、歐陽玄二序,猶為全帙,萬歷刻本僅有二卷也。

寧極齋稿一卷附慎獨齋稿一卷(鈔本)

題:“吳郡陳深子微父著。”後附其子植詩,并錄鄭元祐《慎獨處士墓志銘》,即顧俠君所見祝希哲手鈔之本也。後有題記云:“嘉慶丁卯八月知不足齋重鈔,通介叟記。”

仁山金先生集四卷(舊鈔校本)

題:“宋蘭溪金履祥撰,後學喻良能校。”明韓求仲藏本,以朱筆校過,與文瑞樓刊本微有不同。(卷首有“韓氏藏書”、“求仲氏”二朱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大安市| 大化| 阳泉市| 阜平县| 松滋市| 定西市| 丹棱县| 彭水| 阜南县| 和静县| 彰化县| 长丰县| 长子县| 大英县| 德江县| 白沙| 仁怀市| 宝清县| 资中县| 托里县| 洮南市| 塔城市| 重庆市| 阜阳市| 攀枝花市| 临海市| 吴旗县| 沂源县| 鄂尔多斯市| 灯塔市| 西宁市| 赣榆县| 婺源县| 册亨县| 都昌县| 清远市| 玛沁县| 澜沧| 龙岩市| 五华县|